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期国际格局演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环境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作者:曲星 编  页数:48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后危机时期国际格局演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0年国际形势研讨会”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不乏国内著名学者和资深外交官对国际问题与中国外交的精辟论述。《后危机时期国际格局演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环境》以论文集的形式编辑出版,共收入论文四十一篇,分为总论、国际格局演变与国际形势、中国和平发展环境的新变化、中国外交与国际问题专论五个部分,每部分都有重头文章压阵,对“后危机时期国际格局演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环境”这一主题作了很好的阐释。

书籍目录

序言
总论
当前国际格局的演变和我国外交工作
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活跃的中国外交
国际格局演变与国际新形势
浅析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调整
《里斯本条约》后的欧盟对外战略及对华关系
世界经济在高风险中步人扩张之途
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形势
2010年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评估
简论阿富汗问题的前景
中东国家“向东看”倾向日益鲜明
俄美关系依然面临诸多考验
美俄核裁军新条约与“无核世界”神话
奥巴马政府新亚洲地缘战略评估
菅直人内阁对外政策调整及其原因
曲折动荡的一年
中国和平发展环境的新变化
重大转折与严峻挑战——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国际环境的变化及其战略应对
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变化及应对思考
货币战争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美国—东盟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中亚地缘政治格局与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十年中亚地区安全的热点与走势分析
俄美在中亚“大博弈”的攻守逆转及地缘政治走向
美国的东亚战略与对华战略
东亚区域合作的新发展及其前景
亚太地区合作的新进展和我国面临的新挑战
中国外交
中国的国际定位问题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
发展中国家地位与作用再认识
构建中国公共外交理论的思考
后危机时期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与中国融入国际体系
钓鱼岛撞船事件与中日关系
中国多边外交呈现恢宏局面
国际问题专论
国际金融危机与泡沫经济学
美国推进“全球网络自由”的策略及影响
奥巴马政府二十国集团政策评析
美国调整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政策及其影响
简议当前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和做法
北约与俄罗斯进行反导合作的意图及前景
伊朗政局蕴藏危机
中阿文化交流现状与前瞻
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章节摘录

版权页:美国亚洲研究所将美国此次回归亚洲概括为五大原因:一是亚洲经济强劲复苏;二是中国崛起,亚洲格局改变;三是亚洲地区组织得到发展;四是亚洲存在诸多传统安全挑战;五是非传统安全威胁。①这些看法基本延续了以往的战略思路,仍然强调权力转移和权力变局对于美国的影响。但一个重要的变化在于,重新将传统安全挑战置于非传统安全威胁之前。从战略上看,美国的传统安全挑战始终指向中国等新兴大国,但由于中国的实力发展最为显著,中国便迅速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可以说,中国因素是美国调整其东亚战略的主要动因。作为一个大国,美国对其他大国的扩展历来十分警觉。美国一直有丢失亚洲之忧。丢失亚洲意味着美国退守为地区国家。随着中国崛起,这种担心呈几何级数上升。中国在亚洲的发展有可能出现的替代趋势,使得美国的竞争防范意识增强,促使其加快了强化美国影响的新布局。出于形势变化和战略疑虑,美国对其东亚战略进行了如下调整:1.利用亚洲国家或地区间存在的领土纷争,制造有利于美国的地区力量制约和平衡。美国抓住东北亚的“天安号”事件,强化了与韩国的联盟关系,保住了在日本的普天间军事基地,又利用20工0年11月23日出现的延坪岛炮击事件,调动航母驶入黄海海域;在南部,利用南海领土争端,强化与越南的安全联系,声明美国不再是南海争端的旁观者而是利益相关者,高调介入南海事务。2.以东南亚为突破口。鉴于东南亚在地缘战略和经济利益方面的重要性,美国重返亚洲的重点就是重返东南亚。对于美国而言,东盟是比拉美、俄罗斯、中东和非洲更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

编辑推荐

《后危机时期国际格局演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环境》为2010年国际形势研讨会论文集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后危机时期国际格局演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环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