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路向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梁漱溟  页数:184  
Tag标签:无  

前言

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梁漱溟“人生态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我们仔细分析:人生态度之深浅、曲折、偏正……各式各种都有,而各时代、各民族、各社会,亦皆有其各种不同之精神,故欲求不笼统,而究难免于笼统。我们现在所用之三分法,亦不过是比较适中的办法而已。按三分法,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第一种人生态度(逐求),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称赞。他们并且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其可为代表者,是美国杜威之实验主义,他很能细密地寻求出学理的基础来。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的人生态度。第一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物的问题。第三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人的问题,此则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问题。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则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别发达。其最特殊之点,即在回转头来反看自己,此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于人者。

内容概要

老固然很痛苦的,病固然很痛苦的,死固然很痛苦的,然他所痛苦的是重在别离了少壮的老,别离了盛好的病,别离了生活的死。所痛在别离即无常也。  功利主义对于人生是肯定其欲望的。径直可以说,欲望就是人生的一切。——人生不就是在欲望的满足或不满足中度过乎?  人类的本性不是贪婪,也不是禁欲,不是驰逐于外,也不是清静自守,人类的本性是很自然很条顺很活泼如活水似的流了前去。所以他们一定要把好动的做到静止,一定要遏抑诸般本能的生活,一定要弄许多矫揉造作的工夫,都是不对的,都不是合理的人生态度。  习惯和社会环境总分不开,好习惯往往不过是社会所需要的道德,非真道德。清虚高明之怀是什么也不贪,什么也不怕的,抑何威胁牵掣之有?一切威胁牵掣只为受牵累于身耳。心胜乎身,则无此事。此即身心间有矛盾。然此卓然不受牵累之心,岂世俗寻常所有哉!

作者简介

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他的狂放。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的傲骨。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追求。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他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梁漱溟。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大众眼中特立独行的梁漱溟,一身傲骨,不趋炎,不附势,被誉为“中国的脊梁”。
梁漱溟自认是一个有思想,且本着自己的思想而行动的人。他毕生思考不停,笔耕不辍,不断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梁漱溟一生治学严谨,著作等身,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巨大。

书籍目录

为本书的“代序”致读者代序:三种人生态度一 人生的三路向 生活的说明 人生三种问题 人生的三路向 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  附:我早年思想演变的一大关键二 宗教之真 宗教是什么 宗教问题之研究 宗教是否必要之研究 宗教之真必要所在 宗教是否可能之研究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宗教问题 由中世到近世的转折关键何在 宗教在中国三 道德之真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道德为人生艺术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 理性——人类的特征 道德——人生的实践(上) 道德——人生的实践(下)四 追求人生的真义 一个人的生活 合理的人生态度 我之人生观如是 批评胡适之先生的人生态度  并述我自己的人生态度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 人生在创造 人生的意义

