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王

出版时间:2004-8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作者:魏斐德  页数:418  译者:梁禾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戴笠及其创办的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是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忠实爪牙,在为蒋介石排除异己,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以及保护蒋介石的安全等方面效尽犬马之劳,犯下了种种罪行。同时,抗日战争期间,在抵抗日寇、锄除汉奸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中,作者从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收集了有关戴笠的经历、个性和军统沿革、内幕及主要历史活动的大量档案资料,进行了比较细致、深入和生动的描述和评析,反映了国外对国民党特务系统的研究水平,对于民国历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博士,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国政治学院、柏克莱加州大学。美国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先生的弟子,与孔飞力、史景迁并称为当今美国汉学界“三杰”。现为柏克莱大学亚洲学哈斯基金教授。曾任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柏克莱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美国历史家学会会长。他出版并已译成中文的著作包括:  《大门外的陌生人》,1966年,2002年;  《历史和意志》,1973年,1998年,2003年;  《中国帝制的衰落》,1975年;  《洪业》,1985年,2003年;  《上海警察》,1995年,2003年;  《上海歹土》,1996年,2003年。  梁禾,博士,先后获北京外国语学院 意大利语文学学士、纽约大学意大利文学硕士和北卡洛莱纳大学意大利文学博士。除在美国诸大学执教意大利文和中文十几年外,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在意大利锡也纳大学从事专题研究,并曾在美国驻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学院任美国留学生中心学术顾问。1999-2000年任英国沃伯格人文学院(Warbuger Institute)研究员,2000年超为意大利哲学院客座研究员。现任教于美国加州戴维斯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是美国翻译家协会成员,美国现代语学会会员,意大利布鲁诺国际研究中心成员。  目前除文学批评外,也致力于文学和学术著作的翻译及文学创作活动。除了已发表的散文、学术文章及翻译文章外,近期主要译著有:  1、(意)阿尔贝蒂著:《论家庭》,西安出版社,1998年;  2、(意)布鲁诺著:《举烛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3、(意)布鲁诺著:《飞马的占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4、(意)奥迪奈著:《关于布鲁诺的占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书籍目录

前言 舞蛇者说《间谍王》中文版代序 幽灵第一章 多面人戴笠第二章 打流第三章 投奔第四章 十人团第五章 “力行运作”--蒋的共济会第六章 创建力行社第七章 力行社与蓝衣社第八章 蓝衣社的“法西斯主义”第九章 意识形态的竞争:蓝衣社和CC派第十章 各省的蓝衣社第十一章 1932-1935年的上海站第十二章 行刑队第十三章 行刺第十四章 警察学校第十五章 躺进棺材第十六章 裙带第十七章 战争与别动队第十八章 训练营第十九章 密码战争第二十章 戴笠、梅乐斯及中美合作所的成立第二十一章 中美合作所训练营第二十二章 间谍第二十三章 战时戴笠的走私网第二十四章 战时重庆的军统第二十五章 陨落之星跋 妖魔附录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与此同时,媒介继续认为这个与纳粹同时出现、由蒋的忠实分子组成的新团体,一直在考虑使用各种不同的名称,其中包括“中国法西斯社”和“黑衫党”。然而,他们最终选定了蓝衣社的名字,“因为他们认为[其他]名字可能会使国民党以为这个新组织会违反国民党关于除国民党外不可有其他党以及在国民党内不可有其他党的规定。”  法国情报机构的报告里提到的庐山会议,有可能是军官训练团的夏季班。蒋介石在7月23日该班的总理纪念周讲仪式上发表了讲话。在那个题为《现代军人须知》的讲话中,蒋这样形容意大利、德国和土耳其三个“新兴国家”,把他们当做一个“汇综的口号”:“劳动!创造!武力!”他解释说,劳动,意味着全国所有的人:所有行业和所有层次,从统治者到老百姓,从将军到士兵,一起不遗余力地不懈工作;创造,表示建设一个新国家,从旧社会上建立起一个新社会;武力,是一种“实质的力量”,它要引起革命,为国家的发展而扫除一切障碍。蒋坚持说,所有这三项都互相关联而不可或缺,它们解释了为什么“新兴国家”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  两个月后,即1933年9月20日,蒋在江西星子县的讲话,是以法西斯主义是现代国家主义的一种形式为主题的。蒋声称“实在”是革命党员的首要品质;呼吁以禁欲甚至愚蠢的死板来抵制城里人的自作聪明和浮浅。在指控现代社会的轻浮与空虚时,蒋宣称应在“共同的”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精神”中寻找这种基岩。而那个法西斯精神的实质便是民族的自信。一个法西斯分子必须坚信他自己的国家是“最优秀”的,有最辉煌的历史和高于任何其他国家的文化。对中国人来说,这意味着承认《大学》基本纲要是“我们民族最高的文化。”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间谍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7条)

 
 

  •     说实话,还没读完,本没有评论全书的权利,但也想吐吐槽。
      
      想八卦戴笠的人,就不建议读这本书了,一如魏斐德的风格,中立和史实,对于其人只描述,少评论。
      
      之前读过他的《洪业》,觉得两本书有相似的风格,虽然一个写人,一个写朝代,而且都是史料和数据一大堆,但是读起来不是让人感觉像是嚼蜡,倒是有种看一幅长卷,每一个细节都很详实,但是读完整本书或是读了一个章节,又有一种俯瞰整幅画的大气感,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     先不说风起云涌电视剧一样的特工事迹录,单单是写戴笠这个人,本书就比一般小说精彩,所以啊,《舞蛇者说》序里讲“正因为历史是描写个别和偶然,所以借助于生活自身的万千造化,他的出人意表的‘想象力’往往又超越了艺术作品的编造,特别是当那编造太过遵循‘普遍必然法则’教人看罢便知结局的时候。”
      你考量一个人,必须探索他的出身,即便不能下定论,但是混混的日子,关键年纪的打流经历,很能给这个人的本性定调。(细节多么有威力:穷,但是要整洁虚荣;爱领导,又忍不住把公费移用到赌轮上。。。第一章实在是惊艳,这几个并列关系的360度的描写——戴笠是希姆勒,神秘人,猴王。。。对他周遭的梳理也很有意思,不长,但有意义。)
      这个时间顺序史里面,我摘下:
      第三章末,揣测穿皱巴巴衣服的戴笠迎合了蒋的另外一面——内在松弛的王国。(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果然是喜欢搞窝里斗,或者好听一点,制衡啊均势啊。。。)
      第十章的精神教育(所以说。。。)还有攘外必先安内的有一点逻辑。
      各种点穴啊,开饭馆啊,开报馆啊的手法。。。(陈赓的医院。。。)
      走私网络。
      这个人渐渐积累起来怕死人的名声,还有后来对种种行刺行刑的吓人再现,确实最后让我感到,戴笠戴笠,不寒而栗。
      另外,特工组织实际离我们这么近,要认识操纵它的人,它的意图,还真难啊。
      然后,还是没搞清楚蓝衣社和复兴社和革命团和青年组织的关系。。。
      
  •     一个神秘传奇的人物对好奇的人们是具有巨大吸引力。他的生平,相貌举止和生活言行无不是诱惑,总之,他的一切,连名字也在这种吸引范围之内。戴笠,这是个与狡谲,权力,间谍等等不同意味联系在一起的名字。魏斐德先生注意到,戴笠这个名字掩藏的含义,如同中国画头戴斗笠的孤行者,哪怕你已经注意到他,也无法辨别出其面目,看不清他是谁,他是若隐若显的存在某一片景色当中。
      
