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六记

出版时间:2000-07-01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杨绛  页数:10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散文集从不同侧面记述了杨绛和钱钟书夫妇在两年多的干校生活中的若干际遇和心迹。

作者简介

  杨绛(1911-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1932年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研习。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5年留学英国、法国,1938年回国。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论文集《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集《倒影集》。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等。

书籍目录

小引(钱钟书)一 下放记别二 凿井记劳三 学圃记闲四 “小趋”记情五 冒险记幸六 误传记妄补录丙午丁未年纪事一 风狂雨骤二 颠倒过来三 一位骑士和四个妖精四 精彩的表演五 帘子和炉子六 披着狼皮的羊七 乌云的金边从“掺沙子”到“流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干校六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总是听闻这一说法,说:中国没有真正的贵族。
      不禁想问:“什么是真正的贵族?”
      难道只有是那种十指不沾阳春水,时时刻刻有奴仆簇拥,伺候着吃饭更衣的人,才可算作真正的贵族吗?
      并不如是吧。
      读罢杨绛女士的《干校六记》,我顿悟,一颗悠然的心,才可算作是真正贵族与庸常人的分界线吧。不然,贵族应该具有的高贵的精神品质,又岂非过于物质,而名不副实?
      像许多旧时代的文人一样,杨绛女士,她是真正的贵族。起码精神上是。
      他们的骨子里不只是有股子傲气,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里里外外,似乎都笼罩着一层才气。
      驾驭文字方面,他们都太精明了。借用冯唐的话来夸赞他们,确实是“幼功深厚”,很善于厚积薄发。
      简简单单的行文,却是字字珠玑,总是透着股灵性,从对日常的琐碎叙述里,就能把人生的大道理讲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些人都活得很通透。
      而杨绛女士,更是懂得贵族的品格,把自己的小日子打理的优雅、精致。
      剧变的时代背景下,不得不承受复杂的政治风云、居心叵测的人心所强加在自己生活中的痛楚和酸涩,作为一名高知分子,被放逐乡野,未刻意留心记录星星点点的怨恨,反倒是温和地正视自己的处境,仍然能用一颗平和的心去自愈,去疗伤。
      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身边的人、事、物上头,真诚地履行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义务,记录自己日常的见闻,用最诚恳的笔调书写着自己的经历。
      在中国文化大革命,这段最最晦暗、最丑恶的灰色地带里,而关乎屈辱和疼痛的经历只是略微提及,生活的重心停留在了对现有生活的专注上,很是享受当下的美好,纵使当下未必是真的很美好,她仍是用心传递着正面积极的能量给她的读者。
      这样诚恳的文字,平实而饱含深情,读来确是别有一番风情。
      
  •     书名:干校六记
      作者:杨绛
      这本书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讲杨绛先生下放干校时,在干校度过的“劳改日子"。后一部分补录,讲的是杨绛先生在下放之前所遭遇的文革批斗前前后后的过程。
       看过杨先生写的《我们仨》,看这本书时会联想到里面的情节,只是没有细细研究过整个时代浩劫的时间段,配合起来看会比较有感触的。
       当时下放干校,杨先生大概也得有60岁左右了,在干校劳改,免不了要做农活,而且当时居住条件又及其恶劣,杨先生仍然持乐观态度,苦中作乐,不免让我想起教我们写作课的老爷爷,讲起当年他在文革时的日子,说会怀念当年的苦日子。杨先生虽然在干校改造时,遇到一些所谓坏人,但也又遇到好心人,还有一些好心的年轻人在暗中帮她,也算是替她捏一把汗。
       补录部分,更多的讲了一些批斗时的真实情况,我看了心里颇为生气。可以配合《一百个人的十年》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亦是历史的帮凶。记忆比较深刻的部分就是极左大娘和拿着杨柳枝抽人的姑娘,女人何苦难为女人,更何况得势者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才肯罢休,不过风水轮流转,没想到后来批斗的风向也掉头转了。另一个故事也非常让人感到生气。掺沙子和流亡。杨先生家里两间屋必须分给革命群众住,住进来的俩革命群众简直是当代恶婆婆,没事找事,得理不饶人,得了恩惠不谢人,还揭别人的旧伤疤,无恶不作,最后终于在流亡中逃离了这对革命群众。
       其中也不乏即使知道杨先生的革命成分不好,却依然雪中送炭的好心人。让我想起一句话,宁可雪中送炭,也不锦上添花。
       最后,站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很难搞清事实是什么,自己是谁,站在哪一边,谁对谁错,以及做了谁的帮凶。
      
