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傅斯年  页数:20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按照11个专题分为11堂课。这11堂课详细地介绍了叙语、泛论、诗部类说、楚辞余音、论伏生所传《书》二十八篇之成分、最早的传疑文人、贾谊、儒林、五言诗之起源等知识,是青年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一本权威读物。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拟目及说明第二讲 叙语第三讲 泛论第四讲 史料论略第五讲 论伏生所传《书》二十八篇之成分第六讲 诗部类说第七讲 最早的传疑文人——屈原、宋玉、景差第八讲 楚辞余音第九讲 贾谊第十讲 儒林第十一讲 五言诗之起源

章节摘录

插图:附论 语言之变迁与文学之变迁假如语言起了重大的变化,会不会文学随着起重大的变化呢?自然会的。且就目前的形势而论,近年来自话文学之要求,或日国语文学之要求,实在因为近数百年北方话中起了重大的变化,音素剧烈地减少,把些原来绝不同音的字变做同音了,于是乎语言中不得不以复词代单词了,而汉语之为单音语之地位也就根本动摇了。这么一来,近代语已不能保存古代语法之简净(Elegance)而由传统以来之文言,遂若超乎语言之外,则白话的文学不得不代文言的文学以兴,无非是响应语言的改变。若语言不变化到这么大,恐怕人们以爱简净(Elegance)和爱承受的富有之心,决不会舍了传统所用既简净又丰富的工具。文学与语言之距离,既要越近越好,即是不如此要求,也免不了时时接近,偏偏语言变化得如此,对于遗物遂有不得不割爱之势。若不是语言有这么大的变化,恐怕现在的白话文学也不过是唐宋人词的样子,词单而质素丰富的话,读出来能懂,又为什么不用它呢?说所谓官话的人,感觉国语文的要求最大,因为官话和中世纪话太远了,粤语之变并不如此远,或者说粤语的人感觉这种需要也不如北方人之甚。“若是大家可以拿着《广韵》的音说话,文言即是白话,用不着更有国语的文学。”(赵元任先生谈)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