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风景

出版时间:1999-1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钟芳玲  页数:167  字数:7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地标书店”,介绍五家极具知名度的书店,前四家为巴黎的“莎士比亚”、纽约的“高谈书集”与“史传德书店”、旧金山的“城市之光”,它们虽然都是小型的独立书店,却因拥有多彩多姿的历史背景而名闻遐迩,第五家为美国大型连锁店中最具特色的一家——位于费城市中心的“博得书店”。这几家书店已成了当地著名的地标,连一般旅游书也不得不特别介绍。

作者简介

钟芳玲,一个以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教书与写书当工作和志趣的女书人,虽然在台湾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念了将进十年的哲学,却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发现自己爱谷登堡更甚于亚理士多德,自此弃哲学并投入与书相关的行业。曾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顾问、书店创意总监等职;现在专事写作,业余为出版社策划丛书并在学院内授课。一年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国外旅行,为的是逛书店、买书、和书店主人聊天;在家时则喜欢漫游于互联网中的虚拟书店,并通过电子邮箱和其他书虫相互交流。

书籍目录

自序导读一、地标书店   河左岸的传奇   从前卫到怀旧   智者在此垂钓   八英里长的书   古城的新地标二、主题书店   厨房?原来是书房!   厨师、老饕和她的书店   市场中卖食谱   犬类大集合   人助不如自助   世界地理教室   智力大决战   四海之内皆姊妹   理想与使命的聚合点   女性书店的“圣经”   愿世界充满和平   文学与人性的聚合点   野地里卖中古书   英伦岛二手书王国   以书立国三、古董/二手书店   不容书史尽成灰   庭院飘书香   黑森林的人文风景附录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书店风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这本书和《书天堂》都是台湾作者钟芳铃所写。大概是至少五六年前买的吧,一直没有看过。好好的书在我手里变成了老新书,书皮白色的部分已经脏了。选了周末,拿出书来,静静地读,竟是少有的很平静而快乐的感觉。作者一生挚爱书籍,看书、写书、买书、出版、教书,都与书结缘。这本书写的是大约是八几和九几年,作者采访的美、英、德、法等国家的数十家很有特色的书店。书的第一部分是地标书店,介绍五家极具知名度的、可以作为地理标志的书店。第二部分是主题书店,介绍了几十家各具特色的专题书店:厨艺书店、玄幻小说书店、性灵书店、女性书店等等。这些书店规模虽不甚大,却各具特色,极具品味。 第三部分是古董/二手书店。第四部分附录介绍了几家颇具规模的连锁书店和网上书店。我最最喜欢的还是第二部分主题书店。一家一家来品味,如身临其境,回味不已。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作者就标出有几家店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另外,连锁书店和网上书店的兴起,对各具特色的独立书店更是有着致命的冲击。这些独立书店的可爱之处正是店主不追求利益、坚持自己钟爱的书籍。想到我们中国,书好像都是像大白菜式的被销售,买者也都是像在买白菜,这里边利益的因素太多。像书中那些很有特色的独立书店几乎绝迹。记得几年前,去北京的旧书市场,一进店面,一股废品的臭味扑鼻,各种书籍根本谈不上品相,卖书的店主一家把床摆在屋内,一家人邋邋遢遢坐在床上。却在买书人买书时锱铢必较,一心要抬高书价。中国的图书业在利益中轮回,令人哀叹。在这本书中还能找到买书人、卖书人对书籍的真爱,仿佛书是有生命的东西。结尾处作者写道:“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惟有在书的世界中,我才能真正地释放,有一种安全、宁静的感觉。可以恣意张狂而不被评断,可以忧郁感伤而无需解释,这一切之所以化为可能,全都是因为书店的存在。”深以为然!!希望中国有更多的书店,给爱书人这种感觉。再次感谢这本书给我的这种宁静而快乐的感觉。
  •   每个爱书人,相信对书店都着不可思议的向往和敏感。看过电影《电子情书》,我内心深处也憧憬着开一家有人文特色的书店,可惜条件不允许,我依旧在买书,但没有书店。本书把世界上的书店,分成几大类,将其精华介绍了出来:第一部分,5家具有当地特色,可以写入旅游指南的地标类书店;第二部分,则是主体书店,书店可以根据书的内容和受众群的需要而布置;第三部分,欧洲比较有传统的古董书店,那里可以寻得真籍善本,和比较便宜的二手书;最后,则是我们比较常见综合性大型书城和网上书店。书是全彩色铜版纸印刷,把一家家书店作为一幅幅风景,或婉约秀丽,或气势磅礴,或古意盎然展现里出来。一个卖书人不只是为了利益贩卖纸张和油墨,他其实是在销售人文、智慧和人生经验。
  •   象杂志一样介绍各地的书店,感觉实在的内容较少。放在车上翻翻可以,没感觉。
  •     一直以来,独立书店以其温馨的氛围,个性的书店老板,差异化的书籍与标准化大型标准化书店并立于世。作者走访欧美,记录当时著名的独立书店及其经营历程。相比大型标准化书店,国外独立书店的个性与差异更易融合进当地社区,为当地住户提供温馨的购书读书的环境;或其拥有丰富书籍知识的书店工作人员和书店老板能够直接与顾客交流,为书籍买卖带进了人情味;或其拥有自己独特的主题,细化特有书籍目录(如厨房书籍、同性恋书籍、宠物书籍,古书籍);或其还能通过独立出版等方式拥有只有独立书店可以做到的经营方式。而且独立书店更容易转变经营方式,发展新的经营手段。所以大型标准化书店虽占有卖场大,地段好,书种繁多种种优势, 但标准化和超级化的与个性化和小众化总是共生共存,独立书店亦总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打折促销等营销手段常态化,实体书店已无法像以往一样盈利,相较之下独立书店更是难以为继,甚至无法支付疯长的租金。作者在此书再版中的后续笔记(一家书店有时不止一个后续)介绍了初版此书记录的各种国外著名独立书店的纷纷结束经营,或以网上书店继续生存,或干脆关门大吉的情形。只有少数书店另辟蹊径,发现独特的的经营方式,例如伦敦的“厨师书店”,通过“实验厨房”吸引爱厨房的读者前来消费。
      