  •     读杨绛先生的东西不多,第一本是《我们仨》。读过马上被她的温暖文字打动了。接着开始读《干校六记》。
      一如既往的温暖与乐观。生活的苦难在她的笔下没有丝毫的苍凉,反倒是充满乐观与温暖。
      开始发觉一个人的文字像一个人,她亦如此。读过留下的尽是温暖。
  •     一个无聊的下午拿起干校六记,摸起来薄薄的小册子,却读的十分趣味。
      
      杨绛先生能有如此高寿,并在耄耋之龄亦创作力不减,其心态是最值得称道的。批斗,剃头,下放。。。在如此多的知识分子都不堪忍受而赴死的时候,杨先生坦然面对一切,居然还经常自觉受了照顾,其不以己悲的淡然人生态度令人称道。
      
      在下放的艰苦生活里,杨先生亦能用这种平常心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发觉生活中的点点乐趣。一亩菜地,一口井,乃至一只小狗都成了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与他人分享,灰白色的生活变立刻多彩起来。如此一篇篇娓娓道来的小文亦能读出当年一代大师们的趣致与情调。
      
      钱钟书所著的本书之序其实升华了书的高度。六记大都为趣,而钱钟书所说的杨先生应写而未写的第七记:“记愧”,才委实道出了当年知识分子们为了人心不古而叹,为不敢挺身而出仗义直言而愧。我反而觉得,杨先生确实不应该写这记愧,一则是太过沉重,与此六记主题不符,二则是这第七记由钱钟书提出,放在序言中才方为点睛之笔。
      
      另,最近看到某位作者在其新书中说,杨绛在《干校六记》中称他人为“狼崽子”,其实应该是没有的。
  •     那个悲惨的年代里,傅雷夫妇淡定决然的赴死。
      钱钟书夫妇平静度过。
      所以说心态性格真的很关键。
      阅读完《干校六记》,薄薄的一本,很快就看完了。
      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淡然,自得其乐的情趣,却叫人肃静。
      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先生呀!
      
