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上下)

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罗贯中  页数:943  
Tag标签:无  

前言

明高儒在《百川书志》中说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而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里的“小说”,系指元刊《三国志平话》和流行于民间的说话故事。例如演义里的《死诸葛走仲达》就撷自于民间传说。这个故事的历史渊源,据一粟《谈唐代的三国故事》的考定,最早见于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但写的是姜维使计打出诸葛亮旗号而吓退司马懿,并非是死诸葛亮吓退司马氏。佛典唐道宣注《四分律删繁补阅行事钞》、唐大觉《四分律行事钞批》注疏、唐景霄《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卷十六注疏,都提到了“死诸葛怖生仲达”。刘知几《史通》卷五《采撰》也说:“诸葛犹存,此皆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所谓“诸葛犹存”,就是道宣、大觉、景霄注疏中所说的“死诸葛走生仲达”,显然在唐代已是传于众口的民间故事了。晚唐陈盖注释胡曾《咏史诗》之《五丈原》中也云:“居岁,夜有长星堕落于原,武侯病卒而归。归终为口口口仪日:‘吾死之后,可以米七粒,并水于口中,手把笔并兵书,心前安镜,口(足)下以土,明灯其头,坐升而归。’仲达占之云未死;有百姓告云武侯病死,仲达又占之云未死,竟不取趁之,遂全军归蜀也。”这也是转述当时流行于民间、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罗贯中在《演义》里引用胡曾诗十二首之多,说明他看过陈盖的注释,正是依据陈盖所引的民间故事系统,沿照元刊本《三国志平话》的《秋风五丈原》,大加铺展,写出了《孔明秋风五丈原》和《死诸葛走生仲达》两则,大胆创造了木雕原身吓走司马懿的情节,着力渲染诸葛亮悲壮之死,刻画司马懿多疑的性格。无论隋唐时期是否有专职说书艺人说三国故事,但已有人说三国的事迹,并有木偶戏演出。高承《事物纪原》卷九载:“仁宗时,市人能谈三国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张耒《明道杂志》也称:“京师有富家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可见三国故事在唐代是很火的。按《都城纪胜》的记载,影戏是有话本的,“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影戏话本与讲史相通,肯定有许多虚构,有些场面和人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宋话本((筒帖和尚》才有“当阳桥上张飞勇,一喝曹兵百万兵”。《西湖三塔记》亦有句云:“眉疏目秀,气爽神清,如三国内马超。”《洛阳三怪记》赞徐道士祭坛召来大风时说:“睢河逃汉主,赤壁走曹公。”显然,三国故事也深入宋人人心,成为讲史话本中不可或缺的科目,而且有专门说“三分”的艺人,加之元至治(1321——1323)年刊《全相三国志平话》与《三分事略》,元代五十一种三国杂剧,都可能为罗贯中通俗演义的改编与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不过,以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与《全相三国志平话》、正史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加以比勘,罗贯中虽沿袭((平话》本的叙事路线和若干情节,但主要依据正史文本,进行了创造性的再创作。一《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为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关于他生平的记载寥寥可数,只知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杭州人,祖籍可能是山西太原。同罗贯中有“忘年交”的,也是元末明初人贾仲明在《录鬼簿续编》中说:  “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馀年,意不知其所终。”至正甲辰年为公元1364年,罗贯中大约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既然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人,那么,《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也当在元末明初,或明代中叶,学界至今没有定论。今存明清刻本有三十多种。明刻本书名,或题《三国志传》、《三国志》、《三国英雄志传》,或称作《三国志通俗演义》。较著名的有周曰校本、夏振宇本、李贽评点本。这各自不同系统的版本,孰前孰后,彼此有何关联,并不比《水浒传》的版本问题单纯,至今仍是方家争论的疑案。不过,多数学者认为庸愚子(蒋大器)弘治甲寅(1494)作序,嘉靖壬午年(1522)刊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为现存最早的刊本。现今流行的刊本则是清代毛宗岗父子评改的《三国演义》。值得人们研究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正式刊行后,历史演义小说即兴起模仿之作,几乎二十四史都有了演义。可是嘉靖、万历前后推出的,如《唐书志传》、《隋唐两朝志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南北宋志传》、《两汉开国中兴志传》、《全汉志传》等等,没有一部能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比肩。这一方面是如余象斗、熊大木似的书商,直接参与编撰或干预通俗小说创作,把小说做为商品推向市场。牟利的法则促使编者相互翻抄,缀联辑补,不可能推出较高质量的严肃的作品。参加编写的多为书贾招揽的下层知识分子,其才能远不能与罗贯中相比。另一方面,从宋元至明清参加撰写各类历史演义小说的所谓写家,根本没把历史演义作为小说艺术来创作,而是当作辅翼史传的通俗读物,写家对历史事件与过程的真实性,以及事变中道德价值的追求,超过了对历史人物性格的塑造。而罗贯中是在写历史的小说,因此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处理上不同于其他作家。