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立胜  页数:276  

前言

  2005年,立胜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在我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其实,早在十年前我已经熟悉王立胜这个名字。那时他还是个三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就出版了在中共党史学界产生较大影响的专著《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后来听说这部著作获得了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应该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赞赏立胜的勤奋、才华和天资的同时,却未曾想过日后和他会有师生关系。2004年6月,在我的博士研究生李安增的介绍下与立胜相识,深谈之下发现他在从事了多年行政领导工作之后,非但没有失去学者的睿智,同时又具备了从实践工作中磨炼出的务实与练达,对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的认识达到了相当深刻的程度,而且他的知识容量和思维能力也是许多学生所不具备的。立胜为人谦虚厚道,对待学界前辈执师礼非常恭敬,我为能和他相识而感到高兴。一年后,立胜提出要报考我的博士研究生的想法,并顺利通过入学考试,开始了我们师生交往的经历。今天,他的博士论文出版了,立胜请我为这本书作序,作为导师,还有比看到自己学生的优秀专著出版更欣慰的事情吗?我非常高兴在他的著作前面写下一些自己的话。  立胜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以“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概念为核心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和解释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现代化演进的方向、动力和机制问题,更试图以这个概念为基础分析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方式和途径,找到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这是一个很大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又是一个宏大的学术愿望。应该说,这个愿望在立胜的博士论文中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实现。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在特定资源条件下,分散的小农与市场对接的成本太高,表现为小农与资本之间的关系紧张;二是分散的小农与政府之间的交易成本太高,表现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紧张。

内容概要

  《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将农民间的连接关系、农民个体与国家的连接关系以及由农民个体经由特定的形式组成的农民群体与国家的连接关系模式作为影响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方向、模式和形态的重要因素,并以“社会基础”概念来概括这一组关系模式。相应的,把调整和改变这种关系模式的努力称之为“社会基础再造”任何一种社会理想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社会基础相对接。而在我国市场化条件下的农村现代化实践中,迄今为止的社会基础并不能与实际上的发展目标相契合,由此必须进行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在发展模式和路径上要实现与社会基础的契合,另一方面,要再造社会基础以实现与总体目标之间的对接关系。《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从优化农村基层基本政治制度供给、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优化农村金融环境、重新构建农村社会秩序形成机制、再造农民的观念世界等具体方面就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论述了税改之后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变化的趋向,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重构当前乡村治理结构的理论和政策建议;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间及空间维度的分析,指出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的再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中心环节,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什么样的社会基础与之相对应和对接,农民之间、农民与国家之间、农民与市场之间应当形成怎样的关系模式和连接方式,在农村地区应当设立怎样的权力结构和治理方式。尝试回答在市场化、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使农民形成一致行动的能力,在保证自身福利的前提下,实现与国家战略之间的对接,为中国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书籍目录

序导论一、问题的提出二、基本概念(一)中国农村与中国农民(二)现代化(三)“社会基础”三、研究内容及叙事框架(一)研究内容(二)叙事框架四、创新观点和进一步研究展望第一章 基本理论及研究基础一、基本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论述(二)毛泽东“组织起来”思想(三)关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学理论(四)社会基础分析框架的理论品格二、研究基础(一)理论原型(二)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的核心命题第二章 市场化战略的实施:对中国农村现代化既有社会基础的双重消解一、市场伦理与传统伦理——乡土社会的消逝(一)乡土社会的内在结构(二)市场化的兴起对乡土社会的冲击二、市场逻辑与革命逻辑——总体性社会的瓦解(一)总体性社会形成的历史逻辑(二)市场逻辑对总体性社会的消解三、市场化背景下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的再造——真正的问题第三章 构建农村基层基本连接模式: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政治制度供给一、纵横交织:传统中国农村政治构架的特点(一)保甲制:传统乡村社会自上而下的政治控制(二)士绅:联结传统乡村社会“双轨政治”的中介(三)差序格局:传统乡村社会基础的内核二、革命的实践——以阶级的名义(一)革命政权建设:塑造工农阶级主导的政治基础(二)嵌入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基层政权建设(三)扎根并翻转基层:“革命”中的社会基础改造三、人民公社——国家意志的压倒性体现(一)人民公社:国家目标与社会基础的对接(二)集体主义:赶超战略下重构农村社会基础的实践及其运作机制四、村民自治——构建中的农村基层政治秩序(一)“遭遇”自治的农村社会(二)“一肩挑”:一条探索中的解决之道(三)村民自治框架下的重构农村基层政治秩序第四章 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重要路径一、农村公共产品生产的困境——农村合作组织的必然性二、农民合作——农民主观理性的“非理性”选择三、农民合作困境的化解之道(一) 农民合作中行动主体的类型(二) 村庄之外的力量:农民合作的催化因子(三) 组织资源:走出“囚徒困境”的基础第五章 重构农村金融: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重要经济纽带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二、传统中国农村金融的典型表现——高利贷三、改革以来农村金融政策实践轨迹四、当前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状况五、再造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实现农民与资本的良性对接第六章 重构乡村秩序: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社会治理实践一、农村社会纠纷的解决方式二、私力救济机制在村庄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分析三、社会型救济之调解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困境四、公力救济及其在乡村中的实践五、规范性司法制度在乡村社会秩序构建中的局限性六、走向多元化的乡村秩序建构之路第七章 重建农民的观念世界: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文化视域一、作为一般概念的“农民观念世界”二、农民观念世界的政治性表达(一) 农民的阶级观念(二) 农民的国家观念(三) 农民的“农民”观念三、农民观念世界的日常生活表达第八章 农村税费改革: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行政策略一、“压力型体制”与“营利性经纪”:税费改革前的乡村关系与乡村治理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社会影响的一般性描述(一) 农民负担减轻的实证数据(二) 地方财政下降的实证数据三、农村税费改革对于农村社会诸关系的影响(一) 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对乡村关系的影响(二) 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对于农民合作水平和一致行动能力的影响——以一事一议为例(三) 在严格的政策压力下,各种变通行为不断产生(四) “压力型体制”仍然是政绩考核系统的基本属性(五) 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增大(六) 税费改革政策在政策连续性方面的缺憾(七) 对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四、简要的政策建议第九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国家战略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空定位问题(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间维度分析(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空间维度分析(三)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空定位的综合分析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结语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基本理论及研究基础  重构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作为一种理论假设,作为一项政策建议,作为一个分析研究工具,都具有理论和学术创新的价值与意义。但这一创新绝不可能是没有根据的臆造,一方面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和思想中吸取大量的知识精华,另一方面,吸取其他学科的出色研究成果,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精神,紧密联系时代主题,实现发展的理论创新。  一、基本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关于社会关系的理论研究,毛泽东关于“组织起来”的有关思想为社会基础理论的提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可以成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的理论依托。而西方经典社会学研究也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学术资源,许多学者关于中国社会关系的研究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学术积累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点。

编辑推荐

  《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可作为青州以至整个中国农村发展变化的一种理论概括,或者说,可以把青州的发展变化作为本书的个案来解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