      今日公司调动指令出来,我被调入一个非常不合适的岗位。先是愤怒,想要找人事理论。然后不甘,自问这份工作是非常认真的对待的,到头来结果是这样。现在已是无所谓了,焉知不是福呢?
      昨日读罢《干校六记》,今日就现学现用了一把淡然处世的态度。真是学以致用,临时抱佛脚也么的这么现行的。
      哇哈哈~
      期待2014年,会把生活过成什么样呢?
  •     
        一部很小的书,六篇小文,加上钱锺书先生极为简短的一篇小引,大概一个小时便读完了。
        这么一本小书,却被我压满页脚,满篇闲散,却处处隐藏着悲苦。在那样一个下雨都“使人觉得自己确是黄土捏成的,好像连骨头都要化成一堆烂泥”(页52)的时间和地点,再多轻松都掩盖不住内心的凄凉、无助和绝望吧,就像最活泼讨人喜爱的“小趋”也免不了最后“给吃人了也罢。也许变成一只老母狗,拣些粪吃过日子,还要养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页49)。也许小狗还有爱护它的人保护它,就像箱子还能用绳子捆绑来保护,可是人呢?“可惜能用粗绳子缠绑保护的,只不过是木箱铁箱等粗重行李;这些木箱、铁箱,确也不如血肉之躯经得起折磨。”(页3)
        大家就是大家,浅思也仿佛直击人心得深刻。当我们在抱怨“世情薄、人情恶”的时候,自己扮演了什么角色?坏人永远不觉得自己是坏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理所当然”甚至充满“正义”。普通人大概多数时候也是力求自保,冷眼旁观,充当着帮凶。那句“好人就是不去害人”大概在任何时代都适用的吧。所谓“惭愧”,大概是最遭人唾弃的感情吧。钱锺书的小引说“(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的人)最应当‘记愧’。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技艺在心,也无愧于心。他们的忘记也许正由于他们感到惭愧,也许更由于他们不觉得惭愧。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惭愧也使人畏缩,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至于一辈子落伍......在日益紧张的近代社会生活里,这种心理状态看来不但无用,而且也是很不利的,不感觉到它也罢,落得个身心轻松愉快。”(页3)也许这个世界,真的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人才能爬上顶端的世界吧。“我们奉为老师的贫下中农,对干校学员却很见外。我们种的白薯,好几垄一夜间全偷光。我们种的菜,每到长足就被偷掉。”(页21)我觉得隐隐地好笑,这是一个跟我被灌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完全不同的故事。怜悯之心被诸多宗教作为教义放大,真的是我之前想的没有意义的么?它真的是人的天性,无需强调的么?
        杨先生大概算幸运的,因为还能常常见到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精神支柱默存先生。可是对于一个仿佛身处故实中的精神上的“局外人”她依然是寂寞的。“但在灯光处,只有我一个床位,只有帐子里狭小的一席地——一个孤寂的归宿,不是我的家。因此我常记起曾见一幅画里,一个老者背着负行囊,拄着拐杖,由山坡下一条小路一步步走入自己的坟墓;自己仿佛也是如此。 ”(页35)这是一种几乎绝望的孤独。
      可还是有希望吧,这种希望在喜讯误传的时候急剧放大,却又在实情传来时深深失望。“没有误传,不会妄生希冀,就没有失望,也没有苦恼。”(页68)在你苦苦等待没有结果的时候,在它来的时候也许已经不是你等待的样子了。“据说,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页74)正如那句风靡一时的话:“年轻时追求而得不到的,年纪大点,已经不想要了。”说的意思吧。
        黑暗中,人如何坚持下去?自杀的人那么多,撑不下去的人那么多,最后绝望的人那么多,可还是有那么多人坚持到了最后,等到了黎明的曙光。大概是因为他们的坚定,他们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坚信自己坚信的东西的正确。“既然是自己的选择,而且不是盲目的选择,到此就死心塌地,不再生妄想。”(页71)就像默存先生“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大概物质让人“生存”,精神才让人“活着”吧。一句“我依然故我”是最好的报复,冷酷地诉说着那个精神缺失的时代的可笑。
      
