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亲季羡林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季承  页数:3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早年的心结——寄居叔父家、无爱的婚姻、母亲的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气用事毁了自己一家,又使他身陷阴谋的泥沼而难以自拔。    作者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还原了一幕幕诗意后面的血泪。真实得近乎残忍,似乎悖离了子为父隐的儒家传统,但作者残忍的笔触实则包含着一颗挚爱之心,他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他也希望读者能够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季承为我们树立了写回忆录的标杆,这是读者的福祉。

作者简介

季承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曾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指挥部领导人,中国新技术开发公司及中科院辐射技术公司总经理等职。作为首个中美合作项目“高能物理”的核心人物,1979年被派往美国,负责与美国五大高校的合作项目。
与李政道有近三十年的合作,并应李政道之邀曾任其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一职。并著有《李政道传》一书。
生活中,季承拥有另一个身份:学者季羡林之子。

书籍目录

我们这一家  一  季家渊源  二  气派的四合院  三  季家功臣  四  没有父亲的岁月  五  父亲的家庭情结  六  父亲回家  七  济南解放  八  平静的十三年  九  季羡林安家  十 “四清”运动  十一  “文革”灾难  十二  干校生活  十三  故乡之行  十四  出使美国  十五  又做弄潮儿  十六  在高科中心  十七  风暴前夕  十八  季家主心骨“老祖”之死  十九  婉如姐之死  二十  母亲寂寞地离开了人世  二十一  意气用事的“成仁之举”  二十二  姐夫颐华也走了  二十三  秘书李铮突然被冷落  二十四  李玉洁乘机而入  二十五  父亲的爱情观  二十六  大意难违  二十七  温馨的八个月  二十一八  严肃的嘱托  二十九  歪打正着——藏画流失事件终见结果  三十  噩耗    三十一  我看父亲  三十二  父亲离去后附录一  ·  祭父文——和父亲谈心  ·最后的遗愿  ·最后的关注  ·最扁的散文  ·最后的高论  ·最后的眼神附录二  ·父亲的日记摘抄

章节摘录

我们这一家 一  季家渊源说起家,父亲曾在其一篇名为《回家》的散文中写道:“什么叫家?以前没有研究过。现在忽然提了出来,仍然是答不不上来。”其实,对于什么是家,众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概念,只不过不尽相同罢了。父亲,自然也不例外。“家”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家”这个字。可以肯定的是,在那个时候,中国社会已经有了“家”这个基本组成单位。至于“家”的准确概念和含义是什么,根据古人的解释,不外乎两点:一是居住的地方, ·是有家的主人——夫妇在。《说文》所言“家,居也”,强调的是居住的场所。《周礼·小司徒》所云“上地家七人”,其后有郑玄的注解:“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家不仅是住处,还应该有夫妇在。延伸之,既有夫妇,必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人家住在·起就叫做家。 一个人单独住在一个地方,是不能称之为“家”的。所以,中国字里就有“家”和“居”之分,前者为家,后者不为家。父亲也曾试着对“家”下定义,他说:“家是比较长期居住的地方。”他这个定义,强调了居住场所,说的恐怕是他一个人住的地方。这显然和他长期一个人生活的经历有关。不过,对于像父亲这样到处为“家”的·个人,且容他把自己久居之处说成家吧。因为, 一个人走到…地,寻一处房屋,居住下来,天长日久,视此地为家,即便没有家人在身边,电还说得过去。四海为家,索群独居,只要有事业可为,那不是家又如何称谓呢?倘若真把自己的住所称为“居”,逢人便说“这是我的居处”,实在太过酸腐了。不过,父亲如此定义“家”,自有特殊因由,此话后文再叙。如此,顺着父亲的思路,他·生中自然要有好几个“家”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些年公众对季羡大老人,常有家事、国事、时事、逸事混淆之嫌,但愿季承这本书能为一切做个了断。不为尊者讳,剖析自己的父亲,这需要勇气。虽然书中有些细节,真实得让人感到了苦涩和悲怆,但对亲情的淡漠,却是一个时代留给知识分子的集体烙印。这是一个特殊的世纪家庭,对历史的见证。      ——文化评论家叶匡政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季羡林先生内心秘密的钥匙,诸多季羡林之谜也可迎刃而解。   ——日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 打动我的是你的真实!   ——电影导演、著名电视主持人亚妮

编辑推荐

◎以季羡林为核心的季家鲜为人知的故事:包办婚姻、德国恋人、文革岁月、父子恩怨、与北大的诸多纠葛、和温总理的特殊友谊…… ◎范曾亲绘大师画像,钱文忠等学人推荐 ◎40余幅珍稀未公开照片,20万字真情记述 历数大师的人文情怀、家族小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和父亲季羡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5条)

 
 