他是通过艺术的真实而达到反映历史的真实,即某个时代的历史发展规律,而不是追求历史事实的绝对真实。我们不能不赞赏罗贯中在社会思想上惊人的观察力和社会概括的能力。勿论罗氏是否如人们说的是“有志图王者”,但他的确承继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传统,透过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悲剧,包括人性的弱点、性格中的悲剧因素,描写了封建社会分裂与统一的过程,形象地展示了各类代表人物在镇压了黄巾起义之后,怎样争得霸权和丧失霸权的经验教训。具体一点说,谁善于发现、尊重和正确使用人才,善于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妥善处理诸种矛盾,实行爱民的仁政,谁就能夺得霸权,巩固住政权。为了争霸主地位,各个军事集团使尽了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以及公开的、隐蔽的,总之是一切斗争手段,甚或连家庭、婚姻、朋友及其他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统统都被卷入了斗争的旋涡,服从斗争的需要,成为斗争的工具。这大约就是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所要表达的意旨。正因为如此,罗贯中沿着三国斗争的历史发展轨迹,忠实地描写了群雄争霸的过程:即董卓专权到官渡之战的中原群雄争霸;赤壁之战的三雄争霸;三分天下后三国政权的中兴与没落。而在叙述每一个争霸过程时,罗贯中按照人物性格的核心提炼情节,又在特定的情节中,展现有如过江之鲫的诸路英雄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为了什么样的目的而争霸,谁人站住了阵脚,谁人则成了匆匆过客,被淘汰出局。在作者这样意旨主导下,首先强调了,或者说赋予各类人物性格中某一种主导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强烈个性的人物,并虚构、移动、添加足以表现这种性格特点的情节与细节,这大约是《三国》之所以耐看的原因之一。像勇而无谋,见利忘义的吕布;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的贵族袁绍;既奸又雄的曹操;知人善任,宽厚仁爱,折节下士,但又有点虚伪的刘备;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神勇忠义,而又盛气凌人,傲睨同僚的关羽;聪明智慧而又心怀忌刻的吴军统帅周瑜;诡诈多疑的司马懿等等。乃至各个集团的战将,如张飞、赵云、黄忠、黄盖;谋士、说客如荀或、郭嘉、陈宫等,都写得很生动,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罗贯中善于选择提炼典型情节来表现人物的典型性格,如曹操杀吕伯奢全家。站在捧曹操立场的陈寿《三国志》根本不提这回事。而罗贯中在描写曹操杀吕伯奢之前,先是虚构了曹操献刀刺卓的情节,因刺杀董卓失败才仓皇出走。到了吕家,吕伯奢匆匆离去,沽酒准备款待老朋友,操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误以为要杀他,又怀疑吕伯奢是借故出去告发,所以才动了杀机,杀了吕伯奢全家,甚或也给了吕伯奢一刀。这一方面写出了曹操在什么样情况下杀吕伯奢和他的全家;另一方面,罗贯中采用裴松之注引孙盛《杂记》中记述曹操错杀吕伯奢时说过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一段话,说明曹操为了什么目的,在什么样思想支配下杀人。因为从汉末群雄争霸的情况看,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奉行的本来就是损人利己的处世哲学。假如曹操没有这种狠劲,他就混不下去,就不能击败对手,就可能早做了董卓刀下鬼。问题是曹操不同于一般的奸者,似乎比别个更奸险,更毒辣,因为由疑而错杀一家已是做错了事,但曹操为了免除被跟踪的威胁,又将吕伯奢杀死,一点惭怍都没有,这是大奸大恶者“大不义”的性格特征。三宋元讲史及明清历史演义小说家,讲述或创作历史小说时,谁都摆脱不掉如下难题:第一,真(历史真实)与假(艺术虚构)有否量化比例?是“真假参半”、“七分实事,三分虚构”;抑或“真者一伪者九”,或“有一句,说一句”的记实:或如当代彻底的“戏说”?第二,本纪与列传统一在讲史中的矛盾。倘若侧重于本纪式的历史过程的记述,势必压缩人物活动的空间,淡化或减弱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细节描写;反之,加重人物性格的描写,则又挤压了历史事件的记述,向英雄传奇转化。第三,讲述与显示的矛盾。主要由叙述者讲述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而且还代替人物说出本应由人物说出的话语,叙述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语调、面容等等。毫无疑问,没有“显示”——由人物来演说自己,历史小说不可能是生动的;反之,过多的显示,又不大合历史小说的范式。第四,时间与空间的切割度怎样拿捏?历史时间的跨度越大,空间密度即故事情节密度就相应缩小,就没有多少篇幅去写人物,时间与事件的转换速度也快。与此相反,空间度扩大,即故事情节、场面、人物对话占有相当比重,又势必影响历史事件的排列和推进。很明显,讲史艺人与历史小说家对历史小说的性格和社会功能认识的差异,决定了作家处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倾斜度,也影响了历史小说的形态。比较而言,《三国志通俗演义》不属于历史账簿式的、按照本纪编年体叙事的历史读物,而是按照小说艺术的规律来构架的小说。具体言之,就是罗贯中以人为中心来编织情节。按照历史时间演进的顺序,以事件或人物的事迹切割成若干个中心单元,如董卓传、吕布传、官渡之战、关羽传、赤壁之战等等。如第三回至第十回,可谓是董卓本传。从引董卓入京,祸乱朝廷,到王允用连环计,挑动吕布杀董卓,既反映了历史事实,又刻画了主要角色董卓的粗野、凶残、野蛮;同时也写了次要角色吕布。从第十一回到第十九回,吕布又成为主角,形成吕布传。若干回构成的单元同另几个单元串连成连环情节,最终组成巧妙的整体,而中心单元同另一个中心单元之间,用一回或二三回书作为穿插过渡,交待其他人物和背景,推进时间进程。因此,《三国志通俗演义》重在透过人物形象的内在本质与人物之间的撞击,反映三国的矛盾关系。再现多于讲述,第三人称的主体叙述者,只是起交待、引进、串连及铺平垫高的功能,而不是历史故事的主要叙述者,所以金圣叹不满意“《三国》人物事体说话太多了”,却也道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叙事特征。