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史

出版时间:2006-10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作者:许纪霖,陈达凯  页数:531  字数:47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自1995年出版以来已经经历了十来个春秋。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学术解收的力量,曾经风靡于中国学术界。本书即是在那一特定时期,一群知识分子依据现代化理论进行探索的结果。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从现代化变迁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著作。它以现代化为指向与核心,从政冶、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学术、军事、习俗诸方面重新观察并叙述了1800年至1949年的这段历史,全方位地描述了中国社会这一时期的宏观全景和内在脉络。本书以其视野开阔,结构新颖,立论鲜明,材料扎实,文风从容的特点在专业工作者和非专业读者中获得好评。     历史翻过了20世纪,进入了新的一页。本书作为具有探索性质的通论性著作;在学术转型的年代得到了史学界和知识界同仁的肯定,同时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必不可少的一本著作。本书2006年的再版,既是对于过去研究的回顾,更是对于未来探索的推动。

作者简介

许纪霖,1990年代的第一个冬天,一批希望以新视角和方法探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中青年学人在历史风云变幻的激荡中,在现代化理论的感染下,集中了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智慧,合作撰写了这部专著。
当年的这批作者,而今多数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独

书籍目录

总论  中国现代化的启动类型与反应性质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主题与运作背景  政治变迁中权力聚散的历史循环  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  社会分层与现代化动力群体  文化危机与思想冲突第一章 巨变前的社会经济景观  前现代化的经济结构  工商业的发展和市场渗透  人口压力下社会经济的病变  中国与世界的贸易第二章 新思潮的萌动  传统文化观念与明清士风  “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与西学东渐  洋务思潮与“尚富强”的新价值观念  “中体西用”思想模式中价值观念的对峙第三章 危机中的政治嬗变  传统的政治文化与政治秩序  西方冲击下政治传统的裂变  王权危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  王权危机之二:地方势力的增长第四章 中国工业化的发轫  外资近代化企业的建立  工业化中的公营企业与政府作用  私营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二元的工业发展道路第五章 士大夫的流产变革  政治嬗变的前提  维新群体之三大政治变革模式及其后果  戊戌变革的社会氛围  维新运动的回响:中国近代变革的双重取向第六章 社会经济结构的二元化  新型社会集团的出现  通商口岸:中国的现代化中心  《马关条约》后的全方位开放  二元经济格局的形成第七章 世纪转折点上的文化思潮  旧传统与新思潮  古经新释:民族危机中的使命感  佛法人世及其结果  山呼海啸,西潮东卷第八章 清末新政:从传统向近代的过渡  教育改革:从废科举到兴新学  新式军队的形成  预备立宪运动的进程  走向近代法制的开端第九章 “新政”的替代物——革命  晚清革命的中坚与社会基础  士绅阶层的政治疏离  地方势力的坐大与中央财政危机  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第十章 从民主政治到权威政治  清王朝的灭亡与政治社会的解体  南京临时政府的民主政治设计  袁世凯:从总统到皇帝第十一章 文化变迁与价值重建运动  民初社会的价值紧张  以《新青年》为核心的启蒙思想家  打倒“孔家店”与“文学革命”  从人性批判到社会改造第十二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经济  军阀政府对经济的失控  产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经济环境和企业家的进取精神  资产阶级团体及其政治影响的加强第十三章 “五四”后的社会文化思潮  社会改造思潮的勃兴  “问题”与“主义”之争  文化保守主义的崛起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第十四章 军绅政权和国民革命  权力危机中的军绅政权  “法统”之争背后的权威真空  五卅运动:广泛的社会动员  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革命第十五章 国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  “以党治国”的党治国家模式  国民党政权面临的三重挑战  脆弱的三民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  行政机构的建立与社会控制的强化  专家参政:政治参与的有限度开放第十六章 南京政府的十年经济  中产阶级的忧虑和民间工业的盛衰  发展国家资本和开发国防工业  银行改组和金融资本的国家化  币制改革带来的经济繁荣第十七章 现代化变迁中的土地改革  国民政府对农村渗透的失败  国民党的土改与顿挫  中国共产党的农民革命  改造乡村道路的多元探索第十八 章主体文化与文化主体的颠覆  国民党的党治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党主体文化变革的奠基性努力  自由知识分子的文化努力第十九章 国民政府的战时集权  战时集权体制的建立与强化  政治过程制度化的努力  权力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无序化  集权面临的挑战第二十章 战时统制经济  战时经济下的资源分配与商品输入  统制经济对民间工业的影响  国家资本的畸形发展与结构性腐败中的官僚资本  从通货膨胀到财政总危机第二十一章 文化的价值重建与政治抉择  终极关怀的玄学重建  自由主义的理念  权威主义的恶性变形  新民主主义文化及其胜利第二十二章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衰败  战后重建政治共同体的失败尝试  昙花一现的战后自由主义运动  国民党组织的自我解体后记2006年版鸣谢