章节摘录

从讲生活那段起,似乎偏于叙述及抽象,不像批评具体的问题有趣味,而却是很重要,是我们全书的中心。我们批评的方法即因此对于生活的见解而来。我们现在将奋斗的意思再解释一下。照我们以前的解释。所谓生活就是用现在的我对于前此的我之奋斗,那么,什么叫做奋斗呢?因为凡是“现在的我”要求向前活动,都有“前此的我”为我当前的“碍”,譬如我前面有块石头,挡着我过不去,我须用力将他搬开固然算是碍,就是我要走路,我要喝茶,这时我的肢体,同茶碗都算是碍;因为我的肢体,或茶碗都是所谓“器世间”——“前此的我”——是很笨重的东西,我如果要求如我的愿,使我肢体运动或将茶碗端到嘴边,必须努力变换这种“前此的我”的局面。否则是绝不会满意的;这种努力去改变“前此的我”的局面而结果有所取得。就是所谓奋斗。所以凡是一个用力都算是奋斗;我们的生活无时不用力,即是无时不奋斗。当前为碍的东西是我的一个难题;所谓奋斗就是应付困难,解决问题的。差不多一切“有情”——生物——的生活都是如此,并不单单是人类为然。即如苍蝇所以长成六个足,许多眼睛,全都因为应付困难,所以逐渐将他已成的我变成这个模样。以求适应环境的。不过这种应付都是在意识以前的,是本能的生活。人的生活大半分也都是本能的生活。譬如小儿生下来就会吃乳、睡觉……这些都是用他“不学而能”的本能,去应付困难解决问题的。虽然具有意识的人类,固然半是用意识来支配自己,但与许多别的生物有的意识很微,有的简直没有意识的,其本能生活仍一般重要。总之无论为本能的或为有意识的向前努力,都谓之奋斗。以上解释生活的话是很亲切真确的说法。但是这话还要有几层的修订才能妥贴:其应修订之点有三层:(一)为碍的不单是物质世界——已成的我——就是,不仅是我自己的真异熟果。还有另外一个东西——就是其它的有情。譬如我将打猎所得的禽兽食肉剥皮。这时虽是对于其它有情的根身之一种改变局面,其实还是对于“已成的我”的奋斗;因为其他有情的根身实在就是我的器界——已成的我;所以这时为碍的并非另外的有情,仍是我自己的“真异熟果”。真正为碍的是在其它有情的“他心”而不在其根身。譬如我要求他人之见爱,或提出一种意见要求旁人同我一致,这时为碍的即是“他心”;这才是真正的其他有情并非我的“已成的我”,而是彼之“现在的我”;这时他究竟对我同意与否尚不可知,我如果要求大家与我同意,就须陈诉我意,改造“他心”的局面,始能如我的愿,这亦即是奋斗。此应修订者一。(二)为碍的不仅物质世界与“他心”,还有一种比较很深隐为人所不留意,而却亦时常遇见的,就是宇宙间一定的因果法则。这个法则是必须遵循而不能避免的,有如此的因,一定会有如彼的果;譬如吃砒霜的糖一定要死乃是因果必至之势,我爱吃砒霜糖而不愿意死,这时为碍的就是必至的自然律,是我所不能避免的。又如凡人皆愿生活而不愿老死,这时为碍的即在“凡生活皆须老死”之律也。此应修订者二。(三)人类的生活细看起来还不能一律视为奋斗。自然由很细微的事情一直到很大的事情——如从抬手动脚一直到改造国家——无一不是奋斗,但有时也有例外。如乐极而歌,兴来而舞,乃至一切游戏、音乐、歌舞、诗文、绘画等等情感的活动,游艺的作品,差不多都是潜力之抒写,全非应付困难或解决问题,所以亦全非奋斗。我们说这些事与奋斗不同,不单单因为他们是自然的流露而非浮现于意识之上的活动——不先浮现于意识之上而去活动的也有算是奋斗的。——也因为其本性和态度上全然不同。此应修订者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生的三路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8条)

 
 

  •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很久没有读这样启迪智慧又充满哲思的好书了,不愧是梁爷,他的每本书都让我如获至宝,收获颇丰。

    这本书的代序是梁爷的一篇讲话《三种人生态度》,可以参考:****://***.i170****/user/tigerwoods/Article_122961。

    这本书是梁爷的儿子从梁爷的一些文章中整理出来的关于宗教、道德和人生的一些论述、讲话,绝大部分出自《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人心与人生》、《梁漱溟全集》。整本书分四个部分:1、人生的三路向;2、宗教之真;3、道德之真;4、追求人生的真义。因为选取的内容来自不同书籍、不同章节,形成年代也不同,因此偶有观点论述重复或者在细枝末节上稍有偏差的情况,因为梁爷的思想也是在发展的,因此可以理解,但是大的方向、根本观点是不变的,虽然语言不同但是核心不变,这也是读本书的时候要注意的一点。

    梁爷将人生大致分为三种路向:(一)向前面要求;(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三)转身向后去要求。针对这三种路向,梁爷着重探讨了宗教、道德和追求人生真义这几个问题。

