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哲学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拉斯·史文德森  页数:165  译者:范晶晶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本书的写作缘由是:我曾一度陷入极度的无聊之中。然而,真正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的,是一位好朋友的过世——他的死,多少与一种百无聊赖的感受相关。在此,我不得不同意兰波(Arthur Rimbaud)的观点:“无聊不再是我的爱人。”无聊不再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或小折磨。兰波对于“无聊死了”的抱怨——后来被无数的流行歌曲和摇滚音乐所重复,从基·基·阿林(G.G.Allin)的《无聊死了》(Bored to Death)到流行尖端乐团的《做点什么》(Something to Do)——突然成了普遍的现实。这些歌曲作为我们生活的原声乐,显得格外突出。我相信,对无聊的体验,不仅仅只局限于我自己的朋友圈子,而是反映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涉及我们整个当代文化对“意义”的看法。探讨无聊的问题,即是试图理解我们是谁、此刻我们如何参与世界。我对这个问题想得越多,就越发现无聊是了解当代文化的关键之处。我们生活在一种无聊文化中,写作《无聊的哲学》是我试图理解该文化的谦卑努力。

内容概要

如果有人问你,”你有过无聊的时候吗?”恐怕你的答案会是,“当然有”。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无聊?是因为无事可做,还是因为重复单调?为什么无聊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无聊是怎么折磨我们的?无聊的时候.我们看电影、逛街、上网,让自己忙起来,希望能借此摆脱无聊,但是我们真的能据此走出无聊吗?为什么哲学家说“无法忍耐无聊的一代是平庸的—代”?    无聊是现代人的“专利”,人类的快乐与愤怒是保持不变的,然而当下人们的无聊感却是与日俱增,世界明显变得越来越无聊。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无聊是身份的象征,只有上层阶级才有无聊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在浪漫主义时代以前,无聊只是边缘现象一一只有僧倡和贵族才感到无聊。随着无聊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它已不再具有排他性。    作者认为,无聊是无法靠意志克服的,它对于人类有着独特的和重要的意义。透过无聊,我们去获得另一种看世界的智慧。

作者简介

  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挪威卑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哲学系副教授。他的作品包括:《邪恶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Evil)以及虽有争议仍受热捧的《恐惧的哲学》(A Philosophy of Fear)、《时尚的哲学》(Fashion: A Philosophy)和《无聊的哲学》(A Philosophy of Boredom)。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无聊的问题 作为一个哲学问题的无聊 无聊与现代性 无聊与意义 无聊、工作与休闲 无聊与死亡 无聊的类型学 无聊与创新第二章 无聊的故事 怠惰:前现代的无聊 从帕斯卡尔到尼采 浪漫主义的无聊:从《威廉·洛弗尔》到《美国精神病人》 论无聊、身体、技术与越界:《欲望号快车》 塞缪尔·贝克特与个人意义的不可能性 安迪·沃霍尔:拒绝个人意义第三章 无聊的现象学 论调适 本体论:无聊的阐释学第四章 无聊的伦理学 什么是“我”? 无聊与人类历史 无聊的体验 无聊与成熟后记