      独立书店与旅行、咖啡馆一样是众多人尤其是爱书人的一个梦。独立书店特色的温馨的风景,正是在现代高压生活下忙碌的人们一个放松栖息之地。而现实正与梦境相反,经营一家独立书店往往也有巨大的压力,不论国内外独立书店不仅难以盈利,往往处于亏损甚至关门的状态。书中无数精美的照片往往是记录了那些已经消失的风景。
      
      即便如此,相信真正独立书店的经营并非依靠冰冰冷的经济形势与数据,依靠的是志趣相投的独立书店爱好者的支持,就像消失了40天的“凯普勒书店”重生一样。
      
      同样依靠的是独立书店老板们的执着。就像鲍德温书仓老板所言:“We don't make a lot of money, but we certainly live well. It's a life style, we are working for the life style. Book business ...... is not just to make money, it's to survive, and to have a great time. We had a grand time.”
      
      也许就是这样的life style 能够支撑着独立书店,即便许多过去著名的独立书店已经关门,仍有其他怀着这样的life style的人开着新的独立书店书写新的传奇,新的橱窗内拥有的是一样的书店风景。
      
      Wish to have a grand time.
      
  •     一口气读完了,意犹未尽。书中介绍的书店都想去走一走,非常羡慕作者。只可惜,每一篇的最后基本都是书店倒闭的消息。2009年是此书最后一次更新,而现在书中罗列的书店还存在的应该是越来越少了。就像我们的社会,科技越发达,生活方式就越单一。
      决定去找作者其他的书来看
  •     《书店风景》是台湾女书人钟芳玲女士所编写的一本有关近距离描绘西方书店的书。二十年来,本书作者游走于东西方书业,走访上千家书店,撰写这部引领潮流的《书店风景》,使它成为爱书人、藏书家、出版者、书店迷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圣经。历经1997年、1999年、2002年、2007年和2008年数度修订,也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
        
