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名师讲坛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清华名师  页数:586  字数:680000  

前言

  2001年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时笔者曾主编过一本名为《在二十一世纪地平线上——清华人文社科学者展望21世纪》(吴倬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的文集,汇集了27名清华大学的人文社科学者的文章。那时清华大学的人文社科学科初具规模,蓄势待发。6年过去了,今天正值清华大学96周年华诞,与那时相比,清华大学的人文社科又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现有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艺术教育中心等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院和教研部门,汇聚了几百位专家、教授,其中大部分是博士生导师,在这些人中不乏全国著名,乃至世界闻名的学者。至此,清华大学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科学科的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基地,已经创建了为新时期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提供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坚实平台。笔者自1982年初来到清华大学工作至今25年了,亲眼目睹了清华大学振兴人文社科的全部历程,每每想到这些,总是令人难抑振奋和欣喜之情。  如果说当年笔者主编《在二十一世纪地平线上——清华人文社科学者展望21世纪》一书时,主要还是想向世人展示清华大学在振兴人文社科方面的信息,那么这一次主编《清华名师讲坛》一书,则不再是为了这一目的了。笔者的博士生罗显华等几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干部,有感于在学习中大大得益于清华诸多名师的教诲,便萌生了把这些知识面广博、思想理论颇具创新性、内容丰富深刻、颇能发人深省的文章或讲座汇集成书,从而能使更多学人从中受惠的想法。他们在对笔者提出这个建议时,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于是欣然表示支持,应邀作本书的主编之一,并为他们推荐了书中的大部分专家、教授的名单。  我们的想法是,这本书以后将陆续编辑下去,以便形成一个《清华名师讲坛》系列,成为清华学生以及社会人士学习人文社科知识、提高人文社科理论水平、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平台。  本书分为哲学反思篇、经济建设篇、历史文化篇、文体艺术篇、社会发展篇等部分,基本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各个领域和方面,读者可以从中领略清华名师的学识和见解。  本书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清华大学(个别是外校特邀专家)的专家、教授。本书在选编论文时,注意选编那些在内容上具有知识的拓展性、理论的创新性、学术的探索性、视角的新颖性,大体上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前沿进展情况的讲座或’文章。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文字力求平实、生动、深入浅出,易于广大读者阅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少文章是面对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而在理论上、学术上所进行的探索,因而难免在思想观点上、理论见解上出现有争议、不稳妥甚至错误之处,然而编委会不可能要求所有作者按照某种“公认的、稳妥的”观点把所有文章都修改得符合“完全正确”的要求,因为这样不仅实际上无法做到,而且也并不符合学术争鸣和探索、创新的要求。因此,文章的思想观点和理论见解就只能由作者文责自负,并不代表编委会或主编的观点。所以,我们也欢迎广大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对本书的内容、观点进行讨论和批评,相信这样做也会对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有益。  在这里,我们要对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做出努力的包括出版社、编辑、编委会在内的所有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2007年4月29日清华大学校庆日于清华园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值得大家细细阅读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见证清华见证清华人文发展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所有组织者事隔多年后仍无法忘记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大家应该珍藏一生的书!  这本书代表了清华人文学院重建以来学术上的最高水平,全书分为哲学反思篇、经济建设篇、历史文化篇、文体艺术篇、社会发展篇,共计四十五篇论文。封面有现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校长的亲笔题字:清以修身,化佩以实,人以归真,文以载道。

作者简介

清华重建文科以来重多博导、教授共同写作。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哲学反思篇  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  当代心理学的影响及展望 落后国家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思考 戏剧舞台上的物理学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 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百年来科学与人文思潮评析 清华大学“教育革命”述评 中西逻辑比较研究 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外国哲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  ——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 人本主义思潮自我实现观评析 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概观 何谓学术  ——学术研究的范式特征 产业哲学研究的兴起和思考 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理性合理化 全球化语境下的哲学实践主题经济建设篇 中国转型期分配制度变革和分配理论创新  ——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论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必须协调实现  ——兼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若干原则与构想历史文化篇 传统思维与近代科学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 守望中华礼仪之邦  ——兼谈北京奥运 从历史形象到文学形象: 评说清代治台名臣刘铭传 清华的人文传统  ——纪念清华国学院成立80周年文化艺术篇社会发展篇后记一后记二

