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汪朝光 著  页数:630  字数:5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凤凰文库的基本特征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立足传播新知识,介绍新思潮,树立新观念,建设新学科,着力出版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以及文学艺术的精品力作,同时也注重推出以新的形式、新的观念呈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优秀作品,从而把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并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    凤凰文库努力实现知识学术传播和思想理论创新的融合,以若干主题系列的形式呈现,并且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它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中国化、政治学、哲学、宗教、人文与社会、海外中国研究、外国现当代文学等领域设计规划主题系列,并不断在内容上加以充实;同时,文库还将围绕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领域的新问题、新动向,分批设计规划出新的主题系列,增强文库思想的活力和学术的丰富性。    从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这样一个大视角出发,从中国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独特性出发,中国已经并将更加鲜明地表现自己特有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形成独特的学术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这是我们出版凤凰文库的信心之所在。因此,我们相信,在全国学术界、思想界、理论界的支持和参与下,在广大读者的帮助和关心下,凤凰文库一定会成为深为社会各界欢迎的大型丛书,在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实现凤凰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第一章 战与和的变奏  第一节 国共重庆谈判  第二节 边打边谈  第三节 国共停战与政协会议  第四节 政治协商进程之顿挫  第五节 东北局势的演进第二章 全面内战的烽火  第一节 军事调处的失败  第二节 国共双方的军事动员  第三节 国民党的全面军事进攻  第四节 国共关系的最终破裂  第五节 国民党的重点军事进攻第三章 战后社会的动荡与纷扰  第一节 怨声四起之接收与复员  第二节 此起彼伏的学潮  第三节 中间势力的活跃与分化  第四节 国民党一党制宪之纷争  第五节 地方与边疆问题  第六节 经济恢复重建之困难  第七节 胜利后的弱势外交第四章 国共两党攻守态势的转换  第一节 国共军事攻守之易位  第二节 国民党实行“戡乱动员”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之衰颓  第四节 “训政”终结与“行宪”开场  第五节 一败涂地的币制改革  第六节 国共内战与土地改革  第七节 中共力量的全面崛起第五章 国共两军的军事决战  第一节 决战前的国共两军争夺  第二节 豫东战役与济南战役  第三节 辽沈战役  第四节 淮海战役  第五节 平津战役第六章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第一节 蒋介石引退与李宗仁登台  第二节 北平和谈  第三节 渡江战役与淞沪战役  第四节 国民党军事的全面败退  第五节 国民党撤离大陆退守台湾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一节 中共建国的理论准备  第二节 中共建国的实际准备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主要参考文献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尽管华中野战军守住了涟水,但国民党军在苏北毕竟已占据了优势。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12月间,国民党军对中共苏北根据地继续发起进攻,以期彻底控制苏北。徐州绥署部署以绥署副主任吴奇伟指挥整编第11、69师进攻沭阳,绥署副主任李延年指挥整编第74、28师和第7军进攻涟水,第一绥靖区李默庵指挥整编第65、83、25师进攻盐城。12月3日,整编第74师改以侧翼攻击的方式再攻涟水,并经多日苦战,于16日攻占涟水。与此同时,整编第83师于18日攻占盐城,整编第25师于27日攻占阜宁,基本控制了苏北全境。因苏北所余地域有限,中共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此时已会集一处,实行统一指挥,联合作战。为避免更大的损失,陈毅与粟裕决定不与国民党军在阵地战中硬拼,而是选择在宿迁北面的整编第69师作为打击对象。整编第69师原建制不一,合编后的战斗力及协同作战能力均较差,加之师长戴之奇言过其实,未有实战历练。15日,粟裕指挥山东和华中野战军3个纵队2个师的绝对优势兵力,隐蔽开进,突然出击,切断了整编第69师与整编第11师之间的联系,并将整编第69师分割包围于宿北人和圩。19日晨,整编第69师2万余人被全歼,师长戴之奇自杀。此役是中共华中与山东野战军统一行动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结果以全歼整编第69师而创下内战以来的胜利记录,为华中与山东两大野战军实现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积累大规模歼灭战的经验、提高民心士气都具有重要意义。粟裕认为:宿北战役“可以说是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开端……是胜利实现这一转折的标志”。①陈毅则“长期抑郁的心情为之一扫”,认为“由于要尽量保持华中盐阜地区,我未能贯彻集中大兵力的主张,数月来,用于钳制的兵力太大,今后当可多用兵去突击(由于华中城镇沦陷,包袱放下)……过去的问题是山东部队常不安心南下作战,华中部队亦不肯入鲁作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大师的作品支持
  •   了解历史,不忘过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