      尽管书中介绍的很多书店早已消失,但把它当做是一本记录书店遗产的书籍阅读还是相当有意思。看来看去觉得其实各国书店实质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有差异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一样的风味和氛围。
      作者介绍的主要是地标书店、特色书店和古旧书店。
      
      介绍着每一所书店的成长,奋斗和挣扎。我最感慨的还是那些特色书店,什么女性书店,厨房书店,爱狗人书店,菩提书店,甚至还有同性恋书店,赌徒书店······
      
      在阅读它们时,时常会被感动,时常会有想象。
      
      书籍是人类精神生活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什么样的社会能有机会让这样的高级精神产物进一步细化,关注不同人不同的内心需求和渴望。
      
      
      
      
  •      在本书的作者钟芳玲女士,台湾长大,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教书、写书,做着一切与书有关的事,尤其爱逛书店,逛了上千家,令人折服。
      
      《书店风景》分了四个章节,下面主要说一说主题书店和古董二手书店。
      
      厨师书店 烹饪书摊 “如何做”书店
      
       先说三个主题书店:厨师书店、烹饪书摊和“如何做”书店。
      
       厨师书店在英国伦敦一个菜市场旁边,和市场里的鱼肉蔬菜近在咫尺、相映成趣。书店老板原来是个家庭主妇,热爱烹调,苦于找不到好的食谱,于是凭着一腔热情,开了这间书店,经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食谱和与酒有关的书,有12国语言,8500多种。最有趣的是书店里建了一间厨房,摆了一套现代厨具,每天都会有擅长烹饪的人在这里做一些美味给读者。烹调过程则是按书架上抽取的食谱一步步操作的。这种方式不但刺激了读者食欲,还刺激了他们购书的欲望。
      
       比这更稀奇的,那就是把书店开在菜市场里头。美国费城一家名叫“烹饪书摊”的书店就是这样干的。
      
       费城还有一家主题书店叫做“如何做”——HOW TO DO IT。对应的是DIY——DO IT YOURSELF,自助,自己动手的意思。做事不要别人帮忙,自己动手,但怎么做呢?不知道怎么做,就到这个书店来找吧。如何考试、如何修车、如何编织毛衣、如何快乐、如何申请专利、如何离婚、如何训练宠物等等,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甚至有媒体这样说,大致意思是:如果世界文明灭亡了,靠这家书店可以重新开始。
      
       书仓 书镇
      
       主题书店说完,下面说古董书店与二手书店。
      
       听过书店、书摊、书城,听过“书仓”吗?还是在费城,离费城不远的一个小镇旁,有一间远近闻名的“鲍德温书仓”。书仓原来是19世纪建在野地上的一座仓库,干农活用的,20世纪40年代改成了书仓。书仓有五层,陈列了40万册精装二手书,还有15万册库存。几十年里,书仓基本没什么变化。原木桌椅、大暖炉、老爷钟,四处游荡的和善的小狗,让书仓里始终弥漫着一股悠闲的气息。
      
       有人说,书仓真够大的。不大,还有更大的——书镇。20世纪60年代,一位名叫理查·布斯的23岁英国人,突发奇想,在离伦敦四五个小时车程的一座名叫“黑昂歪”的小镇上开了许多家不同主题的旧书店,书店慢慢发展,最终成了世界第一的书镇。那是全世界爱书人的观光胜地。书镇的生意好得能让布斯从巨富手中买下一座古堡。1977年4月1日,布斯在古堡前宣布,黑镇为独立王国,他自封为理查王,还发表了独立宣言和国歌,同时任命他的马为首相。不但如此,他还发行护照,出售爵位,一直到今天还有人寄钱购买护照和爵位。
      
       网络影响下的书店
      
       再互联网的出现已经让很多人不逛书店了,坐在家里,看一看电子图书,或者让网上书店送书上门,方便之极。钟女士因此对实体书店的存活忧心忡忡。她还是喜欢逛实体书店,和店主人谈论书,分享对书的热情,再亲手买几本,这种人与人的接触,是最让她珍惜和追求的。所以她对书店未来的发展只能默默祈祷。顺便说一句,我和钟女士有同样的感受。
      
