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作者:宋东波 编  页数:232  
Tag标签:无  

前言

  当您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或许您会先看一下这篇序言,希望它能提供更多值得自己花上一天或几个小时的时间,坐下来阅读该书的理由。只是,我更愿意推荐这最简单的一条:因为感动!  曾经的感动沉淀下来,化为故事传说,化作文字流传,当我们再次走近他们,走进那段岁月,曾经的感动依然令人感动。把这种感动的心情传达给您,于是,有了这套书的诞生。  书中展示了某一历史时期中的某个人物,如何将其自身与他所处的时代融为一体,从而使他个人的生平,成为那段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本套丛书内容上的共性。十五本书,展示了十五种人生,面目和色彩绝不雷同,却都被他的主人所悉心经营。  为什么不可或缺?回答起来既可详述,也可简单。简言之,既然存在了,并且过去了,固然不会缺。如此作答,虽然取巧,却等于没有回答,所以,仍有细言之的必要。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他们属于有着伟大心灵的一类人。虽然所处时代不同,身份地位不同,生平遭遇不同,甚至思想观念上也不完全相同,但他们用自己的心灵观照他的国家和社会,积极思考关于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问题,力求自己心脏的跳动,与历史前行的脚步声合拍协奏。无论是孔子、孟子的“济天下”之理想,还是庄子的“逍遥天处”,或者韩非的“酷不入情”,皆为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真诚的阐释。他们有着崇高的人生追求,“立德”、“立功”或者“立言”。他们活动的身影,留下的足迹,已然是历史画卷上的勾皴点染。不可抹去,不能抹去。  他们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有着强大感召力,或坚强如司马迁,或无畏如韩愈,或洒脱如东坡,或耿直如范仲淹,或勇敢如王安石,或坦荡如王阳明,或率真如李贽,或智慧如曾国藩,或深刻如鲁迅,或清澈如胡适,或包容如蔡元培,其思想品行不仅影响和感染了同时代的人,且通过轶事传闻、言论著述,世代传递了下来,成为塑造我们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重要元素。这些人物的不可或缺,不仅仅相对于那段历史,也是整个民族发展的不可或缺。  他们中的某些人,或以文学家著称,或以思想家传世,或在政治、军事上更有作为。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生,即使外部条件均等。但他们都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慨然出手,一鸣惊人,开时代之风气,为其时之先行者。先秦的哲学家们自然不用说了,他们所开拓的深邃阔大的思想空间,令今人叹服,难以超越。司马迁发愤著书成《史记》,史家良笔,垂范后世。仕途坎坷的韩愈,不顾流俗,以复古为革新,掀起古文运动之浪潮。大文豪苏东坡,不仅是艺坛的八面圣手,更以其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折服了世间人。主张心学的王阳明,一面探索着通往“圣贤”的门路,一面统率三军、师出辕门。敏感多思的李卓吾,性情狂狷,却怀着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祈盼世人“童心”不衰。当我们回顾历史时,他们的存在,实在是不能回避的话题。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实在应该好好理解,好好学习。这种学习不是背单词、做算术,更不是机械仿效,而是缘于景仰的激情和冲动。当我们把这些名字一字摆开,串为链锁,我们仿佛看到了东方巨龙坚韧挺拔的脊梁,那正是我们的民族之魂。链锁环环相扣,名字前后相续,紧紧连在一起。但这链条的后面,需要有人接续,必须有人接续,而那个省略号所体现的空白,正期待着今天的我们去填补。因此,对于那些杰出者,我们不能一味遥想,而应该走近一些,走进他们的岁月。走近他们,更加明白人生的意义如何体现,生命的价值如何凝聚。  许多时候,我们畅想着,那些被称作“圣贤”的人,他们的“当年”是怎样的呢?其实,那时的他,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会面临一些无法两全的选择。圣者,未必不食人间烟火;贤者,未必没有失落悔恨。而他们最终超越平俗,成为“圣者”、“贤者”,原因是什么?这正是需要我们体会和寻味的地方。丛书的作者们,在展示和还原那些杰出人物的“当年”状况上,作了努力。与其说为了感动读者,不若说,他们的写作,实在是表达了一份自己被感动的心情。  出于这样一份简单但却真诚而美好的意愿,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关于杰出人物行状的普及类文化读物。丛书一共十五种,分别选取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司马迁、韩愈、范仲淹、苏轼、王安石、王阳明、李贽、曾国藩、鲁迅、胡适、蔡元培等十五位历史人物,作为写作对象。每本书约以十二万字左右的篇幅,介绍该人物的历史活动及言论著述,在尊重史实、准确理解作品的前提下,又融入一定量的文学笔法,用以提升著作的可读性,希望我们的这种写法没有唐突了这些可敬可爱的人们。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有许许多多,这套书所选取的,当然不够完备,也不敢说最具代表性,但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的选题,也兼顾了作者的个人喜好。限于我们的水平和时间,不足之处在所难免,真心希望得到读者朋友和有识之士的批评、指教,以助我们把下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感动!