      从名字的意思,戴笠是一个你不会过于注意到的模糊隐者,随时都有可能消失在你的注意力所及。但是,对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特工和中国社会来说,这个名字的非同凡响又令他不可能会消失在人们和历史的视线里。使用这个名字的人被称为“中国的希姆莱”,国民党秘密警察的领袖,领导着将介石政府数十万的特务组织:军事调查统计局。他手中的权力,就像外国人报告里说,“只要他一点头,不管是哪个派系,政治影响如何,失宠,贬斥甚或死刑便会接踵而来。(三百一十四页)”
      
      他是如此的令人生畏,普通人提到他,便相连到恐怖的黑暗活动。戴笠手下的特工的确无处不在,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甚至在日本东京的皇宫里。他的间谍遍布在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造成社会的不安氛围。我们无法给出中华民国政治不稳定因素的责任是在于戴笠和他的情报人员,但我们可以说,无孔不入的间谍活动是社会人人自危的重要根源。共产党人在延安进行的整风运动正是基于这种环境下开展的反应。最终发人深思的是戴笠秘密统治的启示,他只是国民政府统治机器的其中部分的核心组成呢。还是他和他的特工们已经形成一个凌驾于政府以外的秘密统治,直接影响到民国统一的巩固。
      
      间谍以身份行踪诡秘而闻名,戴笠刻意的自我掩护尤其变得更为神秘。无疑,间谍王总是力图隐藏,拒绝以任何形式的声张。于是本来就扑朔迷离的间谍头目就更显多面化了。所以当外人试图形容对他的了解,常常得到茅盾的结论。有人说他富可敌国,也有人说他对钱不感兴趣;有人认为他的私人生活无懈可击,亦有他跟众多女性纠葛的流言蜚语。人们自然也不会忘记强调一位传奇人物的外貌特征,而这种形容因描述者与其可能有过直接接触,还留有为数少量的相片为证,相对则可捉摸得多了。戴对别人喻其面带马相并不为意,他自已也对蒋介石愿效犬马之劳有桀犬吠尧的意图流露。其深色的皮肤和犀利生动的眼睛给人印象强烈,更为突出的是他的双手,“它们奇怪但可爱,不比我三个手指更大。”一个美国人这样形容。我们稍以想像,联系到这双手的权力,主宰成千上万人性命的强大力量。不是巨形的机器或者一件庞然大物,而是眼前这双如同少年孩童般的稚手。如此振撼的对比瞬时惊骇人的思维,令思维激荡旋转,而这双手的主人,似乎会从遥远的世界里,骄傲的享受被他攫获的震颤内心。
      
      间谍大师可爱的小手当然不只能够引人注目。他斲轮老手于各方的人际势力中,翻云覆雨的手腕在权力的角逐中显得游刃有余。我们惊讶于他手足能够呼风唤雨的权力,更惊讶于这不可一世的权力竟受挫在无名小辈的身上。他的传记作者提到他在家乡受到的奚落。据说,戴笠在家乡陪同客人时,遇到乡邻本想炫耀自己的风光,毕竟当初的小瘪三现在已经是权倾一时的大人物。但出乎戴笠的意料,他非但没有得到所想得到的应有尊敬,反而被人数落下不了台阶。因其戴早年在乡里为恶多端,现在竞遇有不买账的邻里,戴一时竟也无可奈何,读之唏嘘。
      
      “尽管有一种群众创造历史的虔诚观念,个别男女生动而强大的个性一直是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当中的关键因素。(前言,二页)。”魏斐德先生在探究戴笠时,把更多的他自己或者我们熟识的观念投射到研究对象上,而结果构建出来的形象甚至比原来的历史人物本身具有的性质还要多。在各种的形象里,“戴笠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所处的复杂时代的产物。(三六四页)”至于戴笠在道德世界里所承载的责任,人们各执一端。对他的评判有着不同的看法,或遣责或颂扬或兼有之。然而这个在许多人眼里十恶不赦的人也有受人尊重的资格吗?戴笠死时备极荣哀,离他死后近半个世纪,他昔日的部下用隆重的纪念追悼他们曾经令人既敬且畏的长官。
      
      “最终,他到底是坏人还是好人?(三六四页)”作者最后一章标题为:陨落之星,这一章的内容则是戴笠之死。在最后一节里。伴随着“陨落”并谈到戴笠所崇拜的三国时期人物诸葛孔明,后者“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未竞理想,随着他将星的陨落,其波澜壮阔的事业便东流而去了。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魏斐德 著,梁禾 译,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
  •     写得不错,翻译也还流畅,但也有瑕疵,比如把牛兰翻译成“诺林”,把“民权保障同盟”翻译成“人权保护联盟”,把政学系翻译成“政治研究团体”,还说杨永泰是该团体的领导人(这应该是作者的错误)。
      
      不过,总体还行。
  •     没有人知道自一九四六年三月份以后戴笠生活在那个世界了。根据当时官方的调查报道,戴笠因一场飞机事故而死。“由于气候关系,驾驶员不慎撞在山上失事”(第二十五章,陨落之星,戴笠之死)。
          
      会有人相信这个意外吗。莱司特·沃克说道,这个故事天衣无缝,但没人相信(第二十五章,陨落之星,戴笠之死)。没错,没有人相信这个“中国的间谍王”就这样永远消失在人们的恐惧视线中。同一时间,不同内容的流言四起。不断的谣言传播在这个内战前夕的世界里。关于戴笠的死亡,就像他本身和他领导的组织一样,神秘无比。
          
      尽管如此,我们不必去寻求什么证据去证明,戴笠的死亡是意外还是被谋杀,或者根本就没死。这位亚洲神秘人物,仍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享受着他迷人的生活。在此之前,外界对戴笠的所有认识,惟有他的一系列阴谋与暗杀。他故作神秘,并滥用手中的权力,手下有一大群嗜血成性的家伙。他领导的组织,是蒋介石独裁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四十年代传奇的人物,我们谈到这个充满疑云形象的“隐面人”时,他的身份是那样多面,中国的亨利希-希姆莱,总司令的戴笠,军事调查统计局首脑。而无论是那种身份,戴笠则给人们留下了冷酷、狡猾而残忍的印象。他聪明而有想象力,残酷而不择手段的性格特征,或许正是当时带有“中国色彩的法西斯军事化”,教育和成长下的中国人民一个阶层的缩影。而且,在这样军事训练和生活方式下的中国人来说,戴笠和他的特务组织存在的目的以及日后的工作内容,正是依赖着这种当初“也必然成为他们的某种意识形态的基础”(第九章 意识形态的竞争:蓝衣社和CC派,欧洲法西斯运动)。
          
      从一开始,“戴笠们”就是蒋介石用来清理党内与党外的文化工具和政治机器。对蒋介石和所领导的政党来说,的确需要一个这样的情报部门来控制自己的统治。这对戴和他的特工,是一种巨大的权力。对内,他们肩负着监视国民党的思想与活动;对外,镇压外部力量的扩张与威胁。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指导下,就算是在卢沟桥事变后,总司令的戴笠们最主要的任务仍然是阻挡和消灭共产党人的挑战。从历史的潮流与演义,从蒋的利益与角度,这个方针策略或许没错。日本人对华的侵略,给蒋介石一次整合国民党,乃至整个中国,并把统治趋独裁的机会。而另一方面,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八年战争,或多或少,间接或者直接的给了共产党人实现自己事业的时间和转变。
          
