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沈开艳、 权衡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08出版)  作者:沈开艳 等 著  页数:513  
Tag标签:无  

前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半个世纪以来,全院科研人员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为使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审时度势,明确定位,提出把上海社会科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的目标,以此为导向,切实推进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使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水平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社科院50年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研究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伊始就以扎实深入的学术研究为各项工作的重心。我院的科研人员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积极投入对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理论探讨。1959年4月,经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倡议,在上海召开了以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作用为主题的全国第一次经济理论讨论会。为此,经济所成立了三个调查组,兵分三路同时开展社会调查,写出了11万字的6个调查报告。这些研究成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记载了有关价值规律作用的许多生动资料,引起学术界的重视。1961年,姚耐、雍文远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社会主义部分)》出版,它是我国在“文化大革命”前公开出版的第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发行量达20多万册。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我院的科研人员也做了大量工作。1958年9月,由经济研究所科研人员编撰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恒丰纱厂的发生发展与改造》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10月,《大隆机器厂的发生发展与改造》、《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光明日报》、《学术月刊》、《新闻日报》及国外学术刊物对此作出了积极的评价。

内容概要

  《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一书,是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重点学科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也是我院50周年院庆重要的献礼成果之一。

书籍目录

序言导论  经济发展方式与比较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第一章  中印比较研究文献述评第二章  中印经济发展比较:历史轨迹追寻第三章  中印经济发展的资源与潜力比较:发展的条件第四章  中国与印度人口变动及其发生原因比较第五章  中印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比较:总量与经济结构视角第六章  中印农业经济增长比较第七章  中印制造业发展比较第八章  中印服务业发展比较第九章  中印信息产业发展比较第十章  中印金融业发展比较第十一章  中印经济增长比较第十二章  中印人类发展比较:居民生活质量视角第十三章  中印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与不平等比较第十四章  中印经济发展与贫困比较:能力与发展第十五章  中印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社会稳定器与经济发展第十六章  中印经济体制改革比较:制度创新的视角第十七章  中印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第十八章  中印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分权化、政府与市场第十九章  中印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FDI与国际贸易发展比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直接影响了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技术创新不足是包括中印两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二、市场依赖与风险分散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是有机统一体,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不能只注重国内市场而忽视国际市场,更不能只注重国际市场而忽视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国内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突破国界扩大到世界范围。一味地强调国际市场,容易受制于人,不利于国内产业的良性运作。印度信息产业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由于国内市场发育不足,印度软件产业总收入的80%都来自出口,而且大部分都销往美国。①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某个行业的主要输出对象仅限于另一国的话,往往产生较大的行业风险,因为这样一旦国家之间发生纠纷,马上会影响到这个行业的发展,使本国蒙受巨大损失。如果美国经济出现低迷,印度本国的软件业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滑坡。可以说,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使印度软件业的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埋藏着隐患。三、信息产业发展中的软硬件匹配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世界性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转移过程中,基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积极的优惠政策、良好的国家改革开放形象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以及闽江地区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IT制造基地,中国的信息产品制造业由此上了规模,但却丧失了软件产业的发展机遇。2006年全球软件、电子信息产业、GDP之间的比例为2:4:100,而中国为O.83:4.2:100,软件产业占GDP和信息产业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呈现的是一种“重硬轻软”的态势。照此发展下去,在下一轮的以知识和创新为主题的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中,中国将处于“软弱”的不利地位,对中国第三步国家战略的实现十分危险。

后记

《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一书,是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重点学科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也是我院50周年院庆重要的献礼成果之一。本书研究大纲由政治经济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权衡研究员提出,然后经该学科带头人之一沈开艳研究员及课题组成员多次讨论以后形成。书稿初稿形成以后,由沈开艳研究员、权衡研究员、刘社建副研究员、沈桂龙博士以及陈建华博士对书稿进行了修改。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研究员对于本书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政治经济学重点学科顾问,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研究员、原经济研究所所长袁恩桢研究员对于本书也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作者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该研究整合了跨经济所边界的中青年学者,是一项集体研究的成果。相信这支研究队伍必将在以后逐渐成为中印比较研究的骨干力量。全书写作分工如下:导论权衡;第一章赵鸿、权衡;第二章沈开艳、盛维;第三章刘社建;第四章梁中堂、吴艳文;第五章刘社建;第六章吴扬、王子;第七章常亚青;第八章黎晓寅;第九章沈开艳、黄国华;第十章徐铮;第十一章权衡;第十二章孙亮、权衡;第十三章权衡;第十四章国锋;第十五章肖严华;第十六章张梅、杨剑、Raviprasad Narayanan[印];第十七章王果、沈桂龙;第十八章陈建华、杨剑;第十九章于蕾。本书研究以现实的发展问题为导向,运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比较发展的研究视角对于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研究,目的在于为今后奠定比较发展经济学研究框架奠定实证基础。感谢院所两级领导对政治经济学重点学科的支持,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系列成果出版。

编辑推荐

《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以现实的发展问题为导向,运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比较发展的研究视角对于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研究,目的在于为今后奠定比较发展经济学研究框架奠定实证基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