这只要我们细按第四十三回至第五十回赤壁之战的讲述与再现,时间与空间的配置,就会更深刻地把握《三国志通俗演义》情节组织特色。先是罗贯中选定周瑜和诸葛亮的冲突作为情节的磁力线,来联结两个集团的矛盾:一方面反映曹操和孙刘联盟的矛盾(这是主要矛盾);另一方面反映孙权和刘备集团的矛盾(这是次要矛盾)。这对中心人物——诸葛亮与周瑜,正像蜗牛的一对触角一样,从两个方面触及了赤壁之战中多方面的矛盾。为了集中突出地反映曹操、刘备、孙权三强的矛盾,罗贯中不能不改动历史原型的性格特点,造成强烈的对比与冲突,如将正史中“性度恢廓”、“谦让服人”、“雅量高致”的周瑜描绘成忌刻、心胸狭隘的统帅。政治嗅觉敏锐成熟的鲁肃,在小说中却成为纯厚的老好人。以才辩见称江南的蒋干,却是个自作聪明的丑角。人物冲突中心线的确立引起了整个情节的变动。在情节上,罗贯中对历史素材进行了引申、虚构和张冠李戴,然后作者用“计”构织每个空间场面与情节,又把每个“计”串连成连锁情节,让诸葛亮与周瑜、鲁肃、孙权、曹操、关羽的性格发生强烈的冲突,从而反映赤壁之战的前后历史。可以说从舌战群儒到关羽华容道私放曹操,人物的言语行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再现而不是叙述者说出来的。这自然比其他所谓历史演义更为生动、深刻和真实,原因就在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小说艺术。四诸多版本中,世人传阅最多,最为熟悉的,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清初《毛宗岗评改本三国演义》  (简称毛本《三国演义》)。毛本《三国演义》首由毛纶评点,后由其子毛宗岗校订、加工并最后定稿。故《三国演义》虽出自毛氏父子之手,而后人多归功于毛宗岗。最早刻本为康熙十八年(1679)醉耕堂本。毛宗岗和金圣叹都是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人,又有师承关系,故毛效法金圣叹批改《水浒传》的方法来评改《三国演义》。但毛氏父子强化了原作品中尊刘抑曹的政治倾向,用“正统”、“闰运”、“僭国”的历史观,批评陈寿的《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不满意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客观叙述历史的观点,而明确肯定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尊蜀汉为正统的观念。因此在《读三国志法》及回评与夹批中,重在严诛乱臣贼子,也就是分清“正统”与“僭国”之别,所谓“魏僭帝,吴亦僭帝。则魏贼也,吴亦贼也”。同样的,魏篡汉得国,晋效其法,司马昭之弑魏王而建晋,这是“以臣弑君,与魏无异”,表面上统一了,但寿命是不长的。这显然是毛宗岗借题发挥,含沙射影地发泄其反清悼明的情绪。也因此,毛氏父子按照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要求,重新规范了演义的叙事体制,在伪“李卓吾评本”基础上,对参差不齐、文字不顺、上下两回拼合而成的回目加以修订,每回以七字或八字组成对偶句的题名,同时删除了繁琐的论赞,如胡曾有诗曰、南轩诗日、史官诗曰等等,保持小说的内在节奏和文气的连贯。非得引用诗文烘托气氛的,则做适当调整,如卷十六《玉泉山关公显圣》,五首诗赞全部删除,另换五律、七律各一首,乡民的记、传、赞也一概不要,只用一副对联代替。其实毛宗岗致力最多、成就最大的是小说批评。毛氏父子((读三国志法》仿金圣叹体例,列《三国》叙事有十三“妙处”,再参看每回的总评和文中夹批,毛氏的文本解读似乎并未超越金圣叹多少,但仔细推究,毛宗岗比金圣叹更注重《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结构。这不仅是因为把长篇小说创作中的“结构”,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提出始于毛氏,而且毛氏比金圣叹的“结撰”说更为准确地指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结构特点,此后张竹坡批评《金瓶梅》时,即承继了毛宗岗的结构理论。毛宗岗用“关目”来分析小说的构架。按他的解读,关目有几个层次:有全书的大关目,如“三分鼎足”;有半部书的关目,如刘备取西川;一个主要人物也可以成为一个关目。每个关目都有起始,不同层次的中小关目,如汉献帝、西蜀、刘关张、诸葛亮、北魏、东吴等,都围绕着“三分鼎足”的大关目进行,由一条仿佛是主题线贯通,全书首尾有照应,中间有关锁,就完成了全篇结构。不过毛宗岗所谓结构性的照应、关锁,同西方小说的结构观念不同,他在((读三国志法》中说:“《三国》一书有首尾大照应,中间大关锁处。如首尾以十常侍为起,而末卷有刘禅之宠中贵以结之,又有孙皓之宠中贵以双结之:此一大照应也。又如首卷以黄巾妖术为起,而末卷有刘禅之信师婆以结之,又有孙皓信术士以双结之:此又一大照应也。照应既在首尾,而中间百馀回之内若无有与前后相关合者,则不成章法矣。于是有伏完之托黄门寄书……凡若此者,皆天造地设,以成全篇之结构者也。”姑且不论毛宗岗所言是否有牵强附会之嫌,但他所提出的判断,同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将百回本“引首”与第一回合并,名为“楔子”,以卢俊义的噩梦结尾,有相似的意思。至少提示今人,中国古代的小说家以“关目”为中心,串连无数个关目,最终构成小说。至于情节之间的照应,不同于西方小说家严格按照情节的逻辑关系加以安排,而是根据立意(象征性的预言)设置关目。毫无疑问,毛宗岗为我们研究古代小说家的小说观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如毛宗岗在夹批中提到“文聘之败,又在周瑜眼中望见,叙法变换”、“曹军折旗,在周瑜眼中望见,叙法变换”云云。这些多次提到的所谓叙法变换,说的是叙事点的转换,显然比金圣叹的“李小二眼中事”具有学术性意味,毛氏力图用科学概念阐明古代小说叙事问题,不能不说是了不起的创造。鲁德才干南开大学

内容概要