      直到一九四五年战后也许更早,一股隐形的力量已经膨胀到令所有人包括蒋介石都感到不安了。这股现在已经开始发展成了一个庞然大物,甚至难以掌控的力量正是蒋介石一手创建的情报机构,戴和他的军统。蒋手中的这个秘密武器,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为了控制各种异兆和铲除各方异已而使用的危险的双刃剑。戴笠是这个部门的“无可取代”的最高长官,他既不愿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而这个机构对各方的威胁也与日俱增,那他的最高长官自然成了众人之矢。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到了戴笠飞机失事之时,无论是国民党人,还是共产党人,都将其视为心头刺,眼中钉了。
          
      这些都表明,戴和他的特工们的工作成效是“出色”的。他们对“自己人”的肮脏清洗,对“外人”的残暴迫害,等等这些个人和集体受到过的阴谋诡计,无情酷刑都在作一个说明,人民的生活环境。数不尽的故事与例子,造成人人自危的恐惧氛围世界。黛安娜·拉里认为,中华民国的政治不稳定,是因为:蒋介石拙劣地将国内的不安全感看成中国的关键问题,于是他坚持要反对共产党。但是,他没能意识到不安全感的关键原因是什么——不是共产党的煽动,而是不受控制和不可预测的军队。他对改变不安全气氛的无能……使许多中国人成天处于恐惧之中(第二十五章,陨落之星,恐惧和多疑)。——蒋失去中国有多大程度上是这个结论呢?——而这份“功劳”,有多大的原因,我们可以归功给戴老板和他的员工们呢?
          
      是什么原因产生像戴笠那样变幻多端的人物?一言蔽之,他的模棱两可可能只是历史的莫测难辨。这并非他个人的非同寻常,时代所生活下的人,总是根据时代的风向来判断自己的命运。而戴笠则是命运海洋里的非凡舵手,他在惊涛骇浪的世界里平行着自己的步伐,使自己立于不倒。这是一条具有杰出判断与魅力的眼镜蛇,他勾引着那历史学人的目光视线。魏斐德先生也许“最终恐怕是戴笠无意中的猎物之一”(第二十五章,陨落之星,妖魔),而我这个读者,可以说,是这场历史学人与巨蟒博斗的美妙乐章中的一个小小音符,甚至只是看到或者听到其中的某个音符罢了。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魏斐德/著,梁禾/译,江苏人民
  •      几年前流行起来的说史热,都是清一色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是离我们很是遥远的故事。从戊戌变法到建国60年这段时间的风云,我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是遗憾的是从没有一本书或者是哪一位学者能给我梳理一下这段历史。这本书多少帮我理顺了民国关于戴笠及军统的一些历史。
       美国汉学家魏斐德先生的这本书主要著述的是国民党军统领导人戴笠及他所领导的秘密警察组织。对于这本书的历史真实性,作者本身是享誉国际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根本不用怀疑,而且作为大陆与台湾以外的第三方,立场更加公正、客观。这本书是出自一位历史学家的手,用翔实的史料编写而成。阅读后你感觉到的是在翻阅历史,而不是看历史小说。
       戴笠这个生前充满着谜团的人物,死后就更加让后人困惑。在台湾,他是传奇;在大陆,他是魔鬼。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评价,这本书就能给我们答案。人是有多面性的,历史的英文history是不是就是“他的故事”呢。
  •      写戴笠的书有很多,选了这一本因为它是美国人写的,所以政治色彩不会很浓,我估摸着也会比较客观。书里照片很多,基本上都是国民党的头头脑脑。恕我花痴一下,特务头子们好像都还挺帅的。^_^
      
       当然了,戴老板绝对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从小就根不正、苗不红,不是个好孩子。长大了就更不用说,上海“打流”,靠着些小人的招数在社会上混。当了特务头子自然更厉害,说让你全家死,就一定让你全家死,说让你明天死,你肯定活不到后天。朋友的老婆,自己的女特务,prostitute,电影明星···反正他想要的女人,没有弄不到手的。杀人如麻,尽使些阴险毒辣的招儿。不光无数共产党被害,他自己的手下很多也死的不明不白,连个尸体都不留。光从这些看,把戴老板称作是“中国的希姆莱”,那是一点儿也不过分。
      
       但是,这个没文化没素质没道德的“三无”人员是怎么从一个街头小混混变成了一人之下好多人之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特务头子呢。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这个人他脑子好使,会来事儿,就像《厚黑学》里说的,脸厚心黑,就能做官。
      
       虽然他是历史的罪人,作为蒋校长的忠实奴仆和爪牙,他干尽了坏事儿。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他身上学到点好的东西。
      
       第一,要对自己的信仰绝对忠诚。戴老板二十多岁在上海混的时候偶然结识蒋校长,后来发誓终生效忠,他还就真说到做到。没有像很多国民党人员搞个阴谋叛变企图篡位之类,戴老板始终对蒋校长忠贞不二。蒋先生对他也绝对的信任,并说“只要雨农在,我就放心了。”
      
       第二,懂得阅人术。戴老板眼力那是绝对好,他认识蒋校长的时候,蒋不过是个官员,但是戴老板断定他日后必将成为核心人物。他自己挑选的很多谍报人员也都个个能干,对他也是绝对忠诚。
      
       第三,孝顺。百行孝为先,戴老板虽说对别人绝不手软,但他的孝顺是出了名的。他把天下人不放在眼里,却对他的母亲言听计从。后来发迹了,也仍然很孝顺,他的母亲活到80多岁。
      
       第四,会交朋友。戴笠在上海“打流”好多年,一直混的不咋地。但是他认识了很多名人,比如他后来的老师戴季陶,还有那个杜月笙,而且他们都很赏识他。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际网,他后来才得以在国民党内部混得如鱼得水。蒋校长大笔一挥,就给他从一个没文凭的非国民党党员弄成了黄埔毕业的正式党员。
      
       ······
       除去他那些个背后使坏的阴招儿,我觉得戴老板挺像韦小宝的。都是不学无术,贪财好色,但都混得特别好。没办法,人家就是有这能耐。历史造就人,往往大领导身边就还需要一个这种非主流人才。
  •      每个人,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象征。譬如“用油条洗脸”,不就是余秋雨的象征么?“穿睡衣见赫鲁晓夫”,不就是太祖的专利么?要是说到“不断擦鼻涕”象征着什么,十有八九会和“戴老板”挂上钩。大陆一段时间的影视剧,凡是有特务头子出场的,不管是不是戴笠本人,都会时不时拿出一块手帕擦鼻涕,似乎特务的规矩就是“不擦鼻涕不专业,不得鼻炎不当头”。要知道KMT特务头子有很多,包括地位很高的陈立夫,然而大家却唯独把“擦鼻涕”作为特务头子的象征,也可见戴笠的影响力真是超逸绝伦了。
      
       正因为如此,戴笠在西方的名气也很大。美国著名汉学家魏斐德的这本《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就是专门研究戴笠和军统组织的著作。以美国人的眼光剖析这个擦鼻涕的人物,竟也从中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东西。
      
       其一、形象
      
       戴笠和军统的形象,在国人眼中常常和法西斯挂钩。《红岩》里对白公馆,渣滓洞的描述,也和西方描写奥斯维辛,布痕瓦尔德的手法相仿。连美国佬也称戴笠为“中国希姆莱”。但根据魏斐德的考证,戴笠本人并不喜欢这种称号,他在公开场合试图向美国佬证明自己是支持“民主”的。而且,据说“特务”这个名词也为军统人员所不喜,因为它的词源来自于日语,特务更愿意称自己为“特工”或者“地下工作者”。
      
