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长廊之谜

出版时间:2003-1-1  出版社:珠海出版社  作者:内田康夫  页数:275  字数:189000  译者:顾龙保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辆载有一男一女的汽车附入山谷,被害人在临死前用口红写下“他杀”两字。警方在调查中陷入困境,案子拖了12年后,浅见光彦偶然接触此案,产生了兴趣。在走访过程中,他发现案件与当地的吉野河活动坝的建设项目有关……于是,新旧命案相继告破。

作者简介

内田康夫,高产质优的日本推理小说大师。东京人,生于1934年11月5日。从日本东洋大学毕业后,在某影视广告公司从事了20多年的广告词的创作。46岁那年,以《死者木灵》一书崭露头角,步入文坛。两年以后,专业从事侦探推理小说创作。他构思奇特,写稿速度惊人,近20年来,向广大读者推出了130多部脍炙人口的侦探推理小说。他创作的《本冈坊杀人事件》、《幸福的手书》和《天河传说杀人事件》等30多部小说先后被搬上银笔一的业余青年侦探浅见光彦,深受日本青年的喜爱。由于作品畅销、长销,以致销量始终遥遥领先,多年来连续荣登“作家纳税大户”榜首。他曾获日本文学艺术家俱乐部1996年大奖。现系日本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和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的会员。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朝山路
第二章 大步危小步危
第三章 古镇
第四章 第十堰
第五章 德岛新报
第六章 基准数值
第七章 关系人
第八章 丹生谷
第九章 策略
第十章 恐吓者
第十一章 疑惑
第十二章 鸟窝
第十三章 因缘
第十四章 三枚指纹
第十五章 镇魂长廊
尾声

