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研究 第一辑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贾玉新  页数:370  

前言

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已经有了近三十年的历史。初期只是一些零散的文章问世,之后出现了论文集和国外跨文化交际著作的泽本,再之后出版了专著,从上世自80年代后期起,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率先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至1995年,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也就是在这一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了我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出席人数达到400余人。在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AFIC)。此后在学会的领导下,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至今已经召开了七届。在此期间,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有了快速的发展,开设这一门课程的院校迅速增加。跨文化交际学已成为外语类硕士层次的规定课程。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统计,从1982年2009年3月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论文和文章总数达到11,312篇。国家图书馆馆藏图书中涉及跨文化交际的专著、论文集和硕士、博士论文共有220种,其中专著和编著104部,硕士论文108篇,博士和博士后论文6篇,电子资源类2部。教师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化,在新制定的各个层次的外语教学大纲中都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了规定。尽管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势头很猛,但是,学者和教师的一个普遍反映是国内还没有专门发表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的园地,教师通常都只能在外语类刊物或大学学报上发表自己的论文。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虽然人们在会上会下多次呼吁,但由于现行的期刊制度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可喜的是,经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和贾玉新教授的努力,在一段时间的筹备之后,终于出版了《跨文化交际研究》这一人们渴望已久的学术刊物。我相信,期刊的出版必将加强跨文化交际学者之间的交流,推动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使我国的研究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内容概要

《跨文化交际研究》(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ICR)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与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主办、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学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首个在国内定期出版的国际性跨文化交际研究学刊。《跨文化交际研究》学刊汇集中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特别关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和个体两个层面上的跨文化交际动态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和不同视角探索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具体栏目和内容包括:理论研究、文化与交际的多元性、全球化与多元化、文化身份与交际、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跨文化翻译、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应用与实践、跨文化冲突、世界英语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媒体研究、书评及新书推介等。《跨文化交际研究》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外学者跨文化对话的又一新论坛,也是中国跨文化交际学者对该学科发展的特殊贡献。

作者简介

贾玉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社会晤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曾在中国和美国多所大学讲授跨文化交际学,并在国内外多所高校担任此门学科的客座教授。曾独自撰写或与人合著图书数本,并担任跨文化交际系列图书出版的负责人。他曾在多个国家发表演讲,并且大多是主旨演阱,在国内外出版论文多篇、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长,也是中国英语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美国)会长,现任其主任委员。多次组织承办国际会议,包括两次中国暨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的年会。他担任由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第一辑的主编,也曾参与编辑国际学刊等一些期刊。

书籍目录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理论  贾玉新  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对话——全球化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Michael Byram  培养跨文化公民的意识  R0bertN.St.Clair  文化空间的叠层:关于空间时间的探究  顾立行  迟若冰  国内跨文化交际/传播学学科发展现状综述  高永晨  全球本土化:跨文化交际学科发展应关注的新视域  L.Brooks Hill  跨文化交际学的未来:二十年从事跨文化交际经验感悟  顾嘉祖  跨文化交际理论:通过动态符号学和模因理解跨文化交际学  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交际  William B.Gudvkunst  Tsukasa Nishida  文化与文化身份对美日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Young Yun Kim  超越文化身份  戴晓东  建构跨文化认同的路径——双向拓展模型跨文化语篇  陈国明  变:“易经”永恒的论述  陈凌  论中国文化中的劝说:中西传统修辞对比研究多语与文化多元化  Nobuvuki Honna  跨文化英语与跨文化意识  Svedana Ter-Minasova  全球化英语对英语本族语国家的不利影响  Zova Proshina  透过英语辞典看东亚文化跨文化大众传播  孙有中  跨文化大众传播研究: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跨文化教育与外语教学  宋莉  跨文化教育英语教学:来自跨文化交际的挑战  张红玲  外语教师跨文化能力培训研究跨文化翻译  许力生  话语内翻译与跨话语翻译:翻译与文化的新视角非言语交际  Richard L.Wiseman  潘晓慧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微笑:社会地位和情景因素对微笑行为社会得体性的影响  Bates L.Hoffler  非言语跨文化交际能力面面观作者简介(英文)作者简介(中文)摘要(中文)

章节摘录

插图: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其他全球性问题使国内外学者意识到,以往的文化和交际研究有明显的局限性。对此学科文化价值观等核心问题的认识和阐述有缺失,西方的启蒙精神往往被夸大成人类的最高价值,民主、自由、理性、个人权力以及与其相关的交往原则等被普世化;对人是世界主宰的“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lsm)、工具理性、适者生存的“社会/文化达尔文主义”等价值的问题在认泌上存在偏颇。相当数量的学者仍然把社会和文化变化与西方结构主义线性或时间性价值取向挂勾,造成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脱节(J.wBerry 1980;st.Clair,2009;贾玉新,1997)。在“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思维的笼罩下,西方文化价值、文化概念以及交往原则等被强加于非西方文化,被当作评断是非和取舍的标准,使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非西方文化被边缘化,甚至被否定和排斥,使此领域的研究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在交际研究方面,对与多元文化时代密切相关的文化相对性、文化的多样性、社会语言丰甘对性和浯用多样性以及文化概念的相对性(concepmal relativty)缺乏深刻认识和诠释。该学科引进中国的30多年来,我国学者们学习借鉴国外理论,结合国内实际,从开创到发展,进展神速。但是,我国学者的研究基本上承袭了西方的研究理论,以上提及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反映。此外,缺乏对自身文化和交际资源的认识与反思,缺乏独创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和交际行为的对比方面:静态研究多,动态研究少,缺乏量化研究,对语用多样性的认识明显不足;对包括交际在内的自身文化所具有的普世价值元素缺乏认识,对其阐述不到位,甚至出现偏颇。在内容方面,视野不够宽泛,“收集采购之功多,提炼转化之功少”。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的研究方法被视为具有普遍意义,缺乏自身文化特点,缺乏与“多元一体”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的认汉观,这些问题都影响我们对此领域研究的开拓和发展。总之,在充分解读文化全球化的意义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要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的视野下建构21世纪跨文化交际研究框架,设计相关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发展适应文化全球化语境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跨文化交际研究 第一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写论文做参考,有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