       其二、法西斯
      
       法西斯作为20世纪前半期的时髦名词,在中国一度很流行。蒋介石的“党国”一贯被认为具有法西斯性质。军统等特务单位也被定位为法西斯组织。其实,党国也好,军统也罢,都是中国法西斯运动失败的产物。
      
       《间谍王》一书中写道,KMT确实成立过一些法西斯组织,例如力行社、复兴社、蓝衣社等三元组织。力行社的创办是以黄埔圈子里的几个骨干为核心,以法西斯运动理念为指导的团体。蒋介石意图通过它控制自己学生的思想,在国民党内部形成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小圈子,并向军队和社会扩张影响力。但是这几个组织最终可悲地失败了,最大的原因是蒋介石本人太“中国化”,不会玩法西斯那一套。复兴社在1933年另一家杂志《中国革命》的编辑萧作霖说,尽管人们对法西斯主义到底与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现象的蔓延有何关系的解释很感兴趣,但他和他的撰稿人们都怕写这一类的文章,因为蒋介石本人没有使用这个词。同时我们也实在对于法西斯主义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说也说不出个名堂来。并且蒋介石虽然在实际上把法西斯主义当作三民主义来实行,但是他在口头上自始至终都不谈法西斯这个名词,开口闭口也还是三民主义,因此大家也就都不敢公然使用这个名词了。
      
       从结构上看,蒋属于军事独裁,其统治与其说是法西斯不如说是专制式的,而且他的复兴社的信仰是一种反动的、发展中的民族主义的形式,政治学家们通常把它当做一种“延迟的工业化的意识形态”。党和政权所赖以建立的国家和社会的组织概念,是基于既要避免资本主义社会非道德化的个人主义,又要避免社会主义革命所预言的阶级斗争。就像沃特·高雷(Walter Gourlay)指出的那样,国民政府与城市工人阶级的关系和欧洲法西斯体制与工会间的联系非常不同。法西斯的工会主义既带有官僚特点又生气勃勃。它有意识地教育、灌输和引导工人在法西斯主义的“新秩序”里承担一部分角色。作为个人,工人们不断受到成为法西斯工会领导的鼓励,而且这样的领导地位也在党的等级制里设立了。由此,工人阶级便直接地与国家联系了起来。工人们不但没有被非政治化,相反在一种谨慎而受制约的方式下被政治化了。于是,当然就有了以工厂群众为基础的因素。与此相反,蒋的解决方式是官僚性的,但却毫无生气。对“黄色”工会的控制和管理中几乎少有工人的参与。领导们来自于工人以外的阶层,这在意大利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不可想象的是墨索里尼会允许自己与“青帮”分享对工人的控制。如其他许多事情那样,在控制劳工上蒋是个折衷主义者,他会模仿战术和技巧,却无法模仿他们的精神。蒋并不是一个法西斯分子,他成不了。他是个军事官僚。他的方案不是去赢得工人,而是凌驾于他们之上。
      
       通常,在法西斯运动取得胜利的国家,GCD的影响会被打压得微乎其微。而在中国,GCD在各方面的影响都与日俱增,不管是在战场还是在学校,KMT始终节节败退,这很能说明问题。在群众运动方面的失败,早已决定了“党国”的惨淡结局。也正因为如此,蒋介石才不得不更加倚重以秘密行动为专长的戴笠的军统,企图以特务统治取而代之。
      
       其三、合法性
      
       魏斐德在书中兴致勃勃地描述军统的盘根错节的势力和诡秘的暗杀,抓捕和拷问等种种细节。由于蒋介石的垂青,加上抗战的爆发,军统膨胀为中国最神通广大的组织。它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军队、警察、帮会等组织中拥有强大影响;它还控制了最有利可图的庞大的走私和毒品买卖网络;它开办训练班和集中营,到处培植势力……1946年,美国军事情报机构估计戴笠有18万便衣特工——其中4万人全天候地为他工作。这些着特别制服和军队制服的特工人员包括:7万武装游击队,2万别动军,以及美国海军认为具有15291名士兵的“忠义救国军”和在中国沿海为数4万人的有组织的海盗。这些加起来总数有32.5万的实际或潜在的人员在为这个秘密警察的头子效力。  
      
       一篇提到戴笠是“中国的间谍大师”的文章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他的情报人员在活动,这些地方包括: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福摩萨、暹罗、马来半岛、南太平洋群岛、锡兰、缅甸和印度。  到了战争的后期,戴笠的特务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战略上都可以说无处不在。他们在马尼拉有城墙环绕的区域里发送气象预报,一直到麦克阿瑟登陆。他们在南京、汉口及所有被日本人占领的中国城市内组建警察部队。
      
       军统的神秘感和恐怖行动连美国人都非常忌惮。“据报告,一位美国战略情报局的上尉在回到他坐落在福州西边的住宅时,发现他的翻译正在与两位身着深色长衫的陌生人说话,那两人一见他进来便离开了。这翻译浑身吓得发抖地告诉他这两人差点儿杀了他,因为他回到上尉的房间时正见他们在翻上尉的东西。他乞求上尉保护他。当上尉责怪他莫名其妙时,他又开始发抖,并说:‘不,这不是莫名其妙。他们是老板的人。’这位军官回忆说:“于是我一夜没睡,整晚在膝盖上架着把该死的冲锋枪,因为那两个来访者是‘老板’的人。”
      
       军统怪物般的膨胀其实是“党国”行政机构极端无能的一种病态表现。蒋介石政权缺乏威信,根本无法从组织上对中国社会加以有效控制,因此只能高度依赖戴笠的秘密特工实行统治,而秘密组织表现出来的恐怖和难以控制,造成任何暗杀和恐怖行动,都可以被冠以“党国”的名义广为流传的现象。这极大影响了“党国”的合法性,使其成为“法西斯反动统治”的代名词。魏斐德如此形容军统对李公朴和闻一多的暗杀和其后拙劣的掩盖行为——“所有这些弥补和预防措施,都没能抹去人们对闻一多被一个凶残暴虐的政权惨杀的记忆。”我认为,这种行为与其说是凶残暴虐,不如说是愚不可及。
      
       其四、毁灭
      
       戴笠坠机事件距离“党国”在大陆全面溃败仅仅3年之隔。有人说,戴笠如果不死,GCD也许就不会得天下,至少不会这么快得天下。其实,戴笠和军统和蒋介石的关系,就像手帕与戴笠的关系一样,鼻炎犯了用来擦擦鼻涕很有必要。如果哪一天鼻炎好了,那么这块沾满鼻涕的手帕就会非常令人恶心。蒋介石到了台湾,正规统治手段已经可以付诸实行,于是情报单位裁撤的裁撤,解散的解散,留下那么一点残山剩水,也都归了小蒋。戴笠即便活下来,又当如何?
      
