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大纲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雷世文  页数:17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的鲁迅研究经过数十年的学术积累,已经形成多元化的阐释体系。本书以富有个性的学术眼光,立足文本、文化、传汜研究相结合的阐释框架,抓住鲁迅精神与文本创造中的具体个案,采取微观透析、小中见大的策略,对鲁迅的精神现象、文化观念、文本艺术进行了富有思辨性的探讨。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精英文化观念    一 精英文化之选择    二 “立人”探索     三 造就英哲之十     四 境遇的焦虑    第二章 鲁迅杂文的学术史价值     一 识断与眼光     二 学术研究方法     三 学术致用    第三章 《野草》:鲁迅精神现象的诗学书写     一 人格意志     二 黑暗与虚无     三 反抗绝望     四 孤独意绪    第四章 鲁迅杂文中的女,睦文化叙事     一 女性形象类型     二 女性身体叙事     三 女性文化叙事的修辞诉求    第五章 鲁迅文本的文化隐指     一 小说文本的文化张力——《示众》的文本开放性     二 鲁迅文学创作的起源叙事——《呐喊·自序》的原型价值     三 鲁迅与母亲书——《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潜文本意义     四 古镜背后的文化——《看镜有感》的文本寓意     第六章 “韧”性文化人格      一 “韧”性人格图景      二 “韧”的意志维度      三 “韧”的战斗哲学      四 “韧”性人格的形成因素      五 “韧”性人格价值     第七章 鲁迅的媒体批判文化观      一 媒体“伪自由”      二 媒体暴力      三 媒体商略      四 宣传即做戏     第八章  1936:向死而生      一 死亡意识      二 拒绝宽恕      三 精神矛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的“精神界战士”观念有其合理性与目的性。在中国这个普遍不承认个人,抹杀个体的独特性与创造性的社会中,欲想建立真正的人国,确实需要一批先觉的天才个体。“人国”的建立需要他们唤起民众、引导民众,将先觉者的意志、思想贯彻于大众,使广大民众从昏昧麻木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解放”的时代。诚如鲁迅所言:“由历史所指示,凡有所改革,最初,总是觉悟的知识者的任务”(《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早期鲁迅潜心思考“致人性于全”(《坟·科学史教篇》),主张“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坟·文化偏至论》),“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鲁迅致力于研究人如何从古老的专制主义制度束缚中解放出来,研究“人性”如何趋于完善和美好,在这一思维构架中,关于精神界战士的培养始终是鲁迅注目的焦点。鲁迅把关注“人”的个性与民族主义、先觉者的启蒙与民众力量的觉醒、“个人”的独立自由与“全体”的解放结合在一起,认为在诸种关系的关联中,“精神界战士”都处于主导地位。鲁迅注意到精神界战士与大众的关系,他指出:“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鲁迅把天才比作乔木、好花,把民众比作土,“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坟·未有天才之前》)。然而,“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的中国”(《坟·娜拉走后怎样》),哪里会有泥土?“哪里会有天才产生。

后记

面对巍峨的鲁迅研究大厦,拙著充其量只能算是大厦边的一株小草。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鲁迅作品,但那时对鲁迅有点惧怕。时下中学生的“三怕”(怕文言文,怕作文,怕周树人),我是深有同感的。只是到了研究生阶段,由于撰写学位论文的需要,也由于学科意识的要求,才开始对鲁迅作品进行自觉地阅读。这样的“自觉”,当然还是有着一份追求学位的功利性动机掺杂其中的,真正将鲁迅研究作为术业而专攻,是从走上大学教师岗位才起步的。一开始是将鲁迅研究的内容融入“文学经典导读”课程中讲,之后是将鲁迅研究内容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专题讲,最后是把“鲁迅研究”作为专业限选的独立课程讲。由于课程类型的差异,讲授内容随之有了各种角度的变化。积年累月,教学相长,促成这本小书的产生。由于课堂讲义和著述体例相差甚远,二者几乎不能完美兼容,因而本书的设计近著述而远讲义,这样的策略无非是要更好地与研究对象的特征相契合。鲁迅先生于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而成就经典名著《中国小说史略》,其路数亦是近研究而远讲述,与当下出版的众多讲堂著作刻意现场还原和氛围渲染殊为迥异。小书不敢与鲁迅大师的著作类比,但向先生学习的心态是十分虔诚的,故而在著述的风格上力求仿效先生的皮相。

编辑推荐

《鲁迅研究大纲》:高等院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鲁迅研究大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总体了解鲁迅研究的框架。
  •   研究鲁迅先生一定要购买本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像给研究生学习鲁迅的基础教材
  •   自己老师的书,很喜欢的说
  •   这本书还不错,有条理
  •   书的内容难懂啊
  •   就是对配送不怎么满意,希望卓越这方面有所改进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