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余英时  页数:578  
Tag标签:无  

前言

  如果历史可为指引,则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对基本价值似乎存在很多重叠的共识,毕竟中国的“道”讲的就是承认人类共通的价值和人类尊严。如今我更坚信,一旦中国文化回归到主流之“道”,中国对抗西方的大问题也将终结。  能够成为2006年“克卢格奖“的共同得主,敝人深觉荣幸,也十分感激。然而在深思之后我才明白,今天我得奖的主要理由,是要透过我彰显中国文化传统和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知识史;前者系我终身学术追求的一个学科,后者系我选择专精的领域。  我开始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发生深厚兴趣是在1940年代,当时中国史观正处于一个反传统的模式。中国整个过往被负面看待,即便中国独特的发明,也在西方历史发展的对照之下,被诠释为偏离普遍文明进步的正轨。当时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自己的认同感到完全迷惑,自然毋庸赘言。幸好我得以在香港完成大学教育,并前往我现已归化的国家——美国继续攻读研究所。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关于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论集。以胡适、钱穆、陈寅恪等20世纪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为中心,探讨在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深刻现代危机中,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承担者是如何自觉地在矛盾中奋力前行,在蜕变中进行现代转化,在吸收其他文化精粹的同时担当起民族文化熔铸的历史使命。

作者简介

余英时,1930年生,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犬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的克鲁格入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戚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书籍目录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1990年)
中国现代的文化危机与民族认同(1995年)
——《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自序
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1979年)
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1988年)
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1999年)
——一个史学家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严复与中国古典文化(1999年)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1983年)
——《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
附:《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1980年)
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2004年)
陈寅恪《论再生缘》书后(1958年)
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1982年)
陈寅洛与儒学实践(1996年)
试述陈寅恪的史学三变(1997年)
犹记风吹水上鳞(1990年)
——敬悼钱宾四师
一生为故国招魂(1990年)
——敬悼钱宾四师
钱穆与新儒家(1991年)
附:寿钱宾四师九十(1985年)
越过文化认同的危机(1994年)
——《钱穆与中国文化》序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一 知识人与“道” 知识人在古代中国叫做“士”,而“士”的出现则是和“道”的观念分不开的,所以孔子说:“士志于道”(《论语•里仁》),但是“士”和“道”两个名词在孔子以前早已存在,其涵义也颇有不同。让我们先简单地谈一谈孔子以前的情况。 商、周文献中常见“多士”、“庶士”、“卿士”等称号,这一类的“士”大概是当时“知书识礼”的贵族。商代卜辞中所见的“卜人”也许便是“士”的一种。《说文解字》和《白虎通》都说“士,事也”。因此今天不少学者都相信,商、周文献中的“士”,是指在政府中担任各种“职事”的人。周代的教育以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为主,受过“六艺”训练的人也称作“术士”或“儒”;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技艺而出任不同的“职事”。例如孔子曾为“委吏”,是管理仓库、核查出入数字的职事。这当然必须学过六艺中的“数”。孔子自己又说过:“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论语。子罕》)可见他也学过“御”和“射”。至于“礼”和“乐”,则更是孔子研究得最深的两门艺业。“礼”和“乐”在古代贵族社会中的用途最广,学了这两种知识技能之后,更可以有许多“事”可做,如各种“相礼”和“乐师”。所以,《说文》以“事”来解释“士”确是有根据的。 在孔子以前,“道”的观念大体上是指“天道”,即以“天道”的变化来说明人事的吉凶祸福。关于这一点,清代钱大昕已有很扼要的考证。他说: 古书言天道者,皆主吉凶祸福而言。《古文尚书》: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天道福善而祸淫。《易传》:天道亏盈而益谦。《春秋传》:天道多在西北。天道远,人道迩。灶焉知天道!天道不谄。《国语》:天道赏善而罚淫。我非瞽史,焉知天道?《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皆论吉凶之数。(《十驾斋养新录》卷三《天道》) 春秋以前还没有《论语》、《老子》中所说的抽象之“道”;“道”字单独使用,其本义只是人走的“路”。故《说文》云:“道,所行道也。”

编辑推荐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所收各书的性质和我自己研究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心路历程。中国历史和文化是一片广大而肥沃的园地。我虽然长期耕耘其中,收获却微不足道。但是我这一点点不成功的尝试如果能够激起新一代学人的求知热忱,使他们也愿意终身参加拓垦,那么这一套“系列”的刊行便不算完全落空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1条)

 
 

  •   这是余英时的文集,其中包括对胡适、钱穆、陈寅恪以及严复的论述,也包括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其中也兼及论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史学革命。余英时的文字行云流水,堪称永远的典范。
  •   有思想有见地!非常好的书,仔细阅读过后,别有心得!
  •   精装本装帧精良,印刷精美,思想更是深邃,促使我们深入了解那段渐渐远离的知识群体,更好思考当代社会问题,明了社会发展趋势。
  •   思想浪花,受益匪浅
  •   虽然觉得没必要买精装的,但是也没办法,贵一点还是想看,还是买了。。。
  •   精装的收藏用
  •   这次趁三联精装重印,将余英时三联系列全部买下!
  •   作者和内容都是我喜欢的,女儿也感兴趣。
  •   有深度,性价比高
  •   很板扎!
  •   其中尤以写陈先生的文章最为耐读
  •   余英时先生各个时期论文的合集,好书。
  •   能静心者自有得。
  •   余先生的书,每本必读每本必买。唯一的遗憾是《东汉生死观》现在没有入手,出版社能否重印。
  •   喜欢余英时的书,基本都收了
  •   惊叹先生高超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   看书就当看经典,选书应该选名著,选作者应当选名家名家,余先生的作品,深刻独到,颇受启发。
  •   喜欢其中的若干文章 主要是关注余英时所关注的研究领域
  •   里面有一页印反了···
  •   书的质量还行。就是有脱页的情况。有几页纸裁剪的不是很好。总体还行。
  •   大家风采!写的真好!
  •   书的印刷质量不行,有大量空白页;要求退换
  •   内容丰富,文学功底的人看合适。
  •   书本装订不错,等看完再补充。
  •   看后有危机意识,不愧为大家
  •   嗯嗯,前前后后,总算把三联的几部余氏作品弄齐了。
  •   余英時先生《現代危機與思想人物》(北京三聯版)結集文章,大部份已收錄在廣西師大版的《余英時文集》。
  •   精装的版本不够细致,纸质和印刷不怎么好,刚拿来看来有点失望,内容没的说,毕竟是大家。在经济方面看,买平装的即可,实惠啊!
  •   书的内容很好,版式和装帧也舒服,但印刷有提升空间。虽说一版一印,但字迹印得不实,细看好像类似打印的效果,不知道是油墨还是印刷技术的原因。总之三联此次选的这家印刷厂令人小有失望。
  •   该书集中阐述了当代思想危机,学术危机,让人们脱离浮沉,回归本源,追求文化。
  •   余英时的这一系列都不错,值得推荐
  •   书是好书,就是太高深了
  •   书还可以,能比较客观的反应三位思想家的心路历程
  •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   大家的作品!
  •   有古文,看着有点费力
  •   余英时先生的书
  •   装帧设计很好
  •   余英时老师的
  •   传记文学的基础书,写的不错
  •   书真心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