  •   这位已经75岁的老人,用近乎残忍的笔触,剖析自己的父亲,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我一直不认识你们所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我只知道,在热热闹闹的学术追捧中,父亲的内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被温总理视为“大智大慧”的季老先生,在儿子笔下,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早年的心结:寄居叔父家、无爱的婚姻、母亲的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气用事毁了自己一家,又使他身陷阴谋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其人生悲剧,因晚年插入的一段喜剧,和生前、死后上演的一幕幕滑稽剧与闹剧,更令人彻底无语。
  •   作者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还原了一幕幕诗意后面的血泪。真实得近乎残忍,似乎悖离了子为父隐的儒家传统,但作者残忍的笔触实则包含着一颗挚爱之心,他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他也希望读者能够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季承为我们树立了写回忆录的标杆,这是读者的福祉。
  •   比较赞同叶匡政的观点,转述一哈
    叶匡政:季承能说父亲季羡林是人生失败者吗?
    季承新书《我和父亲季羡林》未出版前,我就看了书稿,出版方让我写一句评论印在封底。当时看到季承书中透露的一些细节,很是惊讶。没想到季羡林在儿子笔下,竟是“一个人生失败者,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这本书无疑颠覆了季羡林作为曾经完美的“大师”形象,肯定会引发很多争议。比如季承写到:“记得父亲在摸了我的头之后,立刻去水缸里掏了一瓢水去冲手,使我感到很新奇。但他从来没有亲过我或拉过我的手。”
    这种对亲情的淡漠,人们多难理解。联想起前些年,老鬼写的《母亲杨沫》一书,讲述的也是杨沫亲情和母性的泯灭,觉得这像是一个时代留给知识分子的集体烙印。于是我写道:“这些年公众对季羡林老人,常有家事国事、时事逸事混淆之嫌,但愿季承这本书能为一切做个了断。不为尊者讳,剖析自己的父亲,这需要勇气。虽然书中有些细节,真实得让人感到了苦涩和悲怆,但对亲情的淡漠,却是一个时代留给知识分子的集体烙印。这是一个特殊的世纪家庭,对历史的见证。”
    虽然写下这段话,但这个问题仍旧困扰着我。因与父母的感情很好,季承先生遇到的问题,我并没亲身经历过。即使父亲在我小时做过不妥的事,我也从未往心里去过。过去多说“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句话出自《春秋公羊传》,原意是指孔子在处理一些难以定论的历史史实时,用的多是一种讳而不言的态度,即便提起,也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那究竟“讳”些什么呢?《春秋谷梁传》中说“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也就是说凡是尊者、贤者、亲者的耻辱、过失、不足,都最好少说,对那些有失三者体面的事,知道得人越少越好。
    现在人们对尊者、贤者,已很少认为有“讳”的必要了,但对自己的亲人长辈,仍有“为亲者讳”的心理。所以,我们一旦遇到季承、老鬼这样大曝亲人长辈隐私和弱点的人,心中总是五味陈杂,难以判断这种行为是否值得倡导。从还原历史真实的角度来说,这么做似乎是有必要的。但这样做,又会对亲情人伦有所伤害,确实让难下定论。当然,在那种和睦的家庭,是不存在这种困扰的。
    孔子在《论语》中有过相同的讨论,他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一种真实情感,理应受到保护。我也写过一篇文章,从法律角度谈这个事,认为法律理应以人伦之情为基础,当亲情都无法信任时,法律的严明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人伦秩序是一个社会最需要尊重的低线,也就是说无论是对法律、对历史的尊重,都要以保护人伦之情为前提。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我们不能以法律或历史的名义,要求他做出伤害人伦之情的事情。

    西方伦理学也有过这种探讨,并形成了一些原则性的定义。一个简单例子,当一个老师当全班同学面问一个孩子,他的父亲是否经常酗酒?如果他的父亲确实酗酒,这个孩子却矢口否认此事,这个孩子是在说谎吗?在多数伦理学家看来,这个孩子的回答是正当的,不应承担说谎这一指责。因为很简单,任何家庭有自己的秘密,作为一个孩子保守这种秘密,没有任何过错。反而是这个老师,以不合适的方式,在公众面前侵害了这个孩子的家庭秩序和父亲的尊严,没有尊重别人的家庭隐私。在伦理学家看来,这个老师反而要承担说谎的耻辱。



    基督教也这么看。上帝虽然认为世界已经堕落,但依然用无花果叶和衣服遮盖了人类,不让他们赤裸相向。这里的无花果叶和衣服,就表明上帝允许人类向其他人掩饰自己的丑陋之处,并认为这也是世界秩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除了工作、政治和教会,婚姻家庭是上帝首先要维护的秩序。在上帝看来,人并不能成为别人行为的裁决者和法官,人们只需按自己确定的方式生活和行动,自然会得到上帝的引导。如同人们没必要公开谈论自己的性生活一样,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同样可以保持隐而不显的状态,与是否“真诚”无关。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揭露存在的每一种事,对婚姻和家庭如此,对朋友的友情也是这样。



