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国

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李兴汉  页数:264  字数:21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介绍了地处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共和国和立陶宛共和国的自然地理、历史变革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生、外交等各个领域的现状。这种书,目前在国内尚属首次与读者见面。作者李兴汉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资深专家,长期从事苏联对外关系和波罗的海三国的研究工作,是目前国内研究波罗的海三国的少数几个专家之一,有《波罗的海三国国情研究》、《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与苏联的解体》等多篇论文和报告问世。

作者简介

  李兴汉,副研究员。1942年6月3日出生。1960-1964年在黑龙江大学外语系俄罗斯语言专业学习。1964-1981年在中联部苏联研究所工作。1981-200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工作。1991年以前,主要从事苏联对外政策研究,重点研究其对外经济政策。1991年以后,主要研究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区划  三 地形特点  四 河流与湖泊  五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矿物  二 森林  三 动物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一 面积和人口  二 语言  三 宗教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  一 生活习俗  二 众多的民族节日第二章 简史 第一节 民族起源和形成 第二节 被奴役、分割的封建制度时期 第三节 沙俄统治和两种政权交替时期  一 沙俄统治时期  二 两种政权交替时期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时期 第五节 并入苏联时期  一 并入苏联  二 入盟后的政治、经济制度 第六节 重新独立第三章 政治第四章 经济第五章 军事第六章 教育、科技、文艺、卫生第七章 外交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书摘     一 生活习俗     1.能歌善舞的民族     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和爱沙尼亚人是波罗的海沿岸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它们的民族文化,乃至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立陶宛人正如所有的波罗的海沿岸的民族一样,合唱艺术水平很高。在维尔纽斯每5年举办一次共和国歌舞节。节日分周六、周日两天举行。第一天是歌曲节目。在文基斯公园巨大的露天舞台上,上万名业余歌手,在巨型管乐队伴奏下,演唱立陶宛及其他民族的民歌。第二天是舞蹈节目。在“扎里基里斯”体育场,演员身着民族服装,翩翩起舞。    拉脱维亚许多人喜欢参加业余文艺活动,他们主要选择合唱艺术和民间舞蹈。共和国优秀的合唱、舞蹈、音乐团体参加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歌咏节。大型歌咏节每5年举办一次。间隔期间有大中学生歌舞节。    爱沙尼亚特有的全民歌咏节已有一个多世纪的传统。第一届歌咏节于1869年举行。1960年在塔林歌咏场修建了独一无二的巨大露天舞台。每逢歌咏节,上万名不同年龄的业余歌手组成的合唱团登台献技。    2.民族传统文化犹存    波罗的海三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仍得以保留并取得一定的发展。    民间文化在立陶宛农村不断发展,代代相传。传统的木制农舍的特点之一是在门廊、窗框、护窗板、房门雕花绘彩。现在农村里多半是坚固的石制和砖结构建筑,茅草顶房屋已成为过去。    农村日常生活,劳碌紧张,平淡无奇。但一到农村节日(如收获节)街上净是身着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妇女的服装饰以刺绣或纺织的花织品,主要有长袖白衬衫,用彩色格布或条布缝制的宽大的长裙,漂亮的坎肩和艳丽的宽围裙。姑娘戴系有绦带的花环,已婚妇女则戴麻布头巾,琥珀项链。绣花腰带是民族服装的固有成分。它与古老的风俗紧密相连。自古以来这种腰带就被视为幸福、爱情、友谊和感激的象征,经常用来馈赠客人……    现代立陶宛实用艺术以木雕、织布、金属、琥珀加工、毛皮加工为代表。每年都多次举办民间工艺展览,集市贸易、文艺性的民间工艺节深受欢迎。       拉脱维亚人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已很少有人再住在传统的用圆木造的房屋里,但许多独特的装潢形式仍保存至今。人们在装饰中采用纺织晶、木雕、各类编织、陶器等。    拉脱维亚妇女的民族服装尤其好看。主要有长裙(地区不同,其颜色、图案也各异)、绣花衬衫和漂亮的披肩。