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大卫·休谟  页数:44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中,他试图通过关于“人的经验科学”的研究,在精神领域建立一个具有全新基础的、完整的体系。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论知性”、阐述了他的怀疑论和经验主义认识论;第二卷“论情感”,提出情感而非理性是善和美的基础;第三卷“论道德”,论述了快乐论、功利论的伦理学理论以及人性论、约定论的政治学理论。

作者简介

戴维·休谟(David
Hume,1711~1776),苏格兰哲学家,出生于爱丁堡,是人类思想史上的思想巨擘,与约翰?洛克及乔治?贝克莱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其特点在于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如“知识来源于印象而非理性”,认为没有事实可由先验方法被证明。卢梭等后世学人深受其影响。康德亦综合他同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观点创建起“正反合”的理论。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卷 论知性
 第一章 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联系、抽象等
  第一节 论我们观念的起源
  第二节 题目的划分
  第三节 论记忆观念和想象观念
  第四节 论观念的联系或联结
  第五节 论关系
  第六节 论样态和实体
  第七节 论抽象观念
 第二章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
  第一节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的无限可分性
  第二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可分性
  第三节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的其他性质
  第四节 对反驳的答复
  第五节 对反驳的答复(续)
  第六节 论存在的观念和外在存在的观念
 第三章 论知识和或然性
  第一节 论知识
  第二节 论或然性和因果观念
  第三节 为什么一个原因总是必然的
  第四节 论因果推理的组成部分
  第五节 论感官印象和记忆印象
  第六节 论从印象到观念的推论
  第七节 论观念和信念的本质
  第八节 论信念的原因
  第九节 论其他关系和习惯的作用
  第十节 论信念的影响
  第十一节 论偶然性的或然性
  第十二节 论原因的或然性
  第十三节 论非哲学的或然性
  第十四节 论必然联系的观念
  第十五节 判断原因和结果所依据的通则
  第十六节 论动物的理性
 第四章 论怀疑论的哲学体系和其他的哲学体系
  第一节 论关于理性的怀疑主义
  第二节 论感官方面的怀疑论
  第三节 论古代哲学
  第四节 论近代哲学
  第五节 论灵魂的非物质性
  第六节 论人格的同一性
  第七节 本卷的结论
第二卷 论情感
 第一章 论骄傲与谦卑
  第一节 题目的划分
  第二节 论骄傲和谦卑;它们的对象和原因
  第三节 这些对象和原因来自于何处
  第四节 论印象和观念的关系
  第五节 论这些关系对骄傲和谦卑的影响
  第六节 这个体系的限制
  第七节 论恶行和德行
  第八节 论美和丑
  第九节 论外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第十节 论财产权和财产
  第十一节 论对名声的爱好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骄傲和谦卑
 第二章 论爱和恨
  第一节 论爱和恨的对象及原因
  第二节 证实这个体系的几种实验
  第三节 疑难的解决
  第四节 论对亲友的爱
  第五节 论我们对富人与权贵的尊重
  第六节 论仁慈和愤怒
  第七节 论怜悯
  第八节 论恶意和嫉妒
  第九节 论仁慈和愤怒与怜悯和恶意的混合
  第十节 论尊重和鄙视
  第十一节 论有关爱情的情感或两性之间的爱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爱和恨
 第三章 论意志和直接情感
  第一节 论自由和必然
  第二节 论自由和必然(续)
  第三节 论影响意志的各种动机
  第四节 论猛烈情感的原因
  第五节 论习惯的各种作用
  第六节 论想象对情感的影响
  第七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距离
  第八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距离(续)
  第九节 论直接的情感
  第十节 论好奇心或对真理的爱
第三卷 道德学
 第一章 德与恶概论
  第一节 道德上的差别并非得自于理性
  第二节 道德上的差别得自于道德感
 第二章 论正义与非正义
  第一节 正义是自然的德行还是人为的德行?
  第二节 论正义和财产权的起源
  第三节 论确定财产权的规则
  第四节 论根据同意而进行的财产转让
  第五节 论承诺的义务
  第六节 关于正义与非正义的进一步思考
  第七节 论政府的起源
  第八节 论效忠的起源
  第九节 论效忠的限度
  第十节 论效忠的对象
  第十一节 论国际法
  第十二节 论贞节与淑德
 第三章 论其他德行与恶行
  第一节 论自然的德行与恶行的起源
  第二节 论心灵的伟大
  第三节 论善良与仁慈
  第四节 论自然的才能
  第五节 对自然才能的一些进一步思考
  第六节 本卷的结论

