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何晓明,周春健 注说  页数:251  字数:207000  译者:李振宏 注解  

内容概要

解读国学典籍奥义,寻绎传统文化脉络,追溯民族精神本源,探索未来文化方向。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对孔子以“仁义”为标准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从而发展并完善了孔子的思想。《孟子》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书籍目录

序《孟子》通说汉·赵岐《孟子题辞》孟子卷第一·梁惠王章句上孟子卷第二·梁惠王章句下孟子卷第三·公孙丑章句上孟子卷第四·公孙丑章句下孟子卷第五·滕文公章句上孟子卷第六·滕文公章句下孟子卷第七·离娄章句上孟子卷第八·离娄章句下孟子卷第九·万章章句上孟子卷第十·万章章句下孟子卷第十一·告子章句上孟子卷第十二·告子章句下孟子卷第十三·尽心章句上孟子卷第十四·尽心章句下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孟子》通说  四 《孟子》的主要内容  4.“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  人性是善,还是恶,抑或有善有恶,无善无恶,是历代谈论人性者首先要明确的立场。孟子是坚定的“性善”论者。为此,他与告子之间发生过一场饶有趣味的辩论。  告子日:“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对于告子这一段不失为生动的比喻,孟子机智地驳难道:“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  告子又用另一个比喻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对此,孟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上》)  孟子的看法是,人性本身具有善端,所以才能行仁义,这正与杞柳本身具有能制成杯盏的特性一样。如果不具备这一特性,杞柳就制不成杯盏,同样,假如人性本身不具有善端,那么也就难以实行仁义了。  长期以来,孟子的“性善”论曾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典型而受到猛烈批判。其根据是:孟子认定的人的仁、义、礼、智“根于心”。而“心”又是“天之所与我者”。既然仁、义、礼、智的道德意识是先天的、不依社会实践而决定的,那么依据是实践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实践的标准,判其为“唯心主义”,似乎言之凿凿。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孟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套书质量不错.比一般版本都贵,可是当当送来的书上边有个大黑手印,书脊也开裂。被我妈给退了。真不知道当当是怎么想的。上次买了春秋集注100多,印的不行,而且上册还是那种退货又发的....要不是因为我家住五环边上..早给它退了。希望当当能负责人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