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尚书》文字研究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志强  页数:169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丛书所谓的“古文字”,主要是指通行于先秦时期的古汉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文字,兼及秦至汉初的小篆和保留篆书写法的篆隶等;本丛书的“出土文献”,则是特指以这些古文字为载体的地下文献资料。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对如影随形、相辅相成的专名。然而,从二者的含义有广狭、出现的时间有先后来看,却反映着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演进。  古文字之称肇始于汉代,汉人用以指称汉以前的先秦文字,故又称为古文或古字。根据王国维先生的研究,汉代所谓的古文一般指汉时所存之先秦文字,大抵有四种含义:一指彝器铭文,如《汉书·郊祀志》言“张敞好古文字”,又载美阳得鼎,敞议日:“臣愚不足以迹古文”,与《说文·叙》谓鼎彝之铭“皆前代之古文”同。二指先秦写本旧书,如《史记》所记秦柱下和石室金匮之书,以及《五帝德》、《帝系姓》、《孔氏弟子籍》和《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等,都是先秦六国遗书。三指孔子壁中书,如《说文·叙》记亡新“六书”,一日古文,“孔子壁中书也”。四指古文经学派,如《汉书·地理志》凡地名下说解云“古文以为某”者,此处古文非以文字言而以学派言之也。其中一、二项皆指先秦古文字,第三项指壁中书的书体,第四项则是由于研究壁中书的古文经而形成的古文经学派。可见古文字即古文之名,由原本指文字、书体之名,引申之而为学派之名。但综观有汉一代,彝器铭文仅美阳所出尸臣鼎等少数记载而已;许慎《说文·叙》中虽提及“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然许氏不能一一目验,又无拓本可致,故《说文》全书并未曾征及铭文一字。及至东汉,古文一名遂由壁中书所专。其后魏正始刊立石经,中有古文。晋太康二年有汲冢竹书出土,其性质类于壁中书,亦属古文一系。至北宋初年郭忠恕集古文七十一家成《汗简》一书,随后夏竦又增益之成《古文四声韵》传世。由此可见,自汉至宋古文字概称为古文,乃指汉人所传的先秦写本及其辗转传抄的先秦文字,今人谓之传抄古文,是为古文字含义的第一时期。

内容概要

  《古本文字研究》的“古文字”,主要是指通行于先秦时期的古汉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文字,兼及秦至汉初的小篆和保留篆书写法的篆隶等;本丛书的“出土文献”,则是特指以这些古文字为载体的地下文献资料。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对如影随形、相辅相成的专名。

作者简介

  林志强,男,1964年6月生,福建省古田县人。198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88年考入中山大学当研究生,师从陈炜湛教授学习古文字,1991年获硕士学位。2000年重返中山大学师从曾宪通教授,2003年获博士学位。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汉语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古代汉语和中国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兼任福建省辞书学会秘书长等。出版《汉字的阐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书籍目录

总序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尚书》源流与古本《尚书》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步骤及方法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状况、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二章 古本《尚书》的序列及其源流关系第一节 敦煌之伯希和编号本《尚书》第二节 敦煌之斯坦因编号本《尚书》第三节 新疆所出古本《尚书》第四节 日本古写本《尚书》第五节 古本《尚书》的源流关系第三章 古本《尚书》的文字特点及其相关问题第一节 古本《尚书》的文字特点第二节 古文与俗字、俗字与经书第四章 古本《尚书》特殊文字研究(上)第一节 古本《尚书》隶古定字举例第二节 隶古定文字的形音义特点第三节 隶古定的作用及隶古定字诡异的原因第五章 古本《尚书》特殊文字研究(下)第一节 古本《尚书》俗字举例第二节 古本《尚书》俗字的构形特点第六章 古本《尚书》的综合研究第一节 上博简、郭店简引《书》与古本《尚书》校议第二节 新出材料与《尚书》文本的解读第三节 据古本《尚书》论卫包改字第七章 结语研究并未结束第一节 本书内容和观点的概括第二节 疑惑与期望参考文献附录:古本《尚书》字样调查表后记补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尚书》源流与古本《尚书》  《尚书》者,上古之书也。以其年代久远,而又屡遭厄运,传播至今实属不易。简要言之,《尚书》之流传过程,大致如下:.先秦时期,是《尚书》的成篇、结集阶段。至秦始皇禁《诗》、《书》、百家语,及项羽火烧秦宫室,《尚书》遭焚,先秦之《书》,损失殆尽。汉时除挟书之令,开献书之路,《尚书》劫后余生,或得之壁中,或获自中秘,或献于民问,而文字有今文、古文之异,遂又兴起纷争。历两汉之世,今、古文之争,几经周折,彼此消长。迄至西晋永嘉之乱,今文、古文《尚书》皆亡,汉魏石经亦残毁湮没。东晋初,梅赜献孔安国《古文尚书传》,陆德明为撰《音义》,孔颖达为作《正义》,卫包奉诏改为楷字,开成年间刻上石经,终成定本,流传至今。  孔传古文《尚书》以前的本子,我们无缘得见全貌。先秦时期的《尚书》,今可见者,惟先秦典籍所引及近年出土之郭店、上博简中的零章断句。其中楚简文字存古之真,可谓真正的“古文”《尚书》,虽然零星,而至为宝贵。两汉魏晋之间的《尚书》,除见于文章史籍所引外,实物只有熹平石经残石和三体石经残石。而流传至今的孔传古文《尚书》,我们不仅能看到楷字本,还能看到古字本。其古字本,就是发现于敦煌等处,自六朝至唐代的《尚书》古写本以及导源于此的日本古抄本。这些都属于本书所指的“古本《尚书》”。根据这些古本《尚书》材料,我们得以窥见先秦两汉《尚书》之一斑,亦得以观察孔传古文《尚书》之全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本《尚书》文字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