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物联网

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吴功宜编著  页数:266  
Tag标签:无  

前言

  21世纪人类社会正步入信息时代。我们正处在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之中。这场技术革命的中心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的本质就是将人类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生产活动与个人活动都放在一个智慧的物联网环境中运行。物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感知中国与世界的能力,也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国的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的工业化之路也面临新的选择。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完全可以不必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传统发展模式,而是把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阶段结合起来,加快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与装备,提高资源利用率,改造传统产业,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现代管理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基于多年从事互联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CPS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发展物联网技术所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  1)物联网是互联网功能的扩展与延伸,是社会信息化的深化与发展。物联网的发展具有深厚的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有着强烈的社会需求。

内容概要

本书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技术背景、物联网建设的预期目标、物联网发展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全面地介绍了支撑物联网的信息技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深入地讨论了物联网在感知中国和世界方面的作用以及物联网发展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本书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图文并茂,可以供从事物联网研究与产品研发的人员、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政府机关负责制定物联网技术研究、应用与产业发展规划的工作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以供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吴功宜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南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信息技术科学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目前主要从事无线网络、P2P网络及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物联网 1.1 创新是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1.1.1 信息技术的辉煌   1.1.2 信息技术的困惑   1.1.3 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2 信息产业的发展   1.2.1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认识信息产业   1.2.2 从与信息社会关系的角度认识信息产业   1.2.3 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认识信息产业  1.3 信息化的发展   1.3.1 信息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   1.3.2 信息化的内涵   1.3.3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物联网   1.4.1 21世纪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   1.4.2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1.4.3 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   1.4.4 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背景   1.4.5 物联网的作用:从信息化“烧钱”到信息化“赚钱”的观念变化   1.4.6 物联网:感知中国与世界   1.4.7 物联网结构   1.4.8 我国发展物联网的阶段性问题   1.4.9 我国发展物联网技术需要解决的六个主要问题  1.5 未来物联网的发展与CPS研究计划   1.5.1 CPS研究计划的提出   1.5.2 CPS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章小结 第2章 支撑物联网的信息技术  2.1 计算机技术:物联网的计算工具   2.1.1 高性能计算、普适计算与云计算   2.1.2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3 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4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5 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6 嵌入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7 可穿戴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2 通信技术:物联网的通信工具   2.2.1 移动通信的分类   2.2.2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2.2.3 3G与物联网应用   2.2.4 光纤通信与光传输网技术   2.2.5 下一代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3 集成电路:物联网的基石   2.3.1 微电子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2.3.2 集成电路的研究与发展   2.3.3 系统芯片的研究与应用  本章小结 第3章 互联网:物联网的运行环境 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的末梢神经 第5章 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物联网的空间信息支撑技术 第6章 射频标签:物联网的物品标识技术 第7章 数字中国:物联网的应用 第8章 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第9章 物联网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物联网与现代战争 第10章 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安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005年,美国总统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题为《计算科学确保美国的竞争力》的报告。这份报告将计算科学提升到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报告指出:利用计算科学先进的计算能力和方法来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是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和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  2. 21世纪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是渗透性、带动性最强的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之间、信息技术和其他技术之间的相互渗透日趋增加,单一的技术突破已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信息科学有一个很大的基础科学库,它被不同的学科所使用,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在21世纪有很多机会形成基础和技术上的创新。例如,信息技术学科与生命科学交叉形成了生物信息学,信息技术学科与环境资源学科交叉形成了资源环境信息学,同时也出现了计算化学、计算物理学等新的交叉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学科自身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学术创新思想的体现,同时也给信息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很多课题,产生了大量新的研究方向、新的技术、新的产业与创新性成果。新兴交叉学科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充满着活力和机遇。  今天,世界各国的分子生物学家正在忙于进行有史以来最为艰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在政府、大学、研究所与公司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从最低等的细菌到最高等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和DNA序列测定,为的是发现有经济价值的利用和开发遗传信息的新途径。计算机广泛地用于破译、管理和组织这种新的经济资源——遗传信息。如果走入基因组测序的研究所,你会看到大量的以超级计算机为基础的测序仪,说不定你会误以为到了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到2l世纪结束的时候,分子生物学家希望获得几万种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它将包含分布在地球不同地方的微生物、植物、动物进化“蓝图”的巨大数据库。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成果将帮助人类了解产生疾病的原因与改变治疗疾病的方法。生物产业因信息产业的加盟而提速,信息产业也因生物信息学的研究需求而获得发展的动力。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为了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第一届国际应用计算与计算科学会议(ACCS 2008)列选的交叉学科的科目有计算数学、计算物理、计算生物、计算化学、计算经济学、计算金融等十几个之多。2009年底召开的IEEE国际应用计算与计算科学大会指出:复杂系统的建模、先进的科学与工程计算、复杂的算法以及多学科解决问题的环境,对于传统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科学、工程、艺术与人文学科。利用计算科学先进的计算能力和方法,是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这一点已经在科技界与产业界形成共识,更多的交叉学科正在形成与发展之中。新兴交叉学科必将导致创新性成果和新兴产业的出现。  1.1.2信息技术的困惑  在我们兴致勃勃地讨论信息技术和产业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大部分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完成的,近4J0年来信息科学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这个观点可以用以下10个例子作为佐证。  1)1945年,“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仍然是今天我们设计计算机必须遵从的基本设计原则。