章节摘录

  从经验出发,我们发现,当任何印象出现于心中之后,它又作为观念再现于我们的心中,这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有时,当印象重新出现时,它仍在相当程度上保留有它在初次出现时的活跃程度,某种程度上介乎于一个印象与一个观念之间;有时,它又完全失去了那种活跃性,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观念。我们将以第一种方式再现我们印象的感官能力称之为记忆,另一种则称之为想象。初看起来就非常明显,记忆的观念较想象的观念更为生动和强烈,而且前一种感官能力比后一种描绘它的对象更为鲜明。当我们忆起过去任何事情时,那个事情的观念以一种强烈的方式进入心中;而在想象中,知觉却是微弱和无力的,而且很难在心中长时间保持稳定不变。因此,这两种观念之间有着一种显著的差别。但是,这一点将留待以后详加论述。  还有另外一种同样显著的差别存在于这两种观念之中,这就是,除非有与之相对应的印象为它们开辟道路而先行出现,否则,无论是记忆的观念或想象的观念,生动的观念或微弱的观念,都不能出现在心灵中。然而想象并不受原始印象的次序和形式的束缚,而记忆却在这方面完全受到了束缚,没有任何变化的能力。  很显然,记忆保持了它的对象被呈现时的最初形式,如果我们回忆任何事情时离开了这种形式,那一定是因为记忆能力有缺陷或不完备的缘故。为了叙述更方便,一个历史学家或许会把前后发生的事件颠倒过来;但是他如果重视精确性的话,他就会注意到这种颠倒了的次序,并且据此把那个后发生的事件的观念放在它应有的位置。相同的情形也发生在我们回忆起我们之前所熟悉的地点和人物时。记忆的主要作用不在于保存简单的观念,而在于保存它们的次序和位置。简而言之,既然有那么多的普通和常见的现象支持这个原则,我们也就无需对此再作进一步的讨论了。  我们的第二个原则同样十分明显,这一原则就是:想象能够自由地调换和改变它的观念。在诗歌和传奇文学中我们所遇到的荒诞故事就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在那些故事中,自然界完全被混淆起来了,所提到的无非是飞马、火龙和可怕的巨人。如果我们考虑到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是由我们的印象复制而来,而且没有任何两个印象是完全不可分离的,这一幻想的自由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性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9条)

 
 