章节摘录

书摘                                      第四章  第十堰                                             1    在“花卉姬馆”玻璃暖房入口处的正对面,有一处沙龙风格的接待客人的地方。山原道男将浅见和今尾芙美引入那里,吩咐正在整理支票的女子上茶。    四周都装饰了几乎高达天棚的兰花,红茶的浓香完全淹没在兰花的清香中。给人一种雅致脱俗的氛围。    “浅见先生大概不知道吧,山原先生拥有日本第一的洋兰生产厂,占有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    芙美像夸耀自己的事业一样赞许道。山原害羞似的笑着,一眼就看出他是一个稳重的人。    这座建筑是商品陈列室兼现场出售处,生产工厂离这里不远。即使这样,日本第一的洋兰生产厂在小小的乡间小镇,乃至于德岛县形成了不小的文化冲击。    “采访蓝色长廊,不从第十堰开始不行吗?”    啜了一口茶后,浅见回到刚才的话题。率直地问道。    “哈哈哈,没有说不行!”,山原尴尬地笑着,“可是,现在吉野河的话题全集中在第十堰上。”    “啊……”浅见模棱两可地应道,“那还不十分清楚,实际上方才在图书馆看了建设省出版的《四国三郎物语》这本书,书中介绍了第十堰的情况。”    “呀,你看了那本书?”    “嗯,看是看了,但总觉得写得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知为何目的要发行那本书?真是捉摸不透。据说第十堰建于江户时代,明治时代曾经要拆除它。”    “是那样!”    “那现在还存在什么问题呢?”    “是这样的。总之,现在再次提出拆除问题,本地舆论分成两派,引起激烈争论。这么说,浅见先生还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才说来采访蓝色长廊的吧?”    山原仿佛说“你是个满不在乎的家伙”——用异样的目光凝视着浅见。    “不,我并不是来采访那样的社会问题。我此行的目的是采访以德岛县旅游为主题的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这样,偶尔碰到县里发布‘蓝色长廊’构想,所以我想我很幸运.并想以此为主题进行采访。”    “那么是采访观光呢?还是采访蓝色长廊呢?”山原的脸部渐渐浮现绝望的表情。    “噢,当初是那么打算的,可是爬朝山道,过祖谷溪,一路遭遇奇怪的事情:遇见女儿被过路妖魔杀死的一对夫妇,听说一对男女乘坐的车子坠落深谷的事件,在有罗汉的寺庙被一位女子欺骗……总之,是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奇遇。”    “呵,遭诈骗了?有没有损失……”    “不,损失倒没有什么,只是付了一顿午饭钱,羞得她面红耳赤就过去了。”    “那真是对不起啦!”    “为此,不管喜欢不喜欢,观光采访一事只好扔在一边,不得已将工作转移到自己不擅长的事件报道上来。也可以说是顺便。遇到第十堰这个吉野河的焦点问题是不能回避了,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务必谈谈好吗?”    “嗯,是顺便吗?……”山原一副试探的样子。    “不,我那是委婉的说法……正如你所说,那是相当深刻的社会问题。”    “深刻是深刻,对于我们世代居住在吉野河流域的人们来说,的的确确是二者必择其一的紧迫而深刻的问题。这不仅是吉野河,而且是全国所有地方必须面对的问题。”    “那么说,是保护自然环境还是开发……”    “诚如所言,特别是最近,从长良川河口堰和有明海泄水闸工程的经验来看,大规模开发给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是有目共睹的,不得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照这么说,吉野河也有河口堰计划了?”    “是呀!连浅见先生这样的记者都不知道,可见中央的人们是何等不关心地方呵。说起吉野河的河口堰——严格地说,是在人海口逆流而上十三公里的地方,在那里筑起活动坝,拆除原来的第十堰,这就是建设省的计划,目的是采取防洪对策。”    “啊!是那样呀,确实如书上所说,就是为了抵御一百五十年一遇的大洪水,胁町也会受害吗?”    “哈哈哈,是那样写的吧!”    “总感到是随心所欲的写法,也就是说,是为了推进项目建设的自私行为!”    浅见往杯里加了水,山原一个劲地笑。    “山原先生是反对河口堰吗?”浅见的提问击中要害。    “啊,怎么说好呢?”他疑惑地歪着头。    “不赞成吗?”    “呀,我只是一个花匠,被风一吹就可怜地摇摆起来!”山原支支吾吾地说着俏皮话,“正在酝酿反对吧!”    芙美焦急地说道:“喂喂!你还未决定啊!”    “那么说,今尾小姐是反对派啦?”浅见问道。    “当然哕!”芙美耸了耸肩膀,“我家里祖父、姐姐都是强硬的反对派!”    两位亲人是怎么回事?浅见刚想问,山原就抢先说:“她的爷爷……”与先前慢声细语的口吻不同,说话快得像“机关枪”,浅见感觉自己的提问被他封住了。    “说起今尾武治老人,他是知晓胁町‘蓝’昌盛时代的最后一个人了。不但胁町,而且他还知道吉野河流域的历史与文化。你爷爷今年多大岁数了?”    “八十七岁。”芙美即刻回答。    “你要调查吉野河的事情,我算什么,带你到她爷爷那里去不是很好吗?”    “行啊……”    投有带浅见去,大概有什么理由吧!在芙美低下头的瞬间,脸上掠过一丝为难的神色。……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男子已经意识蒙陇。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    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    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得赶快想个办法……    女子挣扎着撑起了上半身,从后排座位上想伸出手握住方向盘,可腰部以下像蜡塑一样毫无知觉,身体一点也不听使唤。这是一辆运动型两开门小车,座位已经倾斜,打开车门十分困难。    女子绝望地把头扭向背后,蓦地从汽车后视窗看到了两名男人的面孔。没错,就是刚才还在一起喝啤酒的那两个人。正欲呼救。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那两个男人正凶神恶煞般地使劲推着车子。    谋杀?……    女子终于明白了。但她不明白为什么要杀他们?反正要被杀,这种绝望感反而唤醒她最后的理智,激发她最后的气力。    女子从随身携带的手袋里掏出口红,急不可待地吃力拧下盖子。    车身向前倾斜,沿着陡坡越来越快地向下冲去,刹那间几乎是垂直地从悬崖峭壁上冲下山涧。    在女子的眼前,汽车顶棚几乎贴着她的脸。在车子落下、身体失重的一瞬间,她拼死伸出手腕,用口红在车内顶棚上写下了向那两个男人复仇的咒语:“他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蓝色长廊之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内田光夫作为日本不多的高产作家之一,质量都在一般水平之上。本书为业余侦探浅见光彦系列的一部作品,案件围绕新旧两个案子展开,线索交待比较清楚,完成水准较高。
  •   内田康夫的推理小说是很棒的,
  •     读完日本著名侦探小说家内田康夫的《蓝色长廊之谜》之后,我回想最多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案件折射出来的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
      