    首先,梁爷分析了自己为什么能够对于印度哲学(佛学)、儒家和西方哲学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因为在梁爷小的时候,本来应该熟读孔孟,可是梁爷的的父亲在梁爷小的时候没有要求梁爷去读这些儒家经典,反倒是梁爷在人生奋斗之后早早的感到厌离,而首先接近了印度哲学、佛学,之后甚至想到出家;而这之后才接触了儒家经典,了解了儒家的真谛,并对比了佛家、儒家和近代西方哲学体系,慢慢的总结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和思想,因此梁爷也在感谢自己的父亲没有过早的让他熟读儒学经典,否则可能自己就不会对于当今三大哲学思想体系有这样的见地了。

    对于宗教的真,梁爷详细的阐述了宗教的产生和延续,并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宗教将伴随人类社会一直存在下去,并且到“共产主义的末期将大行于道”的结论。

    宗教产生于人类之初,“依赖感乃是宗教的根源”,是啊,我们什么时候都需要有依赖感,有可依赖的地方寄托自己的心思在这纷繁多恼的世界上生活。“理智尽处生信仰”,而宗教的本质却是人们对于自身力量的一种假借。

    “宗教最初可说是一种对于外力之假借;此外力却实在就是自己。其所依赖者,原出于自己一种构想。但这样转一弯过来,便有无比奇效。因为自己力量原自无边,而自己不能发现。宗教中所有对象之伟大、崇高、永恒、真实、美善、纯洁,原是人自己本具之德,而自己却相信不及。经这样一转弯,自己随即伟大,随即纯洁,于不自觉,其自我否定,每每就是另一方式进一步之自我肯定。依赖所依赖泯合无间,有解放自己而完成自己。”

    “道德不同于宗教者,在其出乎自觉自律;而凡皈依宗教的,则可说是一种对外力之假借,此外力实在就是自己。”

    对于佛教出世是因为“害怕”老、病、死,而中国人也“害怕”老、病、死,但是梁爷认为印度人这种怕与中国人的怕产生了很不同的后果:印度人的怕产生了“慈悲勇猛的佛教”,而中国人的怕产生了的却是“人生短暂、及时行乐”和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的确如此,从道家、仙家的产生,到那些帝王将相、平民百姓,都有“一个人不过几十年顶多一百年的霍都,眼看要老了!要死了!还不赶快乐一乐么?”或者“还不相隔长生不死的法子么?”其实2011年再看我们中国人,不也是这样的思想在统治我们的大脑吗?之所以产生那么多不仁、不善、不义的人和事,不都是这样的思想作祟吗?

    在论述道德之真的时候,梁爷充分的讨论了儒家带给中华民族的智慧启迪,让我们中国人的心智早熟,也因为儒家的教育,才使中国人更加注重自身的成长,而不是向外求,并且因为儒家的启迪,让我们中国人绕过了宗教统治的时代,而早早的进入了理性时代。“儒家没有什么教条给人,有之,便是教人反省自求一条而已。除了信赖人自己的理性,不再信赖其他。”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看到的来自各种文化、各种宗教的“心灵鸡汤”的东西里面很多是让我们把握当下、珍惜现在,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并且开始对我们谆谆教导了,只是我们对于自己的祖先和传统已经斥之以鼻、不屑一顾了,反而要看着别人的东西才做好!

    在道德之真的一章中,梁爷对于理性与理智的概念和异同的论述异常精彩,比如:“理性、理智为心思作用之两面:知的一面曰理智,情的一面曰理性,二者本来密切相联不离。譬如计算数目,计算之心是理智,而求正确之心理是理性。”理性比理智更高一些,因为“没有错误不足贵;错误非所贵,错误而不甘心于错误,可贵莫大焉!斯则理性之事也。故理性贵于一切。”也因此梁爷认为人类的特征在于理性。

    在纷繁的社会中,在生活中,没有谁会不犯错误,犯错我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犯了错误而不知悔改,那样就枉费了他作为“人”的最可宝贵的一面了;如果一个人有意作恶,那么他也枉称为“人”了!