章节摘录

  作为一个哲学问题的无聊  哲学家必须时时努力去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如果不这么做,就等于是忘记了研究哲学的初衷。在我看来,无聊就是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对于无聊的考察,应该能揭示我们生活环境的一些重要层面。有时候,我们不应——事实上也不能——逃避思考我们对于存在问题的态度。也许有很多起因促使人反思自身的生活,但基本的生存体验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不可避免地导致人质疑自身的存在。深层的无聊就是这样一项基本的生存体验。正如乔恩·海勒斯尼斯(Jon Heuesnes)所说:“有什么比无聊更能让人感觉到生存的烦扰?”  关键问题不一定就是永恒的问题,无聊只是在近几个世纪才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当然,我们不能肯定无聊产生的精确时间,但它一定有些先兆。可以断言:无聊是伴随着现代性而突显出来的典型现象。总体说来,无聊的先兆只出现在一些小团体中,如贵族与教士阶层,然而,现代性的无聊波及更广,可以说几乎影响到今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无聊经常被视为与人性无关的随机现象,但这个说法的基础——关于人性的假设,是很可疑的。同样也可以有另一种说法,无聊植根于人性,但它也一样假设了有所谓“人性”的存在,我认为这种假设是很有问题的。假定一个特定本性的存在,即是排除了所有进一步讨论的可能,原因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将自己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能变化的事物。”假定一个“本性”,即意味着它是不可变化的。也许有人会倾向于假设一个完全中立的人性——人体验到痛苦与快乐、兴奋与无聊的几率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无聊的解释完全依赖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然而,我认为,在处理无聊之类的现象时,很难清楚地划分心理层面与社会层面,还原的唯社会学论与唯心理学论一样不可取。因此,我选择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同时采用思想史和现象学的视角。尼采指出,“所有哲学家共同的毛病”就是研究特定阶段的人类现象,却将其扩大到永恒的真理。所以我只能权宜地说,无聊是一个影响到许多人的严重问题。亚里士多德坚持认为,道德不是自然的,但也不是非自然的,无聊亦是如此。此外,即便不假定任何人类学的常量——独立于特定社会、历史背景的事物,对于无聊的考察依然能够进行。这里,我们处理的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对人的探讨,我描述的是我们自身,生活于浪漫主义的阴影下,仿佛是不再狂热相信想象能改变世界的老浪漫主义分子。  尽管所有好的哲学都应包含一个重要的因素——对自我的认识,但它也不必非得采取奥古斯丁(Augustine)《忏悔录》(Confessions)的形式。许多人都问,我写这本书是不是因为自身遭受到无聊的折磨。然而,我个人的体验不应成为读者关注的对象。我认为哲学并不是一项自白的活动,而是试图阐明事物的努力。诚然,这种阐明只是暂时的,但还是有希望以个人的见地照亮其他人。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我个人的经验是不相关的,即便它们显然对我自己很重要。  我对同事、学生、朋友和熟人进行了一项不太严格的小调查。对于自己是否感到无聊的问题,有些人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其中一个甚至声称从未觉得无聊。但总体说来,大多数人无法肯定自己的确切感受。通过比较,对那些可能从未感到无聊的读者,我可以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说,深层的无聊与失眠相关。在黑暗里,个体失去了自我,完全陷入无边的空虚之中。人尝试着入睡,也许还采取了一些看来有效的措施,但无法真正睡着,最终进入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在《惶然录》(Book of Disquiet)里写道:  有些感触就像睡眠,如同迷雾般萦绕在脑海,使我们无法思考、无法行动,甚至无法简单明了地活着。仿佛我们没有睡着,一些从未梦过的梦境盘旋在心头,直到新一天的太阳温暖了麻木的知觉。我们沉醉于这种不是任何人的状态,意志就如同一个被路人随意踢翻的桶,里面的水洒得满院子都是。  佩索阿的无聊是明显的,特别在于它的散乱无形。然而,只有极少数人能真正确知自己是否感到无聊,这是事物的本性使然。首先,就我们所知,情绪基本上不是一种有意的行为——确切地说,它并不是我们有意观察的对象,而是发现自己置身其中的一种状态;其次,无聊情绪的特征就是无法定性,因此比其他大多数情绪更难辨认。

媒体关注与评论

  拉斯·史文德森关于无聊、时尚和恐惧的三本书立意入微,巧思新奇,它与此前我读过的以乳房、阴茎、眼泪乃至茅厕为主题的泛人文专著近似,都是在文化软肋人性褶皱处下刀,噗的一声让人进退失据。惶然错乱。  不过,拉斯·史文德森所站位置刚好就在乳房之类对面儿——就好像一座镶满碎花玻璃的教堂站在Shopping Mall对面儿,一座荒革没关的墓园站在富豪排行榜对面儿。  在烃斯·史文德森笔下,无聊逼近伟大,对尚血战无聊,而这一切,都来自我们与生俱来的恐惧——它是我们生命的默认后缀,也是我们赖以为生的欣悦之源。没有它,肘尚、无聊顿消,生命之宴也随之索然无味。  ——作家、语词收藏家  黄集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无聊的哲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无聊的哲学

    不知道有多少人为自己的无聊,而忧郁、惆怅、烦恼,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陷入如此的无所事事空虚乏味之中,仿佛如行尸走肉般懒散的游荡在万里无云的烈日之下。

    有人说这是太悠闲了需要工作,当反反复复工作的扣在你厌倦至极心窝,你能说你不是在无聊中消极的对待生命吗?当你为了一件满心不情愿又不得不去做的事,不停的考验自己的意志力的时候,能说还是在为生命的存在而高唱赞歌吗?当你竭力追赶时尚寻找那片属你自己的标实,却在不经意的转角与人“撞车”时,不会为你当时的落寞而恐慌吗?

