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作者:王志刚,许立新  页数:319  字数:243000  

前言

黄河,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摇篮。是她.伴随着人类走过从直立向现代人进化的整个漫长里程.我们把这一里程称之为远古。“远古”与黄河的衍生史相比.实在不算什么.但远古所蕴涵的人类的历史意识、创造精神和由此而衍生的远古人类文化,则分明标示着人类与黄河不可分离的关系。说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是因为中华文明的主流,自从三皇五帝以来的数千年里,始终围绕着黄河流域演展。黄帝,炎帝的涿鹿之战.禹立九州之第一个王朝,商汤的鸣条之役逐夏,周武朝歌之战灭纣,秦皇汉武的“大一统”帝国,唐宗宋祖的略输文采,成吉思汗的弯弓射雕;神农的”亲尝百草”教民耕种,商汤的甲骨、青铜文明,春秋战国的百家论争,孔子的百代先师,司马迁的史家绝唱,诗仙诗圣的超凡气象,繁华的清明上河画卷,不朽的戏曲小说——这些先人的武功和文治,有哪一样能离开黄河。有哪一场大戏不在黄河这个大舞台上演绎!在中华民族同黄河之间的共生关系中,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万里波平的。从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开始,人类就在与黄河的混融,搏击中共生,共存。人类在享用黄河带给的“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的同时,也曾无数次遭遇滔滔黄水、沉沉黄沙的重击。深埋于黄河之下的北宋繁华的京都开封,就是大河之威赋予人类伤痛的明证。

内容概要

《黄河:拜谒龙的故乡》讲述了:说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是因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在数千年里始终围绕着黄河演展。最早的王朝和大一统帝国从这里开始中华早期的经典思想和诸子百家在这里诞生,农耕之兴与丝绸之路由这里起步……黄河以它古朴苍劲雄浑坦荡的体魄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民族。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类何时投入黄河的怀抱
大河从远古走来
遥启天边东入海
天赐大河“黄”姓的生命特质
黄土垄下的远古岁月
第二章 河畔逐鹿启开文明的大幕
文明的曙光
伏羲、女蜗划方圆
涿鹿之战与黄帝的创举
大河之威与尧、舜、禹圣明
夏立九州、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第三章 第一个黄金时代
君臣之际的典范:商汤和伊尹
甲骨文的今古传奇
殷墟——青铜时代的见证
文王“演易”,武王“克商”,周公“制礼作乐”
“礼坏乐崩”时听百家争鸣
孔子,墨子留下的万世瑰宝
农、工、商、水利大兴的“技术主义”时代
第四章 “大一统”帝圜从这里出发
从兵马俑看秦始皇
车同轨、书同文、百世都行秦政治
天汉风流与丝绸之路
秦汉之农耕、手工业和中医术
秦汉的倡人、方士、食文化
“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及其《史记》
“白马负经”与佛教东来
第五章 乱世时期的除旧布新
群雄纷争与《三国演义》
民族大迁徙与江河对话
再一统与京杭大运河
儒、佛,道的并立与交融
汉文化,一个强大的磁场
第六章 与河共舞的流金岁月
回望盛唐长安
一代女皇与“神都”洛阳
“诗仙”、“诗圣”笔下的大河
陈桥驿兵变与宋太祖“以文治国”
程朱理学与宋人艺趣
喧嚣繁华《清明上河图》
牧马南下与大都种韵
不朽名著河畔生
至远且大的治河先人们
第七章 永远的故乡,不息的回声
“客家”的故里,我的故乡
“黄河大台唱”,民族的共鸣
敦煌,少林,长城……我们的心仪
崛起的呼唤,未来的梦
触摸黄河生命的节律
黄河文化,永远的世界遗产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开通商路之外更大的收获是,西汉在西域地区设置了西域督护府,其势力范围几乎包括了中亚全部。西汉末年,北匈奴乘中原战乱,再拢西域,丝绸之路中断了60年。继起的东汉,班超,班勇父子两人重新夺回了一度被匈奴所占据的西域,重新设置了西域督护府。班超巧妙地运用外交和武力手段,使50多个邦国服属。这样,丝路上的交通与贸易又繁荣起来。公元97年,班超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一时畏难,没能与罗马直接接触,丧失创造更辉煌的历史的机会,不过,这次出使却是中国人首次到达地中海东岸,带回了大量关于中亚、印度、西亚、罗马等地的情报。公元166年,大秦王(罗马皇帝)安东尼的使者先由海路再经陆路辗转来到东汉的朝堂,向汉桓帝赠送象牙、犀牛、玳瑁等礼品。从罗马辖地亚历山大到中国南方的海上贸易从此进入了极盛时期。那时,中国的丝绸也源源不断地输入罗马。罗马的贵族们竟相穿着中国的丝绸,罗马城内的丝绸价格昂贵得与黄金相当。东汉末,中国一分为三,进入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中国内地正在进行着更深层次上的经济文化的创造和民族的融合,与西域的联系暂时削弱了。公元618年,唐王朝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以来的又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封建帝国。此时,漠北高原的主人已经换成了游牧民族突厥。像汉朝一样,唐朝在国力强盛以后击溃了突厥,使其土崩瓦解融人中原,东西方的贸易比汉代更加繁荣。“炎汉盛唐”时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最辉煌壮丽的篇章之一。

编辑推荐

《黄河:拜谒龙的故乡》为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黄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