章节摘录

  我们这里所要讲的,是通过剧作家的思考和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所反映出的科学家与科学的形象,这也可以算是体现出了艺术家们对科学的某种理解。其实,这些理解,也是与戏剧创作当时对科学的人文研究的成果的一种以艺术形式的反映。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科学及其社会影响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从我们后面谈的几部戏的内容和倾向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而且,对于习惯于从科学内部看科学的科学工作者来说,这些以艺术的形式对科学进行的思考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它们可以使我们看到,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科学。  如果不谈那些虽然通俗但却有失准确的科学家传记,仅就严格地符合学术标准的著作来说,在科学史家笔下,科学家传记中科学家的形象使人们认识和了解了那些为人类知识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伟人。而且,科学史家们通过他们的研究工作,在描绘科学家的形象时,也掺入了他们自己对于科学和科学家的理解;在勾勒出这些科学家的角色的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心目中对于科学及科学与社会之关系的认识。但是,随着科学在当今社会中所起的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对于科学和科学家的关注早已超出了像科学史家这样的学者的范围,自然,科学家的形象也不仅仅只出现在那些由科学史家们撰写的历史和传记著作中。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就是被几位戏剧大师在其堪称当代戏剧经典的代表作中,搬到舞台上来表现的物理学家的角色,并将由此展开一些相关的议论。  首先,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及其《伽利略传》。对于布莱希特这位戏剧大师的名字,我们不会感到陌生。他不仅以其戏剧创作,而且以其独创性的戏剧理论体系而蜚声于国际戏剧界。《伽利略传》是布莱希特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据说它体现出了布莱希特的哲理思想和史诗戏剧风格,被研究者们誉为布莱希特戏剧的皇冠,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戏剧名著。自此剧问世以来,它在欧美国家的舞台不断上演,人们将它与莎土比亚、席勒、易卜生的不朽剧作并列,视为当代杰作。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此剧也曾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搬上舞台,而且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在我国话剧舞台上演的第一部外国当代戏剧名作。遗憾的是,约10年前,在一次座谈会上,对笔者就此剧复演可能性的询问,当时青艺负责排演此剧的导演回答说,限于目前的条件和演员情况,短时间内几乎没有可能让我们再度在国内舞台上欣赏到这部世界名剧。  在科学史上,伽利略经常被称作近代科学之父。关于这位近代科学开创者的故事,人们当然更是耳熟能详。正是伽利略通过揭示了亚里士多德运动观中的错误,正确地解释了力、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研究了惯性定律,发现了速度叠加原理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并且总结出了自由落体定律,从而为近代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正是伽利略最先将望远镜对准了天空,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证据。他的《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和《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是近代科学的经典之作。他开创的结合数学与实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传统,直至今日仍为科学界所遵循。更不用说他因宣传、论证哥白尼的日心体系学说而被教会审判并被迫“认罪”,以及在几百年后又被教会“平反昭雪”。所有这一切,使得伽利略成为科学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重要角色。  虽然是作为艺术家,作为世界级的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却并不忽视科学。在其戏剧理论的论著中,布莱希特经常提到科学这个字眼。他曾指出:“戏剧艺术,只要它是一种表现重大题材的戏剧艺术,就不可避免地要同科学发生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的转变是,戏剧艺术就其功能来说类似于科学。这一点并不是很容易理解的,它远远不只是利用科学知识的问题。”尽管他的这些言论更多地是指戏剧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强调正确地运用现代科学,特别是对于戏剧有不可估量的益处,但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相关的对于科学的关注与思考,使得布莱希特能够运用其艺术天才,以戏剧的形式来表现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历史形象。  有趣的是,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这样一部历史剧,倒并没有像当今影视圈拍摄历史题材作品那样引起众多的关于“真实”的历史与艺术表现之矛盾的争议。似乎人们更是将其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来对待。其实,布莱希特确实是严肃地对待这一题材,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出色地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生动构想出戏剧的场景和人物的对话。在此剧中,重点地表现的是从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发现支持哥白尼理论的证据开始,到与教会发生冲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并被迫宣布放弃自己的学说,最后又写出《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创立了新物理学的过程。鉴于人们对伽利略故事的熟悉,这里对剧中生动的情节不再一一介绍了。这里,我倒是想讨论一些与情节相关,但却又是在情节之外的话题。  基本上,伽利略还是以传统的形象,是作为一位“新时代”的创立者的形象出现在剧中。用布莱希特自己的话来说:“剧本表现的是一个新时代的破晓,并试图去改正对一个时代破晓的一些偏见。”他要表现的是“一个新时代的不加粉饰的图画”。在剧中,伽利略的角色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相反,除了对探索科学真理的执著之外,伽利略也是一个凡人。他爱吃,“当吃好饭喝好酒的时候常常出现灵感”。他经常为金钱的拮据而操心,甚至不惜拿他人发明的望远镜冒充自己的发明呈献给威尼斯共和国来换取提薪。当为了宣传论证地球绕太阳转动而被宗教裁判所审讯,在看到刑具后,只因害怕肉体上的痛苦而放弃其学说。但是,这些凡人的弱点并不削弱伽利略作为近代科学创立者的光辉。在布莱希特笔下,伽利略毕竟是理性的代表者。正是基于这种人类的理性,在1610年1月10日,伽利略通过望远镜的观察,使“人类在她的日记里写上:废除天堂”。“我们为真理做了多少工作,真理就能获得多少胜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清华名师讲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时 间:2008年4月9日
      地 点:新斋104
      参加人员:安徽人民出版社白明主任、蒋越林编辑,人文学院吴倬教授、张成岗副教授,罗显华、陈守朝、孙大为、吴彤、李汩、邹丽、张雅莉、张天舒、余成普、李江英、杨卫东、何华青、张娱、罗柯、刘国平、杨增岽,博学网记者,研通社记者
      主 持 人:罗显华
      纪要整理:陈守朝、吴彤
      