    也许无聊真的是当下意义的缺失,过去永远不属于现在,现在永远不知道将来,现在是什么,现在是无聊。似乎无聊无处不在,叔本华曾说人生来就是游荡在痛苦和无聊之间,这样看来 生命的本身就是充满了无聊。其实无聊未必就是个坏东西,可以看做是现实生活的一段真空,一种虚无,一种冥想。有人说无聊是战争一些恶势力的开始,细细经历也许它会是一段美好的开始,更可能是生命的终结。

    只有无聊时,或极度的无聊之后你才有勇气抽离自己来观看昨天的你和设想明天的你,这一段是真空的你,不属于你自己,只是一个观众。细品这一幕一幕的过往,你可以说那是一种反思,似乎又根本没有思考,眼前的片花就像电影的序幕,只是在不断的强化已去的精彩。这个时候亦是自己的导演,也只有这时不会顾虑周围的一切,只有你自己,一个硕大的主角,坐在未来等候你,背后一片空面,从那眼神中流露出对你无比的期待。这样的无聊是值得庆幸的,一个没有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丢失自己的人是幸运的,在无聊的小憩苏醒之后,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无聊是可怕的,因为你已经终结。你不属于你自己,也就没有自己的任何意义,只是一个物件的堆积,随着时间将时尚或流行不断的丢弃,你变的破烂不堪,你可以选择牵着已经抽离了灵魂迂腐不堪的肉体,寻求新的标签的堆砌,完成你新的越界,但你依旧找不到自己。如果说生命的存在就在于将过去、现在、未来连续的坐标轴,那么你只有散落的点而没有任何时空的意义,这种终结比死亡更可怕,连轮回都没有 ··· ···

    朋友,不要丢弃自己,即使无聊也会有新的生机。
  •   无聊之人更有心,所以才有无聊的哲学。
  •   如果说哲学是由日常开始给人以震荡的深度的思考,这本冠有哲学之名的书确实做到了。篇幅不长的四章,即使不能完全吸收其中的哲学观点,换个角度认识我们日常所体验的无聊,也是不错的。
  •   很好 适合一天天说无聊的人
  •   取题有意思
  •   下了订单,没货,郁闷。
  •   这系列的丛书不错
  •   很好 帮同学买的
  •   从无聊说开去,所有的主题都是关于无聊,又归于无聊。作为一个现代人,无聊真是无处不在。书中的内容,看罢可以过目即忘。当然,作为一堆无聊闲人侃侃而谈的素材也是不错的。
  •   知识点比较容易消化,最后两章的内容有点难理解,总体感觉挺好的。很喜欢这本书,是一本能让我会次去阅读的书。
  •   神奇四侠呀,写得太贴切,太实际了!
  •   哲学书有助于人,谁说无聊
  •   连同《恐惧的哲学》、《时尚的哲学》一起买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好看。
  •   在学校时从图书馆借的看到一半感觉挺好的一本书,就买了。。。
  •   若是附上英文那种 一本英文 一本中文 应该很好
  •     作为一个对哲学完全不懂的人来说,觉得这本书写的还是很在理的。虽然估计真正读进去的东西也就只有30%吧。
      概括来说全书的观点就是——造成无聊的原因是意义的缺失。
      
      无聊可以详细的分为
      1.情境性的
      2.餍足性的
      3.存在主义的(就是内心空空荡荡)
      4.创造性的无聊(这点我不能理解)
      
      心下想想确实如此,等车的时候会觉得无聊,重复单一的工作会觉得无聊,什么事情都没有的时候也觉得无聊。虽说都称之为无聊,但其引发是不同的。相比之下,情境性无聊只要脱离了当时的情境即可减少或完全清除无聊。餍足性的无聊只要停止重复也可以使无聊走开。存在主义的无聊能解决的办法就是找点别的事情来做。然而,就我个人而言,这样的方法并不那么有效。正如书中所说的,无聊可以使一种情绪,也可以是一种情绪状态。我认为3的无聊是一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就像雾霾的天气,笼罩其中,无论如何移动,皆不可逃离。也正是因此,人们不断探究如何逃离这种无聊,抑或说是空虚(事实上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于是他们尝试新事物,他们去旅行,试图像逃离12的无聊一样逃脱3。
      