  •     这本书是钱钟书、杨绛夫妇在文革期间(1970年7月至1972年3月)先后下放到河南干校以后,二人共同经历劳作、学习、教育、搬迁、调回等一系列的生活琐碎小事后,杨绛用生动自然、恬静幽默的笔触书写的散文集——叙述了作者夫妇二人先后下放的离别之事、开辟菜园挖井的劳作之事、驻守菜园的闲情逸致、小狗“小趋”的趣事、杨绛的三次冒险之旅和二人先后被调回的事情。杨绛通过这一件件小事展示了在这个紧张批判斗争气氛中,中国这一代知识分子下放时的苦中作乐和同志友谊、夫妻亲人之情,让人感动的同时也忍俊不禁,感到别有趣味。
      杨绛写这些下放的同志们有年轻人也有七十多岁的老者,大家在一起劳作——开垦菜地、种菜、掘井、庆贺、看电影学习、驻守菜园、逮小偷、养“小趋”等等,并没有描绘太多那个时代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只有一些只言片语带有一些隐喻,如形容自己的处境好比有一扇门,这是“自由的规律”,推它、撞它是没用的。另外在对当地的人民的一些偷菜等暴露人性的弱点也有一些温柔的讽刺,杨绛写到这些当地人把下放的同志们看作是“穿得破、吃得好,一人一块大手表”的“他们”,下放同志们实际上也受“他们”的压迫。但杨绛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辛辣的批判,而是表现了对这些当地穷苦人民的同情、理解和宽容。
      这部散文集中有很多富有人情味的小事,虽然被下放的生活很艰苦,二老的六十岁生日也是在河南干校度过的,然而作者夫妇并没有怨天尤人或愤懑不平,读者更多感受到的是夫妻苦中作乐的小事、执手相伴的感情以及平和淡然的心态。作者夫妇在干校时分属不同的部门,经常不能见面,有时候杨绛驻守菜地的时候,钱钟书就远远隔着与杨绛说上一两句话。干校的冬夜天寒地冻,杨绛会冒着风雪去看望钱钟书再赶回来,六十岁的老人在大冷天里冒雪前进还迷了路,同时要担心被人发现而受处分,这令人心酸。然而作者在写这段回忆的时候,用了很多诙谐的自我调侃,像少女般莞尔调皮,如“幸亏我已经不是原先的胆小鬼,否则桥下有人淹死,窑里有人吊死,我只好徘徊河边吓死。”
      散文与小说不一样,散文写实成分比较多,小说虚实结合,但都很有趣。这本散文集从人的面貌和人所经历的事情刻画了那个时代的剪影,还反应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忧愁,杨绛说,那时候的年轻人朝气蓬勃的,一天到晚却只是开会发言。这也反应了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对知识的戕害和对人才的浪费,同时还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担忧。尽管经历这些苦难,杨绛夫妇仍然热爱祖国,她写到“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
      杨绛散文的语言平淡朴素却耐人寻味,在缓缓叙述生活中的有趣小事的同时也透出了一股俏皮生动,展示了老作家的赤子之心和善良美好的情怀,正如胡乔木先生评价的此书“悱恻缠绵,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句句真话。”
      
  •     最近受了一些打击,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于是,当近来工作清闲,情绪稳定,买了一些书,闲里偷闲开始阅读起来。忘了是什么原因首先选择杨绛先生的书目。开始还担心好久没看过书,大脑会不适应,精神可能不太集中。不过经典好书会自动吸引你进入营造的情境。半天下来,全神贯注地看完了这本书。
      干校六记题材仿照浮生六记,钱钟书在序中说他挺不喜欢浮这本书,不知是为什么。文革是多么惨痛的历史记忆,很多书中说是史无前例地浩劫,各种人性丑陋,各种魑魅魍魉都上演,经历过的人每每要控诉,要倾诉,在他们心中这是无法触摸的痛,而作为后辈的我们听或读他们讲诉的这个时期的故事时,所有的感触都像隔靴搔痒,进入不到灵魂深处。对他们来说,写出来的故事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对于作为读者的我们来说起初还行表示点同情,挤出点眼泪,但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就觉得其好似祥林嫂,好烦。
      杨绛先生写的这本书却出奇的有趣,任何时候你看这本书都会有兴趣,她并没有向你哭,向你喊,她有多苦,她受了多少罪。只是一些寻常琐事,和一些生活上的小插曲,平平淡淡叙来,舒舒缓缓说出,颇有些趣味。初看不出有多少情绪的波动,但在那平静的表面下却涌动着情感的波潮。她吃过的苦,受过的罪,三言两语就带过,这是历经沧桑睿智的老人该有的态度。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不需要他人的怜惜。
  •     真恶心人,一口一个先生。
      