编辑推荐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火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物联网无疑是2010年最热议的话题。它被誉为“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被预言拥有万亿级市场应用前景,已被世界各国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领域;它能让城市变得更智慧。在“两化融合”和“感知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物联网发展受到了政府、产业、资本等各层面的高度关注。面对众说纷纭的物联网,《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和世界的技术》站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角度,着重探讨物联网六个方面的问题:  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技术背景——物联网究竟是“横空出世”,还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镑物联网发展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关系——物联网的发展是独立的,还是与社会信息化发展密不可分?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物联网是一种不同于互联网的新生事物,还是互联网的扩展与延伸?  物联网建设的预期目标——未来的物联网世界是什么样子?建设这样的物联网世界的支撑是什么?  物联网在感知中国和世界中的作用——物联网怎样使城市变得更智慧?物联网在感知中国和智慧地球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物联网发展中的利与弊——发展物联网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在物联网环境下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智慧的物联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5条)

 
 

  •   物联网建设时一个大课题,工作上用得着,自己的业务知识得到很大提高!
  •   物联网是个趋势,学习...............
  •   非常好的物联网
  •   是综合介绍的书,那个论题都不深入。
  •   买了3本类似的书,感觉都差不多,不深入,了解够了。
  •   这本书很好 很值得一看
  •   很好的书…
  •   不错 质量都很好
  •   BAIMAILE
  •   没人的事了
  •   送给朋友的,很不错
  •   书可以,就是内容简单
  •   非常好,赞一个!
  •   本书只是普及物联网相关知识,涉及到的每项技术只是概括性介绍而并未深入展开
  •   虽然没看完,但大概了解了物联网,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应该学一下~~
  •   入门级读物,帮助了解物联网及相关应用。
  •   全面介绍了物联网
  •   介绍了不少前沿的知识。主要是将通信专业知识。
  •   这本书不错,具有指导意义!
  •   挺基础的 推荐!
  •   书已读过,有些概念不是很理解,但总算能读懂.
  •   很不错的入门级学习书
  •   很这得买
  •   老师要我们用来当教材的。
    其实写的蛮丰富的
  •   买的书还行
  •   感觉一般,适合初步了解物联网的人。
  •   可以做科普教材,技术指导意义不大
  •   知识点都点到了,但是不深刻,没有能看到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想了解的可以看看。
  •   单位同事在看
  •   不算太实用。。。感觉像忽悠人。。。
  •   类似科幻小说,对政府官员有点用
    对科技人员没用,纯粹浪费,一点专业知识都没有。
    笼统介绍,无用,还不如百度一下,还能有详细介绍。
  •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拓展。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内核,是技术支持。
      
      通过嵌入式、传感器等技术,实现物物相连,使终端仅限于计算机或者移动设备的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连接物体的物联网。
      