      主要内容:
      一、张雅莉致欢迎辞。
      二、邹丽通过PPT介绍吴倬教授、张成岗副教授、白明主任、蒋越林编辑。
      三、吴倬教授讲话。指出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为安徽人民出版社眼光独到,有魄力,有社会责任感;对同学们付出的热情和努力表示赞扬和欣赏;要求继续做好相关工作。
      四、白明主任讲话。回顾了该书出版的有关情况,谈了收获和体会。建议组织一批有分量的评介文章在相关媒体发表,在院校学科交流时做好推介工作,为报考人文社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提供该书的信息。同时表示出版社将通过新华书店等渠道推介好该书,扩大影响。
      五、蒋越林编辑讲话。建议专家写书评、文章作者写书评,同学们向各学报等各大报刊发书讯和消息,并做好文化、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和图书馆、采编方面的报纸及网站宣传工作。同时表示出版社将会做好大陆和港澳台的推介工作。
      六、陈守朝发言。表示在与精干组员杨卫东、徐振阳的合作下,将全力做好网站宣传工作,力争撰写高质量的稿件争取在首页发表,大量建立博客,并在BBS上做好宣传。同时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小组中来。
      七、李汩发言。表示将在博学网、水木清华BBS、院系报、学术沙龙等校内媒体做好宣传工作。
      八、吴彤发言。表示将与出版社配合做好安徽片区的宣传工作。
      九、孙大为发言。表示将做好人民日报、青年报、光明日报、北京市报纸的宣传工作。
      十、李江英发言。谈了为图书做插图的有关情况,表示将加强沟通,共同做好本书的宣传工作。
      十一、邹丽发言。表示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十二、张天舒发言。表示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十三、余成普发言。表示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十四、张成岗副教授总结讲话。指出本书的出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各方工作表示感谢,要求全面做好后期宣传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在充分挖掘好清华人文资源方面做更多工作。
      十五、吴倬教授代表编委会向安徽人民出版社赠送锦旗。
      十六、张成岗副教授代表学院向白明主任赠送锦旗。
      十七、研究生代表罗显华、陈守朝向蒋越林编辑敬赠锦旗。
      