    从这些观点可看出,喋喋不休并不意味着就是真实。不同的秩序之间要相互尊重,如果用法律和历史要求的秩序,破坏了婚姻和家庭的秩序,真话讲的太多反而沦为谎言,因为它破坏了缄默和秘密的神圣感。对于家庭来说,真话是有边界的,即不能不顾及亲人的弱点和羞耻心。否则的话,这种真话讲得越多,越会破坏人与人之间对于真实的认知和理解,破坏家庭的信任感,使背叛成为一种常态。最终婚姻和家庭只会成为一片废墟。



    尼采说过:“任何深刻的心灵都需要一副面具”。这副面具不是指伪装,更不是要蓄意蒙骗他人,而是指要尊重人与人之间对立、不和的真实处境。人并非因为有了过错,才感到羞耻,而是将那些个人的最深的痛苦和欢乐诉诸外人时,都会感到一种羞耻。人总是生活遮蔽和揭露、隐藏自我和披露自我、孤独和共同体的矛盾之中,这是人性一种自然反应。所以无论出自亲情、还是友情,人都应该尊重这种天然的羞耻心。德国的朋霍费尔写过一本《伦理学》,对这个问题有过深入的探讨。这些伦理学常识,使得西方人对别人隐私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伦理学,都有“为亲者讳”的禁忌,只是到今天,人们的这类认知变得模糊了。从这个角度说,季承这本书如果能引起人们关于父子伦理的一些讨论,是一件好事。如果季承先生认为,只有写一本书才能了断与父亲的过节,我也尊重这种选择。
  •   季羡林,北大教授,著作及身,
    终生从事教育工作,
    是我国的教育家、历史语言学家、东方学家、翻译家、散文杂文家和社会活动家。
    而他百年之后,他的儿子却说:
    “我一直不认识你们所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我只知道,
    在热热闹闹的学术追捧中,父亲的内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季承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如是说。
    这句话也让驿水百思不得其解。
    在世人眼里,季羡林是高尚的,是博学的,
    而在他的亲生儿子眼里,季羡林是灰暗的,是冷血的?
    子不为父隐,着实难得。

    对于季羡林,其实驿水了解地并不是很多。
    除了知道他是北大教授外,其余的所知甚少。
    几年前,驿水买了季羡林的两本散文集——《故乡明月》和《阅尽沧桑》。
    回来后翻阅了前面几篇,
    发现他的语法与上世纪初的几位文人的语法相似,
    有种怀旧的感觉在里面。
    而所述之事,因与驿水的生活环境相去较远,
    读来便有些晦涩难懂。

    像这种名人记散文,
    驿水觉得必须对作者的经历要有一些了解,
    知道作者曾经经历过哪些事情,
    才能对他的文章产生一种共鸣。
    而就像刚刚驿水所说,对季羡林大师的了解不够,
    所以那两本书也没有读完,便一直排列于驿水的书橱中了。

    再知季羡林的事情,是去年7月份,
    从网上得知了他老人家仙逝的消息,终年98岁。
    再往后推几个月,又从网上得知在他故居里的生平所藏珍品被小偷洗劫一空。
    再后来,就没有什么消息了。

    此时,在当当网上看到了季承写的这本书,
    特别是封面上的文字,竟激起了驿水的阅读欲,
    于是,将这本《我和父亲季羡林》买了回来。

    这几天,酷暑、高温,
    驿水宅在家里,如饥似渴地将这本《我和父亲季羡林》读完,
    心中一片激荡!
    季承将季羡林的生平经历一一道来,
    使得驿水对季羡林老先生多了许多了解。

    季羡林1911年8月2日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
    从小家境贫困,无力求学。
    1917年投奔(实为过继——驿水注)时在济南的叔父,
    后在叔父的严格教导下,学习成绩优异。
    但由于叔母对这个外来人的不热心,导致季羡林的生活过得并不舒坦。

    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
    毕业后,从事济南高中国文教员一职。
    后由于叔母去世,叔父很快续娶了一个年轻的新叔母,
    季羡林觉得此时不妥,于是远赴德国求学。
    临走前,连新叔母长相如何都不知道。
    而当时季羡林的女儿两岁,儿子——此书的作者——季承,只有三个月。

    但季羡林没有想到的是,
    就是这个新叔母,在他远离家乡、德国求学的11年里,
    把这个家给硬撑了下来。
    全家安全地度过了抗日战争和自然灾害,
    直到季羡林回归祖国。

    此后,季羡林一直在北京大学教学,
    而他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处于隔阂状态。
    最终在家人逐一离世后,受到身边小人的教唆,
    与唯一的亲人——儿子季承公开断绝关系。
    这种断绝关系的时间段竟长达13年,
    当然,这13年中,季羡林的日子有过辉煌、有过自以为是的幸福,
    但最终的下场是一无所有。
    精神上一无所有、金钱上也一无所有。

    最后的8个月,
    消除隔阂的季羡林老先生同意了儿子的见面请求。
    儿子的到来,使得季羡林老先生终于享受到一位老人的天伦之乐。
    这一段时间充满了温馨、真情,
    是他们父子间最为融洽的时光。
    季羡林对身边的护工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
    这是他的由衷之言。