      我们所渡过的无聊的时间不是为我们所用,而是囚禁了我们。逃离无聊是我们的本能,但是无聊通过无聊中的思考可以将我们引向更深的转向(思考)。
      
      无聊,意义。这两个词总是有某种强韧的关系,使其不可单论。无聊是由于意义的缺失,无聊也可以带来对意义的思考。
      
      好像哲学家总是应该处于一种空虚不受情绪色彩影响的内在环境下思考,无聊的情绪状态似乎就是一个合适的备选。
      
      我为什么不能通过工作来逃离无聊?因为我根本对工作就漠不关心,不如说工作才是无聊的来源。因为我看不到工作的意义。
  •     引用
      1.神感到无聊,所以创造了人类。亚当因为独处而无聊,故而夏娃被创造出来。从那时起,无聊就进入了人类社会,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而有着相应的扩张。——克尔凯郭尔;
      2.许多人纯粹是出于无聊而寻欢作乐,有人因无聊而陷入爱情,有人因无聊而砥砺德行,也有人因无聊而自甘堕落。至于我,一切皆是虚无——我甚至懒得自杀,那实在是太无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
      3.在我看来,无聊作为人类行为的一个因素,所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我相信,无聊曾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动力之一,在今天的世界更是如此。——罗素;
      4.有趣与无聊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为了逃避难以忍受的无聊,生活必须变得有趣起来。——莫里茨;
      5.经验所赋予的个人意义,已被信息大打折扣。——本雅明;
      6.人类在上帝与虚无之间做出了选择,通过选择虚无,人类使自己成为上帝。——雅可比;
      7.没有什么比意识到周围萦索德空虚更令人兴奋,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体验过内心的空虚。恰恰相反,我们克服了这种空虚感,进入一种越界的意识。——乔治.巴耶塔;
      8.无需伟大的心灵,平凡人即可认识到,生活中没有真正的,坚实的满足感——帕斯卡尔;
      9.凡自强不息者,我们能予以拯救。——歌德;
      10.来到这里的人,放弃你们所有的希望吧。(地狱之门上的戒令)——但丁;
      11.我们往哪里去?总是在回家的路上。——诺瓦利斯;
      12.只有通过对个体隔绝状态的侵犯,必要时以死亡的方式,被爱者的形象才能浮现出来,在这个形象中,爱人的眼光已赋予了一切以重大意义。——乔治.巴耶塔;
      13.这个在说话的声音知道它自己在撒谎,所以对所说的内容漠不关心。或许是太老了,也太卑微了,它从未成功地说出可以作为结语的话。它知道自己无用,然而这种自知之明也是徒劳的。它并不倾听自己,而是倾听被自己打破的静默——塞缪尔.贝克特
      14.我不得不说话,无论说的是什么。我无话可说,于是鹦鹉学舌。——塞缪尔.贝克特;
      15.只有说过的才存在,除了说过的以外,别无一物。——塞缪尔.贝克特;
      16.我没有记忆,每一天都是新的,因为我不记得从前的日子了。——安迪.沃霍尔;
      17.能存在一个既非幸福,亦非不幸的世界吗?——维特根斯坦;
      18.速度是技术革命给予人类的极乐形式。——米兰.昆德拉;
      19.在哲学的赛跑中,胜者是那个能跑得最慢的人,或者说,胜者是那个最后达到终点线的人。——维特根斯坦;
      20.生命最高,最完满的形式就是存粹像植物一样生活。——施莱格尔;
      21.不能忍受无聊的一代人,将是平庸的一代人。——罗素;
      22.最终没有什么理由要待在黑暗里,除非想忘记自己曾生活在阳光下。——托马斯.艾略特
      
