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参考 (平装)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邓福庆,焦坤 编  页数:322  

前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定,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怎样办高等教育的大问题。为此,党和国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出发,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2004年3月,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从培养师资队伍、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宏观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中宣部、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2005年2月和3月,中宣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对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  为推进课程设置新方案实施,中央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工程的重点教材加强建设。新教材为新课程体系的实施创造了重要条件,为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新的教学内容被陆续纳入教材之中。毫无疑问,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意义重大。新方案课程门类整合力度之大、统编教材内容涵盖之广为历年少有。如何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就成为摆在教育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内容概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定,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怎样办高等教育的大问题。为此,党和国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出发,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书籍目录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案例1 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案例2 亚当·沙夫的马克思主义观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案例3 自然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根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案例4 千年伟人马克思案例5 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案例6 为马克思辩护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案例7 “两论”起家的由来案例8 当祖国需要时案例9 从普通工人到政治局常委的跨越——李瑞环谈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案例10 哲学——全部科学研究之母案例11 地域文化软实力的魅力案例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走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案例1 从上帝创世、盘古开天到星云假说——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案例2 王阳明观花与贝克莱论石头案例3 用“和谐世界”理念改造世界案例4 哈大齐工业走廊概况案例5 镜中世界真的存在吗?科学家寻找神秘反物质案例6 从“芝诺悖论”看运动的实质案例7 霍金自己推翻自己:对外公布黑洞研究新成果案例8 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的路案例9 为大山披上新绿的植树模范马永顺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案例10 猫、老鼠、熊蜂、三色堇——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案例11 沙尘暴:抵抗全球变暖的幕后英雄案例12 可怜的“茶杯案例13 善待“敌人案例14 从精神接生术到发展观理论——辩证法历史发展的轨迹案例15 诡辩论与辩证法案例16 否定辩证法是“瓦解的逻辑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案例17 创建“百年油田”靠什么?案例18 赢得“人机对战”胜利,哈工大机器人足球队称雄全国案例19 动物是如何“习得”的?案例20 大脑记忆的分子基础案例21 日本人为什么没能找到大庆油田案例22 大庆石油会战是怎样打赢的——科学理论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的成功范例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案例1 天气预报的由来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案例2 让黑土地成为现代农业的试验田案例3 开普勒的理论分析与第谷的科学观察案例4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案例5 抗击“非典案例6 改革开放因何取得巨大成就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案例7 科学研究的几点启示案例8 “两个凡是”与“一个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案例9 真理不会因权势而改变案例10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案例11 踏上持久繁荣路——看大庆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案例12 铁人事迹、大庆精神案例13 新的大兴安岭在崛起——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保护森林资源采访纪行(农村经济观察)案例14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6条基本经验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案例1 文化软实力“硬”出水面案例2 整合黑土地放飞劳动力——记齐齐哈尔克山县西联乡案例3 张秀林:村民致富的带头人案例4 龙江谋划新跨越——黑龙江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纪实案例5 富锦市新型民主治村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案例6 哈大齐工业走廊:展开腾飞的翅膀案例7 林权跋涉改革关案例8 超越月球案例9 时代重任看大庆案例10 电子支付:一场愈演愈烈的交易革命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案例11 十年沧桑话安南案例12 农垦事业的奠基人——王震案例13 哈工大人与小卫星案例14 刻在黑土地上的拓荒史诗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案例1 互联网为什么能赚钱案例2 文本产业的增值方式案例3 电子货币——信用卡的产生及作用案例4 “铱星”陨落的启示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案例5 “不幸的皮尔”——对资本属性的认识案例6 流动“生”金吗?案例7 能有足够的饭碗吗?案例8 不快乐的圣诞节——美国贫困阶层的真实生活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案例9 全球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案例1 市场资本的分割案例2 亿万富翁是怎样起家的?案例3 一度飙升的世界油价案例4 法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案例5 美国经济失速与复苏的新变化案例6 西门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案例7 当前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案例8 肯德基在中国案例9 全球化中的受益者案例10 海尔走进全球化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案例11 资本主义经济对封建制度的瓦解作用案例12 西方青年文化运动背后的思考案例13 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案例14 经济发展中的国有化与非国有化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案例1 马克思光辉的一生案例2 社会主义革命两种基本方式的现实与可能案例3 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案例4 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形式的可能与必然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案例5 先驱者的探索案例6 灰色的历史记忆案例7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案例8 开创社会主义新境界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案例9 北大荒的巨变与北大荒精神案例10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案例11 列宁是怎样执行巴黎公社原则的案例12 不能只抓钻头、不抓人头案例13 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案例14 重庆打黑风暴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案例1 从《乌托邦》到《共产党宣言》——空想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的论证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案例2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追寻共产主义事业案例3 中国的“大同”梦想与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再次论证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案例4 先进人物与模范事迹——共产主义理想的实践案例5 一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诉求——记黑龙江大学学生陈顺达和他的支教群体案例6 黑龙江大学何建章同学的感人事迹案例7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记

章节摘录

  亚当·沙夫曾担任过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波兰科学院哲学和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后因宣传“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被清除出党,一度被迫流亡国外。波兰统一工人党失去政权以及随之整个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旗帜倒下后,他一再坚定地向世人宣布:“我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不仅不追逐现在的时尚,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意义,而且完全相反,我竭力反对宣称马克思主义破产的观点”。许多人对沙夫这样做大惑不解,认为他是个“不识时务的可笑的怪人”,并不断地追问他:“为什么你在新的形势下还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究竟还有没有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究竟体现在哪里?”沙夫深切地感到“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但确实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自己必须做出回答。于是,他专门撰文回答了这一问题。  沙夫一生都反对凝固地、静止地、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不断变化的和活生生的。沙夫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主要依据是:理论观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现实生活的概括;当现实生活发生了变化,理论观点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  那么在沙夫看来,马克思主义中究竟有哪些理论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呢?在《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意义》一文中,他主要提及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受不住现实的检验,被证明是错误的。如关于中产阶级消失的预言,对市场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估计,对宗教信仰状况的估计等;二是提出时就没有导向合乎逻辑的结论,在概念上不够准确或意义杂多。如有关国家、民主等的理论。在《做马克思主义者,不做教条主义者》一文中,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社会主义理论已经丧失了现实意义。其一,关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今天形势发生了变化,主要的生产资料不再是物质化的东西,而是以信息为形式的人们的思想,亦即非物质化信息。要想把非物质化的东西的私人占有性改革掉是非常困难的。其二,关于国家消亡问题。国家除了具有作为制裁人的暴力机构的职能之外,还担负着作为行政机构的职能。其三,关于市场和计划经济问题。以往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毫无例外地摈弃市场思想并提倡计划经济。其四,关于民主问题。民主问题是社会主义各项理论中最简单明了同时也是最模糊的一个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