      
      《清华名师讲坛》编委会、宣委会
      
  •     清华大学在开拓进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清华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振兴为己任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响亮口号。因此进入清华园学习是我多年的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已经从武汉大学毕业十几年的我又重新拿起了书本,抛开一切,一考就是三年,可以说是饱经风霜。幸运的是,我这只“笨鸟”终于圆梦。作为人文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我的主要任务是以“项目”为主线运作博士部;《清华名师讲坛》是我策划的三个项目之一。
      我们编辑出版《清华名师讲坛》,从文科学生视角,还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在公众心目中,清华大学的传统形象是“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实际上,清华文脉绵长,历史久远,不公有人人共知的“国学四导师”,还且随着清华大学文科恢复和创建的步伐,清华文科正在号出出一种大步迈进、繁荣昌盛的态势。让社会更好地了解清华的整体形象,尢其是人文社科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通过介绍清华名师们的学术观点,学术地位、学术经历和学术特点,可以为希望报考清华文科的学生从一个侧面提供参考;相信关注文科发展的诸位朋友在本书中亦可寻找到一个共鸣的空间,从而汲取营养,启迪智慧。
      因此,本书是一本希望了解、报考清华文科的全国莘莘学子们的必读书!是一本全国各相关专业的校内外大学生们、大学教师们及研究人员们的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是一本全国各大中型图书馆应该收藏的经典书!
      回想《清华名师讲坛》的整个过程,让人感慨万千。当时思路一提出,立即得到张瑞(时任人文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陈越骅(时任人文学院研究生会常务副主席)和研究生工作组组长张成岗老师的大力支持,我们多次共商行动方案,并成立了项目组。
      项目组最初的主要工作是“联系稿件”。但我们很快就遇到巨大困难——联系谁?在没有联系方式条件下如何联系?能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关键时刻,吴倬老师和张成岗老师鼎立相助,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对项目的独特理解,他们在工作的各个方面给予了指导和帮助,逐渐令我们的工作有了起色。这让我们非常感动,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清华老师们的平易近人的品质和行胜于言的作风。
      通过几个月努力,通过上千电话联系与沟通,教授、博导们的稿件陆续到位,“如何审稿如何确保质量”被提上议事日程。我们为此成立了“《清华名师讲坛》(人文社科卷)编委会”:以吴倬老师和张成岗老师为主编,以罗显华、张瑞、陈越骅、孙大为为副主编,成员有:张雅莉、余成普、张天舒、张文慧、周文、牛敬飞、刘胜杰、刘晓亮、董鑫、邹丽、胡丽娜、李成旺、许辉、刘新刚、汪曙光、何华青、张小川。大家积极投入审稿中,很齐心。特别要谢谢的是余成普、张天舒、刘福顺、李成旺、许辉、孙大为六位博士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他们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我们亲密无间。汪曙光、刘新刚、张小川,以及张雅莉、刘胜杰、周文、何华青、邹丽、董鑫、胡丽娜、张文慧等也积极参与、非常配合。
      我们在组稿和定稿的过程中,就陆续联系了多家出版单位,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比较,最后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安徽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化名人辈出。安徽出版业在全国富有声望,出版了许多有影响的精品图书。同该社及责编的接触中,我们为他们敬业、开拓的精神以及出版人特有的慧眼识珠的视角所打动,我们愉快地签订了出版合同。
      
