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十六讲/领导干部读经典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长征出版社  作者:张荫麟,吕思勉 著  页数:320  字数:32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正在重读的书,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代经典作品中蕴藏着富民强国的丰富智慧、众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经验教训。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防腐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民族大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自强不息、精进向上的积极人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温良恭俭、己欲达而达人的人间关爱,厚德载物、不涓细流的博大胸襟,等等,对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镜鉴和启迪作用。    《领导干部读经典》第一辑辑选民国人文精粹,囊括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朱自清、郑振铎、吕思勉等大师级作品,为领导干部提供治国理政参考和修养镜鉴,是一套值得温故知新并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经典读物。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第一讲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第二讲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第三讲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第四讲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第五讲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嬴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管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第六讲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第七讲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第八讲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第九讲  东汉的复兴  第一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第二节  后汉的政治  第三节  两汉的制度  第四节  两汉对外的交通  第五节  两汉的学术  第六节  佛教和道教  第七节  两汉的社会第十讲  世家大族的魏晋  第一节  三国的鼎立  第二节  晋的统一和內乱  第三节  南北朝的对峙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第十一讲  盛世隋唐  第一节  隋之统一与政治  第二节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第三节  隋唐的对外交通  第四节  隋唐的制度  第五节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第六节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  第七节  隋唐的社会第十二讲  积贫积弱的两宋  第一节  五代的混乱  第二节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第三节  变法和党争  第四节  辽夏金的兴起  第五节  宋和辽夏的关系  第六节  宋和金的关系  第七节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第八节  宋的制度和社会第十三讲  迅速崛起的蒙元  第一节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交通  第三节  元的制度  第四节  元帝国的瓦解第十四讲  缓慢发展的明朝  第一节  明初的政局  第二节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第三节  明末的政局  第四节  明的制度第十五讲  盛极而衰的清朝  第一节  明清之际  第二节  清初的內政  第三节  鸦片战争  第四节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  第五节  英法联军之役  第六节  晚清的政局  第七节  中日战争  第八节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第九节  八国联军和半丑条约  第十节  清末的宪政运动  第十一节  清代的制度  第十二节  清代的学术  第十三节  清代的社会第十六讲  辛亥革命及近世  第一节  清季的革命运动  第二节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三节  二次革命的经过  第四节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第五节  二十一条的交涉  第六节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  第七节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第八节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  第九节  国民革命的经过  第十节  日本的侵略东北编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节 商代文化商朝在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间,定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故此商朝又名殷朝。我们称这二百七十多年为商朝的后期,我们所以确知商朝已有文字记录乃因为公元1899年以来殷都遗址——即所谓殷墟——的发现和发掘。殷墟出土的遗物,除了大批的铜器、陶器、骨器、石器外,最引史家注意的是无数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至少有十万片以上)。这些甲骨差不多全是占卜所用的,乃王室卜人所保存的档案。原来商人要预测未来的吉凶,或探问鬼神的意旨,便拿一块龟腹甲(间有用背甲的)或牛肩胛骨(问有用肋骨的),在一面加以钻凿,却不令穿透,然后在钻凿处灼火,另一面便现出裂纹,这叫做“兆”。卜人看兆而断定鬼神或一种神妙的势力对于所问的反应。所问的事情,有时连日后的“应验”,就刻在兆的旁边,这可称为卜辞。卜辞的内容以关于祖先的祭祀的为最多,如卜祭祀的日期、用牲的种类、用牲的数目等;有关于气象的,如卜雨、晴、风、雪等;有关于岁收的丰歉的;有关于征伐、渔猎和出行涉川之利否的;有关于疾病、胎孕和梦征的;有所谓卜旬和卜夕的,即于一旬之末卜下一旬有无灾害,和于日间卜是夕有无灾害的。还有别的事项这里不能尽举。卜辞以外,甲骨文书中也有少数短短的记事,例如记颁发矛若干,某人取贝若干,某日某人人觐之类;又有田猎获兽的记录,刻在兽头骨上的。甲骨文书全是商朝后期的遗物。根据甲骨文书、甲骨文字的分析、其他商代的遗物遗迹和后人关于商朝的记载,我们可作一商代的文化的速写如下。

