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回忆录:我的戎马生涯

出版时间:1992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作者:郑洞国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郑洞国(1903---1991),国民党著名军事将领,曾历任国民革命军军长,副总司令、第一兵团司令官等职。字桂庭,湖南常德石门县商溪乡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学生时代参加过“五四”运动,后又参与了东征和北伐,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被公认为抗日英雄。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郑洞国脱离国民党阵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91年1月2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8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郑洞国回忆录:我的戎马生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郑洞国在讲到“投诚”时是极其委婉的——郑(或者是帮他整理回忆的他的孙子)声称自己彼时头昏脑胀,并不心甘情愿向共军输诚,且还拔枪欲自戕。后来被人架出门才“发现”共军已经在大门口了——这倒也符合他的“中庸”性格!显然他在党国危难时并未真的想放弃曾经坚持并为之奋斗过的“革命事业”,所谓“投诚”竟然是下级的“识时务”!
      
      在第二次中国军队的远征作战中,郑是中国方面的最高军事长官,但没有实际的指挥权,而真正指挥战斗的当是廖、孙,郑最大的作用应该是缓和了中国(蒋)与美国(史)之间的冲突。
  •      记得上一次看将领回忆录还是在我大一的时候,空闲时间比较多,每天泡很长时间的图书馆就是看二战期间诸多将军将领的传记或回忆录,很长一段时间都很沉迷于战争题材的故事,当时同学还都奇怪一个女生怎么对这类题材的书这么着迷,我就会正色状的告诉她们,这些将军都是有大才的爱国人士!时隔几年再次捧着一本正经的回忆录来看,不再是外国将领的回忆录,而是中国人的将军,郑洞国的戎马生涯回忆录,这不可抑制的勾起了当年那个沉迷军事作战的小女生的回忆。之所以看这本书,一方面是想要回味一下当年的感觉,另一方面也是真的想要看一篇中国将军的回忆录,而且本书的封面设计的让我非常有想读的欲望。
      
       这本书是郑洞国将军晚年写就的回忆录,由他的后代整理后出了现在手里拿着的再版。相比于92年版的本书,我更喜欢这本书的整体设计,估计大体内容应该不会有所改变。能够再版也说明了这本回忆录内容的确有料。作为一本自传体的回忆录,用第一人称视角来回忆,会带给读者更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身临其境的那个主体。同时自传也贵在真实,真实的向读者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事情用历史的原貌来还原。而本书的作者郑洞国将军作为回忆者并故事的主角,他讲述出来的从自己青少年时代到加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最后新中国时期见证新的时代开端,这个历程不可谓不宏大。郑洞国同中国革命时期大部分的将军一样,出身于农民家庭,而考入黄埔军校成为他人生一个重大转折,可以说青少年时期的郑洞国就是个有着激情澎湃的爱国热情的爱国青年,所以他会毫不犹豫的投身于军队、为国家效力、抗击日寇抗击外侵者。作为国民党的一位高阶军官,郑洞国是个善于作战的将军,可能在指挥作战方面他的经验和能力不输给其他任何一位将军将领,他有着卓越的领导指挥才能,并且深受他的部下的爱戴和拥护,这也是他能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重创日寇的原因之一。
      
       郑洞国将军作为一位将军是优秀的完成使命的,而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人生更是具有传奇色彩,他的一生都献身于为祖国而战,他的爱国热情从未熄灭过。我们能够从他的回忆录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真挚的热忱。
      
  •     回忆录,是第一人称的历史。
      
       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外辱内困,军阀混战,外寇入侵,民成饿殍,华夏大地犹如笼罩在永夜之中,黑暗不堪。有志的青年皆欲肩起黑暗的闸门,救民于水火,郑洞国将军既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亲历者,也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因而其回忆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郑洞国将军出生于湖南石门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皆是朴实的农民,但其父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故而课子读书甚勤,为郑洞国打下了较好的学习基础。郑洞国之兄是留日学生,回国后常给少年郑洞国讲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因而在郑氏胸中植入了热烈的爱国情怀。青年时期,郑洞国又受到五四运动的洗礼,故而秘密奔赴广东,考入孙中山先生开办的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期生中的一员。教官和学生中不少人成为后来国民政府的军政大员,在一贯重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中国,这给郑洞国的未来铺平了上升之路。
      
       从后来发生的一切来看,考入黄埔无疑是改变郑洞国命运的重大转折,但从其初期经历来看却并非如此。当时的军阀之多,不仅在于一省,甚至一个市,一个县也都有军阀,大军阀狠如虎,小军阀多如狼,土匪之类啸聚山林更是多如牛毛。黄埔一期生毕业后,几乎无暇整装,就受到军阀的挤压,不得不予以迎战。经过几次战斗,郑洞国的军事才华如囊中之锥,脱颖而出,被委任为初级军官。这样的处身,其实依然危险,多数黄埔出身的军官,在初期扫平闽粤军阀的战斗,以及后来的北伐中都牺牲了。
      
       郑洞国升任高级军官后不久,其发妻在家乡病故。他匆忙看了一眼,几乎哭昏。更令他受到打击的是,其父与长兄在安排完这场葬礼后,乘船归家途中,船主居然乘郑氏之兄上岸,勾结土匪意图劫掠,杀害了郑氏之父。一个能够率一支军队纵横冲锋的猛将,况且家遭如此之不幸,普通百姓之朝不保夕由此可见。
      