       衷心希望爱书人都能走出家门,就当是锻炼身体,走进一家家书店,切身享受那种浮沉于书海中的感觉,享受那种安静氛围里的心情激荡。
      
      
  •     在钟芳玲眼里,每家书店都是一幅风景,有的婉约秀丽,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细致精巧,有的古意盎然……
      
      爱书人与读书人分属两种互为关联却不尽相同的类别,爱书人喜欢与书相关的事物,从书的内容、作者个人情趣、写作经历、装帧状态以及版本等等皆入关怀,是对书的感受,化入物内;读书人则以读为主,注重内容的使用与实用意义,为我所用,是对书的倚赖,余则不闻不问,超于物外。
      
      这两类因书而关联的人,或由爱书而渐成读书人,或因读书而渐为爱书人,由此引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早年台湾女子钟芳玲在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读哲学博士,忽然一天自己觉得读书的兴趣远不如对书籍的热爱,古登堡的诱惑超过亚里士多德的蛊惑,遂放弃学业,背上行囊全世界逛书店,与书店老板谈天,听旧书商讲述版本故事,淘书、访书、玩书、编书、写书,成为职业爱书人。借此而成《书店风景》与《书天堂》二书,前一册谈世界各国的特色书店,后一册谈世界各国的古旧书籍,爱书如此,算是修炼得道,取经圆满。
      
      据说这则爱书人钟芳玲的故事,是由20世纪初美国藏书家爱德华·纽顿在《藏书之爱》那段“尼罗河之旅”的描述所引发,1997年初版的《书店风景·序》里交代:“正如纽顿和蓝博一般,即使去旅行,我还是得和书(店)纠缠在一起,否则整个旅程将显得漫长又索然无味。更严重的是,我的旅行最后竟演变为以读书、买书为主要的目的,美术馆、博物馆、名山胜水等观光点反而是陪衬,探访世界各地的书店已成了我的娱乐、工作和爱好。每到一个城市,我总像猎犬般循着各种线索搜寻有看头的书店,一开始只是单纯为了买书,后来发现书店自身具有多样的可能性,无论是书店的大小、地点、装潢、服务、活动,甚至连店名都可能是一大特色,若是碰到一些像是巴黎的‘莎士比亚’、旧金山的‘城市之光’或是纽约的‘高谈书集’这类具有风光历史的书店,就更让人肃然起敬了!”这仅是书店诱惑的起因,书店外在因素对常人来说往往易于忽视,但在钟芳玲眼里,每家书店都是一幅风景,“有的婉约秀丽,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细致精巧,有的古意盎然”,《书店风景》所谈便是这些书店的趣味所在。
      
      《书店风景》记述分布于美国纽约、费城、洛杉矶等地书店十八家,欧洲的书店只有巴黎、伦敦、法兰克福等书店六家,可知作者对美国书店较为熟悉。全书由“地标书店”、“主题书店”、“古书店·二手书店”及“附录”共四章组成。全书开篇第一家书店叙述的是巴黎“莎士比亚书店”。这家1922年为乔伊斯出版《尤利西斯》而广受谈论的书店,成为塞纳河左岸的文化地标。原店主丝薇雅虽在二战德军占领时期停业,但第二代的莎士比亚书店依然以延续丝薇雅时代的人文特质。是书出版后,台湾和大陆的读者循迹到巴黎慕名探访,成为旅游巴黎的闲话和谈资。
      
      《书店风景》2008年增订版,是在原来描写书店的文字篇幅上,补入2002年后续笔记和2007年后续笔记、后续再后续三种,皆作者近年再访书中书店的景况与延续,让读者知晓这些书店的存续和近况。使人读来有前尘往事的纪念。 来源:广州日报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如是说。在这场旅行中,有人在痛苦中浮沉,有人在欢愉中漫舞。晋人张季鹰思莼鲈之美而放归,其意在适宜。所谓适宜,说白了就是不困于藩篱,时时欢喜罢了。钟芳玲女士自命为“女书人”,而非女作家,其要旨就在于书所带来的欢喜,而非表达所带来的快意。《书店风景》是她“书话三部曲”的又一佳作,读此书不但有玩赏之乐,且有悠游之喜。
      
