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学(第3辑)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巴蜀书社  作者:西华大学,四种省文史研究馆,蜀学研究中心 主办  页数:29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蜀学乃中华学术之一,特具四川地域文化之优长。其肇起汉初,衍于晋唐,繁盛于两宋,至晚清夏复昌。本特刊的创办,旨在团结蜀中学者、蜀籍学者和研究蜀学的学者共同振兴和发扬蜀学优良传统而作出贡献。 《蜀学》第3辑如期与读者见面了,这预示着蜀学研究的振兴与繁荣。书中精选了几十篇带有原创性、有新发现和对原来的史料从不同角度去挖掘的文章。

书籍目录

振兴近代蜀学的尊经书院王闿运和他的尊经书院的弟子们四川存古学堂及四川国学学校考略成都早期国学杂志《尚友书塾季报》试评“蜀学”再释读蒙文通先生遗着《周秦民族史》“井田制之争”中的蒙文通与胡适贺麟家世考治学述略古蜀文明探源略论汉以前的蜀地教育文翁办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扬雄“美新”原因考论唐代颜氏在蜀中的事迹论田锡的安民思想论蜀中三家注《山谷诗集》范成大与成都《鹤山集》的史料价值赵贞吉的易学思想张问陶诗歌创作思想初探清儒刘沅著作整理及其槐轩学述要试论刘光第的乡政改良思想论吴虞的反封建法学思想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二十世纪巴蜀文学抗战时期叶圣陶在?川的语文教育活动论郭沫若对数字“三”的认识艾芜《文学手册》的价值论何其芳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重庆时期”何其芳的文学批评精神《新繁东湖缘起考》再辨近代蜀人别集知见录蜀学史料蜀学会章程《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所记蜀国史事刘伯谷先生访问记稿约

章节摘录

他还非常注意培养人脉,张之洞在四川时,他托人将自己的女儿许与之洞过继出去的儿子;丁宝桢任总督时,他将自己的第八女许与丁的第八子,这样便与丁成为儿女亲家,保持了与丁的长期友好关系①。他又能分析时局,趁机献言献策,张之洞每年干送六百金与他,丁宝桢、刘岘庄都有同样的举动,因此他生活得很滋润、优裕。他的整个日记裹写满了饮宴、打牌、玩乐的比较豪华的生活。他这样的生活态度,便不能不反映在他对弟子的看法上。尊经书院的学生众多,最突出的是廖乎、宋育仁(芸子)、杨锐。先介绍他们三个。廖平学术成就最大,由于廖“笃好宋五子书及唐宋八家文”,他钞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东都事略》。《要录》乃井研李心传所著。《束都事略》是眉山人王偁所著。廖穷,当时购书艰难,这两部书是同乡人所著,较为易求。但因这两种书都是宋人著作,非常不合闿运的口味。再加上廖平“拙于言”,其貌不扬,王在光绪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日记》云:“况氏送来一婢,神似井研廖生。年十五矣,高仅三尺,亟挥之去。”同年张祥龄推荐廖管尊经书局,他也未允③,所以他打心中不喜欢廖平。对廖的学术,王的评价甚低。光绪十五年(1889)四月廿三日《日记》云:“《左传》可笑处极多,亦荒唐文也,而二千年尊之如经,则吴獬、廖平又不足道。”对廖平的《经说》欲通撰九经、子、史成一类书,王也祇说“志大可嘉”。《廖季平年谱》在光绪十五年(1889)裹说廖“于湘潭之学不肯依傍”,王亦有所发觉,《全集.笺六.与陈郎》云:“杨度但以慕名之心转而慕利,暗为梁焕奎所移而不自知。前之师我者,亦以名也,非求道也。与夏时同,与廖登庭(即廖平)异;廖登庭者,王代功类也。思外我以立名,杨夏思依我以立名。名粗立则弃余如遗矣,康、廖犹能自立,杨夏则随风转舵。”廖平于光绪十五年(1889)中恩科进士。王在《日记》中只字未提,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廿一日《日记》云:“余告以吾门有二登(廖登庭,张登序)皆宋学也。他日必为余累,然二登亦无成也。”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十四曰《日记》云:“余好以理穷人,亦宋学也,送被人与五十元,皆不可用之钱,则又一廖平矣。”一切王不以为是的学问,他都称之为“宋学”。一切非正常的行为,他均归之为廖平,可见他对廖平之反感。民国三年(工919)王到北京去担任袁政府的国史馆馆长,这是他生平仕宦的顶峰。岳凤仪、骆成骧等二十多位尊经生经常宴请他,想依靠他求得一官半职,是年五月二日有人言赵尔巽将来,要请他推荐人,他订下了一个严格的条例——修史当用翰林。他明知廖平仅是一个进士,他建议用翰林就是为了卡住廖,不要廖来国史馆工作。

编辑推荐

《蜀学(第3辑)》由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蜀学(第3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讲述咱四川人自己的故事!
  •   蜀学 第三辑,有好些研究蜀学的文章,还行,有一定参考价值。
  •   部分文章可以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