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导读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徐锦江  页数:208  字数:16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所涉及的部分案例,引自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报道,未经证实,仅限于流言学研究分析的范畴加以运用,请当事人和读者理性思考与鉴别。

作者简介

徐锦江 
1962年双子座生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主持《申江服务导报》。大学期间即开始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创作,并结合记者职业进行纪实写作,已出版散文作品集《流失的感觉》、新闻纪实作品集《世相》、画家传述《陆俨少词典》、媒

书籍目录

第一辑:流量花园 流言新闻,让我欢喜让我忧   张国荣:愚人节流言成真   “锋菲恋”;不是游戏却是梦   “松霞恋”:郎财女貌老少配    璩美风:一个现代女子与社会的游戏   杨澜;吴征的学历是假的吗?   李响;流言来自我所尊敬的同行   谢津;女歌手跳楼丧生的失真报道   陈旭然:节目主持人被害谜团   “黑哨”:你嫖娼了没有   天津:“艾滋病扎针”的真实与谎言   南充:惊天血案的台前幕后   山口百惠:青春偶像的苍茫时刻   约翰逊:魔术师的艰难时刻   戴安娜:亦真亦幻的王妃之死   拉登:多版本流言与辟谣   国际玩笑:“大活人两肾被偷”   尼泊尔王室:谣风流雨222年   挪威王储:单亲妈妈和私生子   伊拉克战争:新闻还是流言 第二辑:飘来散去 流言脉动,像雾像雨又像风   唐诗;周公恐惧流言日   《离骚》:谣诼谓余以善淫   《红楼》《西厢》:女子的阴柔功夫   《三国演义》:流言的战争   《大义觉迷录》:辟谣完全手册   弄权术:点检作天子   反间计:三十六计之流言计   中情局:兵不血刃颠覆术   竞选:马克·吐温小说的翻新版   时局:政治动荡的“晴雨表”   商情:竞争中的推销术   灾变:流言来自超自然   民俗:循环往复的前兆迷信   狂热:“巨蛇食人”之谜   物价:匮乏时代的回忆   股市:跟着流言的幽灵走   OFFICE:都市白领的智力游戏   企业:流言的强大磁场       政界:流言的又一道盛宴   私秘:消解绝对隐私   《恐慌的1989》:幻想的真实   鲁迅:“谣言世家”的靶心   大革命:谣言引导着恐惧   大众传媒:信息时代的谎言   网络:插翅飞向自由王国   速度:谁能与之飞奔 第三辑;亮出舌苔 流言解读,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流言的词源学定义   流言、传闻、蜚语   卡普费雷:流言是一种“反权力”   流言:试图对那个环境状况的意义作出再解释   流言研究的中心课题   流言编、传、信的心理机制   流言:植根在历史中的国民性   一道难题:怎样对付流言   预防:建立公正可信的流言控制中心 “非典”传染和“流言”传播(代后记)

编辑推荐

  一本穿行在时尚与学术空间的“妖书”,十二种人必读——   ·社会学家必读:Sars之谜与流言之谜   ·传播学家必读:流言与新闻好像双胞胎   ·经济学家必读:股市就是流言市   ·民俗学家必读:叫魂的背后   ·心理学家必读:攻击、好奇、期待、虚无……   ·政府官员必读:公共危机与流言控制   ·公众人物必读:成也流言败也流言   ·学者必读:一门边缘新学科   ·白领必读:关于办公室政治   ·管理者必读:放气球则升迁   ·生意人必读:流言营销术大观   ·大众必读:流言故事人人爱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流言导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有点水了我觉得没有什么收藏价值翻翻看还可以
  •   本来比较期待,但不太尽如人意仅仅是对一些留言的很浅层的评点,没有从更高的层次去抽象“流言”这一现象
  •      这本书的书皮上写着:“穿行在时尚与学术空间的一本妖书。”
       作者徐锦江,1962年出生,1984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任《申江服务导报》总编,2004年获评为上海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徐在写作此书的时候采用了“轻阅读”的写作方式。换句话说,媒体从业经验丰富,对传播理论颇为了解的徐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写一本“畅销书”——一方面为自己的理论成果搭建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吸引读者的眼球与钱袋。
       秘密武器就是书的第一章——大量的谣言实例,尤其突出明星的家长里短。作者对这些例子并未做如何的分析;退一步说,如果是为了让读者对“流言”这一名词后的实体有一个更实在的认识,一两例也就足矣,完全没有必要这样长篇累牍。
       然而第一章是断然不可随意删去的。原因一是作者的定位,这时一本写给大众的书,所以自然得加一些调料提升人们的兴趣。原因二,记得好像是麦克卢汉精粹的中译者说的吧,一本书必须有大量读者已知的东西作为铺垫,才能顺利地导入新理论。
       以上为作者的写作技巧。另外的一点感触就是,这本书更多的是徐对前人的一些总结,他的筛选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很难说。可是,徐在看过卡普费雷等的理论后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我在看过他的书后却只对卡氏的理论念念不忘。所以,更喜欢“一家之言”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