      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
      
      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
      
      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
      
      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
      
      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
      
      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
      
      什么叫评论太短了呀
  •     真是热爱到生活到极致的人才能写出来这本书吧。干校六记,六个简单的小章节,没有过多的苦难,不是些事情,纪实,而是完全感情的讲述。缓缓而出,读的时候就仿佛是一个优雅温和的女士,经历过苦难不轻浮,经历过幸福不悲观,她在慢慢地讲述自己的感情经历。
      杨绛写东西讽刺的手法,让我感觉是那种很善良,很真诚的女士,在一边笑眯眯的看着那些人那些事,没有恶意,也没有觉得他们可恨,只是觉得好玩,所以她写的那些让人惊异的句子,虽然犀利,但是也很轻快。这本书温和得多,大概是因为完全是在写自己的情吧。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写小趋的那一记,活灵活现的小狗,无奈的社会环境,小趋的柔弱,也是很多中国人的柔弱,小趋惹人怜爱,重情重义。小狗也是有情感的啊,看到默存的时候那个高兴的样子真的是就在眼前的样子,围着他绕圈子,蹦蹦跳跳。小趋的理想很简单,好吃的,不被欺负。小趋不是杨绛的狗,是好多人的小狗,而这种小狗也不同于宠物,更多的也是一种生命希望的寄托吧。小趋也依赖杨绛这些人,爱她,宠爱她。
      感性的杨先生啊,善良,温柔,真喜欢她。
  •     翻開楊絳的《幹校六記》,讀著錢鍾書的小引,眼睛被兩個字牽引著:記愧。
      
      為何要記愧?錢先生說,若要寫一些關於那個年代搞運動的回憶,一般群眾大約都得寫《記愧》:慚愧自己是糊塗蟲,沒看清「假案」、「錯案」;或是慚愧自己是懦弱鬼,沒有膽氣出頭抗議。
      
      那個年代對栗子妹來說,是一個只能從歷史書和家長口中得知的年代,既遙遠又陌生。但在今時今日呢?若要栗子妹記愧,又該記甚麼?想了又想,最終答案是:不記。不是說自己光明磊落得沒做過虧心事(相反小妹還做了很多很多),但為甚麼要記呢?是要讓自己終生愧疚?是要留下證據,讓後人來指責?
      
      其實誰人沒做過錯事?誰人敢說自己沒試過做一些令自己慚愧的事?不過做了就是做了,後悔不來的。記下了愧疚,以為可提醒自己往後別犯同樣的錯誤,並讓後人有所警惕;其實只不過是留了個醜陋的尾巴,讓後人當笑話看吧!
      
      因此栗子妹寫網誌,從來只記開心、有趣的事情,盡量避開煩惱和憂傷的問題。這樣做可能有點兒「駝鳥」,但每天要讓人煩憂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就讓網絡世界盛載一點兒輕鬆和歡樂吧!
      
      「可是那些最該記愧的人很可能既不記憶在心,也無愧於心。人們總是不願記起虧心和丟臉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記憶的篩眼裡走漏得一乾二淨。內疚抱愧的人會一時上退卻以至於一輩子落伍。所以,慚愧是該被淘汰而不是該被培養的感情。在日益緊張的近代社會生活裡,這種心理狀態看來不但無用,而且是很不利的,不感覺到它也罷,落得個身心輕鬆愉快。」
      
      (輯錄自《幹校六記》小引,經刪改)
      
      題外話:那本評論繪本的書很好看啊,今晚要繼續看!
  •     原来没有读过杨绛的作品。这次挑了一个短小的读起。
      
      写得很朴实。且平淡。没有大喜大悲。描述生离死别都是那么淡淡的一句,好像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一般。
      
      60岁的高龄下干校。参加体力劳动,过集体生活,与丈夫分隔,但作者写得如此平淡,丝毫感觉不到愤怒、怨恨。反而以略带轻松的笔调详细的记录下在干校生活中无限细小琐碎,在每个人身上都日日发生的事儿。可能正是这份真实与不加粉饰显得格外的珍贵。及时是轻描淡写,故作轻松,我们现在读起来,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荒诞。
      