  •   译文还不错。
    休谟的哲学著作。写于1732~1736年,全书3卷,1739年后分卷出版。作者试图把实验推理的方法推广应用于精神哲学,剖析人性中的理智和情感,建立一个新的科学体系 。第一卷阐述认识论,提出了他的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学说 。第二卷以感觉性观点说明伦理学和美学问题,认为快乐的感觉是善和美的共同基础。第三卷论述快乐论、功利论的伦理学原理以及人性论、契约论的政治学原理。他提出支配人的生活的是意志、情感(或激情)而非理性,道德和政治的基础是“自利心”,以及同“自利心 ”相辅相成的“同情感”。出版后,由于公众反应冷淡 ,休谟对全书作了改写、修订。
  •   《人性论》是西方哲学中最为重要的经典文本之一,也是我们试图理解18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切入口。作者试图通过对于“人的经验科学”的研究,在精神科学领域建立一个具有全新基础的、完全的体系。休谟对于人类的经验、情感和理性认知的研究,在思想史上占有独创的地位。他的基本观念虽然是怀疑论的,但却包含了对上帝观念以及其他一切专断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严重震撼,其方法论的价值知道今天仍产生着巨大深远的影响。
  •   《人性论》试图通过关于“人的经验科学”的研究,在精神领域建立一个具有全新基础的、完整的体系。很好的书。
  •   读了人性论,发现休谟最后不得不改其中两部分另出《人类理解研究》与《道德原则研究》的必要。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休谟就没有康德。休谟不难懂,但这本书其实读起来倒很拗口。也许是翻译者的问题吧。
  •   人性论》是西方哲学中最为重要的经典文本之一,也是我们试图理解18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切入口
  •   我一开始还以为只有商务印书馆的《人性论》是全译本,结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人性论》也是,很厚的一本书,字体大小正好,翻译语言流畅自然,表述清晰。读懂这本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性一词看来真的很复杂;中国文化对人性的谈论或许要比西方人的更加直接、深刻吧。
  •   人性论是从人的角度去研究人以及研究人的学问,书很好
  •   人性论版本很好,一套很好的名家译著,值得收藏
  •   休谟是近一千年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洞悉了人类的心理
  •   苏格兰很牛的哲学家,哈耶克都受其影响
  •   我在教育儿子的实践中证明,只要了解了人性的本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豁然开朗之感。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的时候,就会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行为,从而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鼓励、或者引导、或者禁止等决定。相反,要是不了解人性的本质,就很可能做出伤害孩子心灵的事情。如,有的父母,只要孩子撒谎了,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揍一顿,这事实上是一种愚昧,是一种无知,是在摧残自己的孩子!所以每一个父母,特别是父亲,必须好好地静下心来认真了解一下人性的问题。
  •   休谟的字里行间充斥着似乎与这些相悖的味道,但是恰恰是这种取向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哲学。在读,以后应该体会更深吧。
  •   大卫.休谟精于写史,却因其哲学思想留式
    趁促销的时候买的,要按原价就有些贵了。
  •   十年后,休谟曾把这部书的第一部分改写为《人类理解研究》(1748)出版。
  •   休谟的经典之作,对于有兴趣研究哲学的人来说,是本不错的读物。
  •   休谟的名篇,翻了一下,感觉还不错.10元钱,很值!
  •   休谟经典。德国哲学大师,文字严谨有力
  •   休谟的,阐述的很有道理
  •   译本挺好,作为休谟的代表作,对哲学界的影响务须赘述。
  •   大卫休谟的名著,值得看看
  •   休谟的代表作,对人性的深入分析,有很大裨益
  •   休谟的经典作品。
  •   休谟的经典著作,很好
  •   内容不必多说,竟然能够被特价处理,看来休谟的书真的不是时髦的书.
  •   很喜欢休谟的书,值得一读
  •   关于认识论的名著。
  •   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分析有深入完整的分析
  •   内容很理论
  •   了解欧洲哲学及哲学史怎么都不可能挠开这本书
  •   本来想买商务印书馆的,但是送不到我这里。买了社科版的,今天刚拿,先翻了一下,感觉书的纸质挺舒服的,但文字的页边距有点窄,纸张也有点窄,640*960 (16开),不过文字清晰,基本还是满意的。就是不知道翻译质量怎么样
  •   最新译本,而是第二刷啦,感觉纸张比第一刷好一些,关键是价格如此之低,太超值啦,果断买来,阅读收藏都可以
  •   从别的书中得知这个作者以及这本书,很早就想买了,没有合适的版本与动机,这次这个出版社的这个系列不错,价格很低,就买了,还行吧
  •   应该说标题翻译不是那么确切,实在是讲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的
  •   大大有名的书,西方哲人眼中的人性,可供研究东方人性参考。
  •   经典名著,绝对哲学巨头,不会错的,开卷有益,绝对会有收获
  •   哲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   书全新的,喜欢
  •   论述人性不可不读的书,真的很精彩
  •   人性,这个话题东西世界论述了几千年了。。。
  •   人类不过是宇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智能生物。
  •   这么好的书,我就不多说了,一个字:好!
  •   很难读的,学理性很高。。但是读不懂的书都是好书呀!嘻嘻
  •   正在学过程中
  •   有点艰涩难懂,努力攻读中
  •   书的文字有点紧凑,不过没什么影响,有时间慢慢看
  •   价钱适合,有思想的书是我的最爱
  •   不需要多说,历史已经验证了这本书的价值。
  •   很不错的一本书,比畅销书值得收藏
  •   挺好的一本书,还没看
  •   以前上大学时阅览室有这本书,我还没看完,买下来继续看
  •   这本书听说很好看,还没开始读呢!!!
  •   这本书一直想买,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   现代社会,我们迷失了自己,这本书可以帮你进行反思
  •   值得深思的一本书。
  •   这本书。。不用说内容。。经典、、质量也好。。而且价格也行。。。
  •   专业性的书籍,只有真正静得下来的人,才看得下去
  •   虽然有点晦涩难懂 但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啊
  •   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
  •   内容很不错,分析很透彻
  •   经典书,值得珍藏!经典书,值得珍藏!
  •   内容没得说,但翻译和商务版还是有差距
  •   好书,名作,就是看的很慢。
  •   人性是个大话题,引人深思书印刷不错
  •   刚入手,准备看~
  •   恩 纸张厚度什么的质量都不错 期待看
  •   期待慢慢翻阅
  •   瞎看看···看得蛋疼
  •   速度挺快东西没错
  •   很独到,很精辟
  •   书的质量真心不错哦
  •   内容无需评价。需要用脑去读。反复读。是大哲们的传世之作,因此不论赞同与否,都值得我们反复玩味思考。
  •   经典,备看。
  •   听过别人的介绍,就是不知道这个版本的如何,不过先买来,存起来,好书早晚不怕读
  •   还没读呢,哈哈,心得就是,很难读吧
  •   而且还这么便宜
  •   书的包装很好,质量很好!
  •   西方人性论
  •   西方学术经典译丛:人性论
  •   好书本 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