       中国的革命需要一面旗帜。我们从小被教育说五星红旗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这当然可信可不信。但如果说一面旗帜是被鼻涕沾染的话,那恐怕连“信”的基础都没有了。很遗憾,“党国”的旗帜已经变成了戴老板的手帕,人民自然对它敬而远之了。
  •      对日战争全面爆发前,KMT意识到上海南京将无法固守,已经内部指定重庆为战时陪都。1935年9月蒋介石已在四川建立一只新的剿匪部队,后由顾祝同指挥,并重新命名为 “重庆行营”,内设戴笠军统部门所组建的“渝三科”于祠堂街旧军事衙门,实际负责人为副科长刘绍平和监察员叶道信,为有朝一日KMT撤退到此地并进一步接管重庆作准备工作。
      
       蒋介石的一系列运作引起四川本地军阀的极大反感。这将严重影响到他们在四川地区的统治。其中最大的一支四川军阀刘湘,此时正因急性胃炎发作汉口的万国医院疗养,得知情报后,试图联络宋哲元(第一集团军司令,控制河南南部的新乡、濮阳等地)、韩复渠(第三集团军司令,时在河南南阳、湖北襄樊和陕西汉中驻有卫戍部队),计划于四川周围集结兵力,形成封锁线,再外借日本人之力以阻挡蒋介石入川。刘密电其将领,向湖北宜昌调动部队,与对抗蒋介石的韩复渠部汇合。此外刘也与韩保持着密电往来。
      
       戴笠的军统利用早先安插进刘湘军内部的范绍增获知这一情报。同时根据范向戴提供的刘湘军早期使用的密码本,军统译码专家成功破获了刘的密电系统,并掌握了大量刘湘与韩复渠串谋的直接证据。戴以此向蒋汇报。蒋予以迅速还击。
      
       1938年1月11日,蒋亲赴河南开封召开军事委员会会议,电请包括韩复渠在内的北方主要国民党军事将领参加,探讨抗日问题。蒋伯诚,蒋介石安拍在韩复渠身边的心腹,韩任山东省主席的时候,蒋伯诚为委员长代表军事联络员。此时蒋伯诚出面游说韩,以打消他的顾虑而赴会。韩到会后很快就被蒋以抗日不力为名斥责出会场,护送上了一辆小轿车。当然,车上坐着戴笠。1月24日,韩复渠以将山东拱手让给日本之罪名枪决。韩死后,《中央日报》登载了军法执行总监部为他罗织的十大罪状:
       (1)违抗命令,擅自撤退
       (2)按兵不动,拥兵自保
       (3)勾结日寇,阴谋独立
       (4)收缴民枪
       (5)纵兵殃民
       (6)派销鸦片
       (7)破坏司法独立
       (8)擅征和扣留国家税款,破坏税制
       (9)侵吞国防经费
       (10)扰乱金融。
       当然,毫无疑问,这里所罗列的罪名中,丝毫没有提到他和刘湘的私自联系一事。
      
       刘湘方面,戴笠已经指示军统特供将尚在汉口万国医院住院的刘湘密切监视起来。一位为刘湘服务的万国医院护士(疑为刘湘住院后发展的情妇)被军统收买,将一瓶治疗胃病的药水换成毒药。刘湘于是病情迅速恶化并最终丧命在病床上。刘湘的遗嘱是:“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四川原有大小军阀的本地武装被陆陆续续调出四川开往前线与日军作战,蒋介石得以将四川作为抗日大后方并最终将KMT政府迁往重庆。当然,刘湘死后也被国民政府追赠为一级上将。
      
       宋哲元的情况稍稍有些复杂。似乎蒋和戴并未掌握宋与刘、韩勾结的直接证据。同时,作为原是西北军后投靠张作良的著名将军,宋因率29军于1933年2月至4月件在喜峰口同日军血战而名声大振。但蒋仍对宋的可能参与阴谋而耿耿于怀,欲除之而后快。1938年3月,蒋发布命令,将宋哲元由第一集团军司令提升为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但实属名升暗降,送被迫离开自己的不对,渡过黄河前往郑州就职。随即,宋的嫡系精锐部队,由29军改编而成的第一集团军很快便被撤销了番号。名将宋哲元处于郁郁寡欢之中,终于1940年3月辞职,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并赋闲养病。1940年5月,宋因肝病逝世于其夫人常淑青的家乡四川绵阳,终年54岁。
      
  •      昨夜的梦中,本校某个知名学者因言获罪,在报上发表尖锐时评后被秘密逮捕。在一阵强烈的恐惧和愤怒之后,我醒了过来,打开手机,时间:三点五十六分。
       静下来之后,我想到最近读的这本书。戴笠通过魏老的文字复活,走到了我身边。很久很久,没有一本史学著作的内容进入过我的梦境,社会史和新文化史甚嚣尘上的今天,我们陷入到一个个“符号帝国”当中,身体,空间,后殖民等等这些名词在引起初学者最初激情之后就开始变得苍白无力,并成为思想苍白而不学无术的遮羞布。前几天和室友谈起近况,他说忽然对学术失掉了兴趣,很多论文只是在搬弄名词,把活生生的人与事拆成拗口的词语组合,于是论文就完成了,而读者仍然一头雾水并且昏昏欲睡。是时候重新检视“历史是什么?”这个古老而又长新的问题了~
       历史就是叙事,魏斐德在本书中的出色叙述为我们给出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并不新颖,但是太多的人已经忘记或是不屑。
       关于戴笠,我小学的时候读过基本上属于地摊书性质的几本传记,记得了他的马脸和“军统”这个神秘组织的全称。本书长达六百多页的篇幅让我对这个风云人物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中小学里顽皮而又聪明的捣乱分子,师范学校里不可一世的学生领袖,到十里洋场的街头混混,再到赶上黄埔六期末班车的“天子门生”,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秘密警察组织的负责人。戴笠一路走来,而在他身边的那些人和事,让读者跨越时间的障碍看到那个时代的激情与残酷,希望与无奈。革命的口号与刑讯的凶狠;对权威的绝对服从与无与伦比的控制欲;改造国家的梦想与走私贸易的暴利,这一切看似矛盾的事物却集合在戴笠这个具体存在的人身上。通过叙事而不是把各种因素放在理论的框架中,我们看到历史的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人自身的可能性,那些理论无疑抓住了历史的某些特征,但它们失去得更多,最重要的是让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而历史感消逝得无影无踪。读史使人明智,那些过去的具体处境在叙事当中一一呈现,令人读之击节而叹。正如刘东在序言中所谈到的,柏拉图曾经说诗人比历史家更真实,因为诗人描述一般而历史家书写特殊。然而历史本身的无限性让一代代的历史家总是能发现那些比一般意义上想象出的文学更为动人也更为引人入胜的故事。
  •      我以为,魏老师不在聪明,而在方法,说来简单,无非“穷尽事实,放眼观点”八个字。北岛曾在财经写文描述了魏老师退休时的情况,诗人担心魏之弟子无出其右,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其弟子中受现代思潮影响大,受传统史学熏陶少,对核心事实和问题的把握能力远不及老师。魏老师一生传奇,每日少睡,穿行于三百年中国之中,偶遇几人,细心攀谈,点化勾墨,留存我辈。
       新京报曾对其《讲述中国历史》有两版介绍,不过我之感觉还是不得要领。下面的文章不错,作者心存大历史,对核心问题把握比较准。不妨读之。
       另,关于史景迁老师,汪荣祖先生也有文章专述。我自己曾经也总结三杰的特点,和这个老师说的类似,云:面对稿纸,史氏脑子里想的是古今外中小说,孔氏想的是阶层观点,而魏老师想的是事实、事实、事实在哪?
      