      在写自己女婿的死时。她只是淡淡的写到:“得一就自杀了。”再没有多一句的话。却让人能感受的到,这是一种坚强而绝对不是一种无情冷漠。
      
      物质生活的艰苦,会磨砺人的品性。坚强的人在苦中作乐,即使无法创造新生活,却耐心等待。懦弱的人,选择提早退场。
      
      
  •     读后,念念不忘的是得一,只在文中出现两次的过客。
      
      第四页,杨先生写女婿得一在车站送别亲人时热心助人,令她与钱锺书宽慰:“得一和善忠厚,阿圆有他在一起,我们可以放心。”随后笔锋转开,再没提到得一。到第十页,得一的形象再出现,却已为逝者:“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去世。”笔调好静。有境界“哀而不伤”;而杨先生的闲淡,“连哀亦无从安插”(via @jenyi)。
      
      那个时代的很多人,经历了小说般的剧情。况且,小说之情节铺垫、细节刻画、感情积淀……千言万语,在现实中,却只化作不动声色的几个字:“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去世。”平静似水,但暗涌深流。几日前在地铁中读到这段,便如鲠在喉;今日夜读,又忍不住翻开这两页,看了又看。一声叹息。
      
      ——于2013年2月17日夜
  •     1. 钱钟书:《浮生六记》——一部我不很喜欢的书——事实上只存四记,《干校六记》理论上应该有七记。在收藏家、古董贩和专家学者通力合作的今天,发现大小作家们并未写过的未刊稿已成为文学研究发展特快的新行业了。谁知道没有那么一天,这两部书缺掉的篇章会被陆续发现,补足填满,稍微减少了人世间的缺陷。
      (HJ:这或许是钱先生责备一般人不知惭愧,为虎作伥者不懂廉耻,整个社会缺少反省氛围与意识的方法吧。学者的狷介与无奈只能包含在这隐晦的字里行间,实为一种遗憾……)
      
      2. P30 “我们”包括各连干活儿的人,有不同的派别,也有“牛棚”里出来的人,并不清一色。反正都是“他们”管下的。但管我们的并不都是“他们”;“雨水不淋、太阳不晒的”也并不都是“他们”……
      我们奉为老师的贫下中农,对干校学员却很见外。我们种的白薯,好几垅一夜间全偷光。我们种的菜,每到长足就被偷掉……我们不是他们的“我们”,却是“穿得破,吃得好,一人一块大手表”的“他们”。
      (HJ:个人的意识和思想都被消弭在大背景中,但对人的划分又岂是简单大手一挥就能决定的呢?如果我们认为管我们的都是“他们”,将凡是“雨水不淋、太阳不晒的”都归入“他们”,又怎能因贫下中农不识内质,将我们等同于“他们”而觉得冤枉?不自觉地想起胡适先生的那句话“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放在这里,似乎恰当,又不恰当。)
      
      3. P65 我见了它们总打招呼,并牢记着从小听到的教导:对狗不能矮了气势。我大约没让它们看透我多么软弱可欺。
      P68 据区诗人说,小趋衔了狗肉,在泥地上扒了个坑,把那块肉埋了。我不信诗人的话,一再盘问,他一口咬定亲见小趋叼了狗肉去埋了。可是我仍然相信那是诗人的创造。
      (HJ:平日的斯文学人,在压力下纷纷变脸批判他人以求自保,亲人朋友反目的现象屡见不鲜,又怎能怪杨不相信即使连狗也有不忍同根相残的“人性”呢?)
      
      4. P70 我说:“给人吃了也罢。也许变成一只老母狗,拣些粪吃过日子,还要养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
      (HJ: 初读全书,觉得《“小趋”记情》一篇最温馨、有情。但再读时,总是自动被时代背景带入,感觉这也是在暗指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固然有一丝悲壮和凄凉的意味在里面,但有时能为玉碎、死得其所何尝不是种幸福?只怕连悲烈地碎的机会也没有,只能苟延残喘地卑劣活着,被一点点磨掉人性和灵性,慢慢变得面目全非。)
      
      
      