    看完了全书,
    驿水觉得,整本书并没有将季羡林的生平功绩全部描述出来,
    而重点就他的家人和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可以这么说,从另外一个角度让世人对季羡林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理解。

    也许有人会认为,名人的家庭关系无须要了解地那么深!
    其实,对他的家庭关系的了解,也是解析他作品的一个切入口。

    季羡林的一生,是不幸的,
    6岁过继给了叔父,离开了自己的母亲。
    23岁回
  •   书写的很好,读过之后,我和妈妈讨论了很久关于“亲情”的种种……

    一本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能否让读者从中汲取好的养分,使人反思,使人进步!这一本《我和父亲季羡林》做到了!

    我们从小看过“西游记”,知道唐僧千辛万苦取到的真经也有残缺。这“残缺”本来就是天地万物所共有的。

    事物的本质,不完全是它们所呈现出来的样子。相信当人们真心景仰一个人,尊之为“大师”的时候。同时也应该善待一切关于他的非议。因为,这是这些非议,让他成为了一个完整完美的人,食人间烟火,有七情六欲,有缺点,也会被记恨或者抱怨。

    生活中本就有很多的是是非非,逝去的人飘然融入历史,历史的真相,从来也没有人能够真正的说清楚和还原。

    重要的不是季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从他留下了什么。留下了什么让人们景仰、铭记、学习……如果很多人,更多人,能从季老留下的东西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那他毅然回国,之后的种种,也是值得的。

    重要的不是作者季承先生出于什么动机,没有为尊者讳到底对不对,该不该。而是他终究以人子的身份讲述了一个许多人在关心、关注这的老人,讲述了他的几乎一生。

    季羡林的名字和季承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封面上。那就是一种关于爱,关于亲情的表达。不管这种表达能否被人们所接受,要知道“血浓于水”。

    这本书,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说,季老的人生也有“失败”之处,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所走过以及正在走的路,避免去犯同样的错。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不能收获季老那样的名誉成就,但是以此反思,善待亲情友情爱情,收获一个温馨的小家,收获幸福平淡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好呢?

    读书最大裨益,不是看热闹,不是批评,而是学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这样的态度去读书,以平和体谅的心态去看待这书中种种。相信大家都会喜欢这本书的。

    季老在学术与道德上都是一个高大的人,相信如若他在天上,更愿意看见的一定不是人们为“大师季羡林是否以倒下”争论不休!

    相信他更愿意看到的,是在这个总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的时代里,仍然有人刻苦钻研那些少人问津的学科,仍然有人坚持着走寂寞孤独的学术道路,仍然有人立志做一个道德与学术上的巨人!是季羡林曾经为之奉献的:对学术的追求,对道德的崇尚,对晚辈的教诲……是这一切,有人继承!
  •   我和父亲季羡林(大师之子亲述季家鲜为人知的故事,四十余幅珍稀照片首次公开)
  •   季羡林之子季承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   子不为父隐,着实难得。引用句季承先生自己的话“我一直不认识你们所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我只知道,在热热闹闹的学术追捧中,父亲的内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但是他表现得却是淡定从容,
    毕竟,经过了,也就寻常了。”
    子不为父隐,着实难得。
  •   长久以来,就关注着季羡林的作品及对他的评价,还有去世之后的官司、纠纷。也看过《牛棚杂忆》等著作。对其转业造诣无从置喙,但隐隐之中感觉在大师光环之下,有着些许不同寻常的事。

    现在季承先生解开了这个谜。以不为尊者讳的态度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季羡林!我相信他是出于善良的愿望,出于对父亲的爱!出于对历史的负责精神! 这需要非常的勇气!

    如果没有这样的态度,国家、民族的历史岂不都成了“戏说”?

    向秉笔直书季承先生致敬。
  •   我并不了解季老的儿子,季承也是第一次听着名字.。看文章来,我认识了更真实的季老。开始是震撼吧,无法相信一个儿子为何这样描写自己的父亲。把父亲写作一个不关心家庭的人。开始不接受,但是,读完这么一本书。你回知道,一个文学大师,一个热衷于文学,文字水平高超的人,也有难隐之言,且内心,是孤独的。
  •   对于季羡林而言,无论多少喧闹,都是寂寞的!
    最近一直在关注季承先生的新浪博客,才知道这许许多多季家的内幕。
    作为季羡林先生的独子,季承先生真可怜。
    希望季承先生能多些宁静和健康!!!
  •   没有人 ,不爱自己的父母,如同父母对孩子的爱.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很多的专业领域中是骄子,是祖国的瑰宝.但, 人无完人,或许,他在生活中会忽略很多的东西甚至是情感,这并不代表他心中没有爱.对妻,对子他的爱埋的太深,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爱,如何表达.
    读着季承先生的文字,你会无由来的想到自己的父母,不管他们的行为,言语是对是错,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他们.
    喜欢季承先生的文字,字里行间有真爱.
  •   这本书让我们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到季老先生。