古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首先当然是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像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等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密切相连的。他们不仅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的新局面,也使更多的读者通过他们的批评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三国演义》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它本身的魅力外,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改也功不可灭。毛宗岗将罗贯中的原本加以修订,整理回目,削除论赞,修改诗文,增删琐事,改订文辞,从而形成了今日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毛宗岗的评语虽然有些迂腐之论,但也有很多独到见解,如他在《读三国志法》中连用十二个《三国演义》一书有什么什么之妙来夸赞该书,就指出了《三国演义》的精妙所在。他提出的《三国》之中有大关目、小关目以及前后呼应等有关结构的问题,也在中国小说批评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小说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以及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是一部历史演义的典范。

作者简介

(明) 罗贯中(1330~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编著《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等。

书籍目录

读三国志法凡例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第九回 除凶暴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催听贾诩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破吕布第十三回 李催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清水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悖拔矢啖睛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第二十回 曹阿瞒?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鸟巢孟德烧粮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第五十四回 ?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第七十四回 庞令名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浍七军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第八十三回 战獍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孙明巧布八阵图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辨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弟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第九十九回 诸葛?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第一百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邰中计第一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第一百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第一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第一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琳 姜维斗阵破邓艾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渡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章节摘录

书摘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事,又并人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周。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出师表》日:“叹息痛恨于桓、灵。”故从桓灵说起。桓灵不用十常侍,则东汉可以不为三国;刘禅不用黄皓,则蜀汉可以不为晋国。此一部大书,前后照应处。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作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将说何进,先以陈、窦二人作引。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白蛇斩而汉兴,青蛇见而汉危。青蛇、白蛇遥遥相对。0“惟虺惟蛇,女子之祥。”专人正女子一类也,故有此兆。帝惊倒,左右急救人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人海中。水将灭火。光和元年,雌鸡化雄。此兆又切中宦官。以男子而净身,则雄化为雌矣:以阉人而干政,则雌又化为雄矣。六月朔,黑气十馀丈,飞人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见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先说灾异,引起盗贼。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首卷书以蔡邕起,以董卓结,盖邕固一代文人也,使不失身董卓,则《三国志》当成于蔡邕之手,岂成于陈寿之手哉?作者殆为中郎惜之。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谓、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晖、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有此张父,自然生出张角等兄弟三人来。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钜鹿郡有兄弟三人:以此兄弟三人引出桃园兄弟三人来。