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区域自治研究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徐长恩 著  页数:176  字数:150000  

内容概要

《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区域自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问题研究中心、“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问题”实证研究高级讲习班田野调查报告选。

书籍目录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鄂伦春族及其行政建制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鄂伦春族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鄂伦春族
一、鄂伦春族概况
二、鄂伦春自治旗简况
第二章 权利与权力:自治权的实践
第一节 鄂伦春自治旗的历史沿革
一、鄂伦春自治旗的成立
二、猎民村的形成与自治旗的变迁
第二节 自治权的行使
一、鄂伦春自治旗的自治权
二、鄂伦春自治旗的自治机关
三、民族干部的培养
第三节 自治权行使中的问题
小结
第三章 区域经济与猎民转产
第一节 鄂伦春自治旗经济的变迁
第二节 转型中的鄂伦春自治旗经济
一、农牧业
二、资源开发
三、转产中的猎民经济
四、上级政府的职责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探讨
一、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二、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三、鄂伦春自治旗政府禁猎的思考
小结
第四章 民族文化大旗建设
第一节 鄂伦春自治旗的多元民族文化
第二节 鄂伦春族文化变迁与保护
一、文化的变迁
二、发掘、植入与再造:民族文化保护与建设
第三节 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鄂伦春族文化传承的环境问题
二、文化建设的取向与民众的参与
三、文化的再挖掘
小结
第五章 与时俱进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 鄂伦春自治旗与黑龙江省鄂伦春民族乡的比较
一、民族乡的民族政策
二、民族政策在黑龙江省鄂伦春民族乡的落实
三、鄂伦春自治旗的“游离”情结
第二节 内蒙古“三少民族”自治旗经济发展比较
第三节 在实践中发展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完善授权机制,保障地方权益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需积极有为
三、通过发展根除民族主义情绪滋生的土壤
四、完善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机制
五、继续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六、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
第四节 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区域自治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鄂伦春自治旗自治条例
附录二 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猎捕野生动物的布告
附录三 鄂伦春自治旗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大旗的实施意见
附录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权利、权力、权益与义务关系解析示意图

章节摘录

  如果从民族区域自治并不是说实行自治的鄂伦春族人都来直接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而是通过选举本民族的干部来管理自治旗鄂伦春族事务这一角度来理解,鄂伦春自治旗的禁猎似乎又有其合乎法理的基础。  从我国的政治实践来看,“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传统,中国共产党基于其执政地位,对于各级国家事务拥有绝对的决策权。因此,中国共产党自治县级委员会事实上是县级政权的主要决策机关……对关于自治县域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重大事项作出决议或决定……很大一部分要经过人大的法律程序成为公共政策,进而由政府执行。”那么,这一政治实践也就决定了鄂伦春自治旗的禁猎决定可以不用交由鄂伦春自治旗人大表决。  在干部的提名、选举和任命上,自治旗旗长、副旗长由上级党委和旗委提名、自治旗人大选举任命,人大的核心组织——人大党组也要接受党委的领导,这一程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大的监督权限,使旗人大对旗政府的制衡权力不够。旗委是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指导、监督旗政府的工作,党委的这种权力源于宪法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在具体工作上,旗政府依法行政,是自治旗的主要决策机构。实际上,从禁猎决策过程来看,自治旗党委、人大和政府的责权存在模糊性,因此鄂伦春自治旗政府与自治旗党委的权、责应该进行科学的划分,并予以制度化和法制化。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区域自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