    其实世间本没有神,崇拜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神。

    但神身边的人知道其情形。

    这本书,一方面是了解季老先生的一个第一手资料,这个当然要感谢季承的不吐不快。

    另外一个在现在这个仍然还在造各种各样神的世道,让我们做更多的反思,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所谓的神的。

    比较不足的是,小季的文笔比起老季来,确实差的比较远。这也是在老季在世的时候小季不吭声的原因吧。这本书文字不够,只好用大字,宽行,宽留白来凑纸,大有卖纸之势。

    这个也可理解,毕竟小季不是作家,只是工程师。

    另外,老季,小季毕竟都不是解脱出世的人,所以讲述涉及的家庭琐事,也无非是三多两少的争论,对自己不吝赞美之言。不过,季家的悲剧,并非是老季、还是小季的个人原因,而是那段历史的某种必然。

    因为,“我们都是历史的人质”。
  •   季羡林是大家,这大家都承认。可是大家也有自己的一些自私和琐碎的地方,此书还原一个真实的季羡林
  •   给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季羡林,一个有血有肉的季羡林。以前总觉得大师就像神仙一样感觉高不可攀,看了这本书,发现大师也是凡人,也有凡人的喜怒哀乐。
  •   本书从儿子的角度看待真实的季羡林,很富人性和人味,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季羡林也不例外,虽然季羡林几近抛弃糟糠之妻,有负为父责任,甚至喜色,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和大师的地位。
  •   人们心中的季羡林似乎被颠覆了,但却更加真实了。
  •   看完这本书, 觉得挺惊奇,也挺震撼的。 怎么说,每一个时代的人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吧。
    唯一觉得不可以理解的是, 季承说他于父亲13年不能见面。 有几年他说自己想见,却遭人阻挠。 最终13年后才见到。 真有可能?季承无能,还是 那这个秘书李玉洁也太能了。
  •   读读儿子眼中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   合上书,思绪万千,也许这才是有血有肉真实的大师。季老是人,不死神。他是学者,他是国学大师,他是散文家,他是.......但是他也是一个真实的人,也有“悲剧”的一面。也许是他的童年,也许是他的婚姻,也许是德国留学,也许是“十年浩劫”的运动,也许......导致了季老“悲剧”的一面,不过这样才是真实的人生,才是一个活生生受人尊敬的国学大师!
  •   季羡林大师,一直是我尊敬的人
  •   季先生作为大师 ,我读过他的许多文章,特别是《牛棚杂忆>,也读过他的自述,看了大师之子的书才感到大师的真实生活,全面了解了大师的人生。
  •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季羡林
  •   看到一个不同于大众眼中的季羡林.
  •   想从另一个角度看季羡林就看这本书
  •   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季先生是个学术大师。这本书说出来不为人知,另一个层面的真实的、活生的人。真正的人,就是如此的复杂。
  •   季羡林和他儿子简直就是罗生门啊
  •   也许,不完美的大师才是真实的大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之处,关键是把握住自己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季老的事业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事业,整个人类的事业。他身边的亲人也在为这种事业付出牺牲和代价。
  •   亲人之间的牢骚其实就是爱吧?书中只写了一个有着古怪性格的老人,他不是大师,只是自己的父亲。
  •   还原真实的大师
  •   有人8卦明星,有人8卦名家,我算后者的。读一下,感觉一下名人的凡人生活,觉得还是蛮真实的。我家也有一个大学者,生活上也是让人头痛的。不能用平常人的眼光去衡量他们啊。。。
  •   写的很好,非常客观,经一个文人的性格特征很诚实的展现给大家,的确任何一个人阳光或私密的各一面,都有优点和缺点,名人也如此,看了这本书对周围的人更加理解了,好书,实事求是,值得读。
  •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刚开始读,了解不一样的季羡林
  •   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大师,有缺点但很真实
  •   这本书告诉我们国学大师不为人知的一面,家庭,夫妻,父女,父子之间的故事,让人很感慨,大师形象在我脑海中更丰满,但也为他感到些遗憾。难理解的是在大师的晚年,在二十世纪的今天还会发生如此的“人祸”,让亲人反目,父子不能相见!但也许正是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才会造成这一切。
  •   此书一点也不磨灭季先生的伟大,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更真实、更可信的季老先生!
  •   看了该书,觉得写得很真实。实际上,这样的著作应该多点,这样才有利于全面了解一个历史人物,也有利于人物的研究。不然,都在赞美声中,是无法看到人物的真面貌。
  •   有理解,才能有宽容,才能有挚爱,也才能有和谐,才有人和人、家和家、国和国以至人世间的和谐。——只开篇这一句就道出了目下人际所缺,只为这一句这本书就买得值了。
  •   大师首先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   帮同事买的,还没看过。不过我想,一个人如果愿意把自己和父亲的往事写出来,那么他必定是很爱他的父亲的。虽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并不像一般的父子那样,但是心里一定是愿意如常人般亲切关爱的。
  •   很快看完。大师家也不容易。
  •   这可以当了解季老的另一个角度,图片也很珍稀。
  •   褪下光环的所谓国学大师,不过如此,其实,他不能称之为国学大师,应该算是一个古语言学家
  •   我和上高中的女儿经常因为不同的意见争吵!,大师的生活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怎么和孩子去沟通,确实是一个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   国学最后一个大师!
  •   “大师”的残缺的形象
  •   不影响对季老崇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季老。
  •   看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其实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我们的大师,他曾经也过的如此沧桑,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利益而背信弃义。由衷地佩服!
  •   真实的大师
  •   绝对颠覆季老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是因为有感情并且要犯错,因此我们不必苛求大师,而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理解大师
  •   看到了大师生活的另一面
  •   读读大师,了解大师的风范,大师的内心世界,大师的情感
  •   大师也有凡人的一面。
  •   了解国学大师作为平常人的书
  •   看见人性的另一面,大师也是普通人。
  •   对文学大师有了进一步了解,书很好
  •   书不错,内容真实,言辞恳切。
  •   未看,希望好看。
  •   一直都喜欢读书,可是近几年很少碰到一口气就想读完的书。下午拿到这本书后,我一口气读到不得不睡觉的时候,剩下的部分在睡醒后的第一时间就读完了。认识一位名人,在外人眼里他非常令人崇敬,而且捐赠作品极多,可是他与家人的关系却是冷冰冰.....。我想只要是人,无论他的地位和威望有多么高,都会有他不敢恭维的一面。正是作者敢家丑敢外扬的求实精神,让我买它、读它、收藏它。
  •   两天就看完了,从儿子的角度看季老,有缺点也有优点
  •   本来是因为妈妈要看我才买的,没想到这么快就送到了,而且妈妈说是正版,以后都到当当网买书。
  •   写得不错,很客观。
  •   名人背后的故事,值得品读、思考
  •   质感非常好,正版,一定要赞一下。
  •   不错哦还没看完
  •   非常喜欢这本书。把季老的生平描写得非常清楚
  •   应该不错,读完再与大家分享
  •   这本书挺不错的,给大家推荐一下
  •   了解季老及其家庭的一本好书。
  •   有活动入手的!
  •   准备阅读了
  •   读之受益。
  •   纸质很好,送货速度也很快,内容很好,很推荐购买
  •   给妈妈买的,很喜欢。
  •   大人 孩子都非常喜欢!!
  •   父子情深。隔阂也挡不住父子情深。
  •   印刷很好,纸质也不错。
  •   看到网上评论都还好,就买了,还没来得及看呢
  •   包装及纸纸都很好,没得说。
  •   帮朋友买的, 很喜欢,比在书店里便宜的多。
  •   爸叫买的,他看了说好。
  •   这是帮小朋友购买的小学生读物,价格优惠,质量保证,及时送货,很好的图书销售方式,下次再来哦……
  •   特别值得的一本书
  •   还行~~!!
  •   偶然间在季承先生的博客里看到连载他的新书《我和父亲季羡林》的部分内容,其中一段是关于季羡林季老与德国姑娘伊姆加德的恋爱故事,让我读来感到颇为新鲜,甚至有一点点刺激(原谅我如此三八),于是赶紧买来拜读。