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脱儒巾而裹黄巾,负却秀才名色。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钛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若无此句,人不肯信。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此事谁见来?此张角自言之,而人遂信之,正与篝火狐鸣一般伎俩。    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称谓绝奇。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名号愈出愈奇。角有徒弟五百馀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书符念咒,只好遣鬼为将,奈何以人为将乎!称“道人”,称“帅”,又称“将军”,名号愈出愈奇。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造语不通之极。如此秀才,宜其不第也。汉将兴,有赤帝、白帝之奇识;汉将亡,有苍天、黄天之妖言。赤、白、苍、黄,二帝二天,正遥遥相映。又云:“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天子既呼张让为父,天下安得不奉张角为师!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谓,以为内应。外寇必结连内寇。    角与二弟商议日:“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得,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州,驰书报封谞。唐州乃径赴省中告变。中涓反作奸细'奸细反作首人,可见内寇吏恶于外寇。帝召大将军何进引出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何不便杀?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隐然鼎足,为三国引子。申言于众日:  “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奉黄天而裹黄巾,煞是好笑。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侑,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好。……P2-3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0条)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首先当然是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像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等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密切相连的。他们不仅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的新局面,也使更多的读者通过他们的批评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上下)》就是经典的一例!
    《三国演义》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它本身的魅力外,毛宗岗对《
      三国演义》的评改也功不可灭。毛宗岗将罗贯中的原本加以修订,整理回目
      ,削除论赞,修改诗文,增删琐事,改订文辞,从而形成了今日流行的一百
      二十回本。毛宗岗的评语虽然有些迂腐之论,但也有很多独到见解,如他在
      《读三国志法》中连用十二个《三国演义》一书有什么什么之妙来夸赞该书
      ,就指出了《三国演义》的精妙所在。他提出的《三国》之中有大关目、小
      关目以及前后呼应等有关结构的问题,也在中国小说批评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
  •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
  •   三国演义这个版本较好,我也是挑了很多的版本才选中这本的,应该说毛宗岗的评论相对可以,但没有特别好的批评本。就这个了。
  •   三国演义已读了无数遍,这次就是为了读一下毛宗岗的评论。不过一起买了史记和水浒传。现在正读那两本呢。印刷质量挺好,唯一不足是纸有点薄
  •   《三国演义》毛氏父子评本是最流行的版本。毛氏父子之前,《三国演义》版本比较复杂,而且没有百二十回本,回目也很不规范。毛氏父子经过整理,将原有回目裁撤合并,成为一百二十回,并在前面加上了一首词。毛氏评点遵从了《三国演义》“尊刘抑曹”的正统思想,使《三国演义》的毛氏评本成为最受欢迎的底本。现在市面上的《三国演义》虽没有毛氏评语,但所用底本均是毛氏整理的底本。毛氏评本以前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国的绣像本,编印质量都很高,但发行量有限。北京燕山出版社也出版过毛氏评本,但排印太草,错别字太多。岳鹿书社的版本就非常好,评点和正文用不同颜色的字排印,利于阅读。
  •   三国一直都是我最喜爱的一部名著。
    这边书籍提出了书中不足的地方,就任何一部著作都存在瑕疵,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毛宗岗客观的对三国进行了评价。
    让读者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了不一样的三国。
    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籍。
  •   书的质量很好,看三国这是第三遍了,前两遍觉得云山雾罩的,没看太懂,这次的毛宗岗批评本,很不错,帮助我理解的更深刻了
  •   三国是一部斗智的战争史,三国演义有许多虚构的成分。毛批本虽然对原书有改动,但总体很好,符合逻辑。其中的批语让人更容易理解三国复杂的事件及背景。
  •   毛评本三国的历史地位不容置疑啊!可称是史上最佳的三国点评本,尤其是书首毛氏父子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气势磅礴,读来心生层云,已经成为各版三国的卷首语,赞一个!