      从整个结构上看,物联网分为:基础设施(芯片、传感器),网络建设(网络升级,三网融合),服务设计,信息整合,云端计算等等多个层次。其中硬件应该是前景非常广阔而且不容易被大公司抄袭的一个方面。
      
      而物联网的发展,因其是互联网的进一步产物(进化体),所以互联网所有的进步都是物联网的进步。此外,嵌入式、芯片、定位技术、传感器、三网融合、网速提升等等各个方面都是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要想在物联网中有所作为,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学科都要好好学。
      
      物联网的应用就像互联网一样,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就像互联网服务于真实的服务非常好的一一对应关系,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应该会给每一个产业带来完全的变革和创新,其中,蕴藏着无限的商机。而且物联网是互联网的触角第一次接触到真实世界,所以这种硬件的刚性需求,应该代表着比互联网更加巨大的商机。
      
  •     书评:智慧的物联网
      
      评“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和世界的技术”
      
      盼星星等月亮,今天终于收到了华章公司的推荐图书《智慧的物联网》 了。
      拿到书,闻者淡淡的油墨清香,靠在椅背上慢慢的看了起来。
      书的著者是南大的吴功宜教授,作者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对物联网的概念,设备,技术,各方面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做个较为全面和清晰的剖析,介绍和总结。让我对于未来物联网这个新兴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作者在书中对于物联网在数字医疗,数字农业,现代物流,智能交通,遥感与卫星定位,空间探测,数字海洋,安全检测,智能家居,灾害防治,公共安全,数字制造等方面的应用作了较为详实的介绍。让我认识到,如果说工业时代造就了人们丰腴的物质生活,那么物联网的时代则是通过RFID射频技术对于这些物质的一次资源整合,让各种物质资料和产品能够更大的发挥其功用并且极大的提高了社会效率。
      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这些科幻电影的场景,正即将伴着物联网时代向我们走来。依稀还记得儿时的一部电视剧,名字叫霹雳游侠,主角是一辆独一无二的汽车——基特(K.I.T.T.) ,这个汽车可以无人驾驶,可以自动感应,可以人机交互对话,可以完成很多人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还可以给人“看”病,称体重…………这些东西当时感觉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有了物联网,真是不由得借助李宁那句广告语发出感叹——“一切皆有可能” 啊!这样的生活,或许借助物联网,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正如本书侧封面的介绍,它带人进入了波澜壮阔的物联网世界,实现感知中国与世界的创想!物联网就像是生活中升起的一朵‘云’ ,自动照看着你的工作和生活,而这“云”里面包含了云计算、云识别等各种模式,也就是通过各种数据组合之后,它可以代替人,或者协助人进行判断和管理。 个人计算机普及时代的,成就了微软和比尔盖茨:网络时代,成就了google,amazon,阿里巴巴;面对下一个伟大的物联网时代,真可谓是商机无限等着我们去开采。尽管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物联网概念,物联网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但物联网必然会成为成为继印刷、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五大技术时代之后,推动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信息流形成的大浪潮
      总结:该书可以作为物联网专业的教科书,普通读者了解物联网行业的入门科普读物
  •     刚看到<智慧的物联网>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欣喜万分的。看到目录那充实的章节,我在想,中国终于真正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了!
      但是随着深入的阅读,却又渐渐失望无比。
      为什么,这要从两年前IBM的大战略--"智慧的地球"说起了.
      说实话,我有点低看这本书了.因为无论是开篇的总体阐述,到物联网的实施架构,再到数字地球、物品标识,以及物联网的应用,都没有离开“智慧的地球”这个范畴。
      只不过比“智慧的地球”说得更详细了,就像它的详细的说明书。问题在于这份说明说还不是原理说明书,更像是一份使用说明书,兼宣传册。
      尤其是第七章,谈应用的时候,我内心的难受更是无法抑制。商务、医疗、农业、环保、水利,这些案例做为宣传片,至今仍然在IBM的网站上(网址:http://www.ibm.com/smarterplanet/cn/zh/?cmp=apch_2010|IBM|CA_C-suite_IBM-20100330&cm=k&csr=baidu&cr=%E6%99%BA%E6%85%A7%E7%9A%84%E5%9C%B0%E7%90%83&ct=CNCS2010&ck=%E6%99%BA%E6%85%A7%E7%9A%84%E5%9C%B0%E7%90%83)