      
      
      有些书是实用的,它能帮人解决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有些书是助益精神的,他能使人获得内心的平静以及充盈的生命,而有些书则凝聚着梦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店风景》是一本与梦想有关的书。
      
      
      
      爱读书的人,大多爱旅行,除了先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名训外,其内在原因是把知与行结合起来。对于爱书成痴的人来说,生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轮转,而蕴藏着心灵的诚挚与精神的崇高。《书店风景》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著名书店,将知识的“守护天使”们描摹的栩栩如生。尤其是那些精美的,近乎立体的书店图片,简直令人欣喜欲狂。
      
      
      
      人生的梦想之路有无数条,但至少有一条适合你。对于钟芳玲女士而言,书籍大概就连接着她的梦想吧。可以说,这本书是她梦想之路的端点,她踏着书籍所指明的方向,向文明的深处走去。
      
      
      
      爱书的人,最爱藏书。然而,爱书之人犹如爱买衣服的女子,总觉得有那么一两本书是自己没有的,就像爱打扮的女子总觉得衣橱里少一件衣服。归结其心理,女子缺衣之憾,无外乎求至美。至于书痴,大概藏书家米切尔·沃弗森说出了心里话,藏书并非囤积,而是发现。每发现一本好书,都使我们的生命完美了一步。基于同样的心理,我似乎能体味作者寻访书店的愉悦。
      
      
      
      如果可能,我想大多数有梦想的人都会带一本书去旅行。喜欢文艺电影的人,肯定要去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喜欢徒步旅行的人,肯定要去凯鲁亚克书街;喜欢诗歌的人,则要去美国的“城市之光”书店;喜欢英国文学的,则须去查令十字街84号……每一个书店都寄寓着一个曾经年轻的梦。
      
      
      
      以“城市之光”为例,它曾经是“垮掉的一代”作家们集会的地方,凯鲁亚克、金斯堡等大文豪年轻时都曾在这里疯过,其闹腾的程度比之今天“恶搞”的年轻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可以这样说,这家书店就是年轻的象征。金斯堡的代表诗作《嚎叫》就是在这家书店面世的,诗人本人赤身裸体将它朗诵给听众,不但轰动一时,也导致诗人被捕。当然,这段文学史上的佳话已成了书店的广告,被店主人引以为傲。该店一直将诗人的裸照挂在墙上,引得文艺控们来膜拜。
      
      
      
      除了像“城市之光”这样的殿堂级书店,还有一些并不令人瞩目的书店也很有趣,比如好莱坞大道上的书店。这个地方固然以电影知名,但电影的制造者们都还算读点书。据说好莱坞大明星欧文·威尔逊业余逛书店,无意中发现了其父编订的书,欣喜异常,便指给店主看。谁知店主并不买账,叫欧文翻到某一页,欧文惊讶的发现那一页“供奉”着店主的“玉照”。如此有趣的事情,简直堪比好莱坞电影里的桥段。
      
      
      
      我大概没有机会去那些著名的外国书店,一则机缘难得,二则没有时间,三则俗事放不下。然而,在国内,甚至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也还是有几家书店可以看看的。比如蓝旗营附近的“万圣书园”,蓝色港湾的“单向街书店”都是我常去的地方,虽则未必买书,但总能在其间耗半日时光。机缘巧合的是,我居然在单向街书店听了一场钟芳玲女士的讲座,那时我尚且没读过《书店风景》,大概这也是一种宿缘吧。
      
      
      
      读过什么书,你就成为什么人,谁不想成为带着书浪迹天涯的人呢。远游海外虽不成,但百里之内漫步却也非难事。炎炎夏日,书可消永昼也。于暇日抱着书,坐在公园树荫下的长椅上,这便是人生的适宜。
      
      
      
       2012年5月30日
      
      此文发表于2012年6月10日《黔中早报 ·书评》B11版
      
  •     也许是读这本书前看过太多的褒奖,再加上个人对于书店的偏爱和诸多憧憬,读过反而有些小失望.
      