      出版社刚刚敲定,一个学年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的工作依然在继续紧张地进行着!为了配合编委会的工作,使工作更有效率,我们还成立了《清华名师讲坛》工作组。工作组成员由罗显华、郭兴华、张娱、陈守朝、吴彤、杨卫东、许甜、孙大为、黎涌明等组成。罗显华负责整体协调。工作组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方面的工作是分别联系教授学者们,让他们对自己的简历、成果及文章内容进行审核签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大家都圆满完成了指定任务。郭兴华、许甜的表现尤为出色;张娱也表现出较强协调能力。
      第二方面的工作是希望进一步得到清华名师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先后组成若干小组分别开展行动,大家群策群力,真正体现出清华人的上进、执着与敬业精神。吴彤小组非常认真负责,校办顾良飞老师积极下情上达,努力配合,顾秉林校长欣然题词:“清以修身,华佩以实,人以归真,文以载道”。陈守朝小组不辞辛劳,徐湛老师在我们与杨振宁教授沟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杨振宁教授大力支持《清华名师讲坛》,还授权将其文章收入本书。
      第三方面工作是本书的封面和插图问题。引以为豪的是该书的封面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设计金奖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设计一等奖获得者肖红老师设计,肖老师不厌其烦,几易其稿,使我们觉得特别荣幸和感动。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李江英硕士为了本书插图,任劳任怨,勤奋进取,几乎画遍了清华的所有人文景观,她提供的图案植入书中,使本书大为增色。
      很明显,名师讲坛得以出版,离不开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位编委会成员的团结配合,离不开出版社编辑与领导的辛勤工作,离不开友人的真知灼见,这里我还要提出感谢的是我的朋友何宏葆先生、张克文先生、牛和勇先生、吕庆华先生,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社会对清华的期待和清华人肩负的责任。尽管已尽最大努力,我们仍然诚惶诚恐。错误难免,我们会在后续工作中继续努力。最后,向所有支持我们的领导、朋友表示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罗显华
       2008年2月于清华园
      
      
  •     在「清华名师讲坛」中我们可以看见两条「桥」,一条是跨越人文与科学的桥,一条是跨越中、西的桥。
      这两条桥正好说明了清华大学的特质。清华无疑地是中国理工类大学的翘楚,是中国科学研究令人生敬的殿堂,但它也拥无比深厚的人文传统,从梁启超、赵元任到朱自清、费孝通,这里曾是人文大师云集的地方。虽然这个人文传统一度中断,但其人文底蕴却在科学殿堂中相互激荡、相互砥砺,造就出不一样的人文研究的风情,产生了人文与科学共同关怀的风格。
      清华大学的历史来自于留美预校,这又说明了从一开始,它就扮演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使命,西学东渐,清华是第一个桥头堡,但另一方面,跳脱出西方学术界的眼光,重新审视真正的中国,清华又得风气之先作了先锋。从梁启超以西学看中国,但开风气不为师,到费孝通引西方研究方法扎根中国底层,而研究出本土的社会学视角,这说明了清华是一个中西交融的平台。
      这本书也展现清华这两条桥的特质,由杨振宁为一本人文的学术著作写序,就已经展现出人文与科学的对话,而他所提倡的「渗透式学习」以勉励学子,正好是要清华学生摆脱单向思维,由科学而看人文,由人文而看科学。后面的很多文章都展现了这样的关怀,如刘兵教授的「戏剧舞台上的物理学家」,秦英君教授的「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何兆武教授的「传统思维与近代科学」以及张岂之教授的「清华的人文传统」,这说明了清华师生对人文与科学对话的一份关心。
      本书中更多的文章展现出对中西文化对话的关怀,王路教授写的「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王晓朝教授的「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外国哲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李强教授的「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以及孙立平教授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学发展新的灵感来源」,这些都秉承了西方学术的研究传统,但又关怀中国本土的发展议题,为人文学术本土化作出贡献。
      作为「桥」,正是清华人文研究的重要精神。
      罗家德 写于清华园
      
  •     清华人文 人文清华
      
       ——读《清华名师讲坛》之后
      
      
      徐振阳
      
      
      在图胜于文的时代,人们缺乏阅读的耐心。有人说,人的耐心像鸡的牙齿一样少。一个学医的同学知道我要成天阅读时,他说如果笑话超过五句他都不看。虽是说说笑笑,却也见出许多人的状态。
      
      很多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如今的专业分工。不要说隔行如隔山,就是同一学科内部的不同专业之间也是相隔甚远。加之专业术语的应用,一些书自然成了少数人的读物。畏难情绪孳生,导致人们对文字的厌恶。
      
      不论你以什么原因翻开此书,比如很厚、有“清华”两字、或是以为别的书而误翻此书等等,你多少都会有驳杂之感。除了分成五篇以外,每篇中文章的体例也不甚相同,有演讲、有论文、有报告等。但这都不是主要原因,关键问题在于虽然是清华人文学院部分教师文章的集合,但因专业之别导致了你阅读的障碍。
      