    中华民族的精神主要是来自于儒家的教化,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向上之心强”,二是“相与之情厚”,这也是很多外国学者、哲学家普遍的认识。而在100多年前列强入侵之后带来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这样强烈的冲击导致产生了一批自卑的中国人,因此从此以后儒家思想受到了种种非议,很多人片面的曲解儒家思想和言论,把这多年的积弱和列强的入侵都归结为儒家思想的祸端,因此全面否定儒家带给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对我们中国人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我认为这很不合适。 

    “日本学者五来欣造说:在儒家,我们可以看见理性的胜利。儒家所尊崇的不是天,不是神,不是君主,不是国家权力,并且亦不是多数人民。只有将这一些(天、神、君、国、多数),当做理性之一个代名词用时,儒家才尊崇它。这话是不错的。儒家假如亦有其主义的话,推想应当就是"理性至上主义"。”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按照理性的要求真诚的生活,相信中华民族很快会崛起于世界之林的。因为“中国人肯定人生而一心于现世;这就与宗教出世而禁欲者绝不相涉。然而他不看重现世幸福,尤其贬斥了欲望。”,而儒家告诉我们要全部精力放在道德、修养、义理上面,因此儒家认为人生的意义价值,“在不断自觉地向上实践他所看到的理。”

    对于人生的路,梁爷给出的最中肯的意见是要“诚实”,要真诚!我们除了诚实、真诚,没有别的路走!只要我们对人、对物、对己不诚实,那么势必在心理、生理上产生扭曲的意向和错误的观念,势必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因为这一次的不诚实而被迫面对更多的谎言与虚伪,那样我们的人生和社会将会越来越糟糕,会面临大危险!在这里,梁爷用了整整两页的文字来论述我们要诚实的生活,诚实的走自己人生的路,这一点对于我们和我们的后代都是弥足珍贵的礼物!