      这失望还因为书中传递的大多都是坏消息,看到这么多让人神往的书店纷纷经营困难关门结业,十在是让人痛心的事情.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如果用现在非常成熟的彩页旅行书籍(比如香港十分普遍的每年更新的旅游书)的形式,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更多更专业的美图,分门别类的罗列特色服务与亮点,更详细的地图标志,和去到方法等等,应该会吸引更多爱旅行爱文艺的青年们热捧,也可以满足如我,去不到那么多那么远的地方,靠美图在家独自憧憬者的小美好.
      
      
      
      不同于作者流露出的对网络的紧张与好奇,网购已是司空见惯,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茶余饭后的必聊话题,不仅仅是书,我甚至想不出有什么商品是网上买不到的.任何一门和销售有关的生意,一个正规的机构,网店或者页面已经变得几乎和门脸一样的重要了.我想这就像流水线之于手工制造者一样,网络的成熟对于整个零售业来说都是巨大的冲击.出版行业当然也在经历着这样具有历史性的转折.是独立书商应该积极应对的考验.但是另一方面,像亚马逊的出现,也吸引并培养了一些读者,首先他符合大家网购的习惯,又总打折,再者他的评论功能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筛选和分享好书,或好的版本.
      
      
      
      但即使是这样,每每买书,我还是很迷惑,经常留心注意书籍的信息仔细挑选.但也难免会买到烂书!而各种邮件推荐,书店排行对我来说基本是毫无用处.普通人终其一生能看的书不过一两千本,而我们买什么书,看什么书却是被媚俗的销售排行,八卦炒作,出版商自吹自擂所操纵,而城市生活繁忙,偶得闲暇却读了一本烂书,真是气愤至极,也间接的伤害了我等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所以独立书店及附属的出版社还是有他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可以作为书籍的筛选者和文化的推广者,优秀作家作品的伯乐,传承浪漫理想主义的人文情怀,服务社群,或成为人们消磨时光,欣赏音乐诗歌,享受亲子时间的去出.而文化人士也当积极回馈,使之成为一个文化小循环的中心.
      
      
      
      不管怎么说,虽然国外独立书店看起来经营艰辛,而国内则基本看不到有独立书店或者二手书店,对于拥有这么悠久历史与这么多受众的语言中文来说真是悲哀.希望有一日,有一种需要,使人编纂中国的独立书店目录.我想那对于大众的志趣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已经开始后悔没有在去台北的时候拜访那些旅游书中介绍的独立书店,下次一定补上.诚品也是不错的,其规模和书的质量都颇让我惊叹,不过国内的新化书店和外文书店也基本满足了大众对于大型连锁书店的需求,虽然态度和价钱总是差的.
      
      
      
      另外有一个严重的感想,就是做什么生意,都要记得买下房产(我想这也是网络销售盛行的另一原因).
      
  •     读完《书店风景》,记一笔也许今后能亲自拜访的书店吧。只是书中讲述了太多书店消失的悲情,每次动身之前一定要再确认想去的书店还在不在。Love affair with bookshops也是要拼人品的。
      
      Shakespeare and Company @巴黎,以及纽约、伯克利、维也纳和莫斯科的莎士比亚书店;
      
      Strand Book Store @纽约,非常浪漫的是,它在中央公园还会摆书摊的噢;
      
      Books for Cooks & The Travel Bookshop @伦敦,如果有下次,希望你们俩都能开门;
      
      mystery bookshops in U.S.A.,实在不知道还有多少家能撑下去,只能先记个它们联盟的网址:www.mysterybooksellers.com
      
      Oak Knoll Books @New Castle, U.S.A.
      
