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作者:曹景行 页数:136 字数:1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早想去一次印度 终于去成印度了。 2010年初冬的一天,凤凰卫视的老同事丛笑突然来电话问我,“去不去印度?”没有一秒钟的迟疑,“当然去!”因为我一直想去。 这次去印度是给旅游卫视拍专题片,作为春节特别节目,由联想电脑公司赞助。一共要拍九个国家,印度为其中一个,挑上了我。后来的一个多月,我见到朋友就会告诉他们:“我就要去印度了!” 我们这一代人对印度不算陌生。小时候就看到过报纸上的照片,白帽子、白上衣的印度总理尼赫鲁,陪同到访的中国总理周恩来;周恩来的脖子上还挂着黄色的花环,那是一种欢迎贵宾的礼仪。这次我在莫卧儿王朝的都阿格拉参加联想电脑的最新专卖店开张,也戴上了这样的花环。 还有就是那时人人都会唱的《流浪者之歌》,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中国的印度电影《流浪者》的主题曲。今天依然记得住、唱得出的中国人,恐怕不只我一个。但也容易闹笑话。二十多年前我到了香港,在美国《时代》周刊集团属下的《亚洲周刊》打工。有一次公司开舂茗宴会,我与邻座的印度同事聊上了,为了表示自己对印度并非一无所知,对他哼唱起《流浪者之歌》开头几句。不料,那位印度同事一脸茫然,说他从来没有听过这首歌,同样也不知道那部名叫《流浪者》的印度电影。 后来我总算搞明白了,印度每年要拍几百上千部电影,每部电影里面都要唱好多首歌,男女主角边唱边跳,唱了一首又唱一首,普通的印度人怎么可能都看过、都记住?就在我们动身要去印度前大约半个月,咱们的温家宝总理出访印度。当我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他唱起《流浪者之歌》(也就是我对印度同事唱过的那几句),周围的许多印度人也许也都在纳闷:“这首印度歌我怎么没听过?” 我们小时候也听说过泰戈尔的名字,看到他到访上海同鲁迅等文化名人一起的照片,只是没好好读过他的诗篇。直到2010年上海开世博会,家姐曹雷带我去里面的印度馆,参加了一次纪念泰戈尔的诗歌朗诵会。 倒是在初中时候,看了两本印度名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长江中学的老师知道我喜欢看书,给了我一张静安区图书馆的借书卡。一些日子后,已感到没有多少书可看,却意外发现书库里居然有这两本印度的书。 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经济困难期,印书的纸张又粗又灰,字里行间密密麻麻,但都没关系,只要书里的内容吸引人就行。那半个月,我白天黑夜都沉迷在诸神大战之中,甚至把里面的精彩文字成段成段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对一个刚刚进入青春发育期的男孩,印度史诗中成千上万天神打得天翻地覆,比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更能叫人热血沸腾。从此,也记住了几个大神的名字:湿婆、毗湿奴、罗摩…… 那时的印度已经从中国的朋友变成了敌人,两国还在边境上打了一仗,尼赫鲁也被列入“各国反动派”行列,与美国、苏联一起被合称为“帝修反”。1964年尼赫鲁郁郁而终,咱们还高兴了一阵子,赵朴初老先生《某公三哭》中就有“哭东尼”一段。当时能看到涉及印度的一些书籍和文章,也多是关于两国边境纷争的历史,当然都是说印度侵占咱们的神圣领土。 直到80年代中印关系回暖,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的《大篷车》上映,中国老百姓才再度对印度有了点兴趣。据说,那个时候有些农村年轻人结婚办喜酒,专门要放《大篷车》招待宾客。有唱有跳,热闹嘛! 我所有这些关于印度的种种印象,都只是零星碎片,直到1978年到复旦大学读书,听了历史系张荫桐老师的南亚历史课,才算对印度有了一点真正的了解。张荫桐老师刚获平反复出开课。同学中流传,他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打算出逃求生,就把自己装钉进一只箱子邮寄出国,不幸在海关被发现,直接就被送到劳改农场,重回复旦时应该已经五十上下。 我们做学生的从来没有向张老师求证过这个传闻,也许都觉得开不了口。我倒希望那不是事实,因为对一个文弱书生未免太残忍了。而且,当他重新有资格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执教,站在了我们面前的讲台上,一点都看不出他曾经经历的沧桑,平稳的语调中带有些许激情,他就这样对我们讲起了印度历史。 张荫桐老师告诉我们,印度不像中国有连续的历史记载,他们的历史与神话纠缠不清;如果把印度的各种历史记述串起来,起码有好几万年之长,不能当作信史。为什么会如此?张先生就用“千层糕”来作比喻。 原来,印度半岛历史上每过几百年,北方的游牧民族就会越过今天阿富汗那里的开伯尔山口南侵,把恒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毁灭,把那里残存的居民赶往南方。一次又一次,原来的征服者又被新来的游牧民族打败南逃,不同的文明层层叠加,变成“千层糕”那样。最后,印度半岛原来的居民被赶到极南端,有一些更渡海到了今天的斯里兰卡,就是肤色最黑的泰米尔人。 今天的印度有这么多的种族,每个种族当中又有许多不同等级;有那么多的宗教,每个宗教里面又有许多不同派别,分别信奉成千上万的大小天神;有那么多的语言,更有无数种的方言……就源于这样的历史过程。但这样的一个印度,如何可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张老师告诉我们,正是英国人的入侵和殖民统治,用他们的火炮、刺刀、英语和铁路、电报、电话,才把那里的无数个大小土邦搓捏成一体。1947年英国人走了,印度半岛经历了印巴分治的腥风血雨,各自成为独立的国家。 张荫桐老师讲了一个学期的南亚史,今天我还记得的就是这些脉络,还不知道是不是符合老师本来的意思。但不管怎样,后来我给香港媒体打工,每次编写到有关印度半岛的新闻,比如1991年总理拉吉夫·甘地被泰米尔猛虎组织谋杀,又比如1992年新德里附近的阿约提亚宗教冲突和二千人大屠杀,就马上记起老师讲过的那些内容,心里就比较有底了。 直到今天,关于印度的各种说法好好坏坏都有,我还是习惯于用张老师教给我们的思路来分析评断。张荫桐老师让我懂得,印度不同于中国,也让我更想去印度看看,尽管在当时只是个梦想。 今天我去过印度了,写出下面这些文字片段,附上自己拍的照片,算是对老师交上一份迟了三十年的作业。可惜老师已于1998年去世了。 在这里,学生再次向张荫桐老师致谢!