    知道了应该如何走我们的人生路,还应该具备合理的人生态度。梁爷严厉的批评了陈仲甫的《人生真义》、李守常的《今》、胡适之的《不朽》所表达的一些人生态度。认为他们倡导了一种错误的人生态度。“他们把
  •   经典:人类的本性不是贪婪,不是禁欲,···,而是很自然很顺条很活泼如活水似的流了前去。那些一定要把好动的做到静止,一定要遏抑诸般本能的生活,一定要弄很多矫揉造作的功夫,都是不合理的人生态度。
  •   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
  •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世俗的人生、宗教的人生抑或道德的人生。人生因选择而精彩,也因选择而无奈。
  •   有段时间,比较爱看季羡林先生写的散文,因为文章短小,易懂,且透露出长者的智慧。但如果想要更深地了解人生的道理,对道德、宗教、价值等“虚”的概念也应该有深入了解。说实话,这本书我有很多地方都理解不了,这与我自己的阅历尚浅有关系,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书中很多道理都会明了。
  •   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
    这是本书开篇讨论的。很受启发。竟然看到梁先生早年也是迷恋佛学的,后来才转到入学。
    我其实现在还处于梁先生的迷恋佛学的阶段。当然对儒学也很重视。但还没有梁先生那样的境界。
  •   这本书的内容,就像是书名一样,指出路向。梁老先生用自己的人生感悟,指导我们年轻人。好书!
  •   这是我爱人买的书,内容是哲书方面的,起初不经意,我经手接货后,翻看了一下,只看了序,认为说很有道里,把人生归为三类,逐求,厌离,郑重,觉得是这么回事,看来哲学也不是不能让人看懂的,不是不能让人喜欢的。
  •   是一本很好的书,揭开了我一直以来所困惑的人生目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向逝去的梁先生表示衷心感谢,推荐给喜欢哲学的朋友们.
  •   这位睿智的老人,细细的说一些人生的道理,还听的真不是太明白,但想着,不明白,那是因为自己还太年轻,先听听,再思考。
  •   人生的三路,出世与入世。好书
  •   我想,一个人或早或晚,都要走到这一步,开始思考&;ldquo;我该怎样渡过我的一生&;rdquo;?从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开始,一直到自己独立地得到一个答案为止,他的生活当中恐怕没有比这个更为紧迫的事情了。而一个人生活的快乐与否,则直接取决于两点,第一,找到了他认为正确的度过人生的方式;第二,切实的采取这种方式度过他的一生。否则,他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我们通常评价一个人活的明白,常常会赞叹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   即使是初识,也丝毫不会影响他的一字一句对我所产生的震撼。在追寻人生的道路上,需要这样的大师给你引路。
  •   人生的解析 精细化 深刻化 较好
  •   值得一看,补益人生。
  •   沉淀积累,思考人生!
  •   其实买了梁老的《朝话》《我的人生哲学》后,这本书可以不买。因为里面很多文章是重复出版的。但作为梁老的忠实粉,还是本本要买。哈哈哈
  •   人生是每个人的课题该何去何从,书中有一事不明,为何年轻的时候相信佛,但年纪大了又觉得儒家可信
  •   人生的向导
  •   很经典的一本书,在我们人生普遍浮躁的时候,应该多看几遍
  •   上大学时读了先生的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受益匪浅。先生虽不在,但是留给我们的财富即是他的思想,当今世界缺少的是即是思想,和批判的精神。我们的人生虽被这浑浑噩噩的世界搞得一塌糊涂,但是我们至少还可以选择思想,思考人生。如果你愿意。