      原文
      1.无聊与死亡相关,但二者之间是一种矛盾关系:深层的无聊有点像死亡,但同时死亡又是摆脱无聊的唯一可能。
      2.情景性的无聊包含了一种对所需要事物的渴望,而存在主义的无聊则包含了一种对任何欲望的渴望;
      3.经验的过剩与经验的不足都可能导致无聊;
      4.时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在一个以时尚为原则的世界里,我们面临着更多地刺激,也感受到更多的无聊;在很多方面获得了解放,在其他方面又成为了奴隶;有了更多的个性,但同时又在深层丧失了自我;
      5.怠惰首先是,也主要是一个道德概念,而无聊通常更多地是描述一种心理状态;
      6.他即兴地活着,仿佛是时间的超级消费者,但当下永远与过去和未来形成不了有意义的联系;
      7.当一切都臣服于一个过于强大的主体,所有事物也就变得完全一致,那将是致命的无聊;
      8.传统是继承性的,并不由得我们选择或拒绝,传统使个人的存在具有延续性,但这种延续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不断遗弃;
      9.人们通常误以为技术是身外之物,人类与技术可以分开。但事实上,人,技术产品与外界组成了一个统一体,我们很自然地通过技术产品与世界联系起来。
      10.在影片中的世界,自我只能以肉体为基础,但同时肉体本身又无法自足,必须借助技术的补充与调停。然而,技术也导致死亡,而且,由于这种走向自我的运动同时也走向最终的自我消解,故而是自相矛盾的;
      11.个人自身的死亡永远不可能成为意识的清晰对象,正因如此,在一个内在即一切,外物被抹除的世界里,只有死亡才能代表超越。在内在的世界中,不可能产生任何真正新鲜的事物,唯一剩下的选择,就是坚持,努力加强已存在的意义;
      12.无聊的本性是重现,而非真正的重复;
      13.人们所等待的,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时间,而是到了某一点会发生的情况;
      14.任何与个人主义的公开决裂,必定是个人主义的,使我们无法走得更远;
      15.当我们遭遇事物的时间与事物本身的时间不相符时,无聊就会产生;
      16.海德格尔声称,更深层的无聊的特点是:情景本身就是消遣;
      17.在无聊的浅层形式下,人们因周围的事物而感到空虚;但在深层的无聊中,人们对一切都感到空虚,甚至对自身也不例外;
      18.在无聊的状态下,”此在“被时间囚禁,然而,通过向自身的呈现,被囚的”此在“也可以得到解脱。当”此在“抓获了自身的可能性,将一切时间整合到瞬间,”此在“就得到了解脱;
      19.只有以一种基本的情绪状态为基础,形而上学的问题才可能产生;
      20.形而上学的两极——作为整体的世界与独立的个人,都可以在无聊中体现出来,这二者都与虚无相连,故而也彼此相关;
      21.在无聊中,我们面对的是空无一物,也就是说,时间没有被任何能引人注意的事物填满。此时,我们才将时间体验为时间;
      22.在”此在“中,有一种堕入尘世的倾向,以各种不真实的消遣来蹉跎度日;
      23.我们在意义的缺失中寻找意义,在体验的缺失中寻找体验,在时间的缺失中寻找时间。然而,这失落的意义,体验或时间,会不会只是幻象呢?
      24.浪漫主义者的问题就是没有认识到自身的局限,他以为自己必须比其他一切更伟大,逾越所有的限制,吞噬整个世界。这就是为何浪漫主义以暴虐而告终;
      25.当然,更常见的是既不快乐又很肤浅。与此同时,我想强调,指出人们的忧郁是虚幻的,这并非一项哲学任务;
      26.童年并不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概念。正如菲利普.阿里埃斯所展示的:童年的概念不过是近三百年的产物;
      