内容概要

一个民族,存在,定有其存在之理;一种文化,繁衍,亦必有其繁衍之奥。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已存在、繁衍了五千多年,其间,这块土地上尽管曾经兵连祸结,读书人尽管常有黍离之叹,然而,任何暴君和强盗都不能割断我们文化中那些最韧的筋和最硬的骨。这些筋骨早已熔铸成一个民族的精神。  这套小小的“人文丛书”,用浅易、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上自孔子下迄胡适的15位人物的言论与事迹。他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主要塑造者,懂得他们,我们会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而自豪,追随他们,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醇厚丰赡。

书籍目录

引言永远的文化图腾寻些牛人作偶像咦?这个典故没出处“雪泥鸿爪”太匆匆大旱,原是神灵心情差开始变法啦西子湖,风情岂万种牡丹也有小脾气几度澎湃浙江潮想你,我爱神手初试著豪词天风海雨中秋月洪水啊,你咋不退乌鸦耳边的叫冤声(上)乌鸦耳边的叫冤声(下)我是诗人我爱种田黄州夜归人寂寞沙洲冷发自赤壁的咏叹时光之轮可倒转《洗儿戏作》有说道庐山本无真面目老婆有那么可怕吗在党争漩涡中沉浮聪明人爱抬杠民心工程,抑或形象工程渊明渊明我爱你拼死也要尝河豚走?荔枝还没吃够秋天,佳人落泪的季节“八面受敌”读书法这样写诗可以吗东坡手足情深我书意造本无法信手涂鸦者,大家也海角天涯走遍常州,文曲星滑落处潇洒莫过苏东坡后记