       郑洞国善于抚众,不仅与上下级官长相处融洽,而且受到普通士兵的爱戴,故而升迁很快。他富有军事才华,并且爱读书。据他回忆,某次驱逐一队军阀胜利后,发现敌兵占领的校园倍遭毁损,但该校的图书馆却完好无损,便趁空闲整日沉浸在馆内读书。由此可见,他不但是一个在国民党内有“长者”(誉其有宽厚之风)之称的将领,更是一个富有书卷气的将领。
      
       郑洞国后来参加了一系列国民党与新旧军阀的战争,不足为论。真正让他名垂千古的是抗日战争,他几乎参加了日军侵华以来的一系列抵抗战争,从1933年日军进攻长城各关隘开始,郑洞国转战长城内外,大江两岸,立马昆仑关,后来更进入印缅与盟军合作共同打击日寇。
      
       昆仑关战役时,郑洞国时任第5军副军长兼荣誉1师师长。第5军是国民党装备最精良的军队之一,荣誉1师则是该军最善战的三个师(另外两个师是新22师,师长邱清泉;200师,师长戴安澜)之一,而且装备有重机枪、榴弹炮,德制装甲车,苏式坦克。尤其是国民政府军队的大炮,对日寇形成巨大的压制,怒吼的大炮不但将日寇阵地打成了焦土。此战中,被歼日军达4000余人,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尉佐被击毙,更使日军少将中村正雄毙命,令日军为之胆寒。
      
       在印缅战场上,郑洞国一面尽力与盟军指挥官史迪威周旋,一面坚守自己的军人本色。印缅作战的第一阶段民国政府与盟军合作上漏洞很多,当时国民政府派往印缅的指挥官是罗卓英。史迪威企图独立控制国民政府在印缅的军队,因而与罗卓英一再发生冲突。后来,不得不调离罗卓英,派郑洞国前往,因其擅长交际,又能保持风骨。郑洞国与史迪威尽管也有冲突,但却获得了史迪威的信任与尊重,在战场也打开了新的局面。尤其是国民政府的军队在美军设于兰姆伽的军事基地受训后,单兵作战能力和整体军事素质都大为进步。故而在密支那战役,八莫攻击战中取得了大胜。
      
       郑洞国将军是一个富于理性的军人,同时又有一腔热血,这从他的自叙口吻中多少能够感受到。自叙的历史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具有亲历者的真实性,一个是为了隐讳而扭曲事实(前者的特点是多细节,后者的特点是多规避)。这部回忆录多处都流溢着真实的细节。尤其是在叙述抗日作战中,有些细节深刻的如在眼前,如其叙一位战士与倭寇肉搏……日军枪刺来,他丝毫不慌,掐住敌寇的脖子,用力一拉,因用力过猛,不但撕裂了倭寇的颈部,连舌头也一起拽了出来……印缅战场上围歼一队鬼子,鬼子们被我战车围住仍困兽犹斗,除被枪弹击毙的之外,其余皆被战车履带碾碎……像这样惨烈的战场叙述,以及笑谈渴饮虏寇血式的语言,都可看出一个军人的特点。
      
       那段历史过去已七十余载,山河到处洒满了抗日英魂的鲜血。梦里关河曾记否,留予后人追忆。敌虏垂首久矣,将军也已逝去。曾经的老兵们在世者也越来越少,但他们永远不会从历史的画图上消逝。套用麦帅的一句话:老兵不死,他只是凋零。
      
      
      
      
      
      
      
  •     郑洞国,黄埔一期,参战无数:北伐东线作战、中原大战、长城抗战、徐州会战、昆仑关大战、枣宜会战、后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参加了驻印军在印度的训练, 亲在参加驻印军反攻缅北的战斗、抗战胜利后,被绑上了东北内战的战车,本书史料详尽,叙述逻辑性强,是了解战争历史的好书!
  •     郑洞国和李宗仁,白崇禧,杜聿明,孙立人一样,都是很善战的国民党将领。
      
      2008年出版的这本书,还是基本不提1950后的经历。这是无奈的事情。
      
      所以,这本书和李宗仁的口述回忆一样,重点用很清晰的结构说明了1919-1949年整个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印度缅甸战场和和英美合作博弈,抗击日寇的故事。
      
      郑非常擅长严明军纪,搞好军民关系;另一方面,又特别注重培养中下层指挥员多元化的技战术能力,所以,郑的部下,哪怕是一个连排长,在攻坚时候,也会采用多种战术结合,逆袭,夜袭,步炮结合等,十分灵活。
      
      由于在部下心目中很受敬仰,所以,他无论调动到那支部队,都很容易有老部下也同时跟随,不计名分。
      
      只是因为郑早期流露的左倾思想,使他在国军体系中,虽然能力有口皆碑,十分抢手,但一直升迁较慢。反而是如陈诚,汤恩伯这种无能之辈,一直大权在握。现在回想一下,同为抗战回忆录,郑洞国和李宗仁比陈诚就有料的多,是真真实实的有在聪明打仗,展现出才能战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