      术语
      1.累积性经验贫乏;
      2.布里丹的驴子;
      3.耶拿浪漫主义;
      4.人类中心主义;
      5.技术中心主义(~非物质化);
      6.越界逻辑
  •      无聊的时刻有很多,等飞机上渣课听领导讲话背小学生行为守则.但对于我个人来说,最无聊的时刻就是洗漱关灯之后,从上床脱衣服改好被子(冬天还要算上暖床)到失去意识睡着之间的时光.
       一开始我脑子里空无一物瞪大双眼盯着天花板,过不了几秒我就开始控制自己的呼吸频率并且关注起每一下呼吸的轻重,这当然比数羊没用多了,最可怕的是要是没控制住开始胡思乱想可能就别想睡觉只好起来看书了.无聊不仅仅是无所事事,还是在胡思乱想之前的一种奇妙体验:感到自我的消失而开始注意呼吸来表明自我的存在.
       在作者看来无聊"是个人意义缺失的结果".无聊这一现象从古代只局限于僧侣贵族这一阶级拓展到现在的几乎所有阶级,体现的是信息时代对人的冲击.人们愿意花大量时间看电视(尽管之后又感到自己无聊)的原因是为了给自己找事情做防止自己停下来陷入难耐的空余时光,因为我们无法面对空虚.
       信息与意义是两码事,人都痴迷于意义,因为我们无法忍受空洞的生活,人生必须是有意义的,所以"一个人越是一事无成,死亡就显得越可怕."生活中的意义太多了,游荡于各种意义中很难选择某种意义来践行终生:摄影?种植?酗酒?编程?解放全人类?成为一个伪神然后27岁前去世升格为真神?但这些意义并不是我们所追逐的意义——否则早就为之奋斗了.人生一路在寻求意义,也许到死也没能找到(你要是够牛逼后人会给你强加一个意义)."我们几乎总在行动,即使是看着一副油画慢慢边干,空虚感来自意义的虚无."
       "一切事物与行为都以完全符码化的形式出现,而我们作为浪漫主义的承袭者却坚持着个性化的意义."作者理论核心的浪漫主义和存在主义我不懂.但是我认为个性化恰恰是造成意义缺失使整个现代社会沉浸在深深的无聊之中的原因.舆论鼓吹特立独行个性的优越,我初中时同学的相互之间最高评价是"这个人很有想法".甚至我本人也被这么形容过.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都在寻求一个强有力的群体来归属,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群体意识逐渐被个体意识取代,现在是一个人人自我感觉良好老子天下第一的时代,正是在这样一个意义空前多的时代,由于失去一个足够强大的思想,人们失去了可以把个人意义强加给别人的机会.另一方面夸大个性意味着许多人认识到自己跟那些"很有想法的人"比生活是多么没有意义,面对繁多的意义无从选择.自此个性化的浪潮导致了现代性的无聊.举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已经不吃香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甚至认同这一哲学思想;大大小小的明星,其中不乏毫无长处(即便是长的难看)之辈,然而脑残粉群体存在;屌丝文化受到普遍认可(王佩是被戳到痛处了),而女性物化反倒抬头了.
       当然这里谈的是形而上的无聊.作者区分了情绪和情绪状态,前者是为了一个具体事物感到无聊,后者是觉得整个世界无聊,也就是形而上的无聊.这种无聊不单纯是无所事事,懈怠,而是感到生命的无意义.我们关心的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忙碌状态.通过使自己忙碌避免去思考意义的问题,避免了空虚的危险,难得糊涂.
       "当我们遭遇事物的时间与事物本身的时间不相符时,无聊就会产生."这是作者总结的无聊之产生原因,但是如何解决无聊?作者给出了不同的方案,相互之间既相似又矛盾.然而统计学表明随年龄增长无聊感会减轻.所以赶快长大吧-------至少在因为无聊而自杀之前!!
  •      这是一本越读越有意思的书,一开始正如书名所示,读起来挺无聊的,不过是给无聊分个类,讲述无聊的历史,曾经有哪些人用哪些词语表达过这一意思。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是本散文类的,所以读晕了,现在想来,如果一开始就把这本书当正经论文来看待的话,大约心理上会准备得更好一点哈。
       最有意思的章节是第四章,《无聊的伦理学》。这一章分析的大概是无聊的建构能力。大部分人将无聊视作不好的,试图避免的一种情绪,但是作者指出,“无聊提供了一种审视自身存在的视角,使人在更宏大的背景中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在这个意思上,无聊与孤独有点相似,因为“孤独很容易使人放弃自我转向上帝,或转向精神上的思考以及自我反思。”
       在一个人感受到无聊之后,他会不自觉地寻找一些别的东西来对抗无聊。作者指出,“所有被推荐用来抵抗无聊的办法--诸如艺术、爱情或与上帝的关系,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不应被简化为仅仅是对无聊的逃离。”
       所以,我想,如果一个人感到无聊的话,那么首先,目前的生活不能满足他的精神需求;但是他会不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反省,这要取决于他是否有思索反省的能力。
       在读的过程中,我觉得家里面的几个人大概就是几种分类:
       第一种:我妈妈。她其实算得上是书中第27页所说的那种传统职业者。这么多年,她一直在布厂里工作,每天就是修补布匹。我曾经和她一起去过,那是一种单调乏味又辛苦的工作。可是她可以干这么多年,除了生存的需要以及自身的责任心外,我想,她与我最大的区别在于她不觉得这种工作难以忍受,因为不会觉得这一工作无聊,她只是天然地去接受这一工作,甚至在其中获得成就感。
       但是如果某一天她休息,把家里的事情忙完了,闲下来在家里没有事做的话,她会感觉到无聊。这不是因为她对生活不满意,而是因为没有一个事情可以让她投注热情和精力在其中。
       第二种:我。从我个人身上,我发现,如果一个人想要生活得平静快乐的话,其实并不一定要接受太多的教育,也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像我一样拥有教育经历,又天生喜欢七想八想的人,其实幸福指数并没有我父母亲高。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常常感觉到无聊,那是一种无可言说的感觉,而且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读书、看电影等其他活动来抵抗,因为这些手段有时可能会加重无聊感。我便是书中所说的那种觉得生活要有意义的人。这种意义的具体含义其实我也不知道,但就是这样子来折腾自己。
       第三种:宝宝。这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便开始关注宝宝。惊讶地发现,她似乎从来不感到无聊。她对生活中一切事物都有热情,任何一点点小事都能让她开心。即便是她安静下来的时候,听到窗外的鸟叫,她也兴奋不已。这本书读到最后,我很惊讶地发现作者也分析了儿童期的无聊现象。当读到尼采的那句话,“儿童是能把生活变成一个审美的游戏,在永恒中肯定生活的大孩子”时,我赞同得无以复加。
       所以,大人与孩子的最大区别在于,孩子对世间万物充满热情,而大人对一切都视若无睹,不再具备审美和好奇的能力,因此必然陷入无聊的境地。
       很可能,当宝宝到三岁的时候,她也会开始慢慢觉察到一种叫做“无聊”的情绪慢慢滋生,那将是她进入成人世界的开始,我希望这种情绪来得越晚越好,越慢越好,越微弱越好。
      