  •   这是一本可以改变读者一生的书,它可以让你更清楚的理解人生是什么
  •   先生的思想需要用心体会,无论对人、对物,再或是个人思想之外在表达,都应归与自然流畅。先生提倡儒家思想,也曾有出世之念,终究回到以儒家思想成就为影响后人的一带宗师的道徒上来。但其特例独行又与一般儒家追求仕途大不相同。或许这就是先生最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吧。学儒而不迂腐于世俗,乃真境界也
  •   大家之作不容置疑,思想层面高高再上,但需要读者的共鸣。只建议对哲学、宗教、社会有兴趣的读者读。
  •   很多畅销书都有很实际的一面,但它们始终无法脱离对某个或某些“表象”的关注,但《金刚经》已明确指出“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仅仅把事物停留在关注和解决表象的方法,是无法真正使阅读者得到帮助的!而梁漱溟先生的书正是可以帮助阅读者在书中求“道”、悟“道”,这本书是一本值得仔细研读的好书!值得收藏!
  •   当今中国虽没有真正的思想家,但是幸好还有他们留下来的思想。今天看新闻三十分,放了几个扭秧歌的场景,就说建设文化社会了。对此,我想说,一个人极力掩饰什么,他越缺乏什么,同样,一个国家越极力掩饰的东西,这种东西越是缺乏。一个文化大国不是靠扭几段秧歌,唱几首小曲,搞个退休人员的文化社区就可以建立的,如果这些也能叫文化,岂不是让人耻笑?一个文化大国是要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由的创作环境,是要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具有引导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和坚韧不拔地延续力。引导文化的,应该是精神的力量。
  •   大概看了两章,说实话,有点费劲。需要“啃”,哲学么,慢慢来。不过梁漱溟先生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还是一语中的的。
  •   平下心来,仔细的读读,会有很好的收获!
  •   梁漱溟先生文笔淡雅,阅读文字如品清茶。
  •   老爷子的思辨确实严谨深刻!由于有点半文半白,还有不少专业术语,需要静下心来读。值得好好看,很有启发。
  •   商品不错,静下心来好好阅读!
  •   有现实意义。
    梁漱溟是值的我们记忆的思想家‘实干家。他的身上有我们传统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   第一次读梁漱溟的书,非常喜欢!
  •   也就是说梁漱溟并未写作或汇集成这么一本书,是编者剪刀加浆糊的结果,不赞成这种做法。
  •   印刷的也很好,虽然 句间距 拉的不小,倒是方便阅读了。
  •   其实,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三问啊.拿自己的问题和大师比较啊
  •   很快的派送,很好的包装,是名家之作
  •   很好的文章,很好的印刷装订,喜欢
  •   当今之士,无此大气者!!!
  •   朋友推荐的,迷茫的我还没开始看,应该会有收获的
  •   一个朋友向我推荐的书,虽然还没到,但感觉应该不错。
  •   书的内容不错,,,严重强烈推荐,,,
  •   书的内容没的说,写的很深刻,很睿智,值得去读去反思。
  •   印刷太偷工减料了,行距太大,字又小,看着很不舒服,难道每行留那么多空白是要给人记笔记的吗?整本书压缩一下,原来的184页估计也就100页可以搞定。实在不喜欢这种印刷排版,太浪费纸,还让读者看着极不舒服,何苦来呢?现在连书都如此了,哎。。。

