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通(上下册)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效先  页数:1190  

内容概要

老子是道家鼻祖,也是我国第一个有完整思想体系的哲学家。《老子》(唐玄宗时称《道德经》)是道家群经之首,又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美而又博大精深的哲理诗。  老子首次将无名实有,自然永恒,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道确定为万物的本原和本体,提出了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最高范畴,把有意志有人格的上帝驱出了万物本原的领地;第一次明确指出“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有无相生”“匣也”,将矛盾的对立统一确定为永恒普遍的自然规律,深刻地阐发了天人合一的哲理,提出了道家“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人生价值观和守柔用弱,“无为而无不为”的方法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民本思想,系统地阐述了无为而治的政治观。他还以自己的道论为基础,对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养生等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精辟而独到的见解。老子被称为中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当之无愧。他的哲学思想不愧为一座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库。江泽民同志在一九九四年六月参观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子雕像时指出:“要多宣传老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要把民族文化的精粹整理好,宣传好。”继承和开发老子的哲学思想,对我们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开发智力,修身处事,做好工作,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

王效先,江苏省邳州市人,与共和国同龄。早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多年。先后担任邳州市委办公室主任兼研究室主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纪委书记,徐州市贾汪区委副书记,新沂市委副书记,邳州市委副书记,邳市政协主席。

书籍目录

卷首语一章·道之可道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三章·不尚贤四章·道盅五章·天地不仁六章·谷神不死七章·天长地久八章·上善似水九章·持而盈之十章·载营魄抱十一章·三十辐同一毂十二章·五色使人目盲十三章·宠辱若惊十四章·视之而弗见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十六章·致虚极也十七章·太上十八章·故大道废十九章·绝智弃辨二十章·绝学无忧二十一章·孔德之容二十二章·企者不立二十三章·曲则全二十四章·希言自然二十五章·有物混成二十六章·重为轻根二十七章·善行者无辙迹二十八章·知其雄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三十章·以道佐人主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也三十二章·道恒无名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三十四章·道汜乎三十五章·执大象三十六章·将欲翕之三十七章·道恒无为三十八章·上德不德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四十章·上士闻道四十一章·返也者,道之动也四十二章·道生一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关于老子其人其书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道之可道[集解][文子]老子说:“做事情必须适应变化而行动。变化产生于时机,知道时机的人没有永恒不变的行动。所以道可以表述,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指称,不是永恒的名。”(《文子·道原篇》)治理国家有常理,以利民为根本。政治教化有标准,以政令能够施行为好。如果对人民有利,没有必要效法古代。如果能把事情办得周到,不必拘泥于习俗,所以圣人的法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礼节制度随着风俗的更替而更替。衣服器械为了各自使用方便而制作,法令制度根据各自所适宜的情况而制定,所以改变古代的法规不能说不对,而拘泥于习俗并不值得称赞。诵读先代圣王的书,不如知道他们所讲的话。知道他们所讲的话,不如得知他们说话的依据。他们说话的依据是言语不能表述的。所以道可以表述,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指称,不是永恒的名。(《文子·上义篇》)固定的、陈旧的东西不可沿袭,器械不可因循,前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可以变易,所以说可以指称的名不是永恒的名。远古的五代帝王治理方法不同,但德泽覆盖天下。夏禹、商汤、周文王三代帝王事迹不同,而名声都流传于后世。这是治理方法根据时代不同而变化的缘故。好比师旷调理五个音符,推移上下,没有固定的尺寸来度量,但没有不合适的。所以通晓音乐本性的人能弹奏乐曲,说话有根本法则在内心主持,而知道方圆规矩、曲钩直绳用处的人能够治理众人。所以前代帝王治理的方法不合适就废除它,衰亡朝代的好事情就彰显它,制定礼乐的圣人不被礼乐所限制,制作物品的人不被物品所限制,制定法令的人不被法令所限制,所以说“可以表述的道不是永恒的道”。(《文子·上礼篇》)[韩非子]凡是名分(主要指属性)都是方圆、长短、粗细、坚脆的名分,所以名分确定下来之后,才可以表述。一定的名分都有存有亡,有盛有衰。物类的一存一亡,忽死忽生,开始兴盛而最终衰亡,不可以叫做永恒。只有在开天辟地时就已经产生,到天地消散时也不死亡、不衰竭的东西才能叫永恒。而永恒的东西,没有什么能够改变它,也没有固定的名分。没有固定的名分,在于它是永恒的东西,因此不可表述。圣人观察到道的玄妙虚无,运用它无所不到的作用,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道,这样就可以论述了。所以说“可以表述的道不是永恒的道”。

后记

《老子通》这本书的撰写始于2003年,历时六个春秋。写这本书的初衷当然与自己的兴趣有关。我在读大学中文系的时候开始接触《老子》,从那时起就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在师范学校任教,曾有过研究《老子》的念头。由于手头缺少资料,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所以未能如愿,但一直耿耿于怀,不甘罢休。后来调到机关工作,由于事务繁杂,这事一直搁了下来。直到进政协工作,时间稍有宽松,才把这项工作真正提到日程上来。世盛文盛,国学复兴。改革开放以后,关于老子的资料和著作越来越多,对《老子》的解读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这使我更加感到有弄通老子的必要,于是潜下心来开始了本书的撰写工作。万万没想到,只有五千多字的《老子》,我的校注解说竟写了九十多万字,用了六年时间。我深知,研究老子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凭自己的学识研老不易,真正通老更不易,但我相信老子的话:“强行者有志也。”六年中,我搜集和阅读了大量的关于老子的资料,查阅了大量的工具书,到部分有关地方进行调查走访。

编辑推荐

《老子通(套装上下册)》:校、注、解、评、论,融为一体校订古今版本,拨乱返本归真注译通俗准确,便于登堂入门解析深得本义,白话集解浅近评说纵横今古,益于处世立身论文富有新意,通晓其书其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老子通(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在我想象的记忆中,《老子通》似乎是一本厚厚的精装书。古人著书不易,但上百万字的语录并不罕见。《老子》的版本复杂,令今人阅读时会产生一些疑惑,但总共不过几千字不会影响到我们对这位圣贤的全面深入的理解。《老子通》中的流行说法,现当代的西方人几乎把它和《圣经》一样看待,那么作为中国人继而认真寻根研究这本《老子通》就也很自然了。跟《老子》关联的论文书籍即使在目前还是汗牛充栋的,作为道家的群经之首的《老子》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显然易见。还是那句话,听说《老子通》已很久了。公元二0一二年二月九日于上海。
  •   这本书基本上把市面上解老书中的注解都讲到了,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