      尤其是看到物联网的核心技术相关阐述的时候,我彻底失望了。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不是网络,不是终端传感器,更不是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什么人工智能。而是数据库!!
      为什么微软没有提出智慧的地球,Intel也没有提出,而恰恰是IBM呢?
      可能有些朋友不了解IBM,以为它是电脑生产商或者是设计商。但是这是上个世纪的IBM了。
      如今的蓝色巨人已经进入高科技的服务行业,而它拥有的优势之一,就是商业数据库服务器--从软件到硬件的独立设计。
      正是有了这个别人都难以企及的优势,IBM才敢底气十足的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全球战略,并在一些落后的地区进行了实施(为什么是落后的地区?这个很值得玩味,这一点在它的宣传片就可以印证,个人恶意的猜测是这些地方官员更好忽悠,更难以看到里面潜在的危险)。
      物联网意味着对真实世界进行数字控制。而真实世界对信息技术最大的挑战就是庞大而汹涌的数据流。
      就以医疗来说,一个人身上产生的数据就是巨大的:体温(不仅仅是躯体的,还包括四肢的)、脉搏(时刻变动的,注意这里是病人,并不像健康人那么稳定)、呼吸(记录的不仅仅是次数,还应该包括力度,越来越微弱的呼吸肯定是需要关注的对象)、血压、血糖、血氧、血液中各种无机离子的变化(纳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等),血液酸碱度、尿液,等等。对于烧伤的病人,体液和体压也是需要监测的。一个医院可能有上千个这样的病人。而一个城市可能是数万甚至数十万。这些数据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不停的产生。每分钟的数量量可能数以百MB计算。如何将这些数据即时的收集、分类、整理、显示、分发,才是整个物联网的关键。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一个病人的死亡。而这些都需要一个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来设置收集标准——剔除无效的数据(可能是环境噪声造成,也可能是传感器的精度造成)、分类条件、对象数据整合、图形化表格化显示、以及分发到医生用户。
      可是本书关于数据库的阐述乏善可陈,而且还短小无比。甚至没有提及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弱势。而这些会给那些打算实施物联网的决策者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失误。
      没有核心的数据库技术,物联网真正的核心就只能被别人把持。面对一个城市的汽车,面对数以万平方公里计森林,那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海量数据的怪物,你怎么搞定这个怪物?!!
      怎么去在其中挖掘你需要的决策依据?
      怎么去高效的存储?
      怎么去分类?
      怎么去分发?
      怎么去保证它的安全不会被对手破坏?
      。。。。
      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数据库解决方案,你怎么弄?
      难道叫IBM来给你弄?那样的话迟早美国人连我们用了多少卷卫生纸都可以知道得清清楚楚——它甚至会比政府更加清楚中国的经济实力到底有多少!
      在开放的网络上完全把自己交给别人的技术,在如今这个信息的时代,不亚于把脑袋申入别人设立的绞首架中。
      另一个本书非常乐观的一条,也是最为麻烦的一条,就是网络安全问题!
      关于这个的讲述有单独的一章——第十章。
      但是很遗憾,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内容的章节。简单的讲了讲互联网的安全发展和形势就戛然而止了。对于无线传感器的安全问题,并没有非常重视,只是简略的说了下SNEP(传感器网络安全协议的缩写),以及它的不足,然后就是学术上的现状。这样显然是不够的。
      因为关于这个,目前根本没有非常有效和良好的解决方案。作者也承认“目前的研究工作还仅仅是开始,需要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263页中间)”。
      事实上,物联网对于中国来说,还有不少距离。数据库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这两大核心技术的落后,导致了整个物联网对于中国来说,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一个研发阶段。但是对于何时我们能跨过这个距离,目前来说,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最后我需要说的是,这本书还是有他的价值的——做为一本科普读物非常不错。可以开阔大家的眼界,知道真正的信息化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但是看归看,千万不能拿这个前瞻做决策,因为它根本没有讲到里面的核心问题。
  •     读完《智慧的物联网》,也给自己很多的启发。作为对于“术”业有专攻的作者,把整体的物联网知识、经验和概念都涵盖在本书中,作为IT从业人员,一直关注和参与着物联网的发展,以前都是一些零碎的知道物联网的知识,看完本书后,对物联网有一种了然于胸的感觉,拓宽了自己的知识和视野,也对这个产业有了更大的信心。这本书以知识普及为主,对于整个物联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了总体综述,相信每个读本书的人都会学到自己原来未知的内容。
      