      Buchhandlung zum Wetzstein GmbH @德国弗莱堡,但愿能有些我看得懂的书;
      
      Skoob Books @伦敦,在伦敦市中心已几经搬迁之苦了,希望它一直能在;
      
      Hay-on-Wye Book Town @威尔士,以书造镇啊,纵然交通再不便,还是想去住上一晚喏。
      
      还有许多大型连锁书店就不用特别记了,到了就一定会遇见。
  •     作者真是个书痴,走访了欧美一千多家书店。
      这本书厚重得可以夯晕人了,而且看的时候还可以练习臂力。
      最感动的一间独立书店是北加州的凯普勒书店,年过半百,由于亏损严重关闭,四十天之后,却神奇的复活了。这个社区的人太令人感动了,他们需要这间书店,于是行动,于是拯救。
      
      跟着书中的文字和照片可以神游很多著名书店,也是从这里,我知道了赫赫有名的莎士比亚书店,还有很多独立书店。最勤劳好客的、最有个性的、最能让人静静澄清思虑,观照人世的、被列为城市文化与建筑地标的独立书店。
      
      特色书店也很有意思啊,最美丽的女性书店、最有气质的同性恋书店、有厨房的烹饪书店、儿童书店、社区书店、平均每天卖出5000-10000本书的最大的二手书店、反对贩卖罗曼史书的书店、王尔德纪念书店、被社区民众救活的社区书店……
      
      开一家书店很不容易,要坚守,要智慧,要奉献……
      
      摘抄:
      
      1。书籍只需少许花费,却能带来最大的乐趣。
      
      2。西雅图艾略特海湾书店的店员选书的设计。每一类别的书区总见一些店员署名的手抄小纸条,上有推荐书名并附简短感想,他们非常自傲书店的选书绝对独立运作,不与出版社挂钩,更不会假选书之名而收取费用或要求折扣。
      
      3。 卡萝*席洁“作为一个老女人,尤其是一个单身老女人,生活格外艰难。”只不过她年已六十上下,看起来仍像十多年前般的学生模样,让人觉得生气蓬勃。这又是一个老得很带劲、老得很好看的人。
      
      4。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5。我在逐页翻阅时,仿如又回到了书店现场般。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唯有在书的世界中,我才能真正的解放,有一种安全、宁静的感觉,可以恣意张狂而不被评断,可以忧郁感伤而无须解释,这一切所以化为可能,全都是因为书与书店的存在。
      
  •     这本书非常不错,我强烈推荐!
      我个人是个非常爱书的人,本身是流动性单位,无论我走到哪里,新华书店、建筑书店、开万卷书店等等都要有空就要看,有时不光为了看书,还喜欢书店的那种氛围!
      看到一排排一列列的新书散发着墨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     感觉就像时尚杂志的专题增刊,五颜六色的,有一些信息,带了点爱书的感情,但没有更多的内容。既没有优秀杂志那样挖根挖底的深度报道,也没有散文随笔那样淡化界限随心而至的飘逸气质。更像是中规中据的、蜻蜓点水式的景点介绍。不过比眼下大多数垃圾书籍要强一些吧。
  •     世上处处皆有好风景,有些人赋意名胜,有些人寄情山水,而对于一个个嗜书如命的书虫来说,最美的风景自然属于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书店风景!
      
      无论是承载悠久历史的百年老店,或是时代文化运动的精神象征,哪怕仅仅是某位爱书人痴心守护的偏安一隅,也因四溢弥漫的书卷气而被赋予了灵魂,让人久久留连,不思归途!
      
      世界上果真有人如此幸福可以日日游逛世界各地的特色书店,钟芳玲就是以此为业,独立且自由的女子!她把多年来遍访世界各地书店的心得感受,巨细靡遗地真情记录,出版了这本值得精心收藏爱护的书店指南!
      
      我向来对关于“书或书店”的书话情有独钟,这本书不仅因它广博的书店信息,明丽酣畅的文笔让人读来温和亲切又受益匪浅,更因作者对书与书店的那份敏感情怀让人心有戚焉!
      
      翻阅初版的内容,对一家家独具巧思又传承文化的小书店心怀景仰,默默企盼有早日成行的一天,能亲访这些为爱书人点亮心灵的圣园,于愿足矣!而每每读到后续的追踪报道,心情不由黯然失落,大部分的独立书店,在网络书籍下载与缤纷便捷资讯的巨大冲击下,都日渐衰微,渐渐消匿于日光流年的历史洪流中,让人难以释怀,更是无以复加的惋惜心痛!
      