  •   首先,书的封皮的包装不错,很古朴,很有感觉。其次,纸张质量不错,两本书不是很重,最后,里面的评论字体是红色的,和正文部分分开,很明显,很容易辨认和阅读。强烈推荐!这是毛批本三国演义最好的一个版本了,岳麓书社,也是个值得信赖的好出版社。
  •   看三国,读三国,真正要品三国就要像毛宗岗品三国一样仔细,不然遗漏一个细节,就会像千里之堤一样慢慢曲解三国了,这套三国大家慢慢读相信会有新的体会了。
  •   毛宗岗的评三国是经典中的经典 三国迷不可不看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于是我就毫不犹豫借了过来,然后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真的是有一种手不释卷的感觉。
    确实太喜欢三国演义了,所以后来自己索性买了一套,作为藏书,于是我再看了一遍。但是现在真正能留在我记忆中的东西已经不多了,所以我打算多看几遍。
  •   三国演义以前也翻过十来遍,但看了批注后还是很有启发,对一些东西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
  •   说实话,读三国没有读西厢,红楼来得畅快,为什么呢,全篇都是在打仗,凡120回,几乎回回都在打,有时一回打几次,真是是非成败转头空.
    全书时间上,从正史来说,约有60年,有名有姓的人物不知多少,没有一个人从始到终的,所以说书是以事为线,一点没错,这倒是一个大的特点,好像很少有这种小说
    如果说红楼全是写实,西游全是虚幻,三国就亦虚变实了
    人物方面倒是侹实在,没有一个人一直是打胜的,包括曹操,刘备,也没有一个人是从头到尾输的,包括郭汜之流,不过可能是作者对刘备太偏爱,凡写到百姓爱刘备时常欠交待,也常也过分处,最过分的是居然有人杀妻供食,我不信仁义有这么大的力量;
    没看书是地,脑子里最多的是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千里走单骑,赤壁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看完之后,想到最多的是,原来,全是为司马家作嫁衣裳,再想想之后的八王之乱,等等,
    当真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早就想要一本批本三国,这个版本不错,字可能有点小但很清晰。毛批的不错,但总有人说不好,盖是因为他那时的价值观与我们不同吧。总能从毛批中有所感悟,就像一下看了两本书:一本小说、一本散文。又像是看小说时有人与你一起思考。
  •   品毛氏批本,领略大家风范。本人以前读三国,将其视为百年故事书,而读此版三国才领会其何为古典文学上品。实可反复细细品味。毛氏批本本人首推岳麓书社版。书本装帧古朴,毛评以绛红字区分原著,清晰明了,插图也保留古旧遗风。很好!!