      信息产业发展到现在,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开始播种之旅,如果说未来会以燎原之势席卷全球,那么本书就是点燃中国物联网应用的星星之火,本书介绍的内容都是现在物联网发展的最新成果,让读者在了解整个物联网技术全貌之后,可以更加深入的对具体的技术方兴进行研究,从而为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不过看完这本书,本人也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思考,中国的物联网的方向在哪里?看完这本书,就会知道物联网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包括“智慧地球”都是IBM发明,甚至可以说是忽悠出来的新名词,中国只是作为RFID生产大国和具体的技术应用而已,而且基本上是照搬国外的经验,如何能够实现突破呢?在哪个领域先进行突破呢?恐怕这也是需要作者和读者共同去思考的问题。
      
      对于物联网的应用,在本书中都是对国外已经开发的应用案例和经验做了详细的罗列介绍,对于国内的行业技术水平和发展现状确着墨不多,因此希望能够看到作者不仅仅对国外的物联网技术的总结,更加多的是对于以后中国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前瞻性的观点。
      
      
      
  •     这几天有个高兴的事,收到了华章公司寄来的《智慧的物联网》一书,由南开大学吴功宜教授编著,在很多计算机类的书籍上会经常看到吴功宜教授的名字。于是慢慢读来,爱不释手。
      “物联网”被称为感知世界的技术,是又一次的信息技术革命,被从事信息技术的工程人员和爱好者所追捧,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智慧的物联网》一书是一本全面介绍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和物联网前景瞻望的教科书式的书籍。本书先从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开篇,有序的论证了信息技术、信息 产业与物联网的关系以及支撑物联网的核心信息技术;详细的阐述了互联网是物联网的运行环境,并明确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按物联网概念中所涉及到的 技术分类对无线传感技术、数字地球技术、射频标签识别、智能机器人以及信息安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作者就智能家居、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医疗、农 业、环境保护、水利、军事、救灾应急等领域介绍了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对于一个物联网的初学者来说《智慧的物联网》是一本很好的启蒙书籍,对于从事物联网技术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又是一本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思维的书籍。本书大篇幅的论述了物联网所涉及到的技术和概念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可谓是一本很好的教材,让我在认识物联网技术的同时也理清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与脉络。
      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技术数据和统计数据,可见作者及其团队所做的工作量之大,很多数据是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的,或者是无法得到的,因此这本书也可以作为我以后研究与开发项目不错的参考。
      作一小诗,送给华章的同事们与此刻的我。
      静静的夜
      那是无人的宁静
      只有你我
      沐浴着的月光
      朦胧的思绪啊
      向着霞光的东方
      最后感谢华章公司,感谢吴功宜教授及其团队的工作。
      
