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分析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北京师大  作者:林聚任  页数:306  
Tag标签:无  

前言

  1999年,费孝通先生在为一套翻译丛书①撰写的总序中说:“社会学恢复有20年了,我希望我国学者自己在积累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能够陆续出版一批我们自己编写的、更加结合中国国情的优秀教材。逐步做到以我们自己的教材为主、翻译教材为辅,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学就会真正逐步成熟起来。”本来是为翻译丛书作序,老先生却深情地提到并寄厚望于“我们自己编写的、更加结合中国国情的优秀教材”,特别是把这件事与他晚年大力倡导的“文化自觉”、一直强调的“中国社会学者的责任”联系起来,情也殷殷,责也切切!  如今,又有10年过去了,费先生仙逝也已4年了,重温他的教诲,感受到莫大的激励。费先生在90高龄时,尚能有提出“文化自觉”这样的大创造,有“美美与共”这样的大胸怀,有“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这样的大构想,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鼓起勇气,做一些应该做而又能够做到的事情。  费先生以及许多老一代、新一代的中国社会学家,寄厚望于“我们自己编写的、更加结合中国国情的”教材,并不是出于狭隘的民族情感,也不是刻意坚持中外之别,可能首先是出于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理解。

内容概要

本书的内容结构是,除前言外共分为八章,分别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社会网络资料类型和收集方法、网络分析的各种技术与方法、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等内容。    第一章首先追溯了西方社会网络分析的思想渊源,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做了系统回顾,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些新进展。社会网络分析有不同的学科发展背景,其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我们通过回顾社会网络分析思想与方法在西方的发展,梳理出其中的主要线索和问题,并结合国内的研究状况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强调更好地借鉴已有的成果,加强对社会网络分析的认识和应用。    第二章系统说明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研究方法,已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通过这些方面我们可以认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特征及其独特之处。在本章中我们在说明社会网络分析概念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论原理和研究程序。    第三章主要说明社会网络分析所用的数据资料具有自己的类型与特征,它是一组反映行动者关系的信息。社会网络资料首先是关于社会关系的数据信息,简称关系数据。关系数据不同于属性数据,不仅其本质内容不同,其表达形式也不同。本章在介绍了社会网络资料的概念和类型基础上,结合研究设计具体说明了社会网络的测量及其收集方法。    第四章主要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技术与方法。社会网络最基本的数学表达形式是图论法和矩阵法。图论法是以线和点的形式来表示行动者及其关系的一种方法。用社群图可表示社会关系的结构、特征等属性。矩阵法是把社会网络中的每一个结点或关系分别按行和列的方式排列即可形成网络矩阵,包括邻接矩阵、关联矩阵等。矩阵法可以对群体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第五章是关于社会网络的中心度分析。中心度是我们认识社会网络中行动者位置及其关系的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心度、中心势概念,重点说明了结点中心度、紧密中心度、间距中心度及其测量方法。最后又对社会网络中与等级密切相关的权力和声望作了分析。网络中的声望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社会声望概念,这里主要说明了接近度声望概念及其测量。    第六章是关于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子群研究。构成社会网络的基本元素就是行动者及其群体,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子群,它们相互结合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本章首先从社会群体、子群概念出发,说明各种团聚性的子群及其测量方法,包括“团伙”、n-团伙、n-宗派、k-丛等,最后分析隶属性群体。    第七章是关于网络中的位置和角色的分析。在社会结构分析中,位置和角色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本章在简要介绍了网络分析的位置和角色概念之后,主要说明了结构等价性、自同构等价性和正则等价性及其不同的测量方法,最后一节简要介绍了关系代数法和统计模型法。位置和角色分析是目前社会网络分析中数量化分析程度最高的方面,已应用和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数学分析方法。本章结合例子简要介绍了聚类法、统计模型法等。这些分析方法现在都可借助于有关的分析软件来应用。    第八章讨论了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些应用。社会网络分析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应用领域已远远超出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传统范围,如小群体关系、社会支持网等,而且扩展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甚至工程技术科学的诸多领域。但本书只是简要分析了与社会网络分析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本研究以及体现中国社会结构特征的“关系”研究。    