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潮与民国宪政运动的演进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南开大学  作者:邓丽兰  页数:35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绪论民国宪政言说中的西学资源与价值选择,制度移植的失败与知识界宪政理想的流变,制宪权危机与制度移植的受挫,民国初年的制宪权之争,国会制宪的没落与民间制宪运动的兴起,制宪成为派系行为与议会的末路等等。

书籍目录

绪论 民国宪政言说中的西学资源与价值选择第一章 制度移植的失败与知识界宪政理想的流变一、制宪权危机与制度移植的受挫1.民国初年的制宪权之争2.国会制宪的没落与民间制宪运动的兴起3.制宪成为派系行为与议会的末路二、民国初年宪政话语的古典传统及其颠覆——以章士钊与梁启超、王恒之间的两场论争为中心1.“章梁之争”:宪政启蒙话语的胜利2.“章王之争”:超越抑或固守宪政主义三、从《东方杂志》“宪法研究号”看知识界宪政理想的演化1.1922年:激进而浪漫的宪政追求2.1933年:现实而理性的宪政表达四、时政与宪章——以张君劢、吴经熊为中心的考察1.宪政新潮与张君劢早期的制宪活动2.东西法文化的宁馨儿与吴氏宪法草案的命运3.张君劢与抗战前后的宪政运动五、结论第二章 舶来模式与本土宪政运动一、魏玛宪政模式与民国宪政史的转折1.《魏玛宪法》及其宪政意义2.中国知识界的介绍与研究3.魏玛宪政模式的中国化尝试二、基尔特宪政主义与中国1.基尔特社会主义溯源2.中国知识界的介绍与研究3.基尔特宪政模式的中国化努力三、美国宪政思潮与孙中山宪政思想的演进1.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宪政思潮对孙中山的启示2.孙中山宪政思想的超越性品格四、结论第三章 新人权观念与民国宪政史上的人权问题一、清末民初人权问题及其宪法化1.西方人权观念溯源及其宪法实践2.权利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宪法化二、中西新人权观及其宪法化1.狄骥思想与《魏玛宪法》2.新人权观念与20世纪20年代的制宪活动3.罗隆基与章渊若的人权论争三、南京政府十年时期的人权与宪政1.孙中山的人权论与人权派运动2.“五五宪草”中的人权问题四、抗战时期宪政运动中的人权问题1.人权与第一次宪政运动2.人权与第二次宪政运动五、抗战胜利后的人权与宪政1.抗战胜利后制宪过程中的人权论争2.新人权论——试析章渊若《人民之权利义务》六、结论第四章 民国宪政史上的直接民主诉求及其论争一、直接民主的渊源与传入1.直接民主之辨2.中国知识界的接受与传播二、直接民主与北京政府时期的宪政运动1.国民大会运动2.直接民主与省宪运动、国宪文本三、孙中山的全民政治思想及其探讨1.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与国民大会理论2.国民党人的直接民权探讨四、国民大会问题1.法理上的歧义2.“国民代表会”与“国民代表大会”3.“五五宪草”制定过程中的“国民大会”4.“期成宪草”中的“国民大会议政会”5.“联合政府”与“国民大会”方案的对峙6.1947年宪法中的“国民大会”五、结论第五章 民国宪政史上的“经济民主”诉求及其论争一、“经济民主”的渊源与传入1.“经济民主”之辨2.中国思想界对“经济民主”的倾慕二、“经济民主”与北京政府时期的制宪活动1.“经济民主”宪法化的典范——《魏玛宪法》2.“经济民主”宪法化的初步尝试三、“经济民主”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制宪活动1.“经济民主”与“五五宪草”2.“经济民主”与知识界及中间党派的宪政蓝图3.工商业界有关“经济民主”的讨论4.1947年宪法中的“经济民主”四、结论第六章 儒教民主,抑或宪政民主一、中西视域中的东方传统社会的专制主义1.被西方描述的东方传统社会的专制主义2.清末民初的政治批判3.学术领域的争论与反思二、君宪与共和:国体之争的再认识1.讨论国体之缘起2.国体讨论的学理基础3.政体优劣与君主立宪之可否4.共和利弊及其前途三、张君劢与钱穆关于中国传统政治之论争1.论争之缘起2.张君劢对钱穆观点的批评四、结论结语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思潮与民国宪政运动的演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