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历程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编  页数:351  

前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迄今整整五十年。在半个世纪不寻常的岁月中,我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年建院到1968年建制撤销,是草创和早期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从1968年建制撤销到1978年恢复建院,我院科研和建设被迫停滞和中断;第三阶段,从1978年恢复建院至今,是我院持续发展、昌盛繁荣阶段。我院创设之初,原是研究与教学并重的机构,设有政治法律系、工业经济系、贸易经济系、财政信贷系、会计系、统计系、业余大学和经济研究所,隶属上海市委教育卫生工作部领导。1959年起改为比较纯粹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不再招收本科生。同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并入,并相继设立哲学研究所、政治法律研究所和国际问题研究所,以及学术情报研究室和毛泽东思想研究室。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院的科研工作被迫中断,许多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作人员遭到残酷打击和迫害,科研和建设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至1968年底,全院除部分工作人员调市有关部门工作外,其余人员均到奉贤县“市直五七干校”参加学习、劳动,被编入“市直五七干校六兵团”,我院建制被撤销。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部分科研人员割舍不下对学术研究的独钟情愫,冒着被批判的风险,白天参加运动、劳作,晚上阅读、思索,以萤火爝光探照民族苦难的由来和前去的道路。1978年,我院恢复建制,和共和国一道步入崭新的历史时期。此后,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我院因时、因地制宜,广纳贤才,复所建所,一方面完成经济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和法学研究所的恢复重建,另一方面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陆续建立部门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情报研究所(1992年更名为信息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宗教研究所、苏联东欧研究所(1992年更名为东欧中西亚研究所,简称欧亚所)、青少年研究所、新闻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等一批新的研究所。

内容概要

回顾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15年,中心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主流意识形态建构方面:组织课题研究,撰写丛书和专著,召开理论研讨会,举办相关的学习班,对外进行讲课宣传,参加电视理论专题片的撰稿制作等等,其中,撰写关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最为基础性的工作。本书有不少论文在紧紧跟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联系实际,阐发新的思想和见解上,留下了闪光之点,也留下了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脚印。它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设添砖加瓦,也为我们院赢得了荣光。其中1992年我院李君如撰写的《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入选中宣部1991年度“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接着夏禹龙和李君如合写的《邓小平的管理思想和领导艺术》入选1992年度的“五个一工程”。2001年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与黄浦区合作的调查报告《春风化雨润沃土——上海市黄浦区文明城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邓中心的程伟礼、黄凯锋、戴雪梅执笔)入选“五个一工程”第八届优秀论文,2008年童世骏在《求是》发表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书籍目录

序言王荣华时代之思 和谐与和平: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展望和导向 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的演进与前瞻俞新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时代观与国际战略思维的衍进和创新 重新认识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主体、路径依赖和结构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 邓小平的管理思想与领导艺术夏禹龙 邓小平的“治国论”初探 破解当代中国世纪难题——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邓小平的执政思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深化 新世纪立党治国的纲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研究 科学发展观研究总报告程伟礼 论科学发展观的学理内涵与人文底蕴方松华   科学发展观——动态平衡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社会工程维度的解读 科学发展观在具体化为政策目标中各社会主体的功能定位和谐社会研究 和谐文化: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 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和谐的发展与发展的和谐——兼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中国地区发展战略与布局 非生产劳动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消亡 和谐社会与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导向的思考 把图书馆建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 构建和谐民生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党的建设研究 党的意识形态与时俱进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 民主制度建设的历史启示——从“三三制”到两大历史性课题 依法执政的实质是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应对政治民主化的世界潮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章节摘录

中央坚定不移的方针。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五是实现民主和法制,一定要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共产党的领导丢不得。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绝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或人民民主,只会使国家再次陷入类似“文革”时期的无政府状态,使国家更难实现民主化,使国民经济更难发展,使人民生活更难改善。  六是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规办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党民关系,确切地说,就是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当今世界不同性质的政党,都不敢忽视非党群众的力量;不管出于何种考虑,都通过各种方式调整同非党群众的关系。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之后,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对此,邓小平同志也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  一是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共产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  二是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  三是共产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  四是不断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我们党成熟、有战斗力的重要原因和标志。我们党是一个拥有几千万党员、领导着全国政权的大党,但在全国人民中,共产党员始终只占少数。党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  政民关系是政党政治内部诸多关系中又一重大关系。在现代文明国家,尤其是人口弥众的大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暂时不可能直接行使统治权。主权在民只有通过某种介体才能实现。政党便是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中介,对社会矛盾起着缓解与调节的作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创新的历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