章节摘录

  永远的文化图  “苏东坡”在中国算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上至白发翁媪,下到顽皮孩童,听到这个名字后都或多或少会有所反应,而不是一脸茫然“不知所云”的模样。据英国一所大学调查,在外国人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四个中国人分别是:秦始皇、苏轼、康熙、毛泽东。可见,知道东坡的不止国人,慕中华文化之名的老外们也亳不吝啬地将心中的莎士比亚、歌德等人挪一挪,为东坡留下个位置。不过话说回来,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对东坡本人了解到底有多深恐怕要打上大大的问号了。别说普通老百姓对东坡了解未必深,就是那些整日和唐诗宋词打交道的中国书生们也未必敢说:“嗨!苏东坡嘛,了解他很呐!”当然,说出这样貌似结论的话,是要冒着犯“大不敬”罪名的风险,要知道,在那些搞古典文学的老先生、小后生眼中,“苏东坡”这三个字可是一个文化图腾,说他们对东坡了解不深,直是对他们的最大侮辱呢。可是,稍微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其实我并未将自己推上可能任人责骂的绝路,毕竟谨慎的我还是小心翼翼地添上了“未心”二字。  既然说到东坡声名不低,真的有必要好好解释下“苏东坡”三个字,只是东坡并非生来就叫东坡,最初名单字一“轼”。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宋代两位牛人先后遭贬,范仲淹被贬出朝,欧阳修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在牛人走背运之际,一个可爱的宝宝诞生在四川眉山城内纱穀行的家宅中,当时旧历为十二月十九日卯时,西历为1037年1月8日。按照中国计算年龄的传统方法,小孩子出生就是一岁,过了年又添一岁,因此,这个可爱的小宝宝虽然才出生十来天,却已是两岁了。虽然看起来好像占了个大便宜,用现在的眼光来衡量此事却要作辩证评价:年龄虚增可以早些上学、早些工作、早些结婚,不过到老时退休也早了,君不见有些智慧的大爷大妈为了继续奉献祖国,不是已经改起了自己身份证上的出生曰期吗?实际上,宝宝这时出生,更可确定的是沾染了范仲淹、欧阳修两位牛人的背运,谓予不信,接下来六十多年的历史可鉴。

编辑推荐

  “人文丛书”用浅易、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上自孔子下迄胡适的15位人物的言论与事迹。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 如果我们只记得苏东坡年老的样子,而不知他一路走过的风雨路程,如看电影只看到结尾,实际上丢掉了很多精彩片段。要知道,他既当过“高考状元”,也有过偶像崇拜;既喜爱西湖的美景,又不忘河豚的鲜美;既写诗填词做文章,又挥汗弯腰种过田;既荒唐地向神求雨,又严肃地兴修水利;既对亡妻一往情深,又对歌女百般爱怜;既深夜醉酒,又早起灭蝗;既对命运有所抱怨,又对人生充满感激……看他一路走过,犹如欣赏绝美的画卷,倾听起伏的乐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苏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苏轼:任是洒脱也多情 喜欢苏轼的豪情洒脱
  •   老公是苏轼迷,他看了以后,觉得这本书还好,就是说作者的主观意识太强了。
  •   从另一方面透彻苏轼,值得一看
  •   作者语言风趣幽默有不失严谨性。让我更爱东坡了
  •   里面有很多现代的用语读起来很轻松很好~我很喜欢...
  •   亦庄亦谐,文虽不华丽,词澡庸平,但,读着轻松、清新,茶余饭后不失一盘可口“点心”。对苏轼的一生事迹多用些当代“时髦语”,读着不禁展齿淡笑,可为生活赠丝喜悦之情。
  •   适合对苏轼感兴趣又不太熟悉的读者
  •   总体来说,印刷质量不错。内容呢,比较详尽丰富。有可读性。

    只是估计这套书希望以幽默的笔触达到让读者轻松阅读的效果。但对本书的幽默不太习惯。
    忽略这些生硬的调侃,这本书在内容及观点上,还是可以阅读的。
  •   本来是看了评论说通俗易懂才买的,想着自己不过是个高中生,就适合看这样比较简单的,以为之前看过一些高深的书不是太好懂。所以买了下来,心想反正是写苏轼的再浅显也不会至肤浅吧。而且看着书名觉得应该很不错。
    结果不知是我低估自己的水平还是高估了这本书的水平,写的太浅显,用一些现代的词语描绘让书完全失去了意境。根本就没有读诗或者读词时的心情。
    苏轼一直是我很喜欢的文豪,但是作者却用一些自己为恰当的现代用词来比喻,我觉得很不恰当,甚至让我想到了戏谑一次。从作者的文中我感受不到苏轼给人心灵带来的震撼,感受不到他的痛苦,既然没有痛苦何来洒脱?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书很失败。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高中生,相信我,你绝对有能力看懂比这本书更有深度的书。
  •   谁洒脱谁多情?是作者还是苏轼?看了两页再也看不下去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