    在过往的对季老的品读中,无不是对其学术成就,对其文学作品的接触,心目中的季老就是一代国学大师,而今却阅读到关于他的情感故事,他的家庭故事,让我对那个学问背后的季老多了一些些了解和熟悉。

    在季羡林先生之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季承的笔下,季老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这,不但与季老的“大师”形象格格不入,甚至将完美的大师形象重拳击落,击落得一地碎片,一地血泪。然而,这近乎残忍的揭露,却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还原了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

    透过这本书,了解到季老寄人篱下的暗影童年、无情无爱却维系一生的惨淡婚姻,与儿子反目成仇、13年断绝往来的淡漠亲情,将浪漫情怀隐于创作研究中的孤独寂寞。。。读到这些,不禁怅然所思: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非得牺牲如此多的东西吗?或者说,一个大师,难道没有平衡好事业与生活(感情、家庭)的能力吗?真实得近乎残酷的生活种种,让我有几分为大师心疼。

    为季老“大师”光环背后的真实生活感叹、心疼之外,我也和许多读者一样,对于作者季承先生呈现这本书从而引发的“子为父隐”和“大师倒下”舆论而进行思考。

    作为儿子,季承如此赤裸地真实披露父亲的“血泪”生活,似乎悖离了子为父隐的儒家传统。到底该不该子为父隐?如果牵涉到法律问题,那么当然子不该也不能为父隐,比如包庇犯罪;现在只是伦理层面,子不为父隐似乎违背了中国几千年来的道德标准和既定规则,更何况,这位父亲不是普通的父亲,而是一位学术大师,一位受人尊敬的语言学家,一位连温总理都年年探望、“当面请教”的大学问家。