  •     尽管梭罗认为,“吞噬了快乐与生活情趣的无聊与倦怠,看起来与亚当一样古老”,但客观的说,无聊还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与人类现代性大业相伴而生的副产品,它并不讨人喜欢,却不请自来。通过史文德森的考察,很多重要的哲学家对无聊作出过重要论述,也有很多的作家的经典文学作品里有过对人类无聊处境的精彩而深刻的描述,前者如帕斯卡尔、康德、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等,后者如歌德、福楼拜、贝克特、陀思妥耶夫斯基、波德莱尔等,但是所有这些哲学家和作家无一例外都生活在现代社会。
      
      在古希腊罗马,那些养尊处优的自由民或贵族,不用为日常生计奔波发愁,天天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在无所事事的时候,也会生出空虚与幽怨来,类似于现代的无聊,但这种无聊并不普遍,因此也不具有时代性意义。无聊在前现代社会是一种边缘性的心理状态,只有上流社会才有资格和可能“享受”无聊之苦,无聊是上层社会的特权,是身份的象征,但在现代社会,无聊很显然就像核污染放射性扩散一样,蔓延到世界的各个角度,没有人能够幸免,无聊几乎就成了现代人的“专利”。前几天在QQ群上看得一个段子,《群主,你是哪里,我们想念你》,其中有这么几句:娱乐业的发达,酗酒的流行,正说明无聊弥漫在空气中,无论是空闲的人,还是忙碌的人,都会感动空虚与无聊。
      
      去年到杭州出差,我们算是乡巴佬进城,感觉这地方真好,是个宜居城市。在一次饭局上,一位医院里工作的朋友,讲了他对生活在这里的人的感受。他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晚上轮值门诊,几乎每天的后半夜,都会有救护车送来醉酒斗殴至伤至残的年青人。在这样的城市里,人们白天很累,很忙,晚上乱来疯狂。为什么会是这样,当然是空虚无聊所至。正如伽达默尔所说:“打发时间的时候,什么是真正被打发的?确定不是时间流走了?尽管它依然意味着时间空洞地持续着,持续得太久了,就成了令人苦恼的无聊。”在酒醉心迷的恍惚中,在迪厅群魔乱舞的癫狂中,人们暂时忘掉了现实,忘掉了自己,把自己交付出去,希望能够得到些许的解脱,而实际上这是在用堕落的方式寻求救赎,无异于是缘木求鱼。
      
      那么,人为什么会这么折腾自己?这与意义有关。当人们迷失了生活的意义,无聊就尾随而至。正因为意义的缺失,我们总是感到不安烦躁,为了消除这种症状,就会去寻找各种意义的替代品。我们每天都在辛苦的工作着,难道工作不能给生活带来意义吗?昆德拉在《身份》中写道:
       “农民热爱他们的土地,木匠可以像魔术师一样变出各种漂亮的桌椅板凳,鞋匠能记住村里所有人的脚的尺码,还有樵夫、花匠等。生活的意义根本不成问题,它就在他们身边,很自然地,在作坊里,在田野上。每个职业都能让其从业者塑造独特的心智,拥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变得一样,对工作漠不关心,这种漠不关心也成了一种情感模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所流行的集体情感。”
      
      很显然,工作与人都狂奔在“异化”的高速路上,随时都可能会有事故或故事发生。我们也许可以进一步追问:是因为个人恰好处于无聊的状态才会感到某物的无聊,还是因为世界本身是无聊的个体才开始无聊?人怎么可能逃离这个无聊的世界?
      
  •     前一段时间,到外地出差,带了一本北大社出版的《无聊的哲学》,准备在舟车转运之际打发时间,或者是在睡不着时作催眠之用,翻开书本,看一下前言,才发现谈无聊的书一点都不无聊,反而很严肃,很学术,文笔也有清新顺畅的感觉。这本书把无聊当作一个哲学问题来对待,作者是哲学系教授,哲学功底当然相当了得,他是在无聊透顶的时候写的这本“无聊”之书,但叙述的内容都不无聊,在在指向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很值得正在无聊中苦熬的人一读。
      
      在眼下,无聊似乎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无聊问题所涉及到的层面却不仅仅是个体的某些方面,它甚至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到我们整个当代文化对“意义”的理解。“探讨无聊的问题,即是试图理解我们是谁、此刻我们如何参与世界。”本书作者挪威人拉斯.史文德森如是说。
      
      很显然,在作者那里,无聊对于人生来说,具有了本体性的意义。正如海勒斯尼斯所说:“有什么比无聊更能让人感觉生存的忧虑?”从存在论的意义上看,现代人一定摆脱不了无聊的困扰与纠缠,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郁闷”、“烦”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是一个明证。无聊是现代文明的副产品,当我们享受着现代性的成果时,无聊就不请自来,与我们如影随行,重要是的如何对无聊有一个通透的理解,在无聊之余,有一点理智,有点反思能力。
      
      无聊成为一个哲学式的话题,并没有什么先兆,回溯原来的历史,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键是在当下,无聊无度,无聊无数,无聊泛滥成灾,但真正能确知自己是否感到无聊的却少之又少。
      
      史文德森引用《乡村牧师日志》,很好地描述了无聊隐秘的摧毁性力量:
      
      “人们已经被无聊吞噬了。无聊仿佛是某种微尘,来来往往的人群虽然看不见它,却吸入了它、吃下了它、喝下了它,它是如此细小,甚至不必用牙齿咬碎。但如果停止行走,它就会像毯子一样覆盖在脸上和手上,人们必须不断地将它抖落,这就是为何他们会永远不得消停。”
      
      无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可以超然物外。无聊不仅是内在心理状态,也是整个世界的外在特征。诗人拜伦甚至断言:“除了无聊使人感到无聊,什么也没有。”
      
      既然如此,我们居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当然要善待无聊了。一个人对工作生活感到无聊,世界并不就此失去意义,天也不会塌下来。甚至有人认为,“无聊是一种优越的状态,将它与工作扯在一起是低估了它。”
      
      当我们无聊着自己的无聊的时候,我们该聊些什么呢?
      
