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白先勇(卷)

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作者:白先勇  页数:301  字数:35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白先勇先生多年来以其精湛的小说艺术为中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小说集《台北人》和《纽约客》以独辟的视角,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一系列海外中国人的形象,堪称中国部分社会史的一个形象化缩影。这些小说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并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观念、技巧进行创造性的自然融合,同时注入了作者独具的历史悲情和文化乡愁,达到了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长篇小说《孽子。等作品,真挚大胆地探索人类边缘生活状态,拓展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纯文学表现的缰域。独特的生活领域,独特的人生经验,独特的精神境界,为中国文学创造了独特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长期以来,他的作品深受华人读者喜爱,对当代华文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白先勇,当代著名作家。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在读小学和中学时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庆生活,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港、台湾、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后入台南成功大学,一年后进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1960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到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

书籍目录

永远的尹雪艳国葬梁父吟思旧赋游园惊梦秋思岁除花桥荣记一把青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玉卿卿孤恋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金大奶奶寂寞的十七岁芝加哥之死谪仙记上摩天楼去安乐乡的一日月梦青春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冬夜夜曲骨灰蓦然回首《现代文学》的回顾与前瞻我的创作经验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的寻根记白先勇小传白先勇写作年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首届北京文学节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白先勇(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最后的贵族.白先勇以他不平凡的经历以及童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创作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中短篇文学作品,揭开了末落贵族逃离大陆后神秘生活的一角,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了解那个时代的世态炎凉.
  •   书的质量好,文章也相当不错.
  •   好人好书
  •   以前看过一本白先生的书,觉得不错,就买了!看完了感觉有点沧桑,有点凄凉...
  •   我比较喜欢按人头来看书,白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   并非想象中的好看。只不过凭此了解一些人的生活
  •        其实《玉卿嫂》和《城南旧事》还是很有些共同之处的,同样是儿童视角,同样写了爱情,也同样因为儿童的无知天真而误打误撞造就了些因果。儿童视角是诚实的,即便十岁的孩子并不懂大人眼神里的愁怨和情思,但他们看到的世界更纯粹,也更直接而真实。有时候也会觉得当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去看悲剧时,也能少些痛处,多些希望。
      
         爱情不是天道酬勤,玉卿嫂怕就是没明白这一点。她显然爱得太用力了,她真是什么事都替庆生想得周周全全的,连一个毫子都舍不得用的她,全部的钱都留给庆生,再苦再累也是为着心里的那份期待,为了攒够了钱一起离开,一起生活。只是她不懂她付出再多又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给了庆生更大的压力和最终导致的一场叛离。连荣哥儿都能感受到庆生的窒息感,极大的愧疚和内心的不肯妥协交织成痛。而身在其中的玉卿嫂或许懂得,但她无能为力,她只能更用力去对庆生好,用爱去限制他。一边是对庆生的无限柔情,一边又是对渐渐不听话的庆生的限制,只是再用力得箍着庆生的颈脖咬他的膀子,她也只能拥有他暂时的肉体。
      
         最后玉卿嫂用最极端的方式占有了庆生的身体,显然对她来说,庆生就意味着爱情和希望,而这也就代表了她不可失去的全部。只是我觉得,当生命只剩下一个依赖和寄托时,本身就是一桩悲剧。
  •     《玉卿嫂》
      毫无疑问,在白先勇笔下玉卿嫂长得是美丽的,对爱情和生活是极度向往的,然而,她的爱情让我感到恐惧,无法想出在平时的生活中安静的如莲花一般的女子骨子里居然有火山爆发一般的热量爱,让人窒息。她很爱庆生,很爱很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任劳任怨,为他付出一切,甚至是她生活的动力,是她的世界,使他的生命。而恰恰是这样的爱,让庆生感到害怕,压抑,透不过气,或者说庆生根本不爱玉卿嫂,只是把她当做生活的依赖,经济的来源,因为庆生吃的用的住的统统都是玉卿嫂给的,他在玉卿嫂面前就像一只小白兔,心惊胆战,坐立不安。庆生长得很漂亮,玉卿嫂不喜欢他出去,想让他整天呆待在房间里,视他为自己的物品,自己的禁脔,所以当庆生喜欢上了其他年轻的女子时,正是她这种畸形的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他们做爱的时候,玉卿嫂把庆生杀了,随后自己也随他而去。
      玉卿嫂爱的失去了自我,所以当她发现庆生要远离自己的时候,才用这样极致的方式——死亡,让自己用死亡很庆生在一起,认为这样就会永远在一起了,谁也抢不走庆生了。为何不看开一点呢?不过就是一个男人么,但是这个男人是她的信仰,当她的信仰已不再时,生活也随之枯萎。生无可恋,不愿麻木的活着,死亡是最好的选择。既然活着无法在一起,就选择一起死亡,这或许是一个女人爱一个男人爱到极致爱到疯狂的诠释吧。
      
  •     白先勇的《游园惊梦》、《永远的尹雪艳》都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女性的悲剧,《玉卿嫂》这篇也是如此。前半部分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在刹那间结尾之后还是让我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爱情对玉卿嫂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她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用在身子孱弱的庆生的身上,给他安顿住所,缝衣补被。这样的女子虽然外表柔弱却有一颗追逐自己的爱情的勇敢的心,即使现实残酷。寄人篱下遭人欺负的生活境遇也未曾消磨她坚强的内心,她向庆生不断描摹着心中也许已经规划好的未来他们的幸福生活。
      对于爱情的抒写,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不乏“求之而不得”的典型爱情模式,《玉卿嫂》也不例外。结局玉卿嫂和庆生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状虽出乎意料但仔细想想似乎也是必然。她与一般希望找个家境殷实的人家嫁了的一般姑娘不同,她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在现实生活的不如意的囧况下庆生成了她坚定地活下去的希望,她所构造的那个未来新生活是她努力劳动、生活的动力,仿佛是一个美好的梦指引着她往前。最后当庆生抛下她另寻所爱时,玉卿嫂心中的梦霎那间碎了,心也就跟着碎了,希望没了,这种冲击使她绝望,也许也由爱生恨,选择了死亡。
  •     1.
      写小说的人,曾经沧海难为水。
      白先勇和张爱玲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反复地写自己生命中的沧海。也许还得加上曹雪芹。
      
      2.
      白先勇父母的婚姻算是相当完美的吧,也许跟宗教信仰有关。在那个年代,真是难得。尤其跟蒋介石比起来。
      
      3.
      近两年来越来越感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
      
      比如建国以后,
      
      40、50年代的人几乎全部命运坎坷,少数后来靠个人奋斗或出身熬出头的自然收益倍增,但是仍然痛失青春,所以他们或她们值得拥有;
      
      60年代的人如果有个好出身(清白、有收入、重视教育即可)或者个人比较上进,则可以不怎么走弯路,在正当时的年纪做该做的事,如果读了龙凤学校的本or硕,又具有战略眼光地留在本土发展或早早归国,必然倍受组织器重成为重点培养对象,顺顺当当走到如今纷纷占据各行各业柱石的位置,留在国外的也早已轻松中产或中上产;
      
      70年代的人算是建国以后至今命好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
      
      再比如民国时候,
      
      《谪仙记》里面四个女孩子论出身教育背景个人容貌才干,未必不强过宋氏姐妹,可惜生时也晚,最后能在美国上中产已经算是同时代人中的好结局了。
      
      以上种种,不是命又是什么呢?
      
      4.同时代人,也人各有命。待会再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