    可以说,在这本书问世之前,人们对季老的光辉、高大形象无不敬仰,那是他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行博得来的,受之无愧。这本书问世之后,一时间舆论哗然,很多人说心目中的那位大师轰然倒下,因为此刻人们了解到的不再是那个“完美”的、在学术会议与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学者,不再是那个写着浪漫抒情散文的作家,不再是向国家社会慷慨捐助的乐善好施者,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人。读完这本书,我也问自己:当自己了解到一个让自己敬重甚至崇拜的人一些无关乎他人的缺点时,我还能一如往昔地欣赏、尊重他/她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仍然喜爱那个有学问的老人。即便人们不再用仰视的目光看待季老,至少对他的人生阅历多了一份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讲,儿子讲述父亲不为人知的一面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   这本书我3小时看完。
    由于看到了网络对这本书的争议而买这本书,看完后,首先很不理解网络中的一些评论。

    首先,很多人质疑作者鞭尸,我说这个说法首先拜该书封底的评论。作者从来没有说父亲是个人生的失败者,但是,封底评论倒是有这句话,这导致很多没有读该书的人瞎起哄。

    我觉得这本书基本做到了它的宗旨----补充真相。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是站在尽可能中立的立场写的,很多措辞看得出来。我相信这是季承先生眼中的真相,没有主观上的夸大。

    有人说,应该“子为父隐”,季承犯了大错。我只好说,这些人对于不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说实在话,要是一个影响力普通的人,我想他的儿子在他死后对他说三道四,我觉得很猥琐。但是季羡林先生也是个公众人物,大众对于真相的了解,比“隐丑”的意义更高。所以,季承先生这样做其实也是一种“成仁”。是不是季家遗传的“意气”风范使然,我看有点,但不完全。不管怎样,我支持真相。

    有些评论说,儿子不能理解老子,老子不是一般人,当然不被普通人的季承理解。看到这样的评论,我想说,看来只有这些评论家有资格能够理解伟人。


    当然,这本书儿子有个地方做得不好,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季羡林先生如果能够辩解,一定有自己的道理。作者应该在序言中强调:他只能说出他眼中的真相,可是大家应该注意这些话题季羡林先生不能为自己辩护,请大家注意这点。