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金属或琥珀饰物。根据拉脱维亚妇女的头饰,还可判断出其婚姻状况。男子穿亚麻衬衫、亚麻或毛织的长裤、胸部绣花的长衫、戴宽沿帽。    现在,拉脱维亚人参加文艺晚会或歌咏时都穿民族服装。    民间实用艺术社、实用艺术组聚集了许多热心于复兴古老工艺的人。他们从事金属、琥珀、木材加工,陶器烧制和麦秸编织,以此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    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在民俗博物馆,举行一年一度的工艺集市。各地民间巧匠运来陶器、布匹、织巾、桌布、琥珀,届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拉脱维亚人酷爱鲜花。在里加一年四季,甚至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可买到鲜花。妇女每周的第一天一定要去花市上买上一束鲜花,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    爱沙尼亚民族服装丰富多彩,共有100多种。这些服装图案不同,装饰各异,某些细微处也有区别。妇女服装有白麻布衬衫,各种颜色的花条裙、短呢上衣或坎肩。如同波罗的海其他地区一样,披肩也是妇女必不可少的装饰。她们头戴白色的包发帽,已婚妇女还要加一条围裙。    男子服装有白衬衫,短裤(略低于膝盖)、短上衣或坎肩、毡帽和腰带。    在爱沙尼亚,妇女家庭手工艺十分流行,如:编织(特别是编织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套);自织家庭装饰用品(地毯、长条台布、罩单、沙发枕套等)。    民间工艺专业联合组织“乌库”为工匠提供必需的物资、材料,工匠可在家工作,按劳取酬。他们织造的地毯、织花壁毯,制造的珠宝首饰、皮革制品、陶器、艺术玻璃,深受当地和外来游客欢迎。    3.奇特的婚礼仪式    三国民族在婚礼时表现出不同特色。    爱沙尼亚人的婚礼很有情趣。婚礼前姑娘要绣荷包、手帕,编织一些手套、袜子等,作为馈赠公婆、亲友们的礼物。婚礼上经常有很多游戏、玩笑,其中包括“偷新娘”。按古老的民间习俗,新婚夫妇进门后要共用一盆清水洗手,表示今后不分彼此,同享一切。但婚宴间会有一群戴假面具的“强盗”袭击新人,并将他俩分别“关押”。此后新郎应设法逃出“囚车”,“历尽辛苦”去搭救自己的爱人。人们把这一游戏看作“生活的考验”,表示在未来共同的生活中不仅有幸福和欢乐,也会产生痛苦和悲哀,因此,夫妇俩应互相帮助,同甘苦,共患难。还有一种游戏是检验新娘是否心灵手巧。在迎娶的这一天,新娘要表演一下快速包娃娃,但现在为了让新郎习惯于合理分担家务,也开始检验新郎了。婚宴结束时,新娘要等待婆婆或一位年长的女亲戚帮她摘下头纱,给她戴上主妇用的帽子并系上绣着图案的围裙。如果婆婆相信这个儿媳妇能操持家务,就会将一串钥匙和一把大汤勺一起交给刚过门的儿媳,表示她自己获得做女主人的权利。最后一项节目就是新娘起来向宾客们敬酒,大家唱起歌,然后向年轻的女主人告辞。婚礼就这样在歌声中结束。    拉脱维亚人结婚时有很多有趣的习俗。结婚时,有些新郎、新娘要越过涅里斯河上的7座桥梁。桥梁能征服河水,而他们又能共同跨越桥梁,这就意味着,在以后的共同生活中,他们也一定能共同克服一切艰难困苦,越过一切障碍。有些新婚夫妇乘小汽车到乡间的亲戚朋友家去,在途中也会碰到人们故意设置的“路障”,此时新郎、新娘需在路障边留下巧克力、香槟酒等“买路钱”,彩车才能得以通过。这预示着生活道路是坎坷的,为了追求幸福,就得克服种种障碍。    另外,有的拉脱维亚人在结婚时也喜欢往波罗的海扔一个空酒瓶。瓶里有写着新婚夫妇的姓名、住址以及结婚日期的条子,如谁拣到酒瓶,在新婚夫妇结婚10周年时,会被当作上宾邀请到家里作客,这样的婚姻就意味着是大海作证的。    立陶宛人特别钟爱一种色彩艳丽、上面有五光十色图案装饰的编织腰带。这种腰带是生活中的赠送佳品,它是爱慕、友谊、长寿和幸福的象征。新婚夫妇婚礼结束后通常要通过一个由这种腰带编成的喜门,预示着他们未来生活的幸福和美满。向客人献上这种腰带,则是表达对客人的崇高敬意。立陶宛人也非常喜欢佩带与腰带图案一样的领带,有的领带底下还镶着穗子。立陶宛人还有随身携带手套的习惯,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邪避魔。同阴险狡猾之人会面,身边带手套可避免上当受骗。要想酿出味美纯正的啤酒,最好带上一付红色的手套。婚礼上新娘把自己缝制的手套送给新郎的亲戚们。    在农村,立陶宛的婚礼至今还保留一种“吊死媒人”的古老习俗。古时,在立陶宛当媒人的通常是男人,媒人为了成功地牵线搭桥,不免夸张地描述对方的优点。当姑娘嫁给了小伙子后,有时不免感到“失望”,觉得小伙子的实际情况与媒人所说的并不一样。客人们纷纷“指责”媒人在介绍对象时的“不实之词”,媒人对此虽然表示“悔悟认错”,但仍然被大家选出的法官判处“绞刑”。当“刽子手”们开始往他脖子上套绳子时,新娘会走到他身边给他系上一条绣花腰带,表示已原谅了他。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在一片笑声中继续实行绞刑,只不过绞死的是一个预先准备好的假人罢了。    4.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也是波罗的海三国人民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饮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其民族特色。    