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教育心理研究30年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科学  作者:喻平//连四清//武锡环|主编:喻平//涂荣豹//徐文彬  页数:41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俞平、连四清、武锡环主编的《中国数学教育心理研究30年》对中国数学教育心理30年(1978~2008)的研究概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梳理。内容涉及:数学概念与命题学习、数学问题解决、数学学习迁移、工作记忆系统与数学认知、数学元认知、数学学习策略、数学认知结构、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数学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数学教师心理。在对每一类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作了比较全面的评析,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反思并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中国数学教育心理研究30年》可供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本科生,教育硕士,中小学数学教研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以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辅助读物。

书籍目录

《中国数学教育研究30年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数学概念与命题学习
第一节数学概念学习研究的基本历程
一、纯心理学研究与经验性研究并发阶段
二、整合与探索研究阶段
三、深化与系统研究阶段
第二节数学概念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
一、数学概念的内涵
二、数学概念的表征
三、数学概念的掌握
四、影响数学概念学习的因素
五、数学概念学习中的错误分析
六、数学概念学习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数学概念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数学概念学习研究的反思
二、数学概念学习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数学问题解决
第一节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基本历程
一、初步探索阶段
二、逐步发展阶段
三、深化研究阶段
第二节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
一、数学问题
二、数学问题解决的含义与观念
三、数学问题解决的理论与模式
四、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
五、数学问题表征
六、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加工
七、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八、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
第三节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数学问题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数学问题解决的当代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三章数学学习迁移
第一节数学学习迁移研究的基本概况
一、理论移植
二、经验提升
三、实证研究
第二节数学学习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
一、数学学习迁移的理论研究
二、数学学习迁移的实证研究
三、学习迁移规律在数学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数学学习迁移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对数学学习迁移研究的反思
二、数学学习迁移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章工作记忆系统与数学认知
第一节工作记忆系统与数学认知研究的基本概况
一、工作记忆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国内对工作记忆系统与数学认知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工作记忆与数学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评析
一、工作记忆在数学认知中的作用
二、数学认知中的工作记忆资源分配
三、数学认知和工作记忆广度
第三节工作记忆系统与数学认知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工作记忆各子系统在数学认知中的作用
二、数学认知中工作记忆资源分配
三、数学认知和工作记忆广度
参考文献
第五章数学元认知
第一节我国数学元认知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元认知与数学元认知的起源
二、数学元认知的定性研究阶段
三、数学元认知的实证研究阶段
第二节数学元认知研究的内容与评析
一、数学元认知的结构
二、数学元认知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三、元认知干预及其效应
四、数学元认知发展
五、元认知的个体差异
第三节数学元认知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数学元认知研究的反思
二、数学元认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六章数学学习策略
第一节数学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数学学习策略研究的初期阶段
二、数学学习策略研究的迅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数学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评析
一、数学学习策略的体系
二、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
三、数学学习策略的个体差异
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策略
五、数学学习策略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第三节数学学习策略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数学学习策略体系的研究
二、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研究
三、数学学习策略的个体差异研究
四、与数学学习策略相关的干预研究
五、数学学习策略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七章数学认知结构
第一节数学认知结构研究的概况
一、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实验研究
二、理论探索
三、理论深化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第二节数学认知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
一、数学认知结构的内涵
二、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
三、数学认知结构形式
四、数学认知结构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五、建构和完善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措施
六、不同群体的数学认知结构差异性研究
第三节数学认知结构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数学认知结构研究的反思
二、数学认知结构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八章数学能力
第一节数学能力研究的基本概况
一、数学能力研究的背景
二、数学能力研究的特征
第二节数学能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评析
一、数学能力的成分与结构
二、数学能力的发展
三、数学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数学能力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数学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数学能力研究的走势
参考文献
第九章数学思维
第一节数学思维研究的基本概况
一、数学思维研究的背景分析
二、数学思维研究的历程
二节数学思维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
一、数学思维的基本理论
二、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数学直觉思维及其培养
四、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五、数学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数学思维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数学思维研究的反思
二、数学思维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章数学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第一节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研究的背景和历程
一、非智力因素研究的背景
二、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历程
第二节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二、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方法及量化问题
三、数学学习的一些具体非智力因素研究
四、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的关系
五、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个体差异
六、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七、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三节数学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反思
二、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数学教师心理
第一节数学教师心理研究的基本历程
一、初步探索阶段
二、逐步发展阶段
三、深化研究阶段
第二节数学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
一、数学教师的素质
二、数学教师的知识
三、数学教师的能力
四、数学教师的观念
五、数学教师的角色
六、数学教师的认知偏差
七、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
八、数学教师的教学风格
九、数学教师的个性特征
第三节数学教师心理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数学教师心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数学教师心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有学者对这一理论作了比较好的诠释:概念就像一个光滑的大皮球,学生要把握它,总需要有一个着手点。如果球面上有一个缺口,再借助一定的工具,就可以同它打交道了。概念的学习过程就如同抓住这个缺口,学生可以从此地开始跨出认识它的第一步。而在概念的层次之间存在着认知的关键环节,即它们的过渡阶段。同时,在这个环节上同时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性,即学生从盲目的、模仿的运算中努力发掘对个人来说还隐含着的意义,从机械性的联系中寻找机会将对象明确化。例如,小学生将数的乘法理解成连加,那么他就不会理解小数乘法,例如,2.56×3.8。这时,他做的小数乘法运算就是一种纯形式的操作,可以按法则来做,但缺少实质性意义。但它同时又提供了继续理解的一点机会。所以,高一层次的运算对于前一层次概念的对象的形成存在着一种“反作用”,开辟了居高临下的视角,来促进基础概念的理解(李士錡,1996)。  如果两个概念A、B是弱抽象关系,即A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数学教育心理研究30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这本书对搞数学教育研究的人很有用。看作者就知道比较牛了。
  •   数学教育研究渗透心理学思想会更有效。书中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值得一读。
  •   对自己研究教育心理比较有帮助
  •   对新入行的教师来说,价值很大。了解已有研究,对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很有益。不足,案例比较陈旧!新意一般般!
  •   老公在研究这个,很有参考价值
  •   教育类必读书
  •   非常棒的一本书,推荐硕士研究生和相关教育者看下。
  •   喻老师本身就值回票价了。本来就应该是这几位老师才有权利去做30年的回顾。
  •   很喜欢这本书,很值得一看。
  •   在另外地方都买不到,可在你家不管何时都能买到,不错的网站,让我们放心!
  •   书的左下角有点破损,以后要注意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