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召唤的传统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李怡、颜同林、 周维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12出版)  作者:李怡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前言

提起五色石,有谁不想到它源自中华民族借一位创世女神之巨手,谱写出的那篇天地大文章?一两千年前的汉晋古籍记载了这个东方民族的族源神话:当诸多部族驰骋开拓、兼并融合而造成天倾地裂,水灾火患不息的危难时刻,站出了一位曾经抟土造人的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淮南子·览冥训》),重新恢复和创造天行惟健,地德载物的民族生存发展的空间。在烈火中创造自己色彩的五色石,凝聚了这种天地创生,刚健浑厚的品格,自然也应该内化为以文学一文化学术创新为宗旨的本书系的精神内涵和色彩形态,探索一条有色彩的创新之路。经由“天缺须补而可补”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其缺者的大与圣,其补者的仁与智,无不可以引发创造精神和神思妙想的大爆发。何况人们又说女娲制作笙簧,希望在创造性的爆发中融人更多美妙动人的音符?李贺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歌咏的是西域乐器箜篌,朝鲜平民乐曲《箜篌引》,可见精神境界之开放,诚如清人所云:“本咏箜篌耳,忽然说到女娲、神妪,惊天入月,变眩百怪,不可方物,真是鬼神于文。”(黄周星《唐诗快》)创造性思维既可以正面立意,又可反向着墨,如司空图《杂言》:“乌飞飞,兔蹶蹶(乌与兔是日月之精),朝来暮去驱时节。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粘日月。”当然也可以融合多端,开展综合创新,如卢仝的古体诗:“神农(应是伏羲)画八卦,凿破天心胸。女娲本是伏羲妇,恐天怒。捣炼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

内容概要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重新探讨百年中国文学的“传统”究竟是什么。论述尝试从对过去的研究史的梳理入手,指出这些研究存在的共同的问题:对中国文学自身创造力量的忽略,将“传统”看成是一系列已经存在的不可改变的东西,这就影响了我们对新文学实际过程的全面把握。《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重新定义“传统”及其生成机制,以大量文学史事实证明百年中国文学传统既不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简单袭用,也不是西方文化的简单引入,为重新梳理中国文学传统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基础。

书籍目录

导论 不断被召唤的“传统”第一章 中国文学的创造机制及其现代意义第一节 传统:继承还是创造第二节 现代诗人的创造与诗歌传统的变迁第三节 “以诗为文”传统与现代小说的“诗化”第四节 新文学传统与现代作家的“非个人化”第五节 “逆流”与传统——以“新诗潮”为例第二章 外来文化资源与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塑形第一节 外来资源与中国新文学的“二元”思维第二节 西方文化“中国化”的可能与局限第三节 异域体验与异域文化资源的互动第三章 现代体验与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第一节 “个人”:中国文学新传统的起点第二节 突破“民族性”、“本土性”的神话第三节 突破西方“现代性”、“近代性”的神话第四节 突破“断裂论”的神话第四章 被误读的新文学传统第一节 新文学传统与现代阐释第二节 变幻的面具:从革命论到后现代第三节 误读的焦虑:海外汉学重估第四节 被误读的新诗传统——一个文体的典型案例第五节 误读的缠绕与新文学传统的生长附录 五四:文化的断裂还是生长?——与毛迅对话后记

章节摘录

传统=保守,中国新文学的反传统=最值得肯定的进步的实绩,这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一个基本判断。现在看来,这样的推理方式明显有它值得商榷之处,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商榷之声的不断响起,新问题又出现了:传统: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中国新文学的反传统一臣服于西方文化霸权的自我失语?当我们把自五四开启的新文学置于新/旧、进步/保守、革命/封建的尖锐对立中加以解读,自然就会格外凸显其中所包含的“反传统”色彩,在过去,不断“革命”、不断“进步”的我们大力激赏着这些所谓的“反传统”形象,甚至觉得胡适的“改良”还不够,陈独秀的“革命”更彻底,胡适的“放脚诗”太保守,而郭沫若的狂飙突进才真正“开一代诗风”。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同样的这些“反传统”形象,却又遭遇到了空前的质疑:五四文学家们的思维方式被贬之为“非此即彼”的荒谬逻辑,而他们反叛古典“传统”、模仿西方诗歌的选择更被宣判为“臣服于西方文化霸权”,是导致中国新诗的种种缺陷的根本原因!笔者以为,对于这一“传统”难题的破解最好还是回到历史本身,让中国新文学历史的事实来说话。其实,如果我们能够不怀有任何先验的偏见,心平气和地解读中国新文学,那么就不难发现其中大量存在的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这种联系从情感、趣味到语言形态等全方位地建立着。以现代新诗为例,我们发现,即便是“反传统”的中国新诗,也可以找出中国古典诗歌以宋诗为典型的“反传统”模式的潜在影响。我们曾经在一些著述中极力证明着这样的古今联系。①然而,在今天看来,单方向地“证明”依然不利于我们对于“问题”的真正深入。

后记

本书构想于2004年,正好有机会申报了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并且获得了批准。2008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概念与中外文化交流”,关于“传统”概念的理解其实也属于这一新的研究计划了。这样便有了目前这个以观念和概念为中心进行学术史检讨的写作方式。课题框架由李怡设计,具体研究由李怡和颜同林、周维东三人共同完成。李怡分担了导论、第二章,颜同林承担了第一、第四章,周维东承担第三章。最后笔者负责全书统稿。不过,究竟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具体观点和想法,要取得完全一致并不现实,所以我的统稿是保证了大的构思的一致性,至于个人思想的一些特色也尽量予以保留,我想,这也是中国新文学“传统”丰富的一种生动体现吧!感谢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支持的各级学术基金,感谢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的郭晓鸿女士!

编辑推荐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五色石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被召唤的传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