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医宗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浙江人民  作者:马雪芹  页数:313  

内容概要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 ”的创始人。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贴”。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  浙江这块并不算太广阔然而深厚的土地,哺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王羲之、谢灵运、骆宾王、孟郊、寒山、赵孟頫、黄公望、王蒙、茅盾、夏衍、郁达夫、竺可桢、童第周……他们为文化的传承,更为文化的创新,竭尽了他们的才智,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贯彻省委省政府号召推出的文化工程,推出了100位古今浙籍文化名人传记。本书为丛书之一,介绍的是一代医宗--朱震亨。

作者简介

  马雪芹,女,1950年10月出生,陕西西安人。1985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88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杭州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出版著作12部(独著4部,参编、合著8部),发表论文50余篇。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医学世家 仪义行侠人禽之义 千古传颂书香门第 医学世家童年少年 动荡不安血气方刚 仗义行侠第二章  科场失意 弃学就医为治母病 初涉医学追随名师 精研义理连举两次 科场失意弃学就医 疗师痼疾第三章  拜投名师 援理入医辗转他乡 千里寻访矢志不渝 拜投名师潜心学艺 反复体察第四章  行医治病 济世救人融会贯通 灵活机动高朋满座 相与切磋疑难杂症 所疗皆中第五章  治痘修塘 情系乡民降服痘疮 拯救幼儿有感而发 幼人之幼倡修墅塘 情系乡民第六章  晚年岁月 孜孜不息恪守孝道 奉养慈亲著书立说 嘉惠医林行医济世 孜孜不息斯人虽去 风范永存第七章  医学著作 杏林奇葩《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金匮钩玄》《丹溪心法》其他医学著作第八章  医学思想 深入人心阳有余而阴不足相火论重视日常的养生保健治病必求于本不泥成方 辨证施治注重精神治疗第九章  杂症治疗 成效显著对气血类疾病的治疗对痰症的治疗对郁症的治疗对火热症的治疗对风类疾病的治疗对妇科疾病的治疗对儿科疾病的治疗第十章  流风余韵 天地永存援理人医 以医言理薪火相传 源远流长流风余韵 天地永存朱震亨大事年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元统元年(1333)八月,朱震亨53岁。这年,他的好朋友叶仪身体患病,先是胸膈胀满,接着又痢下不止,腹中剧烈疼痛,四肢困倦无力,卧床不起。实在没有办法,就给他在床上铺上东西,让他随意方便。这时朱震亨正好在金华,听说了叶仪的病情,立即过去诊治。叶仪吃了朱震亨开的药以后,不但没有见好,反而病情加重,引起了朋友们的非议。但一向谦虚谨慎的朱震亨这次却一反常态,好像没有听见朋友们的议论一样。过了几天,叶仪的病情更加严重,痰堵于咽喉,如同败絮,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昼夜呻吟,难受异常。朋友和家人都为叶仪捏了一把汗,叶仪自己也觉得没有希望了,就在晚上与两个儿子诀别。两个儿子看着父亲痛不欲生的状况,伤心得大声痛哭。外边的人听见了,以为是叶仪死了,于是消息很快传了开去。朱震亨听到消息后,非常肯定地说:肯定是有人在误传消息,叶仪不会死的。第二天天还没有大亮,朱震亨就来到叶家,给叶仪诊脉之后,开了一帖小承气汤的方剂让叶仪服下。叶仪服药之后,不一会就觉得肚内有声,下泻不止。第二天又服了一帖,再泻,然后神志逐渐清爽。再过了一天,居然能喝稀粥了。以后就按照朱震亨的嘱咐,慢慢调养,病情竟逐渐痊愈了。  对于叶仪的病情变化,朋友们大为惊异,纷纷向朱震亨询问其中的奥妙。