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出版时间:2009-0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蒋星煜  页数:39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隐士”这个名词和它所代表的一类人物,是中国社会的特产。“隐士”的含义,是清高孤介,洁身自爱,知命达理,视富贵如浮云。这自然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但又不同于悲天悯世和佛教的思想,因为隐士的人生观,虽不积极,却是乐观的。自然更不同于欧美的功利主义,而且截然相反。中国“隐士”的风格和意境,决非欧美人所能了解的。     本书收录了蒋星煜先生旧著《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颜鲁公之书学》、《况钟》三种,增补了不少新的研究论文,并校订了原书中的一些疏失,是蒋星煜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书法史、明史研究的经典作品,多年间未曾重版。

作者简介

蒋星煜(1920- ),戏曲理论家。溧阳人。复旦大学肄业。1949年上海解放初期,在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任职。先后在华东戏曲研究院、上海艺术从事戏曲研究工作。1984年起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及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先后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大专院校的研究生和进修生讲学、或作戏曲专题讲座。并先后应江西、湖南、安徽、云南等省之邀,对各省之戏剧编导作系统学术报告。现任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暨学术顾问、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顾问。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剧协会员,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1991年,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1994年国务院为表彰其为文化事业所做之贡献,授予证书。 
蒋星煜一生研究戏曲史,其主要成就:一、关于戏剧的渊源,纠正了王国维认为戏曲传达室自北宋的错误。二、考证了明初顾坚、顾仲瑛对昆山腔的贡献,理清了昆腔之起源与发展,纠正了钱南扬之源于唐戏弄说。三、研究国内与日本现存各种明刻善本、孤本《西厢记》,比较异同,分析原因,理清了演变脉络。四、研究《桃花扇》之题材取舍,对作者孔尚任生平事迹、交游有重大发现。
已出版的主要论著有《以戏代药》、《中国戏曲史钩沉》、《中国戏曲史探微》、《西厢记考证》、《中国戏曲索引》、《中国戏曲史拾遗》(台湾出版)、《西厢记新考》(台湾出版)等十种,其中《明刊本西厢记研究》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刊行,获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一届戏剧理论著作奖。《西厢记罕见版本考》由日本东京不二株式会社以原稿手迹影印。在《袖珍本中国平民文化》(《Handbook of Chinese Popular Culture》)一书中,承担撰写《传统的中国戏剧》)(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专章,此书由英国格林坞出版社(Greenwood Press)1992年出版。
其他著述,尚有《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此书于1942年由世界书局出版。《颜鲁公之书学》于1948年由世界书局出版。
主编的戏曲理论著作与辞书有:《辞海》(分科主编)、《中国戏曲·曲艺辞典》(分科主编)、《元曲鉴赏辞典》、《十大名伶》等。
此外还时作短篇小说,选辑成单行本7种出版。其中《南包公海瑞》由周信芳改编成京剧《海瑞上疏》演出。

书籍目录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初版序言  二版序言  正编    中国隐士名称的研究    中国隐士形成的因素    中国隐士类型的区分    中国隐士的政治生活    中国隐士的经济生活    中国隐士的社会生活    中国隐士的地域分布    中国隐士与中国绘画    中国隐士与中国诗歌    中国学者怎样批判中国隐士  补编    中国古代隐士称谓考释    历代隐士对茶文化之贡献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思想倾向    陶渊明与菊花    林逋与梅花    元代隐士及其散曲创作    易堂九子的群体隐居剖析    假隐士与《北山移文》    《北山移文》与孔尚任  二版后记颜鲁公之书学况锺写在书后

章节摘录

插图:五、余 论无论就元代隐士而言,或元代散曲创作而言,白朴、倪瓒、张养浩三人都是知名度很高的人物。他们之所以隐居而不出仕,或一度出仕而后隐居,都各有其主客观的原因,如果一概用出世思想下结论,也有简单化的欠缺。我试图作初步的剖析,当然,也只是在作尝试。过去,曾经认为散曲的题材太狭窄,除了男女爱情之外,主要就是隐居的所谓“乐趣”,现在想想,主要是自己无知、幼稚,在那样一个战乱频仍、剧烈动荡的时代里,男女的生离死别、文人的走投无路当然是最现实、最引起心灵震颤的事情。散曲创作的题材或主题往往向这两方面倾斜,应该说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是说,元代隐士之所以归隐与秦汉魏晋以来的隐士之所以归隐原因虽然基本上相似,但仍有一定差异,或多或少有一点“夷夏之大防”的观念,亦即民族矛盾的因素在内。在唐诗、宋词之中,吟咏隐居的仅是极少数,而在元曲中就占了较大的比例,这是客观的历史环境决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该重视,进行认真的研究。

后记

《况锺》能够二版,使我颇为欣慰。把原书重读了几遍,想不出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能否补充呢?我也与苏州市政协和况锺故乡江西省靖安县(属南昌市)政协联系,都没有新的史料或文物发现。苏州重修了况公祠,靖安县重修了“文革”被开掘的况锺墓,如此而已。况锺之所以重新被人们谈论、纪念,起因是昆剧《十五贯》的演出,《人民日报》为之发了社论《从一个戏救活一个剧种》这件事。《人民日报》还发表了老作家巴人(王任叔)《况锺的笔》一文,文章不长,相当尖锐。他认为笔捏在当权者手中,应该慎重又慎重,珠笔一点,就是一条人命也。人们知道《海瑞罢官》、《海瑞上疏》两剧的上演,虽然当时得到肯定,“文革”时却成了大冤案,吴晗、马连良、周信芳都被迫害致死。事情则经过了六年。而《十五贯》获盛誉不过一年多,从组织改编的领导者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黄源副部长到具体执笔考陈静等一批干部,都在“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固然,他们都熬过了苦难,最后也改正了,但仍使我颇为困惑,附带在这里对已逝世的华东时期老领导黄源老同事陈静表示无限悼念。

编辑推荐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有人说,戏剧的演出永远缺少一次彩排的遗憾,否则可完美一些。我每写一本书,也会想到如能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问进行修改、补充,会比较完美一些。《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初版时、二版时,我这种遗憾都很强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这是很值得老师看的,特别是高中语文老师,看了对中国传统中的隐逸文化和古代文人情怀会有更深的理解。
  •   之前在学校图书馆借过类似的书来写论文。现在重新审视,别有一番情调。
  •   还没读,希望能有启发
  •   隐居者的书。
  •   给朋友买的 ,可能有意思吧。这个主题。
  •   当初以为蒋星煜老先生经过多年以后的新的研究成果。但是买回来后一看,原来就是解放前被梁漱溟评议过那本。如果说是炒冷饭,可能是对老先生不尊重。但是,的确多数内容是老的。新东西不多,而且缺乏系统和深度。建议最好能够充实完善,全部更新后另行出版。
  •   是原版,价格比较便宜
  •   再版后内容更加丰富。
  •   讲的比较浅显的,逼近是年轻时的作品~二十几岁写得算不错的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