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焦点

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首都师大  作者:严育洪  页数:250  字数:255000  

前言

  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诸多相对的教学关系,例如“预设”与“生成”、“个性”与“共性”、“独立”与“合作”、“表扬”与“批评”等。这些教学关系的处理,曾在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有所偏重,从而造成教学状态的失衡乃至失落,例如:将本应该对举、互容共生的目标对立了,将课程目标的实现形式与实质割裂了。在这种对立中,在这种形式对实质的背离中,部分新课程实施活动表现上“形”似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但“神”失了,具有丰富深刻内涵的新课程理念在一些看起来热闹、活跃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变得干瘪、肤浅甚至变形。此中,教师常用表述语大多和大致为“既要……,更要……”,甚至极端地出现“不要……,而要……”的表述语。  这些,无疑反映了教师对各种教学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相当的模糊和混乱。  面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上述种种问题,我们必须以理性和建设性的姿态来审视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是我们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实现的过程,我们必须以审慎的姿态面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哪怕是局部的个别的问题,都应进行深刻地反思和及时地匡正。我们必须深入到这些问题的背后,探寻其深层的原因,并摸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实有效的举措,以修正新课程发展的方向。  我们认为,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两极对立思维的一种典型体现。两极对立思维是一种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简单线性思维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往往容易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事物置于互不相容的两极,其结果就是割裂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将问题简单化、形式化、绝对化,从而影响相关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对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指导性的功能;哲学是思辨,是心灵的内省、直观、了解、辩证等主观的表达方式;哲学是分析,分析蕴涵着批判、整合等方法,来厘清含混不清的问题。

内容概要

严育洪编著的《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辨》模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场景来建构全书的总体框架,让读者与文本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言辩和思辩的情景。全书对“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教学简约”与“教学展开”、“生活原味”与“知识品味”、“表现活动”与“思想活动”、“关注个性”与“关注共性”、“自主学习”与“指导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学科知识”与“学科文化”等内容作了深入分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课堂焦点1:“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
课堂焦点2:“教学简约”与“教学展开”
课堂焦点3:“生活原味”与“知识品味”
课堂焦点4:“表现活动”与“思想活动”
课堂焦点5:“关注个性”与“关注共性”
课堂焦点6:“自主学习”与“指导学习”
课堂焦点7:“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
课堂焦点8:“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
课堂焦点9:“学科知识”与“学科文化”
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课堂焦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可参考使用,读起来很有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