      《蓝》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十二年前的案件,一辆正在坠落山崖的汽车里,一个女子临死前费尽力气在车顶用口红写下“他杀”二字,留下了难以破解的谜题。十二年后,自由撰稿人浅见光彦逐步揭开事实真相。详情就不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最近对城市、都市圈、区域经济这些方面比较感兴趣。城市到底该如何发展确实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向前推进,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张,城市被不断地赋于新的功能,而随着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毁坏,交通的拥挤,人口的暴炸,资源的浪费,治安的恶化,控制城市规模的声音开始变大,网络上呼吁逃离北上广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然而,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当然也包括绝多大数的国家和城市来说,停止城市规模的扩张似乎永远只是停留在口号而已。比如,日本东京从1958年就提出了规划,在城市外围建立绿化带,以便将城市的发展规模控制在绿化带以内。最终还是没能守得住,东京的经济高度发达,城市膨胀极快,以致其房价高到已经令一些小国难以持续其位于首都的大使馆。
      
      控制城市的发展速度,不管对于中央政府还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都是一件难以痛下决心的事。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拥有一个或者一批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比如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中国的上海。一旦类似这些的大都市停止规模的扩张,甚至是放缓了发展的步伐,那将很快失去其竞争优势而被世界其他城市所取代,这是中央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而从地方层面来说,城市的发展直接影响就是带来了大量的税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高,意味着这个城市经营者越成功。当然,国家和地方都看到了繁荣背后存在的问题。而如何处理这个两难的问题,其实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量化比较的问题了,而是一个经济问题、文化问题、政治问题。
      
      《蓝》一书中,一个小县的建筑业已经走下坡路,极需有新的项目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其运作手法,我想国内许多地方也并不鲜见,类似汪洋举的例子,他批评有的地方建桥是GDP,拆桥也是GDP,拆了再建又是GDP。先通过一班文人学者在理论上指出某路、某桥、某大坝的安全隐患,而后论证再建新路、新桥、新大坝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人为的创造出一个亲的需求。而并不考虑老路、老桥、老大坝是否真的需要已经丧失了价值,或者是有没有重新修缮的可能。《蓝》一书中所写的日本,这种行为是由政府和商人一同勾结主导的。难道中国就没有吗?为了这样的商业目的,不惜以人命为代命。难道中国就没有吗?
      
      马克思精辟地指出资本家的行为准则,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
      
      《蓝》一书中,为了建新大坝,可以篡改测量数据,可以杀死准备揭露真相的人,可以置自己的良心于一边。中国的拆迁不也是如此吗?为何近几年拆迁致死的案子越来越多,背后究竟是有什么力量在主导着。
      
      《蓝》书中讲述建新大坝的争论主要是保护自然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推进派认为,建新大坝不单有利于保护当地居民的安全,还能发展当地的经济。同时书里还提到一种新景观代替旧景观的观点,我个人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的。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在当代,我们看起来好像很具有古代特色的事物,在当时来说,亦是一个新事物。比如,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座寺庙,不也是印度传来之物吗。再比如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不也证明了对古迹进行改造亦是可行之道?新景观也会成为旧景观,旧的没有了,新的来取代,我们以当代人的观点来衡量新旧的价值之比,而有没有考虑到我们的后来人会如何看代这些东西呢?我想,这也是观察事物的一个很好的角度。
      
      当然,反对派也非常有道理。《蓝》书中讲的建新大坝无疑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来灾难性的毁灭。拆掉几百年前建的第十堰古坝,意味着一处历史文化遗产的消失,意味着香鱼不再逆流而上,不再有白鹭飞翔。书中提到的吉野河对于当地人来说,已经不是单单是一条河那么简单,而是当地文化的起源和象征,承载了太多当地的文化和记忆,是人们多少年来的寄托。毁灭即意味着毁灭当地人的精神家园。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真的很难判断出到底哪一派的观点是对的。三峡大坝争论了半个世纪,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的学者认为不应该建大坝。相信北京城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建到八环九环十环,而同时,北京四合院的价格也是到了几千万上亿的高价。天津人冯骥才眼睁睁地看着一座座历史遗迹被推倒再建成高楼却无能为力,无能为力的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百姓。然而显然还是有许许多多的老百姓受益了。穷苦人是老百姓,有钱人难道就不是老百姓?有些问题确实非常复杂,各种力量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解。
      
      面对城市问题,无奈的有你,有我,有政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