  •      产生无聊的原因是:目标的缺失!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精神空虚,自杀事件频繁出现。 解除这个魔咒唯一办法:树立自己的目标,孜孜不倦地追求,才不枉活几十年...
  •     正如作者所言,写下此书的初衷就是因为作者太无聊了。因而整本书给人的感觉也较为沉闷。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大概作者也意识到了对于无聊的哲学本身也很无聊,花了几乎一半篇幅在引用各式各样的作家/哲学家对于“无聊”的观点或论述。
      
      因而这三颗星是打给作者本身的。作者在整本书中自己的观点用一句话基本可以概括,那就是现代人的无聊来自于意义的缺失。冒昧的说,这并非什么真知灼见--许多心理学家,哲学家早已指出这点。这方面我要推荐的书包括弗洛姆对当代社会的论述和克里希那穆提的《爱与寂寞》。无聊、寂寞、空虚,这三个词在很大程度上描述了同一种现代人近乎绝望的状态。与后二者相比,作者对于无聊的剖析,只能算作是解读。过于表层。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讲述无聊的表现上。但却没有将其与人性的根源,最本质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尽管也有提到社会背景对于无聊的影响,却没有深入分析不同的社会背景为什么会影响人们的无聊。追根究底为什么无聊是现代人的专利?
      
      对于整本书来说,也许可以打到3颗半或者4颗星。毕竟,作者的阅历丰富了书籍的内容,以下算是一些较为精彩的摘录。其中,倒数第二条关于海德格尔的观点,作者花了一个章节来描写,因为比较零碎而且晦涩,只是取了其中我认为比较凝练的一句。海德格尔这部分还是写的不错的。
      
      以下是摘录:
      
      
      克尔凯郭尔在《非此即彼》中写道“神感到无聊所以创造了人类,亚当因独处而无聊,故而夏娃被创造出来。”“毫无疑问,放佛吞噬了所有快乐与生活情趣的无聊与倦怠,看起来与亚当一样古老。”
      
      在一个社会或文化中,如果无聊感增加,就表示意义的载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毕希纳《伦茨》:许多人纯粹是处于无聊而寻欢作乐,有人因无聊而陷入爱情,有人因无聊而砥砺德行,也有人因无聊而自甘堕落,至于我,一切皆是虚无--我甚至懒得自杀,那实在是太无聊了。”
      
      扎普夫《论悲剧因素》论“意义”:“如果说一项行为或一个生活片段有意义,也就是说它使我们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用思想来表达,应该是类似于一个非常善意的行为-当善意实现了,行为也就是正义的,被认可的,于是,主体得到了平静。”
      
      空虚感来自于意义的虚无。
      
      一个人可能十分请先,却不那么感到无聊;也可能忙得一刻不停,却还是觉得无聊的要死。现代工业已经能通过增加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闲暇,但这不一定能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无聊的问题与意义相关,而非闲暇与否。
      
      西蒙娜·薇依《语言的力量》“同一既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也是最令人讨厌的事物。它反映了永恒性,因此是最美的;它又是毫无休止与一成不变的象征,故而是罪丑恶的。既可以是建功立业的一生,也可以是一事无成的一生。象征最美的同一是圆周,而象征最丑恶的同一的事钟摆的滴答声。”
      
      帕斯卡尔《思想录》“安慰我们苦痛的唯一事物就是娱乐,但它同时也是我们最大的苦痛,因为它阻止我们反思自身,不知不觉将我们带向毁灭。但没有娱乐,我们必会感到无聊。这种无聊也将在不经意中逼我们走向死亡。”
      
      海哥德尔:通过取消所有的意义,“此在”就从事物的完全依赖中解放出来。
      
      叔本华认为,出路就在于通过审美体验(特别是音乐)放弃个人的自我。
  •     翻译很好,但是关于现象学那一章还不过瘾,不知是因为原文如此还是译文的原因。总觉得作者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如果现象学一章的结束部份是的话)不痛不痒——也许是为一般读者的阅读兴趣而着想吧。
      
      读到最后一章,确实感到作者论述上缺乏力度和深度,其实最精彩的部分正当此时啊。全书中最好的,是前两章,篇幅上也合适。
      
      无论如何,是很值得一读的作品。
  •   前面写得有意思 后面读不大懂
  •   就翻译而论 个人觉得比那本同系列的时尚的哲学翻得好啊
  •   这本书挺有意思的。反正也不是研究哲学的,具体问题不用深究了。。呵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