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颐和园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张加勉  页数:214  
Tag标签:无  

前言

  颐和园是清廷最后修建的一座行宫御苑,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景区,以佛香阁为中心,山环水抱,在西山群峰的背景下,又有玉泉宝塔与万寿山上的建筑群体遥相呼应,水天之间形成了极具中国山水园林特色的美妙景观。  颐和园完美的园林布局,得益于清乾隆皇帝亲自设计的清漪园。清漪园是颐和园的前身,园内建筑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仰仗雄厚的国力和独到的艺术眼光,对北京西郊的瓮山(万寿山)西湖(昆明湖)进行了大改造,创造出一个山环水抱的真山、真水大环境;又采用高阁、长廊、长堤、大岛、长桥一些大尺度并具有很高造景观赏性的园林建筑物,构成气魄宏伟、色彩浓丽、金碧辉煌,极具皇家气派的宫苑,在清廷“三山五园”中独树一帜。清漪园的景观建设,继承和再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皇家园林的规制和内容,融合了中国绘画、诗歌和文学的审美意境,成功构建了气势宏大的皇家园林与青山绿水的协调关系。中国古代封建秩序、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渗透于全园景观建筑的布局之中,反映出中国皇家园林特有的文化追求。如阴阳虚实的对比关系,通过万寿山与昆明湖山环水抱、山水对比的布局,达到高度和谐统一。东部宫殿区建筑,以严谨的组合排列方式,体现了儒家的纲常伦理;昆明湖上三座仙岛的设置,是古代宫苑海岛仙山布局和意境的再现;构筑于万寿山前后的寺庙佛阁,宏大的建筑群,具有梵刹琳宇的意境。至于表现灵台灵沼意境、摹写名胜意境、林泉丘壑意境、田园村舍意境的建筑,在园内比比皆是。这一切均体现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光山色之中,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园林利用自然山水,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实现建筑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的成功范例。

内容概要

颐和园,其前身为清乾隆十五年(1750)修建的清漪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其园内景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传统手法。颐和园内建筑形式多样,宫殿、庙宇、亭台、楼阁、长廊、桥等各种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堪称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书以大量实景照片和手绘示意图,结合造园的历史详细解读了颐和园的营造法式、建筑形制及建筑装饰细节,全方位展示了颐和园的人文风貌。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颐和园兴建始末  一 古代万寿山、昆明湖的山形水貌    古代万寿山的历史面貌    古代昆明湖的历史面貌  二 金元时期对古昆明湖水域的开发    金中部时期对古昆明湖水域的开发    元大都时期对古昆明湖水域的开发  三 清初以前瓮山和西湖的人文景观    明代至清初西湖的状况    西湖景、西湖十景    西堤    西湖十寺    好山园    耶律楚材及其家族墓地  四 清漪园兴建始末    乾隆皇帝为何兴建清漪园    清漪园造园工程    清漪园的理水工程    清漪园的叠山工程    清漪园的建筑工程    清漪园的花木造景工程    万寿山清漪园被毁  五 慈禧太后重建颐和园始末    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    颐和园建筑的特色    颐和园第二次被毁    颐和园第二次修建    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的最后时光第二章 颐和园的营造法式  一 中国古代造园意境构成方式    灵台、灵沼    体象天地、经纬阴阳    海岛仙山    摹写各地名山胜景    林泉丘壑    田园村舍    梵刹琳宇  二 中国古典园林的三种艺术境界    生境——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一境界    画墙——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二境界    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境界  三 颐和园的景观布局    宫廷区布局特点    万寿山前山景区布局和造景特色    万寿山后山景区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万寿山后湖景区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万寿山东部景区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万寿山西部景区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昆明湖景区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四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    借景    名景移植第三章 颐和园的建筑形制  一 群体建筑    宫殿    寝宫    佛寺    祠堂和庙    园中园    宅园    买卖街  二 单休建筑    殴    堂    戏楼    楼.阁    轩、馆、斋、室    廊    亭    牌楼    石舫    塔    城关    水榭    宫门    桥    堤    岛    其他建筑第四章 颐和园建筑装饰细节  一 外檐装修    宫殿式大门的装修    屋宇式大门的装修    垂花门    洞门    屏门    牌楼门    西洋风格的钟式门    隔扇门    槛窗    支摘窗    横披窗    什锦窗    楣子与坐凳栏杆    匾额、楹联  二 内檐装修    壁纱橱    落地罩、飞罩、栏杆罩,圆光罩、八角罩.    室内悬挂的匾额、对联、福方、贴落、吉祥话  三 建筑装饰    琉聰瓦屋顶    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  四 砖雕    透风    砖雕扶手墙    砖雕宝顶    砖雕影壁    砖雕花池  五 露天铜陈设    铜龙铜凤    铜缸    铜麒麟    铜狮    铜炉    铜鹿    铜瓶    铜仙鹤    铜架  六 石碑、石幢、摩崖石刻、碣石    石碑    石幢    摩崖石刻    碣石  七 石雕    石狮    须弥座    石翁仲    丹陛石    露陈墩    佛造像    石影壁  八 叠石造景    叠石为山营造真山之形    叠石为高山石台和山洞    叠石为障景    叠石而成的石涧    叠山为山涧水景    太湖石假山  九 太湖石峰造景    青芝岫    寿星石    四季石    “猴石”、“猪石”    丈人石    子母石    排衙石    花承阁遗址太湖石及石座