      
      
       本土视野的美国“汉学三杰”
      
      http://www.ewen.cc/books/bkview.asp?bkid=103231&cid=292796
      
      
      2006-2-13 8:26:49 顾思齐   来源:南方都市报
       事实上,在欧陆传统汉学已趋式微的现时代,似乎只有两大领域,即北美的近现代中国史研究,及英伦(剑桥)的中国科技史研究,比之中国本土仍具学术优势。因此,人称“汉学三杰”的史景迁、孔飞力及魏裴德,作为费正清之后的第二代汉学家典范,就不仅是当今美国汉学的代表,亦可视为西方汉学的标志了。
        我个人对“三杰”的总体印象,大致是:史景迁以叙事和文笔见长,孔飞力以方法和视角见长,而魏裴德以选题和史料见长;相对说来,我更认同魏裴德。从专业角度看,史景迁花拳绣腿,孔飞力偏锋取胜,而魏裴德更接近名门正派,看似平淡,胜在平实。
      
        过去,只有欧陆那种以古代中国为对象、以古典文献为重心的学问,才称之为“汉学”(Sinology);而美国那种以近现代中国为对象、以档案史料为重心的学问,只能称为“中国研究”(Chinrsr Studies)。但近半世纪以降,带有政治实用背景的近现代中国研究已蔚为大观,跃居上流,于是妹仔大过主人婆,“中国研究”也顺理成章地正式戴上“汉学”的冠冕了。
        事实上,在欧陆传统汉学已趋式微的现时代,似乎只有两大领域,即北美的近现代中国史研究,及英伦(剑桥)的中国科技史研究,比之中国本土仍具学术优势。因此,人称“汉学三杰”的史景迁、孔飞力及魏裴德,作为费正清之后的第二代汉学家典范,就不仅是当今美国汉学的代表,亦可视为西方汉学的标志了。
        “三杰”的著述繁多,我知见未遍,细心阅读过的更仅有寥寥数种。故以下仅就个别文本略作辨证和批评,并提出个人的一般印象,或可以举一反三,终不免以偏概全。
        
        史景迁:学术原创力不足,选择材料有功力,写作优势独特明显
        对史景迁,我最早留下相当深刻印象--相当恶劣印象--的作品,是翻译得一塌糊涂的台湾版《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大陆版作《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全书以年代为经,以人物为纬,以康有为、鲁迅、丁玲三人为主线,旁及梁启超、梁漱溟、闻一多、沈从文、王实味等人的事迹,藉此表现现代中国革命史的风雷激荡。基本只是白描笔法,材料挖掘浮浅,也卑之无甚高论,唯一可取之处是体裁新颖。这不过是一部编年式的知识分子群体传记,一本让西方学生了解中国的入门书,而费正清居然誉为“西方研究中国问题的一座里程碑”,实为戏台里喝彩,声大夹薄准(意为相去甚远,说话夸张)。
        自此,就对史景迁失去信心,其多种译作,也都没有购读。直到看了新刊的《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才算对他有了基本的敬意。
        《中国纵横》是史景迁的论文及书评选集,据说是其一生论述的精粹所在。跟他的专著一样,其论文的写作方式也是非学院派的野狐禅;在这方面,他可与黄仁宇相提并论。书中《明代生活的活力》一文评论《万历十五年》有谓:“很多历史学家都只专注于对重大历史时刻、关键文献、意义重大的政策转变的研究,而黄仁宇却与众不同,他深究的是那些虚伪的外表之下的东西、那些看上去很无聊的事情、那些传统的惯例,以及那妨碍皇帝及其大臣们进行统治的恐惧感。”从此角度而言,史景迁本人的《王氏之死》,还有孔飞力的《叫魂》,也都可以说继承了黄仁宇的思路,由小人物、怪异事件以见宏大历史。
        文集中最有价值的文字,我觉得是第三部分《食》、《药》及《鸦片》几篇综述,这是法国年鉴学派式的社会经济史、日常生活史,让我联想到布罗代尔那本无所不包的《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这在中国学界近乎空谷足音,故物以稀为贵。总体而言,史景迁既欠缺原始史料的考掘,也罕有历史思辨上的发明,即学术原创力不足;但他在综合、概括及选择材料细节方面自有相当功力,加上其独特的写作优势,在普及汉学方面并世无人可出其右。我最有阅读兴味的篇目,则是第五编关于芮沃寿、阿瑟·韦利、费正清、房兆楹四位汉学家的忆述。知人论世,正是史景迁所长;最低限度,至少要承认他是出色的传记史家,尽管钱钟书曾讥刺他是“失败的小说家”。
        
        孔飞力:以惜墨如金闻名,政治学有相当素养,可惜求之过深
        史景迁以下笔如挥著称,孔飞力则以惜墨如金闻名,这在“不出版,则死亡”的美国学界实为异数。孔飞力的主要著作仅《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两种,但学界地位及声誉却高出群侪,以其少少,胜人多多。
      
      
  •     【读品】戴笠很早便进入了我的视野,因为早,现在能记起来的书只沈醉《我所知道的戴笠》,同样,我对戴笠的印象是残缺不全而模糊的,像被雨水淋过的字纸,清晰的事有两桩:一数戴笠与影星胡蝶的风流事;二是在空难中烧焦的尸身上的几枚大金牙。那个时代的面貌是什么样,我一点都不知道,那些作者们都把精力放在揭发戴的滔滔罪行上。一段时间里,我丧失了对这位神秘人物最起码的好奇心,我认为,一个人无论何等英武或卑劣,把他从历史大框架中拎出来,不用甩干,自会迅速脱水,从而变得干瘪滑稽,仅存的意义也就被滤尽了。若非朋友推荐,我不会碰有关戴的一本书,《间谍王》也不例外,但在此书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戴笠。
      
      自读《洪业》之前就听说过魏斐德的才学,《间谍王》则再度加固了我对他的好感。这书还在路上时,我就开始琢磨,一个闻名到不用作介绍的历史学家,一个二十年间每天仅四小时睡眠时间的学者,为什么会花十多年工夫去研究戴笠,错失了其它看起来更有价值的课题?等读到书跋“妖魔”时,才知道作者也曾这样屡次自问,“你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大的精力来探究一个如此变化多端的人物?假如戴笠并非完全是个凶神恶煞,那么他充其量不过是个狡黠暧昧之徒。”
      
      跟我不了了之的疑惑不同,魏氏借助一个暗喻给出了答案,“我对中国历史如此大量的关注全都在于展示,从而理解和抵制那蛇眼(按:戴为典型象征)的迷惑力。”这里列出三个关键词,“展示”、“理解”、“抵制”,三者呈递进关系,前一个是后一个之母。不能否认,我们许多历史学者终生盘桓在 “展示”外不得入,其原因一时道不明白。魏氏隔岸观火能看人所不能看,同时其身份也带来研究上不少便利,但更要紧的是胆与识,惟有这样才能摆脱历史的无趣。沈醉们的无趣,也许是魏氏研究戴的原因之一,“我在研究中对沈醉叙述的每一个事件,都带有一定程度的怀疑。”魏氏在书中第四页一条长注中言明。
      
      魏氏从戴在镇压太平军战争中讨得武德左骑射荣誉的曾祖开讲,由戴的儿子和兄弟负隅顽抗终被人民力量处决来煞尾,从容交代了戴的出身与发迹,其与胡宗南、蒋介石、杜月笙等一干人物的交情由来。周详陈述了戴在政界的腾挪与血渍,与“二陈”的明争暗斗,与“力行社”人的控制与反控制,还有效忠蒋的聪明与手腕,枪杀闻一多、史量才、杨杏佛等君的来龙去脉,当然不能少了撞机马鞍山头的前因及余波。作者遍索中国大陆、台湾、美国三地相关资料,旁逸斜出,把个“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可能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戴笠层层剥离、件件还原,这是祛魅的过程,同时魏氏也十分潇洒地打了一套密不透风的“展示拳法”。
      