章节摘录

  在中国现代化行程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这就是从文化认同到价值意义、意识形态的全方位思想危机。现代化的变迁自然包含着文化层面的结构转换,然而出现如此深刻的思想危机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中国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西学的冲击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及价值失范的一个原因,虽然这些外缘性动因在其他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进  程中也曾普遍出现过,但并未导致中国式的全面思想危机。像日本通过对神道和儒学这些传统价值的重新阐释,发掘出了支撑日本现代化精神的本土资源,最终以“和魂洋才”的中介形式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转型。  那么,中国为什么没能顺利地走上这条中兴之路呢?  众所周知,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主流文化的地位。关于儒学的内在结构,按照宋人刘彝的说法,可分为体、用、文三个部分。“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代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这相当于文化体系中价值系统、知识系统和意识形态三个次生系统。不过,体、用、文在儒学内部并不具有独立的思想形态,也未得到自由的理论展开;相反地,却被融于一个包罗自然、社会、政治、伦理、宗教于一体的有机宇宙论图式之中。这种“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学说通过士大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将精神象征系统(伦理道德规范)、社会象征系统(宗法血缘关系)和政治象征系统(普遍王权秩序)高度整合在一起,从而以伦理一政治一体化的人治主义政治模式为整个大一统结构提供了合法性的价值基础。而作为大一统中枢的王权又倒过来支撑了儒学在精神领域的垄断性地位。  儒学自先秦原儒诞生之后,曾有过两次大的流变。第一次是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宇宙论,它以自然神秘的天道演绎出普遍适用的王道,在两汉确立了官学的地位。中经魏晋南北朝的衰落,到宋明程朱陆王以伦理本体的形而上学重建儒学,实现了第二度中兴。不过到了清代,儒学又重现疲软之势。无论是“内圣”还是“外王”,都陷入了山穷水尽的思想困境。  对儒学的挑战最初并非来自西学,而是源自儒家学说本身。清代,虽然宋明理学据有官学的地位,但在民间学术中经学考据却成为清学的主流。考据学原是作为理学的补充而出现的,即为理学作学理的论证和考辨,后来逐渐独立,成为对空谈性理的理学之反动。*经过几代学者的细考穷究,到乾嘉后期,儒家经典的研究已有山穷水尽之势,以后一部分思想活跃的学者就将兴趣伸展到儒家以外的先秦诸子以及佛教那里,并且从训诂重新转向对义理的探求。晚清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等人思想中的“异端”成分与其说来自西学,不如说主要来自佛教。正如梁启超所言,整个清代学术史,乃是一部“以复古为解放”的历史,“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夫既已复先秦之古,则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西学尚未上阵,儒学的气数已然殆尽。  另一方面,宋明理学将道德性的内圣之学发展到极致,却对政治性的外王之道无所贡献,以至于许多“醇儒高谈心性,极高明之致;一涉政务,便空疏之极”。清代的考据学更将儒者锁闭在书斋经典之中,不问世事埋头注疏,这一切在相当程度上乃是宋之后皇权膨胀、道统式微在文化上的反映。  本来,儒学有可能成为纯粹的道德宗教,然而这与内圣外王、学以致用的原儒精神是相违背的。到了晚清,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深,人们开始不再以陈义高下的道德标准,而是以是否能够富强救国的功利尺度来考虑问题。这种从理向势,从义向利,从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转移的趋势,使儒家的精神开始功利化。求变成为当然之势,起先从器物层面,随之到制度层面,最后一步步逼近价值层面——纲常名教,儒学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动摇。  如同汉晋之际的第一次危机一样,晚清的儒学第二次危机就其发生学而言仍然是产生于中国文化内部的危机,一部分感觉敏锐的儒者开始将视线投向外来之学(佛教或西学)。