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传

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朱文通  页数:250  字数:22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本书对革命先驱李大钊的一生进行了较为客观、详实的评述,作者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李大钊的家庭状况、亲属关系及青少年时期的情况叙述的尤为详尽。本书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有益读物。

书籍目录

一、颇有悲剧色彩的人生摇篮 充满悲壮气息的身世 “人之生”的乡土境遇二、人生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挣脱科举制度的桎梏 永平府中学堂的注学生活 赴天津投考新的学堂三、深研政理的有志青年 求学津门 受到资阶级革命的熏染 编译书刊  评论时事四、求学日本  入早稻田大学 积极投入反袁斗争 民彝思想的形成 以文会友五、艰难探索 创造青春中华 “调和”思想及其实践六、选择马克思主义 受聘北大 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宣传十月革命七、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建党前的准备工作 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建立与发展 推动北方各地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八、献身革命 促进国共合作的建立 推动北方革命运动的发展 学术思想的发展 最后的斗争附:李大钊生平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李任荣,字华亭,生于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廿六日。他是大黑坨村老李家李如珠的二儿子。李如珠上有一兄,下有一弟,皆已成家;在叔伯兄弟中间,李任荣行四。李任荣自幼聪敏,喜好识字读书,从而深得李如珠的兄长——在李任荣出生时已经整整40岁的李如珍的喜爱。李如珍是个走南闯北、争强好胜的人,人生的唯一缺憾是,在老伴崔氏又生下一个女儿,完全失去生育能力时仍无子嗣;因此,在李任荣童年时,他和李如珠议定,过继李任荣为子,以续香火。李任荣过继到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大伯父李如珍家后,拜执教经验比较丰富的昌黎县增广生赵辉斗为师,奋发求学,以图科场有名。然而因种种缘故,他直至去世时也没能考中生员,死后仅落得一个“童生”的名分。16周岁那年,他和西走马浮村(在大黑坨村西北5公里左右)周家的一个姑娘结婚。婚后,他不幸得了肺病,开始被病魔缠身。李任荣究竟是在何时患上极其难治的肺结核的,已很难查清了。不过,据说他在光绪十三年书写由其继父李如珍以“从九品”的身份“督办”、由他的老师赵辉斗“撰文”的“华严寺前置买香火地基碑碑文”时,身体业已比较孱弱,是铺着毯子跪在碑上书写的。他可能是抱病书写碑文的,碑文用比较标准的楷书书写,笔画均匀、劲挺,字体隽秀、规整。这方如今保存在大黑坨村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内的石碑,充分显示李任荣当时已经有了比较深厚的书法功底。光绪十三年为农历丁亥年,系举行童试科考之年,李任荣在那一年是否又参加了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童试科考,已不可得知;但从他当时的身体状况看,放弃参加考试的可能性很大,即便勉强又去应试,也很难考出比较理想的成绩。光绪十四年五月初四,渤海湾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大地震,乐亭县境是重灾区之一。地震发生时,李如珍家的房屋因新翻盖只有7年,比较坚固,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害;而李如珠家的房屋较老,危险性很大。生性孝顺的李任荣从睡梦中被强烈的地震惊醒,异常惦念住在村东头的亲生父母的安危,见继父家没什么危险,不顾自己体弱有病,火速赶到自己的原家察看。他见房屋破损严重,时刻有倒塌的可能,急忙把自己的生身母亲背出屋子,一直背到了继父家门口西侧的“老母庙”(奉祀观音菩萨)前的安全地带。P2军警的残酷镇压,是为历史上的“三一八”惨案。次日,段祺瑞政府发布了逮捕李大钊等人的通缉令,从此,北方的政治形势日益恶化。1926年秋,北伐军攻占武汉,中共中央致信李大钊,请他和罗章龙前往武汉,许多同志也劝他暂时离开北京,李大钊考虑到为从各方面策应北伐,在北京还有许,多重要工作要做,而国共两党北方负责同志已先后南下,需要有人主持北方的工作,所以,李大钊决定安排罗章龙去武汉,自己将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搬到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西院的一个旧兵营里,在其他同志南下之后,仍坚守在工作岗位。  在白色恐怖日益严重的政治形势下,李大钊领导的北方区委保持了与北方各地党组织的联系,及时地以“白芳渠”(即北方区的谐音)等代号传递工作计划、报告和各种信件,继续领导着北方党的工作和群众的革命活动。首先,壮大了党的组织,使党团组织稳定发展,革命统一战线也不断扩大。自“三一八”惨案至‘1927年2月,仅北京一地,中共党员由三百多人发展到一千多人,共青团员有更大发展,大学以外,许多中学也建立了团组织,同时,国民党员也从两千多人增至四千多人;另外,李大钊派遣革命同志深入农村开展工作,建立农民协会和武装,使直隶、内蒙、山西等地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仅据1926年底乐亭、玉田、清苑、蠡县、围场等十八个县的统计,就有农民协会会员’7295人;除了积极领导革命实践之外,李大钊在革命理论方面也在继续进行新的探索,继《土地与农民》之后,又完成发表了《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等论文,探索着中国革命的新的道路。  1927年4月,奉系军阀控制下的北京政府经过较长时间侦察,发现了李大钊等人的行踪。6日上午,全副武装的军警三百余人包围了苏联使馆。李大钊与妻子、两个女儿,连同滞留北京地区的国共两党工作人员及苏方人员共六十余人一同被捕。此后22天,李大钊在警察厅的看守所里度过了他一生最后的时光。

编辑推荐

  作为一位革命先驱,李大钊的一生短暂而又光辉,从天津投考新式学堂开妈,他就开始了他努力于摆脱桎梏的一生:到求学日本,选择马克思主义,献身革命……本书较以前的李大钊传记作品,更注重其家乡、出身、家庭状况等的研究,对于李大钊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李大钊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