后记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自1923年,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自1934起,先后在清华、两南联大、浙大任教。1937年,受中研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之托,撰成《中国史纲》,以选材精审、结构谨严、文笔优美,备受学界赞誉。此外,在科技史、宋史、清史、历史哲学诸领域,亦多创见。他与同时代文史哲界优秀学人多有交往,商量学术,极获推崇。他主张理想的历史写作应具备两个条件:正确充备之资料,及忠实之艺术的表现,并特别为通史撰述制定“笔削”与“综贯”的标准。他继承自司马迁以来的中国史学传统,又能汲取西方历史哲学的经验,是二十世纪“史界革命”的中坚人物。吕思勉(1884~1957),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他的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著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就说过:“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本书精选著名史家张荫麟、吕思勉的著作中的经典内容,分十六讲叙述了从上古时代直到近代的中国历史。文笔洗练,生动活泼,在述事的同时重点叙述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同时又富有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从中可以领略名家讲史的恢宏气度。是广大干部学习国史的首选。本书中第九讲之前的内容选自张荫麟先生的著作,第九讲以后的内容选自吕思勉先生的著作。编辑过程将吕著部分原文由章变节,几节又合为一讲。讲之题目为编者自拟,但节中文字,除错讹之处外,一仍其旧。为保持原貌,对“满族占据中国”等表述也未做改动,相信读者自能明晓。张著部分只是将章改讲,题目、内文一仍其旧。另外本书中选配了多幅插图,以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漏注及错误之处恐所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举其特点有三。一者“悠久”。从黄帝传说以来约得四千六百余年。从古竹书纪年以来,约得三千七百余年。(夏四七二,殷四九六,周武王至幽王二五七,自此以下至民国纪元二六八一。)二者“无间断”。自周共和行政以下,明白有年可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从此始,下至民国纪元二七五二。)自鲁隐公元年以下,明白有月日可详。(春秋编年从此始,下至民国纪元二六三三。鲁哀公卒,左传终,中间六十五年史文稍残缺。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资治通鉴托始,至民国纪元凡二三一四。)三者“详密”。此指史书体裁言。要别有三:一日编年,(此本春秋。)二日纪传,(此称正史,本史记。)三日纪事本末。(此本尚书。)其他不胜备举。(可看四库书目史部之分类。)又中国史所包地域最广大,所含民族分子最复杂,因此益形成其繁富。若一民族文化之评价,与其历史之悠久博大成正比,则我华夏文化,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  ——钱穆

编辑推荐

《国史十六讲》中第九讲之前的内容选自张荫麟先生的著作,第九讲以后的内容选自吕思勉先生的著作。《国史十六讲》是广大干部学习国史的首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史十六讲/领导干部读经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领导干部读经典国史十六讲
  •   不错,就是稍贵
  •   对历史从大处入手,很适合我这种不求甚解的人
  •   纸张不错,就是此种历史的介绍的方式,我不是愿意拜读下去。。
  •   内容先不说,封皮太烂了。骂人也不能这样吧,“领导干部读经典”,你这书不想卖了吧?放在书架上有辱智商和文化水准。还没看内容就捐掉了。打算再买一本别家出版社的。
  •   2个民国时代历史的大师对整个中国历史的阐述,仅仅说是概述吧,但是语言非常的洗练与流畅,让人有一口气读完的感觉,不愧是大师级别的,我买的时候是满99送书的优惠,打折下来是9.74,非常值得。书是大16开,字体可以接受吧,不是很大,纸质光滑,印刷清楚,就是里面有些字体会有差别,有错别字,但是基本不影响阅读,毕竟里面还有很多字我们是不认得的,也不是每个字都能查字典的,没那么多时间,推荐购买。
  •   这几个字和“清泉濯足、花上晒婫”是同一种境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