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研究所卷-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

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编  页数:39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全球史观和中国史学断想》、《“后现代状态”与历史学》、《20世纪西方政治史学的沉浮》、《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与“精神”的世界史》、《马克思的两种社会主义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后殖民主义与历史研究》、《冷战期间西方边疆理论的发展》、《魏玛宪法二元制与希特勒的上台》、《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等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全球史观和中国史学断想“后现代状态”与历史学20世纪西方政治史学的沉浮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与“精神”的世界史马克思的两种社会主义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后殖民主义与历史研究冷战期间西方边疆理论的发展魏玛宪法二元制与希特勒的上台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查理曼帝国时代等级制的发展与封建制的开始形成杜环与耶路撒冷(鞅萨罗)  ——《经行记》新证之二浅析中世纪西欧不平等与奴役的观念古代日本身份等级的产生向摩尔根道歉论日本近代民主制的建立论威权政体在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生、演变及其历史作用  ——兼析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  政体发展的螺旋规律朝鲜南北各政党在统一问题上的斗争与朝鲜战争爆发浅析当代埃及政党制度的演进中日两国现代化变动特征的比较  ——以“思想一政治—,经济”的作动模式为中心论古代印度发展中的土地私有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  重视美国史学史研究洛克对封建主义的批判  ——论《政府论》评19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试论英国相对衰落的原因第二战场与美英的战略企图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环境史研究的特点尼克松的民权思想与他的政策实践瑞士民主初探七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  ——兼论经济危机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列宁是怎样反对官僚主义的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论一八四八年革命中的布朗基中东欧社会民主党的演变及其走向中国、匈牙利改革的比较与回顾波兰政局的剧变与团结工会对俄罗斯文明特性的追寻和思考论战前苏德经贸关系的政治意义苏联战略思想的变化与华约

章节摘录

第三世界长期以来被控制和被压抑的身份,重新书写西方主导话语表述之外自我的历史,它作为第三世界文化政治运动的现实意义也由此凸显。后殖民理论的形成直接继承了第三世界特别是来自黑人文化传统的反殖民话语,代表人物有C.L.R.詹姆斯、艾梅·赛萨尔、弗朗兹·法农和齐努瓦·阿切比。他们的贡献在于,把对殖民主义的反抗融于一种激进的民族文化保护行动中,以此作为民族抵抗的政策和手段。①与之不同的是,后殖民理论并不诉诸正面的对抗,而是倾向于从西方内部着手达到消解中心的目的,与西方的批评理论尤其是德里达、拉康和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思想密切的渊源关系,是它在方法论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学术界通常把1978年爱德华·萨义德《东方主义》(或译《东方学》)一书的出版视为后殖民理论时代的到来,因为此前尚无一部著作对欧美主流的人文学科进行过严肃的批判。主要凭借着在《东方主义》中开创的“殖民话语”分析方法,萨义德成为后殖民理论领域最重要的奠基人。所谓“殖民话语”,是指大量存在于18世纪晚期以来西方学术和修辞文本中控制和重构东方(或广泛意义上的非西方)的特定话语,它们把东方想象或表述成一个异样和落后的“他者”,并借助一种制度化了的知识/权力体系,为西方主宰和利用东方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与道德支持。萨义德对东方主义话语的剖析旨在颠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一个定见,即对纯知识的追求是超越政治与功利的。在他看来,这些实践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到权力运作和技术操作之中——“所有的表述,因其是表述,都首先受表述者所使用的语言,其次受表述者所属的文化、机构和政治氛围的制约”②。在此基础上,萨义德将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和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引入到他的分析中来。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内部霸权的形成与知识和权力的勾结有着必然联系。霸权(hegemony)通常表现为一个社会集团的“统治”和“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统治的确立不是依靠武力,而是通过教育、文化宣传等活动制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是所有人共同利益的观念,使被统治者自愿服从。

编辑推荐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世界历史研究所卷》是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历史研究所卷-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