      清华人文文脉悠远,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续前源。在人文社科的名头下包括了许多专业:中文、历史、哲学、社会、政治、教育、心理、国际关系等。在这些专业下又包括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因此即便是某个能通晓文史哲的人,也难保证同时又精通其它专业,那更不用说仅在本专业内打转转的人了。负责任地讲,因专业的限制,我也没能力精读每一篇文章。但作为人文爱好者,我对每篇文章及其所代表的领域都充满了好奇与渴望。虽有专业之隔,但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妨碍我们关注这个领域,听听这个领域的专家们说什么?看看该领域的前沿动态何在?因此,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从不同的方向触发读者的思考,引发读者的关注,从而培养读者的兴趣,将思考的范围扩大。
      
      《文体艺术篇》中《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一文是张海明老师为我们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一课时,一次讲课之中一个话题的展开。当时海明老师提到过这个现象,我们几个学生还就此小有讨论。能在书中见到海明老师的观点与剖析,实在倍觉熟悉与亲切。但对同系赵丽明老师的研究方向我就知之甚少了。正是通过阅读《心灵家园:东方女权模式——抢救、解读文化遗产“女书”》我才真正理解了“女书”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构成原因与它的价值,可以说这就是触发点。上述的例子仅是就我自己而言。我想,众多的读者一定会有不同的关注点与兴趣点,一定能从这些文章中发现自己喜爱与觉得可读的文章。如果能从几篇文章中获得结结实实的收获,那又何患没有通读全书之憾呢?
      
      本书所收文章是清华人文社科领域内知名学者的近期文章,可以说是一次人文思考的汇聚。人文价值所在不在于立竿见影的等价交换,而在于熏陶感染阅读者,使人产生对人自身、人类的思考与关怀。这就是我常说的“使人成为人”。
      
      清华建国后以“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而闻名,更以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而享誉中国。但一所欲跻身世界一流之列的大学需要人文底蕴是毋庸置疑的。当人文气息弥漫于清华园时,培养的学生才能成为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而非仅仅的使用者,才会是有修养的工程师;庄严之吾校才会精进与新生。道路虽远,清华人文已经起步,《清华名师讲坛》可证,人文清华指日可待。
      
      
      
      
      
      
      2008年4月17日17:00:10于清华园15#231
      
  •     从讲坛到清华
      
       ——由《清华名师讲坛》说起
      
      
      徐振阳
      
      
      得知《清华名师讲坛》出版,从同学处借来一本。看着封面上的字,曾经从讲坛到清华的一段路程逐渐清晰起来。
      
      
      从家乡的一所据说名气十足的师范学校毕业后,根本不用双向择业(可能是计划体制内包分配的绝唱了),直接当了小学老师。
      
      与一般的工作不同,从学生到老师是180度的翻转,瞬间完成,我失重了,当然觉得恶心。于是,我开始寻求新的出路。
      
      也许我的家族一万年前曾有过显赫的背景,不过现在恐怕没多大用了,所以只能依靠自己了。当时心眼比较窄,只知道继续学习,考研在那时还是不错的出路。虽说心眼窄,但心气还是蛮盛的,非中国最好的研究生院不去。恰巧当时中文系的格非老师在如今火得发白而几年前尚无人知晓的《百家讲坛》有一次讲座。从此,我知道了考研的大致朝向。
      
      学业与事业,我需兼顾。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学生们在深陷考试压力中最稀缺的东西是什么——一颗能憧憬、敢憧憬、会憧憬的心。我用自己气盛的心感染他们,培养自己班级的文化氛围,以及属于我的学生的独特气质:先做个好人,力有余就做个优秀的人,至少不失追求卓越的信念。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越是在气馁的时候,我向上的底气越足。
      
      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自己的积累也足够奋身一掷了。在又一个桃花初绽的时节,我走完了那段从讲坛到清华的路程。
      
      “匹夫不可夺其志”,志存高远之人未必皆能人人尽意,然而不存高远之志之人必不能尽意。立意于一次清华名师的讲座,成就于追求卓越的信念和不懈的坚持。尽管前方的路尚不明朗,但作为一次努力的回报,我深知个人立意的重要。
      
      我希望像我学生们正成长的人拥有这样一个契机,走近清华的讲坛,拥有人生的高远之志。
      
      
      
      
      
      2008年4月17日午前于清华园15#231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