  •     吴教授的这本书浅显易懂,通过大量的实例将“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能干什么?这两个核心问题给我们描述的很清楚。同时让我们了解到了物联网的一些关键技术的背景,发展历程与技术细节。
      看完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后,我脑海中浮现出这么一幅场景:“早晨我的闹钟响了,我起床后,我的早餐已经做好,等我要出门的时候我的皮鞋已经擦亮,跨出家门的时候公文包提醒我手机忘记带了,开车的时候车载GPS自动提醒我哪里的车多,为我规划最优路径;当我跨入单位大门的时候,办公室内的设备收到我到单位的信息,根据空气环境与温度自动开启窗户或空调,灯光和窗帘根据光线自动调节,咖啡机开始磨咖啡豆等等;我坐飞机的时候,我的登机牌告诉我应该在哪里登机,飞机是否晚点等等信息”。
      但是同时看完物联网在军事上的应用后我不免有一定的担心:“如果在物联网时代,那要精确打击一个物体将会变得很容易。”
      总之,吴教授这本书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物联网的时代,未来的世界,未来的中国将会更加智能化,更加智慧。
  •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玻璃窗上,小K家感知阳光的窗帘自动开启,让温暖的阳光照进卧房同时也照进客厅,小K 还在梦乡,但是客厅的机器人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打扫卫生,走进厨房,开始准备主人的早餐了。15分钟后,小K卧室的自动温度调整装置开始唤醒他,并自动开启墙上无缝电视设备,传递早间财经资讯和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吃完早餐的小K走进车库,车载系统会及时传递交通中心的最新讯息,并为他确定了一条通向办公室的最捷径的路,当汽车驶离车库5分钟后,小K家里自动切换到无人系统,降低能量,保持低碳……这不再是科幻,也不再是世界上少数人才拥有的生活。当你读完吴功宜先生的作品《智慧的互联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波澜壮阔的美好生活景象。
      这本书系统的讲解了物联网的过去、现在、未来,科学的阐述了物联网发展的历史、技术以及应用,更是一本教科书。该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物联网知识以及相关技术,有很强的指导性。该书共分10章,每个章节后都有本章小结,便于读者理解和思考。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是从发展、技术以及应用三方面入手。
      1.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与互联网终究分不开,追溯物联网的来源,物联网就不那么神秘,而对于物联网概念不会以偏概全,盲目理解。互联网过去连接的主要是人,现在是物,它和环境来交互。
      2. 怎么组成物联网?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泛在化的下一代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保驾护航,特别是云计算,我称之为触摸天上的云,就是说云计算,未来传感云、网络云和计算云将有机地融为一体。第一,下一代互联网是物联网产业化规模发展的网络基础,物以网聚是形成开放产业生态体系的关键,且物联网需要对接的大量资源都已经存在于互联网之上。第二,云计算为物联网信息的存储、处理、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计算手段。它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灵活地配置相关的计算能力,实现商业智能所需要的广泛信息关联。第三,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更深入的智能化,物联网有三大特性,即: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从架构上来说,物联网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部分组成。最底层是感知层,由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组成;中间层是传输层,主要由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组成;最上层是应用层,是指智能运算与智能处理。
      3. 物联网是干什么的?物联网应用广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重点阐述:
      1) 智慧的电子商务。现代的电子商务是传统商务领域的巨大革命,他将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提高了销售额、减少库存和银行资金周转时间,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
      2) 智慧的健康。数字健康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健康及健康相关领域(医疗、医院管理、健康监控、医学教育)中有效的应用。他推动了医学信息学和数字健康产业的发展。
      3) 此外,智慧的物联网还应用在农业、林业、水利、城市等领域,为治理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系统效率低下,以及紧急事件响应做出杰出贡献。城市是经济活动的核心,智慧的城市可以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具竞争力的商务环境和更大的投资吸引力。
      总之,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科学的教科书式的科普读物,作者能够声情并茂的引领你走向未来。
      
  •     由于申报了物联网专业,因此书名上只要有“物联网”一词的书我几乎全买了,放暑假我一本本的看了,比较起来还是这本书最到位。看完这本书之后,对于物联网产生的过程比较容易理解了,对物联网有哪些应用领域与研究的课题明白多了,同时对于物联网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与CPS研究计划的关系也看明白了。总之,这本书能够为初学者解释清楚物联网的过去、现状与未来,而且语言非常好懂,很多比喻都挺贴切,是作者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完全可以作为未来物联网专业学生的概论课教材。
      