      相比之下,让人感动恻然的是在如此恶化的业界环境,风雨飘摇的经济背景下,一代代爱书恋书的烽火守书人愿意倾其所有,终其一生为人们的心灵留有一方可以得到纾解与释怀的天地!这些书店如濒临绝迹的生物般艰难存活于世,需要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为之投入更多的关照与支持!
      
      我一向认为,网络资讯固然方便快捷,但逛书店永远是无可取代的关于人情人性的一份寄托:在书店意外邂逅一本好书,其中的喜悦滋味像是书籍邀心灵与之共舞一曲,是何等难以言表的陶然欢愉!谁料刚刚和朋友交流,一阵阵无可奈何的失望从心底涌来,身处台湾的朋友也不无感慨,人浮于事的经济环境导致台湾的书店也节节败退,看书的人也少之又少;在我印象中承载着悠久中华文化与历史的台湾,书店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落寞,实在让人扼腕唏嘘!
      
      此书中那些曾经供文人墨客激荡脑力,抒怀胸臆的传奇书店早已不复存在,如今也只能借由古老的照片与文字遥想曾经辉煌的浮光韶影;略感一丝宽慰的是无论前路怎样颠簸跌宕,总有爱书人前赴后继投入这项也许让自己血本无归的事业,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心中的诗性;在无尽无涯的昏暗苍穹,为我们点亮微弱却温暖的知识之光!
      
  •     很喜欢这本书,就像自己去旅行了一样,而且节奏缓慢,生活在那里。
      before sunset 里头就以莎士比亚书店为背景。
      ——一定要看看。书和电影我都分别刊了,没联系起来。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
       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郑愁予
      
       Wise Men Fish Here智者在此锤钓——gotbam book mart,N.Y
      
       伦敦厨师书屋,是我很想要的一个书店。嘿嘿,意味着书和吃,两大爱好可以同时满足,《诺丁山》是以这个书屋边上的集市为背景的,要去看看啦。书,电影,吃,越想越完美。
      
       困了,回头记。。。
  •      在书架上瞥到这本书时,立马就被里面的照片和内容所吸引。
       开一家优雅别致的书店是我上学时的梦想。甚至多次在脑海里勾勒它的轮廓。面积可以不大,但是一定要有主题和特点。不仅要有层层的书籍带给的踏实感,还要有休闲吧带给的温馨感。。。
       《书店风景》这本书,将世界上著名的地标书店,主题书店,古董二手书店给予介绍,并配有照片,可以一窥书店一角及周边风景,最后还有附录来将美国大型连锁书店及小型独立书店的个别发展和相互对立作了一个简介与比较。最后还附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查询书店地址的实用讯息。
       总之,对于我这个有书店梦的童鞋来讲,我很喜欢这本书。带我见识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特色书店。这些书店真的如山水风景一般美丽,别有一番味道。
       看到最后,很可惜的是随着互联网和大型连锁书店的发展,很多独立的中小型书店倒闭。我想这给许多爱书人带来了些许遗憾。
       但是信息时代的发展,又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资讯信息。事情的发展总是有它的两面性。
       即使小型独立书店的前途越来越渺茫,在我的心里还依旧有一个那样的梦,“暮色中的书店,有着黄与粉红的外貌,宛如黑夜中发出的光芒”。
  •     书中的书店都是作者一再探访过的,每一家书店都有其的独特风格,每一位书店主人都是那么投入,经历了那么多的岁月,这些书店都染上了主人的沧桑。
  •     纸质书都快被电子书替代了,书店风景将成明日黄花,那些“个性书店”只能是留在脑海中的美好回忆,幸好有这本书,免了“广陵散”之憾。
  •   脑海里蹦出一想法 那些年开私塾的夫子们 其实也是一个个独立书店
  •   哈哈,练臂力?确实啊~~~ 躺在床上翻书那才叫一个累啊
  •   內容不錯,文字就一般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