本书最后在附录中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包的应用,重点说明了Paiek的内容及使用方法。附录中还附有两个不同的各具代表性的《社会网络分析》教学大纲,供读者参考比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  第一节  西方社会网络分析思想的来源与发展    一、早期发展    二、新哈佛学派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成熟  第二节 社会网络分析的新进展    一、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得到深化    二、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更为成熟    三、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范围更广    四、国内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简评第二章 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    一、社会网络分析的含义和特征    二、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论原理    二、社会网络分析的程序第三章 社会网络资料  第一节 社会网络资料的概念和类型    一、社会网络资料的概念    二、社会网络资料的类型  第二节 社会网络资料的测量与收集    一、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设计    二、社会网络资料的收集第四章 社会网络的数学表达形式  第一节 图论法    一、图论的基本知识    二、图论的主要分析元素  第二节 矩阵法    一、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矩阵类型    二、矩阵的运算    三、矩阵对关系特征的描述第五章 中心度分析  第一节  中心与边缘    一、结点中心度    二、紧密中心度    三、间距中心度  第二节  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和声望    一、权力与等级    二、声望分析第六章 子群分析  第一节 团聚子群    一、社会群体与子群    二、成分分析  第二节 核和团伙    一、核与成分轮廓    二、“团伙”分析  第三节 隶属群体    一、隶属网络    二、隶属网络的表达形式    三、隶属网络的属性分析第七章 网络中的位置和角色分析  第一节 社会位置和社会角色    一、传统社会学观点    二、网络结构观  第二节 结构等价性    一、等价性概念    二、结构等价性  第三节 其他等价性    一、自同构等价性    二、正则等价性 第四节 其他分析和模型法    一、关系代数    二、统计模型法第八章 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第一节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社会资本的网络属性    三、信任与社会资本  第二节  中国“关系”研究    一、关于“关系”的观点    二、中国社会中的“关系”附录  附录一: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的应用——以Pajek为例  附录二:社会网络形象化(林顿·C·弗里曼)    附录三:哈佛大学彼得·马斯登教授《社会网络分析》讲授大纲  附录四:边燕杰教授《社会网络研究专题》教学大纲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最后在附录中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包的应用,重点说明了Paiek的内容及使用方法。附录中还附有两个不同的各具代表性的《社会网络分析》教学大纲,供读者参考比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网络分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有些内容可能用不到,但是比较基础,
  •   导师推荐的一本书,看了,非常好,内容编排的很合理易懂
  •   这本书内容详实,通俗易懂,是一本好书
  •   书收到,质量还不错,内容还没好好看
  •   看了再评论!
  •   很好的书籍,不错~很好的书籍,不错~很好的书籍,不错~很好的书籍,不错~很好的书籍,不错~
  •   非常好的书,非常好的质量!
  •   文章挺齐全的,是论文集
  •   很系统的介绍了社会网络的知识架构,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介绍也比较全面。尤其介绍理论的时候还有一些特定的例子,这些例子使得知识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各种分析方法之间还有比较,更容易让读者明白什么时候该用哪种方法分析。另外,书的最后还有Pajek的分析例子,比较有利于掌握软件的分析过程。
  •   对于初次接触社会网络分析的学生来说,不错,很全面,很基础~~~
  •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本不错的书,建议购买。
  •   这本书写得很不错,能够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研究拓宽思路。
  •   很基础,很全面,值得一读!
  •   老从学校图书馆借着看,太不方便了,干脆买了,呵呵
  •   书很不错,在论文写作上帮了大忙 快递也不错
  •   读完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中国大学的教授爱写教材,
    广泛而又全面地通读了许多材料,但是提不出自己的看法或想法,完全是个解读性的读物,
    其实,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有许多都是与生活、社会积极相关的,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不知怎么,到了大学,完全变成填鸭的阅读,
    建议大家有机会阅读清华大学罗家德“社会网分析”一书,比较耐看和有趣
  •   较为全面的教材,可供参考
  •   刚开始读这本书。觉得很有操作意义。
  •   一般吧,专业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