      【转自 island_wu】http://www.china-pub.com/196848
  •     很多人觉得物联网与自己无关,就像当初互联网引进中国的时候一样,但是后来人们突然发现,互联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们想都没有想过的奇迹,那么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我想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奇迹在等待着我们。
      吴老师的这本书也算是基础入门读物吧,书中从6个方面讲叙了物联网的发展、优势、劣势、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他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推荐给大家阅读!
  •   您说的很中肯,可能是这本书的写作视角和切入点同您最初的想象有差距,因此就造成了一定的落差。
    首先,这本书还是定位在大众科普这个层面上,是帮助大家了解物联网这个新生事物。特别是,物联网在我国总给人一种横空出世的感觉,很多人(包括政府官员)最初并不能理解政府为什么大力发展物联网,物联网对于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的意义何在。基于这样的疑惑,作者在第一章中从我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我国发展物联网的必然性,并且根据自身参与天津市政府制定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的经历,从产业政策制定的角度解读了江苏省和上海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其实,对政府而言最有用的是这一章的内容,可以帮助官员理顺思路,结合本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物联网发展战略。
    第二,您提到IBM的“智慧地球”。诚然,在我所听到的所有关于物联网的专家报告中,介绍物联网的背景时都会提到IBM的“智慧地球”,听起来物联网与智慧地球概念也是有相同之处。但是,您说本书在为“智慧地球”做宣传未免有失偏颇了。首先,第7章的介绍是结合“数字中国”的概念来讨论的,这一点在第七章开篇已经提及。其次,在我国比较成功的应用范例确实集中在物流、医疗、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减灾这几个领域,作者的例子也是我国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只是客观阐述和列举而已。此外,给出了一些国外比较前沿和成功的应用,目的也是让读者看到我们存在的差距,找到前进的方向。这怎么能说是为 IBM摇旗呐喊呢?
    第三,物联网的产业链长,涉及的关键支撑技术多,每个技术对于物联网都是至关重要的。物联网要依赖这些支撑技术的协同工作才能顺利运行。RFID的专家可以说RFID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网络专家可以说网络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数据库专家也可以说数据库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从不同的视点切入都是无可厚非的。作者一直从事的是网络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因此,本书是从网络这个角度切入进行阐述,对数据库着墨不多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位读者倒是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我们可以考虑请一位数据库方面的专家从数据库的角度切入来写物联网,也许就能满足这位读者的需求了。
    第四,作为一本概论性质的书籍,不可能对每种技术都深度阐述。物联网涉及的各项技术单提出来都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专著,如果读者对其中的某一项技术感兴趣的话,可以再参照相关的书深入学习。希望通过这一本书把所有领域都深入阐述清楚也是不现实的。
    第五,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包括数据库、信息安全等等在内的很多领域还亟待深入研究,很多难关有待攻克。这本书所做的,就是让大家了解物联网,积极投身物联网的研究中,尽早攻克这些难题,让物联网顺利发展起来,进而带动信息产业及所有行业的发展。
    最后,应该说,这本书是一本很有诚意的书,作者将多年关于网络、关于信息产业、关于物联网的思考都写在书里,折射出老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该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市场上这样的作品不多,能够写出自己思想的书更少,我们应该保护这样的作者和作品,营造良好的出版空间,这样才能有更多好的作品问世。
    希望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对你回复他有帮助,
  •   恩,确实
    如果就定位于普及或科普来说,这本书还是不错的
    因为本人也是从事信息行业的,所以开始的定位比较高了。
    现在回想起来,如就科普而言,那么还是可以的
    之所以定位比较高,是因为是从前言开始看的
    里面提到读者的对象有物联网研究人员、技术管理人员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的工作人员
    所以看完前言,我当时给它的定位还是蛮高的
    而且我看目录,就物联网的知识架构还是比较全面的
    所以看完发现有点失望
  •   你申请哪里的学校?物联网算是EE的专业?
  •   呃,估计这只能到China-Pub上寻找island_wu问问了。。。
  •   现在物联网方面的参考资料实在是太少了啊
  •   To 米唐:强烈推荐《智慧的物联网》,您可以先到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common/mianfeisd.asp?id=196848试读一下 :-)
    另外,http://www.hzbook.com/Books/5119.html这里还免费提供了吴功宜老师的PPT。
  •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啊?CS的?
  •   呵呵 谢谢!
  •   呵呵,俺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这是我们出版的一本相当不错的哦
  •   呵呵 原来是编辑啊
  •   原来如此··那啥好好出书
  •   这个,必须的!
  •   什么时候能看到?
  •   最晚下周就能在实体书店看到啦,网店到货会比实体店早哦
  •   我觉得说得就没错:中国人就喜欢炒作新名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