立陶宛民族饮食主要由各种奶汤、菜汤以及用土豆和碎肉做成的各种菜肴组成。主要食物为黑麦粉制品(较少吃小麦粉)、大麦粒饭、燕麦粒饭、豌豆、牛奶、猪肉。    拉脱维亚民族传统食物为面粉、谷物制品、豌豆、大豆。主要是酸味黑面包,米粒和蔬菜做的汤,豌豆或大豆做的面疙瘩汤。节日吃肉馅饼、饼干、肉菜,如圣诞节和新年吃猪头炖酸白菜,复活节吃鸡蛋和肉冻,夏至吃奶酪等。传统饮料为黑麦面做的蜜水、桦树汁和槭树汁。    现代拉脱维亚饮食中仍有某些民族特点。传统菜——豌豆煮肥肉仍受欢迎。拉脱维亚人民还常烤制肉饼和麦面甜馅饼。用大麦曲和啤酒花酿制啤酒。    爱沙尼亚民族传统食物主要是酸的黑面包、面疙瘩汤和米汤、大麦粒粥、萝卜、白菜。从19世纪中期开始吃马铃薯。全年吃咸鱼,秋季吃肉,夏季吃酸奶,普遍喝克瓦斯,节日喝啤酒。    现今爱沙尼亚人普遍食用西餐,但其饮食中仍保留了某些民族特色。共和国商业网点出售各种各样的民族风味食品。    波罗的海三国划归苏联的战后初期,它们的民族主义情绪“重新抬头”,在20世纪60、70年代,三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不同规模的民族主义运动。此间,三国民族主义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反对“大俄罗斯主义和沙文主义政策”。例如拉脱维亚17名老党员致外国党的信中说,苏共领导“故意地”采取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政策,强迫“同化”苏联小民族已成为其最重要的和直接的对内政策目标之一。因此,三国在此期间反对俄罗斯化是“很突出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戈尔巴乔夫实行公开性和民主化政策,三国民族主义运动有了质的发展,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有了自己的纲领,其目标已由主要是反对大俄罗斯主义转向争取民族独立的国家独立,为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打下了组织基础和社会基础,在三国争取国家独立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这是不同于前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的主要特点。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导言波罗的海三国是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欧洲小国。国人对它们了解得不多。许多人只知道它们是原苏联的三个较小的加盟共和国,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很活跃,并起了一定的作用。苏联解体后,它们是原苏联中没有加入独联体的加盟共和国。它们与原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相比,政治、经济形势要好些。但对三国的历史、民俗,现今的政治、经济以及外交发展的具体情况仍知之甚少。本书的目的就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波罗的海三国的昨天和今天,介绍它们的民族国家形成史,它们的文化,它们的政治,它们的经济,它们的外交,以及它们与中国的关系,以向读者展现波罗的海三国现今的全貌。    就自然地理而言,三国地处波罗的海东岸,互为邻居。就民族起源而言,三个民族都是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从欧洲的南部和东部迁居到波罗的海沿岸的新石器时代居民的后裔。就语言而言,三个民族属两个语支:立陶宛族和拉脱维亚族同属印欧语系列托一立陶宛语支,爱沙尼亚族属乌戈尔语族波罗的一芬兰语支。就民族国家形成史而言,三国有较为相同的命运:从13世纪起,处在日耳曼侵略者的统治之下;从18世纪初起,相继被沙俄侵占;20世纪40年代,被强行划入苏联版图,成为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20世纪90年代,在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率先宣布独立,成为欧洲三个重新独立的国家。    鉴于三国诸多的共同点,笔者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介绍给读者。     国内关于三国的信息和资料有限,尽管笔者努力对读者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回答,但仍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李兴汉                                                            2000年2月于北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波罗的海三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去爱沙尼亚之前买了这本书,给了我不少背景知识,很有帮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