    最后给出4分,是因为这本书作者视野的稀缺性,值得阅读。没有给满分是这本书对于我这样年纪的人并没有增加太多的人生感悟,但对于大多数小于30岁的人,还是值得阅读。
  •   季羡林是我仰慕的大师,但大师不是神,大师也是平凡人,也有缺点。中国人向来喜欢推崇某个人的时候就希望将他完美化得像神一样完美无缺,高不可及,反而只成为一个标志而失去了血肉,失去了亲近感。我们能够客观地评价伟大的领袖,为什么就不能客观地看待一个有缺点的学者呢。读完这本书,没有对季羡林失去半点敬仰,也不会对季承有任何鄙薄,只是让我更真实地了解了我仰慕的人,如此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我们应该理解和包容,至于“子不为父隐”之类,我们旁人没有必要辩其好恶,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而已,如同邻里家常,平凡不过。
    顺便说一说,这次送书挺快的,只可惜书的质量好像不太好,刚看了一半,前20页就掉出来了,我的新书啊!
  •   我一直很佩服真实,无论多少人对季承先生作过多么偏激的评价,我不得不说,我很佩服季承先生的诚实。
    按照中国的习俗论断,季承先生整整高我两个辈份。如此说来我应当是很难理解长者的经历和心理历程吧。然而,我在这里还是想说,我能理解一大部分的。
    我觉得世人无需过份地去要求一个老者对逝者的“尊重”,事实上我也不觉得这完全是不尊重的表现。恰恰相反,作者在世人面前还逝者一个真实的人生,这也是难得可贵的。我们应该理解季羡林大师的一生,这与他的生世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不管他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和决定,那都是他的人生。我们又能批判些什么呢?毕竟最终是悔恨还是满足承受的都是他自己。我们站在旁人的角度是不是不应当过分地去埋怨或指责些什么呢?所以,季羡林大师的一生我们能做的只是从中学习和思考,沉淀和收获。不管其中是否有遗憾或是失望,那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而季承先生还原一个事实的问题,我觉得无可厚非,他也只是在自己的人生中选择和决定。毕竟那位大师是他的亲生父亲,是给予他生命又给予他许多失望的人,他有权道出真相。我给予相当的理解和尊重。
    人无完人,而血浓于水,父子的情缘最终还算是圆满的。我们要的是真实,这与该不该无关,这与对不对无关!真实的才是可贵的!只有真实的,我们才能够客观而公正地去了解和判断事物,从中思考和收获。
  •   季承先生用了最真实的文字写出了他与父亲之间的点点滴滴,虽然里面的内容让人十分伤感,十分无奈.但读者朋友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更详细地了解到季家的不为人知的生活.
    我是70后生人,从小喜欢港台明星.特别是成龙,周润发,周星驰,罗大佑,童安格,郑智化等等,其实在真实了解了季羡林大师后,我才深刻地知道我以前喜欢的这些明星他们的社会价值全部加起来都比不上季老一人,不管从季老的人品,学问,还是社会价值他都是当代年轻人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我为能与季大师活在同一个时空下而自豪.我人生的改变也要从季老身上开始了.季老是我这辈子最崇拜的大师.
  •   季老活着的时候我就很关注他。他写的散文朴实中见真情,记得一次在机场候机,一阵接一阵的飞机起降信息播报也没有将我的思绪从他的散文里拉出来。读到他回山东老家祭奠母亲一篇,眼前走来走去那只没了魂的老狗,顾不得人来人往的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后来在电视里数次看到国家领导人去医院探望他,觉得既然有那么大的官儿关心他,我一个老百姓就不用替读者瞎操心了。
    季承的这本书把我心中的季老从天上拖回了人间,事实有些残忍、颇多无奈,有点当初读老鬼写他母亲杨沫那本书的感觉。原来他也不那么睿智,也被小人迷惑和利用,也犯男性老人易犯的错误,总体上是个悲剧学者。记得季老去世后,孔庆东当即表白“自己不了解季羡林”,但推选过季老当区人大代表,因为他在北大给生人指路,是个好老头儿。
    从此只拿他当个有学问的好老头吧!
  •   我不知道 这本书现在畅销到什么程度。
    季承写此书,不会单纯是为了名利。而是向大家阐述了一个大师的生活的另一面。我认为季羡林的另一面,是偏阴暗的。我不认为他是一个好父亲,他在他的事业和文化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赢得了国内外很不错的声誉。但对于家庭,他参与的责任和承担,似乎好了很多。这一点,让我觉得他没什么了不起。
    如果,问我要什么样的父亲。我的答案是,我希望我的爸爸,是爱我妈妈的 爱孩子的。我不期待他到底有多少能量 去获得社会的认可。我要的也许,他要先得到我们全家人的认可。他有责任心,有爱心。能在孩子小的时候,给我们心灵的温暖和支撑。至于他事业上的伟大成就,是否值得推崇,其实这也不矛盾。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就有能顾及家庭,又能在事业上获得收获的好父亲。、
    而季羡林大师 显然在事业和家庭方面,是厚此薄彼的。
  •   看到网上一些评论,总感觉有一些儿子向老子反攻倒算的意味,直面这样残酷的命题,我一直犹豫买还是不买,最后终于忍不住猎奇心里读来看看,此书读来换算流畅,但是书前半部就是季承的个人传记,后半部90%的对别人的个人攻击+10%父子亲情的描述(太矫情了),父子反目的关键情节前后发展均一笔带过,令我的猎奇心里没有得到满足,不过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作者即使不为亲者晦,也会为自己晦,这个命题只能有第三方的人写

    看完季承的“个人传记”觉的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子哥受了恩惠而不知感恩,谁敢说他个人成长没受他老爷子的影响,至少这本书就沾他们家老爷子的光,不然谁看

    不过看过季羡林的散文集确实有种感觉--他没有儿女
  •   这本书我关注了很长时间,因为季羡林是公认的国学大师,往往在我们的心中有大师的光环,这本书,让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大师。季承用自己真实的经历写出了他与父亲、与家人和其他人的关系,是一本不错的书,
  •   好样的,季承!
    突破中国儒家虚伪的、不合时宜的道德观。还原一个真正的季羡林,也丝毫不影响季羡林的成就。

    如果真的都像大多数传记、评论中所说的中国人民那样勤劳勇敢平凡伟大,那我们近代一直被动挨打呢?
    诚实是反思的基础,也是中华文明复兴和再生的开始!
  •   家人眼中无伟人。

    再伟大的人物,要是近距离观察,也都掉进泥水里去了。

    一部二十四史,要是由后宫嫔妃们来写,还不知是什么样子了。


    作者作为儿子,写出了日常生活中作为自己父亲的季羡林先生,这只是一个侧面


    季羡林先生对于自身乃至自家的刻薄,对外的和善、真诚、宽容和无私,或许更体现出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
  •   很感谢作者能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有缺点的季羡林。另外书的印刷质量也很好
  •   我两天一口气看完了,我觉得书写的很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实的,身为父亲的季羡林,没有国学大师的光环,一个真实的,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气的老人...每个人看这本书都应该会有不同的感受吧,我看着就觉得很好,不为尊者讳。
  •   原来在北青报上看过一个连载,忽然就没了,所以买书来看。
    我百分百相信书的真实。但也许并不是真实的事实,因为对于某些事件而言,不同立场上的当事人有不同的想法和原因。作为儿子的作者,还原了在他眼里的父亲。我觉得,不会有任何损毁大师,反而更加真实地还原的生活中的大师,让我们觉得大师也是人。挺好的。
  •   本书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季羡林,大师也有不足,不要苛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