内容概要
《印度十日》是一本亲身体验与随想相结合的游记。这是一本有独特视角的文化休闲读物。
作者用他的镜头、他的笔、他的感觉、他的心向读者呈现出这个复杂国家中的众生相:披着绚烂纱丽的女人们,顽皮的孩子满面烟灰色,露宿街头的流浪汉闲散平静,满大街随意游走的牲畜,美轮美奂的古老建筑和神庙,破败不堪的贫民居所,巨幅的现代科技广告牌下晒凉着成堆的牛粪饼……
作者以媒体人独特的敏锐与视觉,将这十天中所得来的众多印象与片断的瞬间捕捉,纷纷展现,打开了了解这个神秘国度的“另一扇窗”。
作者简介
曹景行,资深媒体人,学者。曾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时事开讲》、《景行长安街》等节目的主持人。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两岸交流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著有《香港十年》和《光圈中的凤凰》等。
书籍目录
前言 早想去一次印度
当头棒喝
新机场和旧国道
“龙象之争”还是“龙象共舞”?
Lenovo:橙黄色的联想电脑
手机和班加罗尔
大学和小学
宝莱坞门票:四百美元?
孟买:恐怖袭击下众生平等!
很宽很宽的恒河
站起来的首陀罗——导游陈香
佛迹处处
片刻印记
后记 下一次再去印度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这次华为那三人出事,会不会就因为原来的签证过期而未能延续,被印度方面抓到了把柄?各位即使拿到印度的签证也要注意。其他国家的签证如果有效期三个月,往往是指你入境后可以待上三个月。印度则不是,不管你什么时候入境,只能待到有效期满那天,即从发给签证那天起三个月内必须离境,不然就是非法居留。 早先有朋友没有注意到这点,到印度玩了一个月后来到南部一个小城市,在饭店登记时突然惊动警方,说是签证过期,已属非法居留。但当地警局不知如何处理,或者不愿承担责任,就把他们“驱逐”到下个地方,那里警局也照样办理,再“驱逐”到下个地方。这样每到一地就先去警局“报到”,前后被“驱逐”六次,最后回到新德里正式办理签证延期。他们看了上面那条新闻,应该为自己没有被当成间谍抓起来而庆幸。 至于被当作“洗钱”证据的印度纳税人永久账号(PAN)卡,实际上正说明他们曾是华为在印度的员工。因为印度人没有身份证,平时就用这种证件做驾驶执照、社会福利凭证等来证明自己的身份。陪同我们一路拍摄的印度朋友,用的就是PAN。为什么会扯上洗钱,那就只有天晓得了。 不过,印度也打算像中国一样,给十二亿国民发放统一身份证,目前正在试点,还要完善技术。如果这一庞大的方案得以实施,倒可能给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带来好处。因为大部分印度人没有任何身份证明,尤其是穷人,没有护照,没有纳税账号,没有驾照,没有银行户口,没有确切的地址,甚至一个村里许多人用同样的名字,就算政府想救济他们、慈善组织想借钱给他们,都常常爱莫能助。 记者问政府部门什么时候可以正式推行新措施,官员的回答是快了。但印度人的时间概念同咱们不一样,他说“很快,只要十分钟”,你最好做半小时的打算。当地朋友更说:“岂止半个小时,我认为,印度人说‘十分钟’,可能是几个小时,不过这还算好,那说明他还会解决问题,但如果他们说‘明天吧’,那可能就是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到印度使领馆办签证,或者在印度同政府部门打交道,就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至于华为,过去几年尽管时有风波,却还是在印度继续经营,继续发展,可见印度也很现实。那天我们在班加罗尔经过一座大楼,联想电脑的朋友指给我们看:“华为总部就在那里,人员不少,但不大出来。”
编辑推荐
《印度十日》是一本亲身体验与随想相结合的游记,是一本有独特视角的文化休闲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