江苏纸马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陶思炎|主编:陶思炎//王廷信  页数:122  
Tag标签:无  

前言

民俗艺术作为民族的精神园田,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梦绕情牵。它源于生活,取法自然,质朴通俗,睿智精妙,始终彰显着入世乐生的情怀和求索创造的精神。所谓“民俗艺术”,系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指民问艺术中融入传统风俗的部分。它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游乐赏玩等日常生活的领域广泛应用,“传承性”和“风俗性”的基本特征使其由现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民俗艺术学以民俗艺术为研究对象,作为民俗学与艺术学的交叉学科,成为艺术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支系。“传承论”、“社会论”、“象征论”,分别从存在特征、属性风格和表现方式三个方面构成了民俗艺术学的理论基础,“田野作业”则成为其研究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前提。“民俗艺术学研究丛书”主要从民俗艺术的专题入手,通过田野调查和理论阐发,由典型到一般,从民俗艺术不同门类和属种的规律把握,上升到学科理论建设的高度。民俗艺术源远流长、面广量大,但民俗艺术学的学科建设才刚刚起步。丛书编纂的主旨在于开展扎实的基础工作,以由点到面、南细而巨的渐进方式,在实证研究和理论概括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俗艺术学的学理。这套丛书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主编,它讲求图文并茂,努力选取生动而恰当的图片映衬文字,从而形象、直观地展现民俗艺术的风采。相信读者朋友们会以本丛书为媒介,与我们结缘携手,共同徜徉在民俗艺术的同田,热爱并守护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内容概要

江苏纸马集宗教、民俗、艺术为一体,作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显示出东南地域的文化个性。它精细与粗犷互见,正神与俗神合流,五彩多于黑白,多点传承而又各有异同。祈神祀先的信仰表达、辟鬼除殃的禳镇追求、求财纳吉的富贵想望是纸马最基本的功能取向。它具有主从分明、文图互映、统一变化、俗极而雅的基本特征,其艺术要素表现为质朴与绚烂同在、审美与信仰统一、庄重与谐乐并存、图像与文字互映、传承与演化共进、写实与象征相容。

书籍目录

一 纸马概说1.纸马释义2.信仰背景3.艺术基础4.研究现状二 江苏纸马的系统1.主要产地2.神祗体系3.图像系统三 江苏纸马的典型考察1.无锡陶氏纸马2.江阴赵氏纸马3.如皋白蒲纸马四 江苏的纸马艺术1.不同产地纸马的特征2.江苏纸马的艺术要素3.江苏纸马与外地纸马五 江苏纸马的功能与应用1.江苏纸马的文化功能2.江苏纸马的应用领域3.纸马传承应用的前景附录1.无锡纸马目录2.江阴纸马目录3.南京纸马目录4.靖江纸马目录5.南通纸马目录6.张家港纸马目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1.纸马释义纸马作为中国民俗版画系列中的一个神秘多趣、古奥质朴的门类,集宗教、艺术、民俗于一体,或者说,它以艺术象征的方式,在民俗生活的层面上,表达人们的巫术信仰、宗教情感和各种神秘观念,旨在追求天、地、人的抱合和神、人、鬼的互通。纸马的文化功用主要就在于人们在祭祀仪式中能凭此接神、送神。纸马作为岁时祭祀和其他民间信仰活动中的纸质版印神像,其表现对象包括佛祖道仙、儒圣家先、行业祖师、英雄人杰、自然之精、造物之灵等,它们因时空、功用有别而形制不一、构图各异,可谓森罗万象,蔚为大观。纸马自唐代在我国出现以来,伴随着宗教民俗而广为流布,成为各地民间信仰活动中最常见的俗信物品。在长期的传承中,其名称也多种多样,除常用的“纸马”、“甲马”之名外,在民间各地还形成了一些不同的俗称,诸如:“楮马”、“神马”、“神纸”、“神像”、“马纸”、“佛马”、“云马”、“马子”、“菩萨纸”,等等。自魏晋有纸钱①以来,及至唐代,其信仰与功用不断增广,除祭亡外又有了迎神送神的寓意。白居易《黑潭龙》诗云:“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盘冷。”从诗中可知,纸钱、香火的“动”与“灭”在时人观念上已同神之来去联系在一起。

编辑推荐

《江苏纸马》是民俗艺术学研究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江苏纸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民俗艺术知识通过此书增长了,很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