      “无论他能同情共鸣,或者他困惑或厌恶的人和事物,他都能用心入乎其观点、理想、气质之中,以求了解。”这是伯林对屠格涅夫高贵品质的褒扬,也是对“理解”准确的界定。回首历史,对正面人物,一般人很容易就走进其角色当中,理解并不困难,如民间对待诸葛亮;对反面人物,大多因感情隔阂、天然拒斥无法理解,如戴笠在民间顶风臭三里。但在《间谍王》中,诸葛和戴笠这两个看似泾渭分明的人被放入上下句中,强烈反差的让人印象深刻。书中首尾两处把二人并列,中间也有三两处。如果因戴常把诸葛当偶像,魏氏不得不去谈二人表面的瓜葛,结尾处 “诸葛亮终年54岁,而戴笠死时49岁” 则不简单,这无关道德色彩。魏氏对戴的评语:“戴笠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所处的复杂时代的产物,身居传统与现代政治斗争的顶峰,坚信自己生必逢时,但终究难以摆脱命运的叵测无常。”魏氏是把戴作为个体人纳入时代的气候中来观察,进一步洞悉彼时所有人的命运。诸葛也生在乱世。他们试图复兴传统改道历史且都被击败,应该是魏氏将他们共置一处的理由。
      
      至于最后一个关键词,“抵制”,魏氏着墨最少,却字字千钧,“通过描述戴笠,我不知怎么的便能够想象自己在抗拒那恶魔冷漠的目光”,魏氏并没有长舒一口气,啜一口香茶,他甚至没有停顿,随即用审慎而忧郁的语调写道:“历史学家常常以此来平息他们遥远的噩梦并压住以往的惊骇,但难道我们从此便能高枕无忧了?”不确定的东西让他的作品更具真实,更有人气,这也是对历史整体性的思索。
      
      “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据说,“戴笠”一名取自这首《风土记》,另有一说,“戴笠”有斗笠遮颜过闹市的意象,但无论是哪一种,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当“戴春风”摇身变作“戴笠”时,戴笠已成为他本人投入全身心创造的一件作品,也成为时代的各种力的共同塑造物。
  •     《色|戒》可以逼得上海的白领们做着和春运同样伟大的迁徙运动飞奔到港岛去看全版,逐追的是剧情的完整、情愫升腾曲折袅袅。色字当头,却忘了戒字,兀的真可怪也。一帮热血的爱国学生杀老曹,原本像祭典一般铺陈的杀戮见血咔嚓地成了一刀捅进,over。极司非而路的魔窟也湮消在“给他一个痛快”和“我怕黑的地方”中。
      
      人性深处的恐惧从何而来?易默成大段刑讯女囚的残忍场面即使在港台版中也丝毫不现,没有了这些阴暗的画面作为辅助,那些office lady怎么可能想像出随着黑暗而来的恐惧、无助和那一丝感情,哪怕只是一秒的温存。
      
      《间谍王》恰可以满足这种不在场的缺失。戴笠和胡蝶的绯闻,神秘地湮没进时代的背景,重庆和南京两方特工的厮杀,歌乐山的人间地狱。这与明朝的特务统治在港产武侠片中乐此不疲地成为主题如出一辙。
      
      真正的间谍王没有梁朝伟那样的迷人,一张马脸,低调地如同壁纸上的花纹,他“制造了这么一个幻象,好像他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可能实际上并不存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象更让原名戴春风的戴笠变成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内军统小团体崇拜的正面偶像:“出身寒微”、“贫贱不移”、“孤高隐忍”。
      
      可谁都知道大名鼎鼎的“中国的希姆莱”,连罗斯福总统在开罗会议期间也向蒋介石提出想见见这一号人物。戴笠似乎只向他的校长效忠,愿为犬马,竭尽全力,并且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人的争宠。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邝裕民激动的眸子中闪耀着年轻气盛的血性。戴笠少时参军,上海“打流”,结识挚交胡宗南,和蒋介石的命途颇多相似,甚至更具传奇色彩。据一种广为人知同时也更可能是故意美化的说法:某天戴笠在杭州西湖灵隐寺边一块岩石上晒自己仅有的一套体面衣服(这是他留给他人好印象的诀窍,每晚必洗晾一遍,翌晨穿着),赤身在水中游泳。有年轻的男教师带着一队学生郊游经过,调皮的学生将石头上晾晒的衣物鞋袜捡去,戴笠在水中大喊,那位教师见状,喝令学生放还给戴笠,尽管当时两人没有言语交流,但相互报以微笑,让他们有了进一步交会的契机。戴笠后来择日去学校拜访胡寿山老师,“西北王”和“间谍王”的友情由此展开。
      
      当胡宗南成为校长门生,从黄埔一期毕业后,直到1926年戴笠才借助着毛人凤帮助进入黄埔军校,黄埔六期的出身让戴笠在军统的履历表不怎么美观,但这并不妨碍戴笠成为蒋介石身边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甚至是当时中国唯一一个可以随时随地面见蒋介石的人。凭借这一便利和对军统的一手抓,使他得以成功地阻击来自CC派和军统内部的敌意。
      
      他在日据上海制造了一件件暗杀,其中便有暗杀伪外交部长陈箓、伪警察局秘书主任席传泰和伪上海市长傅筱庵。重庆的对立面正是丁默邨和李士群的极司非而路76号。双方的银行炸弹大战让彼此都疲惫不堪焦头烂额,以暴抗暴终究不是办法,本是同根生,重庆和南京的媾和,在暗地滋生,从张秘书和易先生的对话中可见一斑“日本人也在追查那批美国人给重庆的军火”,易先生和老吴隔着一张桌子吃饭也难免有瓜田李下的嫌疑,曲意委蛇中白白送死的只是老吴私仇夹带的热血青年。
      
      石矿场,面对那个深不见底的黑水潭,一切变得释然,遑论皱乱的床单,眼底的那滴泪。
      
      李安拍的始终是电影,易先生一类人变得愈加人性,同时扬弃他们血腥的一面,当梁朝伟的脸庞浮现,更多的观众能够接受易先生,所能关注的底线也只能是色,王佳芝的命运在那一刻被注定。
      
      虽然戴笠最后也在飞机撞山中消陨,但发布于4月1日的新闻简报让老美直以为是这位神奇傅满洲博士的烟幕弹,对于这事件的真相,众说纷纭,和叶挺的打斗,共 产 党的破坏,美国人的暗杀,甚至川岛芳子,更为普遍的说法则是那天戴笠根本就没有上那架飞机,而是假造了自己的死亡来挫败他的敌人。
      
      本书的作者魏斐德,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与孔飞力、史景迁齐名,在其逝世一周年之际,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推出了由魏斐德夫人梁禾翻译的《间谍王》的特别版,想必魏老在天国会依旧乐呵呵地翻看着这本继《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之后中国现代警政间谍史的又一杰作。
      
      http://darcysy.blogbus.com/logs/13259838.html
  •     《间谍王》和戴笠
      
      
      刚刚得知《间谍王》的作者魏斐德教授去世的消息,把这篇写于两年前的读后感找出来,做一些简略的修改。文字里的质疑和批评,不过是一个普通读者的感想,毕竟也无损于魏斐德教授在海外汉学界和中国史学界的声望。其实,海外中国研究学者们不管其学术水准或政治立场如何,因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他们的成果当中,肯定多少会有“身在此山中”的我们难以体会到的新意新知。我们要对他们道谢并且致敬。
      