    梁大师的书内容就不消说了,还没看,不过很期待。
  •   需要使劲看看的书
  •   相当不错 看了豆瓣上的介绍与评价 就买来一本自己研读研读。高深的哲理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看的时候相对而言速度也慢了好多。用心品吧~~
  •   需要反复读
  •   这些书太好了!
  •   书的质量很好,纸张比较好,字体清晰,是正版书,比较满意,第一次在当当的购物,以后会继续支持!
  •   虽然和以往看过的梁先生的书有些重复,再看该书,还是很好。
  •   现代人对老一辈的文学作品了解太少了
  •   非常适合现代人阅读和学习的一本书。
  •   言简意赅,非常值得一读
  •   好书。我非常钦佩梁先生有如此深邃的思想,独立的价值观,他教我们如何立身处世,做人做事,获益匪浅。
  •   还未看,暂时不能评论。
  •   基本看不懂
  •   不错,还想再看一遍
  •   质量不错,很喜欢,感谢卖主!
  •   作者是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师,值得信赖。
  •   开启心智
  •   帮我朋友买的,我朋友感觉还不错。
  •   草草翻了翻,感觉不错,还没来得及细看。总之是很不错的一本书
  •   值得一看,老先生一生的沉淀
  •   深刻睿智,要好好读。
  •   内容很深奥,慢慢领悟吧。
  •   只有学习得分,还没有到写心得体会的地步。
  •   书很不错,但是书破损严重!!!
  •   内容让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   正版图书,顶
  •   好好看,好好思考
  •   梁老先生不愧为大师,字字珠玑,沁人心脾。书很不错!
  •   虽然读起来有些吃力,但正在努力啃中
  •   大师都是谦虚的
  •   特别欣赏梁先生为人风格,也就特喜欢他的书,买来看看。。。
  •   中国大儒倾力奉献的好书,慢慢读吧。
  •   但还是很值的买 慢慢看可能就懂了
  •   对国学感兴趣的人可以去读读
  •   很有深度的一本书,年轻人应该读一读!
  •   让青年去除迷茫
  •   书不错,是新书,物流也很快!
  •   具有独立视角的国学大家!
  •   给老父亲买的,评价很高
  •   这本书适合很安静地看,不要想太多,看完了再想,那才开心。
  •   还未看,但喜欢这样的文字。
  •   可能时代不同吧,很难看得懂
  •   书还是不错,就是难理解
  •   看懂此数需要具备相当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书中相当一部分文字是以文言文为载体,一般人阅读起来不够通俗易懂,寓意很深,没有足够的文化和哲学功底的人请谨慎购读。作品本身多为中国传统文化观点,看的出作者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也有点受马克思哲学的影响,对于喜爱国学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很值得读的好书。本人也阅读过些西方的哲学著作,对于作者在第二章关于宗教的论述持不同意见,作者的多数观点否认了宗教在历史中存在的重要意义,即使那些宗教到最后都是走向消亡,毕竟宗教是人创造的,也同样是被人毁灭的,不能否定它存在的价值。宗教的出现也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并被大多数人认可才得以生存下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不是梁漱溟自己写的书,是梁培宽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上摘一些相关内容下来,凑成的一本书,整本书的思路不通顺。幸好梁老的文章单独看也好看,否则我买这本书要后悔死了
  •   看的次数越多,越会有深深的认同感。 唯有获益良多四字可以评价我对这本书的感激。
  •   梁先生的书都是好书,需一读再读,每读都会有新的领悟。很好的书。
  •   不建议买此书,仅为其他书的摘录,看起来很不系统与连贯。严格讲作者应为梁漱溟先生的哲嗣梁培宽先生。我当初买书,看作者名字,被误导了。
  •   书的内容不用说,但书的排版很差,每页纸上下边都空出一大块,而且每页内容字的行距太大,这样一页其实没有多少内容,184页其实按正常的排版,110页就够了.当代中国出版社,什么东西???
  •   这本书从元旦开始读到小年,也在动车上、办公室、自习室、枕边经历了几个地方。虽然折腾了几许时空,但是必须诚实地说,还是没有好好读完。自认为读书不在形式,内在领悟为重。读此书总会让我不自觉地念起自己那或坚定渴求上下求索,或无聊散漫不知所以,或抽丝做茧茫然求微亮的各种人生阶段及其显现出的各种人生态度。更惭愧的原来一直以为把文化定义为生活的样法出处于衣俊卿,曾一再佩服衣教授的描述如此精准到位。读了梁老的书才发现,原来在他老人家这里四十年代就已经有了,实在汗颜自己的无知浅薄。这样一本好书,翻到哪页都有醍醐灌顶的清醒感与顺畅感,而这正是现代人很缺乏的一种感受,起码于我是此。整本书分四个部分:人生的三路向;宗教之真;道德之真;追求人生的真义。
  •   拜托我们卓越网负责图书的工作人员,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你们以后要加强与快递部门的沟通,使其变得更加有效,我1月5日下单,网上说,6号可以到货,我天天在家等到7号,买的两本书都没有来! 我很失望,我总有自己的事情的吧? 快递方面连个电话都不来,如果你们因为什么突发事件,重要给予一定的解释吧? 等到了 10号左右,记得那天好像是 下午四点,我在外有事儿,一个快递人员恰电与我 他有点口吃,我不知道他叫什么。说到了我家门口,我说你们怎么这么久才来?我不要有自己的事情了么?说好的 隔天就能到货,我等了你们不下整整2天,你们都没来货,最后,他说第二天会派人来送,但是不一定是他本人,言下之意,不言而喻。最后,我还是没有拿 两本书!一个是《人生的三路向:宗教 道德与人生》《最后的机会:国共谈判I》。我在这里多费口舌不是要证明什么,也不是要说我们卓越网的某些短处,我只是希望,现在我们都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社会了,我至始至终都对你们卓越比较信任和肯定,我不行因为i一些细节的不足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争端。 所以我还是这么说 我依旧很支持你们的网购活动,以后我有需要也会在卓越消费,但是,我有我的底线,希望你们尊重每个发言的人,尊重每个顾客。当然 我也会亡羊补牢,总结我个人的得失,以后我会想更多的办法给予一个合理的买方环境,当然希望这是互惠互利的,希望互相监督。
  •   几十年前的文嚼下来一声叹息我之将老何为。。。。。。
  •   文笔质朴,性情真挚。捧读再三,手不释卷。好书哉!
  •   这些都是我想学和想到知道的东西,太好了
  •   大师就是大师 但是稍微晦涩
  •   这本书可以做成小册子嘛,不必疏排还留白那么多。内容佳,只是道理说来简单做到难。
  •   书是真心不错,但是建议在包装和送的时候多注意,不然收到时已褶皱或破损!还有:书能不能便宜一点呀,表示好贵,买一本二十块的书,表示要干两小时苦力,伤不起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