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殷墟骨文化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殷杰,殷诚凱  页数:271  

前言

  殷墟是有文字记载的、为考古所证实的三千多年前的殷代都城。这里有帝王宫殿、帝王陵寝。在殷墟约3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存在着八大古遗址:(1)宫殿宗庙遗址,有大约100多处基址,现在已经展示34处;(2)王陵区的12座大墓遗址;(3)洹北商城遗址,内有宫殿、民居、墓葬等;(4)以妇好墓为代表的近70座商代贵族墓遗存;(5)密集的商族邑遗址和民居遗址;(6)众多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包括制铜遗址、制陶遗址、制骨遗址、制玉遗址等;(7)70多座商代车马坑遗址;(8)至少有2500座祭祀坑遗址。另外还有众多的其他遗址,如殷代道路、河道等遗址。出土的15万余片刻字甲骨与6000多件青铜器,是殷墟作为商都的有力实证。它们证实了殷商晚期的都城、宫殿、宗庙就在安阳而不是别的地方。2006年7月13日,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文字是文明的载体。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之外,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曾经拥有文字,但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而甲骨文则把中国古代文明延续至现代文明。如果没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我们无法了解到3300多年前的中国文字,无法了解一个完全未知的商王朝的秘密。甲骨文的发现,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证明了包括《史记》在内的古代文献的不伪,印证了中国在秦之前夏、商、周三代的确实存在,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前提了近五个世纪。目前殷墟出土的15万片有字甲骨,大部分出土于小屯村宫殿宗庙遗址。作为文字主要载体的卜骨、卜甲是经过加工后的牛肩胛骨和龟甲。在殷商时期,王室和贵族占卜用的牛肩胛骨和龟甲数量相当庞大。殷墟遗留下来的卜骨卜甲到目前为止有数十万件,以无字者多,有字者少。

内容概要

《中国殷墟骨文化》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殷墟”丛书之一。系填补殷商文化研究空白之作,作者殷杰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安阳殷墟骨器著名收藏家。    据该丛书主编,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字信研究员在给本书所作序言称:“殷杰等《中国殷墟骨文化》一书的价值,在于全面系统地反映近年有关骨文化发掘和研究的最新成果,给殷墟骨文化研究以不可忽视性的启示,并促进殷墟骨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安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孟宪武教授对该书的评价是:  “目前在这方面可以说还是空白。”    目前殷墟发现的大量骨器、除占卜用的卜骨、卜甲,还有骨雕艺术品、装饰品、礼仪兵器、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其他骨制品,不仅殷商王室、贵族使用,商王朝的平民、奴隶也使用。骨器是中国殷商王朝举天同用的一种器物和象征性文化。    殷墟骨文化作为殷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对殷墟骨器和骨文化的研究甚少。本书的作者既是安阳本地人,又是殷氏后裔。本书的写作出版对于殷商骨文化研究具有特别意义。

作者简介

殷杰,男,1945年6月出生。祖籍河南省安阳市韩陵乡黄家营村。1967年毕业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1981年参与安阳市志编纂委员会总编室(安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史志办公室前身)的筹备工作,1982年调入安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史志办公室。参加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城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殷墟的发现  第一节  殷墟  第二节  甲骨文的发现  第三节  发现殷墟缘于甲骨文第二章  殷墟的发掘  第一节  私自挖掘  第二节  1928年-1937年考古发掘  第三节  1950年-2002年考古发掘  第四节  殷墟墓型类别第三章  考古发掘的殷墟骨器  第一节  殷墟西区  第二节  安阳小屯  第三节  妇好墓出土骨器  第四节  郭家庄  第五节  花园庄东地第四章  神奇的殷墟骨器  第一节  青铜工具对殷墟骨器的影响  第二节  中华瑰宝  第三节  殷墟骨器种类第五章  博大精深的殷墟文化  第一节  骨雕艺术品与装饰品  第二节  骨器在礼仪和兵器中的使用  第三节  骨器与殷人发式  第四节  骨器与殷人饮食方式  第五节  骨器与殷人服饰  第六节  骨器推动了青铜铸造和制陶业的发展  第七节  骨器与农牧业  第八节  其他殷墟骨器  第九节  骨贝与骨器商品化第六章  骨器制作  第一节  殷墟制骨场所的分布  第二节  骨器加工  第三节  骨雕纹饰第七章  甲骨文契刻  第一节  卜骨  卜甲制作  第二节  甲骨文契刻笔法分析  第三节  甲骨文书体风格第八章  民间收藏殷墟骨质制品彩图  第一节  骨雕小动物  刻花骨片  第二节  骨笄笄首  第三节  骨坠  骨管  骨片  骨珠  骨环  第四节  卜骨  卜甲  第五节  戈矛镞  第六节  圆柱形骨镞(钻头)  第七节  梳  匕  勺  箸  琴拨  牙签  针  骨尺  第八节  骨刀  第九节  骨锥  第十节  骨铲  骨锛  骨凿  骨镰等骨质工具  第十一节  其他骨器  第十二节  加工鹿角  第十三节  骨料  第十四节  坯料  第十五节  青铜锯凿刻刀励石附录  (一)甲骨文碎片  (二)殷墟蚌器  (三)殷墟石器  (四)殷墟贝币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殷墟的发现  第一节 殷墟  殷墟位于安阳市小屯村一带,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亦名“殷”。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一带)迁于殷,在此共传8代12王,历时254年,这里一直是商王朝的都城,这段历史称殷或殷商。  盘庚是商朝第20位王,他即位时,年纪尚轻,一些贵族对盘庚施政置若罔闻,并以“浮言”“沈(沉)于众”,成为盘庚政权的最大威胁。据《史记·殷本纪》:商朝自第11位王仲丁以来,为争夺王位连续发生纷争,持续九世而不平,导致王权削弱和贵族势力膨胀。这时,由于长时期的征战和王朝内部的斗争,商朝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强大。盘庚为了消除危难,缓和矛盾,打击旧贵族势力,以巩固王权,断然采取迁都的办法,决定把都城迁到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  《殷商史》对殷人屡迁这样记述:汉代张衡《西京赋》称“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殷人是一个“不常厥邑”的屡迁民族,这是殷商史上的一大特点。殷人的屡次迁徙其原因究竟为何?历来学者有许多探讨,主张各有不同,计有“去奢行俭说”、“游牧行国说”、“水患说”、“游农说”、“军事原因说”,新近则有“政治斗争说”、“圣都与俗都说”等等。以上诸问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无论何种原因,盘庚最终把都城迁到了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

编辑推荐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殷墟丛书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殷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殷墟骨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