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一川 编  页数:326  

内容概要

  《文学概论》就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文学概论”而编写的,属于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材。在打开《文学概论》之前,你大概已经读过不少中外文学名著了吧?你甚至还可能已经读过一些文学理论著述了。是的,可以肯定地说,你的中小学阅历和中学后阅历已经足以让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学读者了。这些丰富的文学阅历以及铭刻在心的形形色色的文学人物,想必会成为你人生旅途上的无形而温馨的伴侣,陪伴你走过人生的风雨历程。
  不过,你一旦开始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光有这些文学阅历就还不够啦。原因很简单:你将要被培养成为文学研究专业的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或者还要从事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即便不属于这种情况,你也可能是那种乐意让自己拥有文学专业需要的知识素养的人,以便使自己具备更丰富而完整的人文素质。无论哪种情况,你只要来学习文学专业课程,就都不免要了解文学基础知识及文学研究概况,作初步的文学理论思考,并尝试动手写文学批评习作。这些学习内容一般就包括在文学概论课程及教材里。

作者简介

  王一川,四川沐川人,1959年2月生。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泛媒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曾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曾赴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研修。近年研究文艺美学、中国现代学与现代文论。主要著作有《意义的瞬间生成》、《语言乌托邦》、《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修辞论美学》、《中国形象诗学》、《张艺谋神话的终结》、《汉语形象美学引论》、《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文学理论》等。主编《美学与美育》、《大众文化导论》、《美学教程》、《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文学与文学理论
 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
  一、文学含义的历史演变
  二、文学的现代含义——语言性艺术
  三、文学的特征
 第二节 文学的属性
  一、历史上的文学观念
  二、文学的属性
 第三节 文学理论
  一、从文学到文学理论
  二、文学理论的含义
  三、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与学习途径
第二章 文学文本
 第一节 文学文本
  一、文本与文学文本
  二、文学文本
  三、文学文本层面
 第二节 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
  一、再现型文本
  二、表现型文本
  三、象征型文本
  四、文学文本的多元呈现
 第三节 文学文本的文化类型
  一、文学文本的文化类型
  二、高雅文化文本
  三、大众文化文本
  四、民间文化文本
  五、文学文本的文化互渗
第三章 文学媒介
 第一节 文学媒介及其演变
  一、什么是文学媒介
  二、媒介优先
  三、文学媒介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文学媒介的作用
  一、传播媒介的作用
  二、文学媒介的特殊意义
  三、文学媒介的特点
第四章 文学语雷
 第一节 文学语言
  一、文学语言
  二、语言在文学中的角色
  三、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汉语形象的修辞形态
  一、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形象
  二、汉语形象的修辞形态
第五章 文学形象
 第一节 文学意象
  一、文学意象及其特征
  二、文学意象的演变
  三、文学意象个案分析
 第二节 文学意境
  一、文学意境及其特征
  二、文学意境的演变
  三、文学意境个案分析
 第三节 文学典型
  一、文学典型及其特征
  二、文学典型的演变
  三、文学典型个案分析
第六章 文学体裁
 第一节 诗
  一、诗的界说
  二、诗的特征
  三、诗的类型
 第二节 散文
  一、散文的界说
  二、散文的特征
  三、散文的类型
 第三节 小说
  一、小说的界说
  二、小说的特征
  三、小说的类型
 第四节 剧本
  一、剧本的界说
  二、戏剧文学的特征与类型
  三、影视文学的特征与类型
 第五节 文学与其他艺术
  一、文学与音乐
  二、文学与绘画
  三、文学与戏剧
  四、文学与影视
第七章 文学写作
 第一节 文学写作及其意义
  一、文学写作
  二、文学写作的意义
 第二节 作者
  一、作者角色
  二、作者的语境条件
  三、作者的主体条件
 第三节 文学写作状况与过程
  一、文学写作状况
  二、文学写作过程
第八章 文学阅读
 第一节 文学阅读及其意义
  一、文学阅读
  二、文学阅读的意义
 第二节 读者
  一、读者的语境条件
  二、读者的主体条件
  三、读者的文本条件
 第三节 文学阅读状况、过程和效果
  一、文学阅读状况
  二、文学阅读过程
  三、文学阅读效果
第九章 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批评者
  一、文学批评
  二、批评者角色
  三、批评者的主体条件
 第二节 文学批评类型与模式
  一、文学批评类型
  二、文学批评模式
 第三节 文学批评写作
  一、文学批评写作
  二、文学批评写作示例
附录A 文学理论术语词典(知识点)
附录B 进一步阅读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节文学阅读及其意义一、文学阅读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这样来理解的文学阅读实际上涉及四个要素:读者,语境,文学文本,读解。读者是实际地阅读文学文本的人。正是他的这种阅读行为一方面证明着他的读者身份,另一方面证明着文学文本的文本身份。因为,一个人如果不阅读,就谈不上成为读者;同理,一个文学文本如果没有唤起人的阅读兴趣、没有被人阅读,就算不上文学文本。可见,读者是文学阅读中必不可少的主体要素。甚至可以说,没有读者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阅读。语境是读者阅读文学文本时所处的具体境遇,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读者在阅读时总是有自己的个人状态,如动机、期待、情感、理智、想象等。这种读者阅读时的个人状态就是个体语境。同时,读者在阅读时总是身处于特定的社会生活关联域中,如他的家庭、亲友、同学、师长、同事、邻居等所组成的关系网络。这种读者阅读时的社会生活关联域就是社会语境。语境是文学阅读得以发生的条件要素。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语言表意系统,包括诗歌文本、小说文本、散文文本、报告文学文本、剧本文本等形态。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文学阅读。文学阅读正是文学文本价值得以体现的行为过程。有了它,读者的阅读行为才可以开展。读解是文学阅读行为本身的存在方式。读,就是阅读,如阅读一首诗;解,就是理解,是在阅读基础上判断、推理。读解具体包括阅读与理解两种方式。

后记

2002年初春,我刚从哈佛访学归来,就接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部徐长威主任的邀约,要我主编一部新的电大文学概论教材。由于我此前刚完成该校师范部胡若予女士约编的《美学与美育》教材,双方合作很好,有意继续合作,就马上答应了下来,随即组成了编写组。最初的编写组成员除我和徐长威主任外,还有高岭副教授、周志强副教授。后来根据需要又增加进梁刚副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课程与教材运作程序向来固定,总是先定大纲后编教材,并且前者指导后者。按照这个既定程序,我们在2002年6月完成教材大纲编撰,并提请童庆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陈传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法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等组成的评审组审定。我们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作了调整,随即开始教材编写,中间历时整整三年。本书编写组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二章: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第三章:王一川、周志强(南开大学副教授)第四章、第五章:周志强第六章、第九章:高岭(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第七章:梁刚(北京邮电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第八章:徐长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部主任、副教授)需要说明的是,在教材初稿接近完成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决定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压缩了原定的学时和学分,并决定提前到今年秋季就开课,我们这部文字教材也被要求从原计划的36万字缩减到27万字。我对这个压缩性调整是赞同的,因为有利于降低课程和教材的难度、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同时,由于决定来得晚,打乱了我们原有的工作与写作节奏,因此不仅不得不加班加点提前交稿,而且还必须大幅度“割爱”,忍痛把辛苦写出的东西删除。

编辑推荐

《文学概论》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很喜欢王一川老师主编的这本《文学概论》!
  •   应该不错,讲得很好,补充教材
  •   帮妹妹买的,一直在当当购书,信赖。
  •   很不错,速度也快。
  •   不适合研究生看,太浅 纸张薄
  •   还没怎么看内容 书是老师推荐的纸质稍微有点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