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王德炎、刘义、 阮敏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08出版)  作者:王德炎,刘义,阮敏 编  页数:266  

内容概要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共有十章,深入探讨大学生在职业发展、就业创业过程中的难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自我、职业与环境,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这部教程既适合高校教师和学生使用,也可以作为社会青年和各级各类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人员的参考学习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1)第一节 当前就业形势 (1)一、青年就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1)二、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的难点之一 (3)三、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特点 (7)四、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9)第二节 国家和各地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11)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 (11)二、中央部委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16)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解读: (17)四、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实行鼓励和优惠政策 (19)第三节 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 (20)一、地方院校师范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 (20)二、地方师范院校突破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22)第二章 建立职业生涯意识 (24)第一节 科学认识职业 把握职业信息 (24)一、职业 (24)二、职业信息 (28)第二节 职业生涯概述 (30)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30)二、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31)三、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 (32)四、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33)五、职业生涯规划的分类 (33)六、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34)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35)一、职业选择理论 (35)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37)三、职业锚理论 (39)第三章 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44)第一节 认识自我 转变角色 (44)一、个性探索与职业选择 (44)二、几种主要个性要素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46)六、能力与职业选择 (60)三、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自我 (64)四、大学新生职业认识的迷茫与困惑 (65)第二节 科学认识环境 适应职业需求 (68)一、环境概述 (68)二、环境对人的影响 (69)三、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70)四、师范院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是如何了解自己的周边环境 (72)第三节 确定目标 制订方案 (77)一、确立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目标 (77)二、制订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 (79)三、大学期间学业规划的实施、反馈及修正 (82)四、大学期间生活成长规划的实施、反馈及修正 (87)五、大学期间社会实践规划的实施、反馈及修正 (90)第四章 生涯决策与职业素养 (98)第一节 专业认知与职业选择 (98)一、正确认识所学专业 (98)二、了解目标职业信息 (100)三、掌握目标职业相关技能 (102)四、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职业 (103)第二节 职业生涯决策 (103)一、职业生涯决策的方法与过程 (103)第三节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108)一、职业道德 (108)二、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109)三、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112)二、职业素养 (117)第五章 提升就业能力 (122)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 (122)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122)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124)三、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就业能力素养 (125)第二节 大学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 (126)一、提高基础能力 (126)二、提高专业能力 (127)三、提高差异性能力 (128)第六章 求职准备 (129)第一节 信息收集 (129)一、就业信息 (129)二、就业信息收集 (131)三、就业信息的处理与利用 (132)第二节 求职材料准备 (134)一、求职信的撰写 (134)二、个人简历的撰写 (138)三、求职材料(自荐书)主要包括的内容 (142)四、电子求职材料 (142)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基层项目介绍 (143)一、西部计划 (143)二、三支一扶 (145)三、大学生村官计划 (146)四、教师特岗计划 (147)五、参加中央部门组织实施的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后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147)六、基层项目政策新动向 (148)第四节 入伍预征 (148)一、哪些“高校毕业生”可以参加入伍预征 (148)二、公民应征入伍的基本身体条件: (149)三、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的程序 (149)四、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享受的优惠政策 (149)第五节 公务员、选调生及事业单位招录人员考试常识 (151)一、公务员的基本常识 (151)二、选调生 (152)三、事业单位招录人员 (152)第七章 求职技巧与就业心理调适 (153)第一节 求职技巧 (153)一、设计个人形象 (153)二、求职礼仪 (154)三、面试的方法和技巧 (156)四、笔试的方法与技巧 (163)五、电话求职的方法与技巧 (164)六、网络求职的方法与技巧 (164)七、求职中的诈骗现象及防骗技巧 (166)八、大学生求职面试常见误区 (167)第二节 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168)一、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69)二、就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70)三、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调适 (171)第八章 就业手续办理及就业权益保护 (174)第一节 就业手续办理 (174)一、就业协议 (174)二、劳动合同 (177)三、毕业生的档案 (178)四、毕业生的户口 (179)五、报到证 (179)六、违约与调整改派 (179)七、试用期、实习期、见习期 (181)第二节 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 (182)一、主要就业政策法规中涉及毕业生权益保护的内容 (182)二、求职中自我保护的措施与途径 (182)三、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及基本内容 (185)第九章 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 (189)第一节 角色转换 (189)一、社会角色 (189)二、角色转换 (191)第二节 职业适应 (192)一、职业适应的概念 (192)二、职业适应的内容 (192)三、职业适应的影响因素 (194)四、如何适应职业 (195)第三节 职业发展 (198)一、职业发展的要求 (198)第十章 大学生自主创业常识 (200)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意义与创业条件 (200)一、创业的内涵 (200)二、成功创业的基本因素 (201)第二节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准备与实践 (201)一、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及鼓励措施 (201)二、绵阳师范学院创业支持措施 (202)三、创业的一般过程与创业准备 (206)四、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21)第三节 创业者素质的培养 (222)一、创业者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222)二、创业精神的培养 (224)三、加强创业培养,创造一流业绩 (226)参考文献 (228)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3.教师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1)从教师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主体来看,对于从大中专学校毕业的准教师们在国家取消“包分配”的派遣机制而自主择业后已经完全成为独立的劳动力供给者,那些在职的教师劳动力相比较在择业过程中的自主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我国的“单位人”体制依然对人的流动产生影响,但在扩大落实聘任制之后,这种约束正逐步改变。另外,从教师劳动力的需求主体看,虽然私立学校和部分“转制”类学校拥有学校的人事自主权,但对于绝大部分公立中小学生来说,人事配置权还掌握在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手中,由政府代替学校执行需求任务。不过同样在推行全员聘任制后,即使学校不具备独立的人事权,但是在学校和政府的隶属关系下,可以把这两者作为共同的需求主体在市场上执行需求者权利和义务。(2)就形成条件来说,中小学教师几乎完全来自各级大中专毕业生。自从国家取消对大中专学生行政分配制度之后,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自主择业。从供给者角度看,这些劳动力的供给者在进入市场与用人单位缔结劳动契约之前已经真正拥有了对自己劳动力处置的自由,而且这部分学生在当初考入学校之后随着户口等关系的转移就已经基本脱离了对原先生产资料的占有(如具有农村户口的学生脱离了土地),所以对这部分劳动力供给者来说,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是自己谋生的基本手段。从需求者角度看,主要由民间力量自主办学的私立中小学和部分由公立学校经过“转制”后的学校根据国家的法规和政策拥有对劳动用工的自主权,而且对于这部分学校不管是“公有民办”还是“民办公助”,虽然国家予以适当资助,但不会“包”下来,其效益的好坏将决定其生存和发展,所以这部分学校会在自身效益的约束下自主决定其劳动用工需求量。当然,对于大部分公立中小学校来说,其人事权还掌握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手中。对于这部分公立中小学校,也存在着和私立学校及当地兄弟学校在招收优秀生源,申请政府项目上的竞争以及自身形象声誉的制约,而优秀的教师是学校相关利益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即便从其管理的有效性方面考量,也会充分考虑到下属学校的要求,从学校效益的角度在教师劳动力市场上择优录用所需人才,所以这部分公立中小学校越来越摆脱了计划经济下上级分配来谁就使用谁的完全没有发言权的境地,更多地与主管部门共同决定人才的引进。如果把主管部门和所属中小学校看作一种联合体的话,那么它更加符合一般劳动力市场上作为需求主体的一般特征,即使这种联合体的用人目标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择优录用原则本身蕴涵着其内在的利益取向。

编辑推荐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