      在《读书》杂志上看到了刘东为《间谍王》中文版写的序言《舞蛇者说》,心下对之颇为向往:一来,民国史是我近年的热衷领域;二来,戴笠的传奇生涯足以产生强烈的阅读诱惑。然而,拿到朋友从北京特意带来的书籍并迫不及待地阅读之后,我虽然对书中陈述的部分史料感到略有所得,但总觉得整体上不大满意。细加揣摩,原因或在于此书能够提供的价值,似乎仅有这一些还不算很充分的史实,而在更深层次的史论、史观方面,缺少作者的独到开掘。魏斐德号称美国汉学三杰之一,素有盛誉,可是单以此书而论,并未见其史学功力如何深厚精湛。以外人身份治中国史,实非单纯在考证搜集资料上穷经皓首即可大成的易事。
      魏斐德此书的最大缺憾,在于没有把戴笠放到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这个大背景,并不仅指民国从创建开元到大陆易手的几十年,而应上起远古,下迄今日,是一个更加绵延漫长的过程。把一个时期、一个人物作为切片拿到显微镜下,固然是一种治史方式,却不能忽略其上下前后的关联,而只有在整体性的历史长河中做对照梳理,才能深入地理解历史发展之为何所以至此。历史学毕竟不是单纯归纳档案编排资料的技术活儿,它需要研究者提供出一个体现其独立思考的成果,哪怕是有待商榷的争鸣之论。
      我们看戴笠的历史传奇,有两层意义值得探究,其一在社会体制,其二在文化资源。
      先说社会体制。戴笠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发生空前剧烈变革的动荡期。如果说这一动荡期起自鸦片战争,至今仍未落定,其间跌宕起伏,反复起落。戴笠对于他所效力的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最大贡献,是着手建立并完善了特工与警察体制。 “特务头子”戴笠的苦心经营,体现了中国新的政治权力核心在新形势下企图实现并维持对社会的监督与掌控的新式努力。这种掌控在帝制时期曾经以厂卫等形式出现,而戴笠的新型体制与旧事物之间有何联系?这是历史学者应该考察的要点。这种联系既包括沿袭,也包括创新,通过对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在挣扎转型的状况下,做出了何种自发的或被动的回应。
      另一方面,戴笠的事业又怎样影响了与他同期和更晚的中国权力体制?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不论是海峡的哪一边,戴笠又以何种方式散发着影响?对戴笠的突然遇难,历来有种种说辞,愈发增加了他的命运的神秘色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生涯中最难缠的对手———中共———是那场扑朔迷离的空难的最大受益者。然而,这对敌手之间的共性令人瞩目。在西方学者关于中共政权的特工、情报、警察部门沿革和现状的论述中,习惯于过分强调这些部门与苏联的契卡、克格勃的渊源,但无疑忽视了戴笠作为中国现代特工情报部门和警察制度的先行者,在本土化实践中具有的参照借鉴意义。
      在文化资源方面,首先要关注的是戴笠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了什么样的内容来为其所用?其动机如何?效果如何?戴笠制订的工作准则里,既有“仁义忠信”等儒家古典式的道德准则,又有禁止内部恋爱等看起来古怪的新潮规定,这些条条框框体现出了他怎样的思考?戴笠式的体制,极其注重“伦理”建设。这和蒋介石的政治理念庶几近之:在西方式的制度表象之下,以中国式的伦理维系运作。在台湾退役情报员的回忆录中,戴笠的孙子后来惹事生非麻烦缠身,全靠他的老部属扶持照顾,他们所秉持的就是“内部伦理”。2005年,台湾发生所谓“柔性政变”的争议事件,一个叫做“军中伦理”的词语也被各方反复提及。这个“军中伦理”和戴笠的“内部伦理”有着显而易见的亲缘,却与西方同类部门内的人际关系迥然不同。在现代政治的发展运作中,“中国式伦理”起到了何种作用,是一个令人心动的研究课题。
      最后,必须指出,要想研究戴笠,无法不涉及蒋介石。蒋介石在戴笠的军统之外,仍有中统,如明之东厂外犹存西厂。这是源于内部权力纷争,还是刻意安排的互相制衡?蒋介石对于特工、秘密警察等这些后来被统称为情治单位的机构,内心里的真实看法是什么?戴笠在巅峰时期的突然死亡,所遗传闻有的和蒋介石难脱干系。后来的蒋经国时代,王升把持情治单位,一度只手遮天,但骤然跌落且永不翻身,隐约重见戴笠命运的阴影。如果再联系到罗瑞卿、汪东兴,使人对情治单位在中国的现代威权政治中的独特地位、作用和命运不禁有无限的遐想:它以何种方式、程度来影响了中国的政治运作和社会发展,而这种运作和变化又如何反作用于它本身?
      遗憾的是,魏斐德这本书并不能提供有关这些问题的思考。他局限于把戴笠和希姆莱相提并论,追索他和美国人的技术合作,但唯一没有深入着手的,恰恰是戴笠之于中国历史进程的特殊意义。
      
  •     翻译的很一般.
      主线不突出,凌乱琐碎,重复.
      大概题目把我的预期提高太多了,看后未免觉得失望.
  •   戴笠的鼻涕“”是年轻时后与人打架鼻子遭受重创的后遗症。。。。
  •   倒数第二段,不是非常正确,个人感觉。
    另外,第二的法西斯部分不是非常理解
  •   从此角度而言,史景迁本人的《王氏之死》,还有孔飞力的《叫魂》,也都可以说继承了黄仁宇的思路,由小人物、怪异事件以见宏大历史。
    王氏之死成书之时并不晚于万历十五年。
  •   :) 更多相关书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459093/
  •   大概三年前、生活仍然优哉游哉的时候买了一本,是在一口气读完《蓝衣社碎片》之后。可这本到现在都还没读完。。。
  •   
    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的书评了
  •   真是很好的书评。说的我都想看着本书了。
  •   虽然老魏这本书多少还有着一些资料上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是一个伟大的尝试,只是可惜他未能继续这个努力。有待后人啊。。。
  •   魏斐德最有趣的就是相当倚靠沈醉的叙述,却又非常不信任沈醉
  •   此书最大的毛病就是资料来源过于狭窄,台湾方面的档案几乎没有怎么好好利用。当然,估计这也是有客观的原因。
  •   这本书要是到我手上,还真不直到得花多久才能读完。所以佩服你们俩的速度。
  •   没有啦~~这书以前就看过,这个新版本在渡口又快速浏览一遍~~
  •   这本书写得不学术的,挺通晓畅达,就是时间编排略显杂乱,一个个小专题不太按着时间顺序
  •   ...和04年团结版有区别吗?是换个封面重出,还是校译修订过?
  •   团结版有删节的。。。
  •   有用之
  •   可以问问阿北大神,火星族到底咋回事~
  •   好多好多年前看的了,早到还不知道作者是谁(那时几乎误认是中国人)
    印像不深了,感觉是他写的较不好的一本.(可能几乎是最不好的一本)
  •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哈哈,当年汪精卫刺杀醇亲王失败后写的诗
  •   色戒的原型是丁莫村和中统女特务曾平如不好吗?
  •   其实蛮想对比看康生的
  •   有好的戴笠传记推荐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