章节摘录

  ◎明代至清初西湖的状况 明初,因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大运河中无漕运,致使通惠河的上源有 三十多年无人管理,因而逐渐荒废。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决定迁 都北京。明永乐五年(1407),北京行部请修从白浮村至西湖的流水河口, 未被批准。原因是十三陵地区划归为明代皇帝陵寝,出于对皇帝陵寝风水 的保护,禁止对周围水源的开发利用。明成化年问,朝廷在白浮村附近修 筑皇陵,派大臣到昌平元代人的引水处勘察,得出“白浮泉往西逆流,今 经山陵,恐妨地脉。……玉泉、龙泉及月儿(虎眼泉)、柳沙等诸泉,皆出 西北,循山麓而行,可导入西湖”的结论。明成化十二年(1476),白浮河 彻底断流,只有玉泉水注入两湖。作为通惠河的上源,古昆明湖水域成为 北京城市的重要水脉之一。 乾隆初年,西湖仍是北京西北郊最大的一个天然湖泊,供应城市用水 ,还接济通惠河上游漕运,并灌溉附近大片田地。但雨后的西湖,湖水泛 滥,常会决堤,对湖东面的农田及地势较低的畅春园等处构成威胁。 ◎西湖景、西湖十景 元代时,西湖具有天然湖泊的自然景象,时人称为“西湖景”,是大 都人游览之所,连元代皇帝也到西湖中游船、避暑、捕鱼、垂钓。《顺天 府志》记载:“西湖景,在玉泉山东,其湖广袤约一千余顷。旧有桥梁、 水阁、游船、市肆、蒲茭莲芡,似江浙西湖之盛,故名。” 明代时,西湖周围被从南方迁来的农夫开垦成水田,也有僧道在西湖 周围修筑寺庙,西湖由此出现“泉液流珠”、“湖水铺玉”、“平沙落雁 ”、“浅涧立鸥”、“葭白摇风”、“莲红坠雨”、“秋波澄碧”、“月 浪流光”、“洞积春云”、“碧翻晓照”共十处景色。明代皇帝也前来西 湖游赏,如明宣宗朱瞻基在玉泉山下修建望湖亭,以观赏西湖风景;明武 宗朱厚照在西湖边修筑钓台;明万历十六年(1588),神宗朱翊钧从十三陵 祭陵回銮,临幸西湖,乘龙舟回京城。 ◎西堤 西堤是西湖的东岸堤,是北京城西部的防洪堤,并兼作京城通往西湖 的道路,始建于金、元时期,一直存续到清初。从发现的西堤遗址平面图 分析,此堤由今日东堤岸边开始,西接龙王庙,再往西北方向呈弧形状展 开至青龙桥止。当时的西湖较大,位置偏西,青龙桥是西湖的北界,西湖 的南界在今龙王庙南,西界距玉泉山仅里许。 在元代时,西堤就成为西湖的景观之一。古籍中有关西堤的记载不少 ,如元代马祖常的《西山诗》中有“凤城西去玉泉山,杨柳长堤马上游” ,印证了当年的西堤平坦宽阔,堤上杨柳合抱,是游湖赏景的必经之路。 元史中有帝王常泛舟游览西湖,派遣三百名卫士上堤挽舟的记载,说明西 堤上有很宽的纤道。 明末时,《帝京景物略》描述西堤一带水从高梁桥向西,河面及河岸 偶宽偶窄,水底偶平偶不平,水声也偶有偶无,岸上间植垂柳,至极乐寺 真觉寺,有广源闸,上有麦庄桥,造成有疏有密,使水有明有暗流过,过 桥后水加深,并且形成湖泊,湖北有堤,堤北有稻田豆场。西堤是地面堤 ,是官堤,没有人敢建亭、行船或打鱼,也无人敢采荷花。 画家李流芳的游记中也曾描写西湖:“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 ,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 望渺然。西山訇訇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寺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 翠障,互相缀发,湖中菰蒲寒乱,鸥鹭翩翩,如在江南画图中。” ◎西湖十寺 元、明时期,环西湖建有十座寺庙,其中最有名的是功德寺和圆静寺 。 功德寺 功德寺始建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位于西湖的西北岸,初名“大 承天护圣寺”,是元明两代兼有行宫性质的寺庙园林,因寺前临湖,又名 “西湖寺”,筑有驻跸、看花、钓鱼三座台阁,元代皇帝常来此游幸。当 时到过元大都的一位高丽人,在《朴通事谚解》中对西湖寺有如下描述: “湖心中有两座琉璃阁,远望高接青霄,近看时远侵碧汉。”文中所说的 两座琉璃阁是功德寺延伸到湖中的两座水阁,阁与岸之间用石桥相连,景 象极为壮观。元代皇帝从大都乘船经高梁河进入西湖,可直达水阁。元代 时,西湖的湖界比今昆明湖界还要偏西北一些。《朴通事谚解》中还详细 描述了西湖寺一带的景色,认为此处形成山林、湖水相融的地貌环境,呈 现出自然、优美、和谐的风情。 圆静寺 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皇帝为乳娘助圣夫人罗氏在瓮山之阳背山面 水处修建圆静寺。“寺门度石桥,大道通湖堤。门内半里许,从左小迳登 台,精兰十余。室之西,殿三楹,右精舍一间,据山面湖。”圆静寺是一 座不大的寺庙,建于今日颐和园排云殿所在的位置,周围风景颇佳。《长 安可游记》记载:“瓮山圆静寺,左俯绿畴,右临碧波,近山之胜,于是 始乎。”此时,山下的西湖没有今日昆明湖大,湖的东岸只到圆静寺前的 右半部,位于西湖东岸的“西堤”正对着圆静寺。山的西半部临湖,东半 部则是一片平畴田野。瓮山因农业耕作和寺庙修建,地貌环境逐步得到开 发。 乾隆初年,瓮山圆静寺内住着一位能书善画的僧人无方。郑板桥于清 乾隆元年(1736)到此游览,写下《赠瓮山无方以诗》二首,其中一首是: “山裹都城北,僧居御苑西。雨晴千幢壁,云起万松低。天乐飘还细,宫 纱剪欲齐。菜人驱空马,历历俯长堤。”此诗表明,在清代乾隆十四年 (1749)之前,瓮山、西湖仍是京西一处公共园林。 P9-11