  •   毛批的三国好就好在,每一回他都点出了回目的主旨、细节以及隐藏在后的主线,虽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掺杂在内,但仍然是非常好的一部评书。
  •   是书和金圣叹批评之《水浒传》都堪称中国古代文本细读之经典,当前中学语文教师尤其需要一看。看毛批方知罗先生之用心,读金评乃晓施大师之意图。如煮酒论英雄一段,看毛氏之点评,有如快乐驿站画面之文字注解,恰到好处,知者会心一笑。其中“从龙说起,渐渐说到英雄,又渐渐说到当世人物。亦如雨之将至,而先有雷;雷之将至,而先有龙挂也”点评甚好,好文附以好评,可谓经典。操曰:“夫英雄者,心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此话满怀自负。玄德倒问一句“谁能当之”,妙甚,不但不自以为英雄,且似并不知曹操为英雄者。后操手指玄德又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可知曹操自以为英雄,又心畏玄德为英雄,一向只是以心向待,不曾当面说出,今番酒后,不觉一语道破,乃是以此言试之,玄德亦深知,故此大惊,不觉失箸于地,乃借雷声掩过耳。诸如此类点评皆能得文心,极好。
  •   第一次读毛批三国,是在读初中的时候,感觉受益匪浅!无奈书非借不能读也,当时还给朋友的时候,那份不舍,至今难以忘怀~~此后,一直在寻觅想要收藏,无奈因为版本不同,总不能如愿以偿......无意于当当中寻获此书,大喜过望,收到书后,不禁细细端详:书面朴实素雅,纸透余香,果真没有让我失望......在此,推荐给各位喜看《三国》的朋友,毛批三国,我个人认为是比较经典的,有理有据,个人好恶显而易见。有朋友说,他的评论太主观,个人色彩太浓,我深以为然,不过,这才是毛批嘛,我们大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评论三国啊,至于毛氏评论,全做参考罢了!再有,这个版本的内容、评论是由不同字体、字号、颜色排版的,让读者一目了然,此为本书的又一亮点!大力推荐!!希望书中结友,希望收获知己!!
  •   经典的三国,经典的批评本!
  •   批评的很好,很符合大多数中国人对三国故事的理解
  •   此书整体感觉不错,毛批的,理解起来更容易,书皮包装还算不错,但是里面纸张薄了些,文字也有点小,不过我本人到无所谓,整体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我还是推荐大家,想读三国,想了解三国或者喜欢三国的朋友,值得收藏!我想我看完了,以后留给孩子慢慢学习!
  •   内容中点评是红色的很好看 三国这类名著看过多遍如今再重温时伴着点评就如同两个书友一起谈论一样感觉很好
  •   毛宗岗批评本,内容上无可挑剔,绝对的经典本。纸张虽不算太好,但也可接受。
  •   鉴于书的质量不错,所以还是给个五星吧。批字是红色的很容易分辨。不过内容很失望,什么毛批三国,文字游戏罢了...
  •   毛批三国,经典啊,书的质量也很好~~
  •   要有金批的三国就更好了。
  •   儿子超喜欢三国,这也是专门为他购买的评点版本。读后感觉不错,对毛批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看来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不错
  •   史海争锋,当读三国。
  •   这套三国不错,在新华书店看上这套书了,到当当网一看,还真有,真不错!便宜了好多!
  •   好书推荐给所有三国迷看。
    纸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薄,还可以的。
    错别字也不多,主要是现代人书评部分,可以直接忽略
  •   毛评三国虽不能与脂评红楼和金评水浒相比,但还是比无评论的版本来的有趣!
  •   买来送给外甥的,他超爱三国,希望他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三国。
  •   很喜欢三国,批注可以借鉴,最好自己去理解
  •   品三国,做人,治国,齐家都十分有用.
  •   很喜欢这本三国,写得很详细,原文和评注分得很清楚,易让人明白。
  •   以前在图书馆读过,很好看。毛宗岗给人感觉是个可爱的老头子。哈哈
  •   虽然是正版,但还是有一点点错别字啦,读的时候仔细点哦经典的版本,毛宗岗写的还是挺不错的,而且有一点儿搞笑
  •   毛宗岗评论还是有点问题,虽有亮点但多有生硬附会。
  •   毛宗岗的批注很到位,很不错的书!
  •   毛批的要比那个什么名家汇评优看头~在书店对比过后才来买的,作为一个3国迷,看过毛批的又加深了对3国的理解,然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观点,他在哪个社会发展中能看到的夜有局限性,但权利欲与斗争都是一直存在的,3国就一部斗争的历史,人物之间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但社会其实比小说描写的战争还要残酷~3国还有忠义理志信,但这个社会囊?好像有点扯远了~
  •   真的很难,当初是一套四本一起买的,主要还是为了红楼梦和水浒的批评本去的~
  •   纸张、版式都不错,相当喜欢这套批评本!
  •   买过脂砚斋批红楼,感觉不错,这个还没看,觉得应该也不会错~
  •   此书很好,读之有味,特别是毛氏评语,更要细看。书中校对有些问题,希望再版时能更正,各希望校对者能仔细些。总之,瑕不掩瑜,可买,要读。
  •   现在看“四大名著”主要就看装帧、版本、印刷质量了,岳麓书社版的不错,值得收藏!
  •   找了好久的毛批 读来酣畅淋漓
  •   读毛批真的真的能读出很多自己以前读不出的东西,这个版本很好!