朱震亨说:我第一次诊病的时候,发现病人的脉虚,形体虽然还称壮实但面色黄中发白,知道这是平时和人说话太多的缘故。说话太多的人容易伤中气,再加上他平时生活无规律,有时失之于太饿,有时伤之于过饱。太饿则伤胃,使胃气虚弱;过饱则一时不能消化,容易形成积滞。一般像这种病,用的都是泻法,先要清理干净肠胃中的积滞物。但当时病人由于中气大伤,身体已经十分虚弱,如果先用小承气汤行泻,就会伤了元气,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因而不能一开始就用泻药,要用丹参、白术、陈皮、芍药等药进补。本来病人就是实症,还要进补,病情怎么会不加重呢?但如果没有这10多天的补养,就不能经受这两帖小承气汤的攻击。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先滋补胃气,使之能经受住攻击,然后再用攻击之法,就可以使病情彻底消除了。朋友们听后连连称道,佩服朱震亨对病情的分析和正确的治疗方法。  朱震亨治疗叶仪的方法,和当初罗知悌给那位四川籍僧人治病的方法一模一样。叶仪的病情虽然不是忧思所致,但身体虚弱、腹内积滞的情况却和那位僧人的情况是一样的。一开始如果先用小承气汤,使之下泻,必然要大伤元气,甚至会断送了叶仪的性命。所以朱震亨采取了比较谨慎的做法,先滋补使之充实,经得起攻击,然后再行排泄,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有一个妇女,年近四十,为人做婢,性格沉郁而多忧。一连3个月没有来月经,小腹中间有一个气块,开始时像板栗大小,后来逐渐大得如同烧饼,且有疼痛之感。朱震亨给她诊脉以后,发现她两脉皆涩,用手一按腹中的肿块,她就感到疼痛异常,难以忍受。朱震亨根据病情,先给她开了千金消石丸,吃了四五帖以后,她说自己的乳头忽然发黑,而且有少量乳汁,恐怕是怀孕了。朱震亨很肯定地说:根据你的脉象,绝对不是怀孕。又让她继续服用了几帖干金消石丸,服用以后再次诊脉,觉得脉象虚弱无力。朱震亨一下子意识到前面的药力太过,伤了胃气。于是赶快停用千金消石丸,改用四物汤,加白术、陈皮两药,不问断地服用了30帖。候脉象完全恢复,再接着服用干金消石丸。服用了四五次以后,病人说肿块消了一圈,朱震亨就停止用药。半个月之后,月经来潮,流下很多黑血,并有一些小小的血块。腹中的肿块小了一半之后,病人很高兴,又来求药,希望继续服用千金消石丸,彻底消除剩下的肿块。朱震亨告诉她,现在不要忙着服药了,等下次行经时肿块就会彻底消除的。下个月月经来潮之时,果然又流了许多黑血,下了一些血块,肿块又消除了很多,只剩下板栗大的一块。这时病人又来求药,想尽快使肿块彻底消除,朱震亨诊脉之后说用不着再服药了,只要按照医嘱,严守禁忌,下次经行,即可消尽。后来情况的发展果然和朱震亨所说的一样。  通过对这位婢女和叶仪病情的治疗,朱震亨一方面在不断借鉴罗知悌的治疗思想及方法,一方面对张子和的攻击论理论和治疗方法进行了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把攻击疗法和胃气的虚实紧密结合,胃气实者攻击可行,而胃气虚弱者非唯不能实施攻击疗法,反而要先行滋补,使之廪实,然后再实施攻击疗法,就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不问病情如何,一概使用攻击疗法,就会使病人元气大伤,不但不能恢复,严重者还会使病人失去生命。正是朱震亨这种实事求是、灵活多变的医疗方法,才使得张子和攻击疗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臻于完美。保护正气,在此基础上祛除邪气也成了朱震亨治病的一个特点,也是后来温补派形成的实践基础。  对于其他疑难杂症,朱震亨也都能够根据实际,对症下药,使病人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康复。  P105-108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代医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看过《丹溪翁传》:“……朱氏,讳震亨,字彦修,学者尊之曰丹溪翁。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翁簡慤貞良,剛嚴介特;執心以正,立身以誠;而孝友之行,實本乎天質。……”这样的医家在医学史上少见! 承继翁之遗志,通顺医学之理,修济世活人之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