媒体关注与评论

  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现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解读颐和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本书全彩页,详细介绍了颐和园中的建筑,其中的细节也都有涉及,适合收藏,建议购买该书的系列书籍,凑成一套好收藏。
  •   不少人到过颐和园,也听导游介绍过许多情况,但蒋勋先生的《解读颐和园》仍值得仔细研读。书中的对颐和园的介绍资料详实、条缕分明,让人读得津津有味,读完此书,仿佛一座立体的颐和园矗立在眼前。
  •   买了两本有关颐和园的书,这本更为细化的标明的各景致的数据,和历史背景,更为专业,像一本史料书,图文并茂,有图有景,有人文,十分精美~~我是两本一起串着看。
    以前去颐和园光去看风景了,现在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文故事,以后再来朋友就可以边逛边讲罗~~
  •   一本了解颐和园非常不错的书,
    图片很精美,
    文字介绍也很详尽
    虽然去过四次颐和园,发现其中还是有很多未开放的地方没去过
    比如扬仁风、云松巢、邵窝、霁清轩等等
    通过本书略补遗憾
  •   颐和园一直是想去的地方,还没去成,看了书后熟悉了再去更了解的详细的,不错,书中的图片很醒目,彩色的,介绍的很详细。
  •   因为去颐和园游了一次,觉得太匆忙没看清楚,所以买了这本书,想了解更详细,果然没买错这本书!
  •   买这些书,是因为前些日子带着朋友和家人去颐和园,想给他们当向导,所以想深刻的了解一下颐和园的砖砖瓦瓦,点点滴滴。
    这本书,介绍了颐和园建造上的一些常识,给老婆当导游,当然不能只停留在讲历史的阶段,所以,把这些平时人们都不太注意的东西,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坐在听雨轩,给老婆慢慢道来,何尝不是人生一大惬意之事。
  •   原来去过颐和园,听过导游讲解它的历史,但不是很祥细,看到这本书就买了,现在对颐和园历史更加了解
  •   很喜欢这本书,下次再去颐和园时感觉会更好!
  •   对了解颐和园很有帮助
  •   看后才能更好的了解如此美丽、神秘的皇家园林,
  •   正在阅读中,和游览结合起来,会更好的了解那段历史。
  •   书非常好 很喜欢 内容详细
  •   阅读中,喜欢。
  •   很不错的一本书,很值得大家看.
  •   书页纸张质量不错,图片多而详实
  •   等了很久才有货,讲的不错
  •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能说美无处不在!
  •   收到书后马上阅读了部分,很喜欢,作为留存的书籍。
  •   首先书很新`很干净``其次就是内容很丰富`都是彩页`
  •   这本书像是全面介绍,适合了解颐和园,怕是读完这本书可以到颐和园做导游了。
  •   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可以作为想深入了解颐和园的入门书籍。
  •   书是彩色的,介绍的还算全面,不过不深入,建筑规划类知识比较多。书算比较薄的
  •   书拿到后很喜欢,跟书店里看到的一模一样,发货也很及时
  •   一般情况,台专业,学习建筑的可以看,文笔一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