  •   帮同事买的。同事看了以后说相当好。赞一个
  •   毛批,你懂得~
    双色印刷,批注红色字体,一目了然~
    很好很喜欢
  •   买了好久,终于如愿以尝的看到毛批本了
  •   书写得太好、太好、太好。批的多余、狗尾续貂。刚开始的时候还看看、到后边就都直接跳过了/喜欢这样的大开本,看着过瘾。佩服古人,五体投地。
  •   非常好的点评,书纸张较差
  •   此版本很好:1,装帧优良。2,排版适合阅读。是评本中排版较好的了。3,毛评本是经典读物了,其本身无用多说。4,价格自然不菲啊。5,用思辨的方法去读毛的批注较好,毕竟我们事后诸葛,有很多信息比前人多,有更好的判断。
  •   名家点评,名社出版,值得阅读。
  •   读了一点 书很厚实
  •   我觉得批注几乎是点睛的作用,有了批注,读起来像是开了一扇窗户,感觉读起来特别清晰。书质量也可以。
  •   书的手感不错,拿到书有让人很想读一读的感觉。
  •   很好的书,只是字小了点。
  •   买来收藏的,除了纸质外其它都满意。
  •   好版本,朱批学问深,是那个时代人的正统观念。读朱批才能知道作者行文的许多用心之处。
  •   读的有点上瘾,评论也很好,让我们读的过瘾。
  •   还可以的,读起来比较有趣味
  •   有批注果然很容易读懂~
  •   借专家的人眼畅读,别有风味!
  •   字有点小,其他还不错。
  •   内容还没来得及细看,双色印刷地不错,评论的字稍微有点小,只适合年轻人看。
  •   很棒,就是字体小一些...
  •   看了上半本,真不错,是在文章中加的批注,几科是每一重要段后面都有批注,能看懂,不过最好有自己的看法那是最好的!
  •   一直想买的书,终于等到降价,立即拿下,怕恢复价格会后悔。
  •   昨天晚上下单,跟踪流程发现凌晨3:00就从广州发货了,今天中午就送到了,估计昨晚负责供应的人都彻夜未眠。对你们的这种精神我十分感动,为了我能尽早的拿到书,你们不休不眠,相当可贵,相当辛苦。
  •   书不错!和我爷爷的 清刻本 内容一样!!就是想再看一遍!
  •   书质量不错,也很好看
  •   一直想买,趁当当搞活动之机拿下。这套书终于买齐了。
  •   非常棒,书好,字好,质量好。
  •   您喜欢这写点读本书吗?分享吧~非常喜书心得与大家欢——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   字体比较大,印刷也很好。不错的书
  •   书很不错,印刷质量很好,书的味道也很好,物流也很给力,很快的!
  •   书是好书,可惜送到我手里时,跟一本旧书没什么两样,我很生气。因包装时,没有用包装纸或者包装袋包装好,固定好,让书在盒子里来回摩擦,经过十几天的长途跋涉,书已经摩擦的面目皆非,外包装盒子也开了口了,里面的书都能看见,如果不是胶带粘着书就出来了。当当网能否在包装上下一”
    我给当当网提一个建议:当当网能否在包装上点功夫,改进一下包装,用包装纸或者包装袋包装好,用绳子绑扎固定好,让我们不要再买到“旧书。
  •   拿到书后,挺满意的,无论是书的外观还是书的纸张质量,我都很喜欢。
  •   第一次买到的书有坏损所以就退还了,这次总算没让我失望
  •   书很好,只是有几页纸装订的不是很好,希望以后能够改善
  •   书非常好,纸张不错,字体大小适中,评论也非常精彩。唯一不足的是,送来的书,封面上有道划痕,估计是开箱时候划破的。
  •   书不错,快递太慢.
  •   半天的时间我就收到书了,很满意,除了纸张有点薄。这个版本确实很经典,批注很到位,值得收藏。
  •   很喜欢,关注很久
  •   内容,评论都十分到位,教人处事哲学与做人真谛
  •   同学蛮多人买的,据说不错
  •   这本很多人买,据说很不错
  •   边角有损,书面有脏污
  •   还好 对人生很有启发。。。
  •   比预期的好,奇迹清晰,纸张质量也不错
  •   这套丛书印刷极好,值得收藏。
  •   正版书籍,而且价格合理。
  •   应该早点看,每次都有体会
  •   版本太多了
  •   儿时听过没看过,如愿了。
  •   很喜欢,期待很久,终于拿到,岳麓书社版本好
  •   好书,好的服务态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