当本土文化还充满着生机时,异域文化只能处于一种被异化的地位,而不能形成积极的挑战;只有当本土文化日暮途穷时,异域文化的冲击才会显示出某种摧枯拉朽的力度。中西文化碰撞早在明末即已发生,但中国文化的危机却迟至清末才出现,其原因就在此。  值得注意的是,每当思想危机降临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总是表现出一种激烈反传统倾向,即全盘否定作为主体文化的纲常名教。“五四”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在世界文明史上颇为罕见,但在中国文明史上却并非首例。早在魏晋时代就有过一次预演,当时的“竹林七贤”对名教的态度丝毫不逊于20世纪初的“五四”新青年。当然,反传统的勇气和资源并不一定要借助于西学,事实上,19世纪末谭嗣同以佛教批判名教的激烈和彻底程度同“五四”时期相比已是不分伯仲。只是到了“五四”时期,随着传统政治秩序的崩溃,全盘否定名教才从个别人的行为演化为知识群体大规模的行为,思想危机开始表面化、剧烈化。这一思想危机是全方位的,它包含着文化认同、价值意义和意识形态三个次生危机。围绕着克服危机和文化重建的主题,中国知识分子以及有关政治集团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展开了不断的论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现代化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从现代化变迁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著作。它以现代化为指向与核心,从政冶、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学术、军事、习俗诸方面重新观察并叙述了1800年至1949年的这段历史,全方位地描述了中国社会这一时期的宏观全景和内在脉络。本书以其视野开阔,结构新颖,立论鲜明,材料扎实,文风从容的特点在专业工作者和非专业读者中获得好评。
    这部书是当年一些学术新锐,依据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进行探索的结果。首次出版到今天已经十六年,当年的年轻学者几乎都成了各高校的学术中坚,或是处于领导地位,很难再写出那样锋芒毕露的作品。特别是作为撰写者之一的高华教授,带着遗憾撒手西去。
  •   这本书出版有些年头了,九十年代中期一帮初露锋芒的青年学者分章写成的,现在这帮人大多数都成为中国学术界独当一面,风头正盛的中坚人物了。这本书再版,若再让一个历史系学生来看,怕依然会觉得新颖,这大约是何中国历史传统教育的结果。现代化的理论已经成为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范式,大有取代革命范式之势。全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视角全方位的重新审视自鸦片战争到共和国成立的中国近代史,视角宏大,分析深刻,以现代化为主轴,展现了中国步履蹒跚的社会进程。去意识形态化和立场中立化确实是此书的灵魂,不再以一种两分视角脸谱化得看待历史,无疑体现了这些学者当年挑战教条权威的锐气。不可否认由于此书各时间段、各方面是由不同的作者写出,章节间存在着明显的隔膜,但是瑕不掩瑜,这本书可以作为历史专业学生和有一定近代史功底的历史爱好者,对于一般读者,此书可能显得过于专业了。遗憾的是这本书乃是第一卷,显然当初各位新锐学者是指望出第二卷即四九年后的历史,但以现在那些学者的声望和繁忙,怕是已经不可能再纯自由的合在一块编著下本书了。我们怕只能接受这样的遗憾了。
  •   90年代初的治学应该还是比较严谨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准备好好看看。
  •   早就知道这本书了,只是市面上已经断货多年,这次重新出来,一定要买。主要是编写体例非常新,何清涟女士也是撰稿人之一哦。
  •   期待第二卷的出版
  •   视角独特,观点新颖。
  •   非常好的一本书,推荐。书的内容和分析见解很到位,很有说服力,是到目前为止此方面书籍让我最满意的了。
  •   选编得很好,对这本书买之前就一直想借来看,可是一直没借到。
  •   书好,到快,有票
  •   还好还好好好好还好还好好好好还好还好哈哈
  •   对于读腻传统体例的近现代史的读者来讲,完全可以将此书作为学习教材
  •   第二卷什么时候出啊,恐怕没有机会了
  •   一直对当当的书的品相比较满意,这次好几本都很差,上面都是灰尘痕迹,擦也擦不掉。希望以后多关心一些读书人的心情,不要弄的太脏了。
  •   书不错,就是到货时间太慢了
  •   粗看了一下,很好。
  •   只是觉得篇幅太小了点。
  •   从中国的现代化这一角度解读中国近代史,让人耳目一新。作者的学术功力的集中体现不可不读。
  •   这本书,还可以吧,但是不是很吸引我,好不容易才读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