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藏族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 编  页数:174  字数:305000  

内容概要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书籍目录

青海藏族简介 一、人口分布 二、青海藏族来源和演变 三、青海藏族社会基层组织 四、青海藏族部落的千百户制度的产生及其组织机构兴海县河卡乡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状况 一、简况 二、自然条件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三、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态 四、1949年到1956年封建剥削制度演变情况 五、结束语兴海县阿曲乎部落制度的调查 一、切本加三代的起家史 二、部落头人的各种封建特权兴海县河卡乡藏族风俗习惯的调查 一、衣着和装饰 二、饮食 三、居住 四、婚姻 五、丧葬 六、礼俗 七、禁忌贵南县塔秀区尕加部落经济情况同德县夏卜浪千户部落基本情况 一、各百户部落内小族情况 二、千百户制度  三、宗教信仰  四、保甲制度  五、生产管理和阶级关系  六、畜产品运销和交换同德县牧业区贡工麻部落社会调查 一、部落(千户)的来源及名称 二、贡工麻千百户制度的产生及继传略况 三、贡工麻草山占有的演变过程 四、宗教寺院情况 五、牧主对牧民的剥削方式 六、牧业生产上牧民原有的互助习惯同德县年乃亥地区阶级关系调查 一、牧主阶级 二、牧民 三、宗教剥削同仁县浪加族社会调查 一、政治部分 二、宗教部分泽库县和日千户部落所属拉仓百户部落新中国成立前后牲畜发展 一、部落沿革 二、拉仓部落新中国成立前后畜牧业生产的变化情况 三、各阶层经济状况果洛藏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经济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政治制度果洛地区部落、头人、户数情况玉树区社会情况 玉树县 囊谦县 称多县……后记修订后记

章节摘录

  青海藏族简介  一、人口分布  青海藏族人口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共为754254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9.36%。其中分布在海南、黄南、海北、果洛、玉树、海西等藏族自治地方的为587421人,占青海藏族人口的77.8%,主要从事牧业。其余分布在西宁市的大通县和海东地区各县,主要从事农业。  青海藏族新中国成立前习称:  (一)玉树25族。包括囊谦、扎武、拉达、布庆、拉秀、迭达、固察、称多、安冲、苏尔莽、苏鲁克、蒙古尔津、永夏、竹节、格吉麦玛、格吉班玛、格吉得玛、中坝得玛、中坝麦玛、中坝班玛、玉树将塞、玉树总举、玉树戎模、玉树雅拉、娘磋25个大部落。  (二)三果洛。包括8个大部落:贡麻仓、然洛、康干、康赛、哇塞、红科、莫巴、霍科8个大部落。  (三)环海8族。包括汪什代海、刚察、千b录、达如玉、阿粗乎、都秀、阿力克、日安8个大部落。  (四)同仁12族。包括加吾利吉、阿哇铁吾、多哇、黄乃亥、夏卜浪、麦秀、隆务庄、官秀、和日、*乃亥、兰采、浪加12个大部落和村庄。  (五)化隆上10族、下6族。上10族,即迭祚、昂思多、多巴、舍仁布具、安达池哈、思纳加、喀咱工哇、黑城子加合尔、群加、水乃亥;下6族,即石达仓、拉咱、千户、奔加卜尔贝、科巴尔塘、羊尔贯。共l6族。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青海省藏族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