  •     先是看过钱先生的(围城),是老爸放在书柜里的,初中的我只关心故事进程和里面讲的对我爱情启蒙的东东,只记得钱老师描述的很是搞笑,觉得是个很可爱的老头,乐观向上。同样是在家里的书柜里翻出了杨先生的干校六记,很薄的一本小书,只是想着很好读,才发现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夫妻,只是上帝也太喜欢爷俩了。。。。本应是幸福快乐的一家三口。这本小书只是描述了杨绛在干校的日常生活,在他的笔下却感受不到悲观和消极。老夫老妻的童真和对国家的那份挚诚,那个时代有太多的让我敬佩的人,也是那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和大师们思想的碰撞让那个时代太多的被人惦记。当自己看到钱老师回答妻子是否后悔没出国时的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时,顿时湿了眼眶。一本很好的小书,心情放松,也可以感受大师的内心。
  •     我是喜欢杨绛先生,读过她的《我们仨》,虽甚觉悲情,但还是被她的平实和智慧的笔调吸引,她的书,我都想看。
      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读《干校六记》,是因为此时我手里也有一本郑念女士的《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算来她们俩是同时代生人,我十分想看看,经历同样的时代大动荡,这两位杰出的女士是如何不同的对待之。
      杨绛与其夫钱钟书,名气不如夫大,然而才不比夫小。尤其有着难能可贵的从容性格,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杨绛先生送别丈夫、女儿之后,仍平和地过着自己的晚年生活,那种从容、那种气度,是我现在并不据有但又由衷欣赏的。
      即时是下放在干校,夫妇俩仍找机会常常见面,甚至不断书信。在干校的泥泞生活里,杨绛先生看得穿“我们”、“他们”间的本质不同,有为善之心。艰苦的人工挖井、寒冬里的独守菜园、小土狗“小趋”的忠心陪护,以及渴望早日回京的内心剖析,在她笔下都是平实简单的生活,苦不是苦,生活就是这样。
      她已是那个时代仅存的“星”,纵然现在的世界已翻天覆地不复从前,还是希望她的日子如她所愿,静静地与我们一同走下去。没有前者发出灿灿之光芒,后者该如何将优秀人文精神传承。
      爱杨绛先生。
      
  •     杨先生的《干校六记》,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最经磨的还是人的血肉之躯!”。钱先生在该书序言中关于“惭愧”的讨论,也发人深省。(惭愧常使人健忘...惭愧也使人畏缩、迟疑,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至于一辈子落伍。)
  •      散文集,收《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
       淡淡的笔触,更看得出杨绛先生的从容坚忍,特殊时代的知识分子经历了无法想象的噩梦般的对待,一些人选择了放弃生命,即如先生的女婿,但也有一些人,坚强的活了下来,甚至是某种程度上有尊严的活,这些名门之后,书香世家的子弟,更有着国家的情感,即使咸菜馒头,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凿井种菜喂猪养狗,乡间平实的生活带着自我解嘲式的幽默,背后却透着无奈和辛酸。
      
  •      最初是在贾平凹幽默精选集序言听得此书的,斜瞧默以为是幽默经典。
       整本书是在心里极躁的情形下匆然阅读的,内容用书中所述“我以菜园为中心的日常生活,就好比蜘蛛踞坐菜园里,围绕着四周各点吐丝结网;网里常会留住些琐细的见闻,飘忽的随感”。
       在大动乱的背景下,笔调沉静,压下的连城昏黑也是笼罩不住。前三记延延涉笔,读之尚感无趣,至第四记起读之难以释卷,书中渐开阔出一幅丰富言谈的画卷。其中杨前辈与默存的相依相笼十分感人,在夜幕中找路又令人捧书心牵不已。最爱是“小趋”那段、浅浅甜甜的幽默“是狗有人性呢?还是人有狗样儿?或者小娃娃不论是人是狗,都有相似之处?”狗的比喻听多了,可还是觉有味。
       整书文字像立在一个大时代中静静不动,哀而不伤的生活影像:“泥泞里无法快走,得步步着实。雨鞋愈走愈重;走一段路,得停下来用拐杖把鞋上沾的烂泥拨掉。雨鞋虽是高筒,一路上的烂泥沾得变成胶力士,争着为我脱靴”
       一干老弱病残回京,就像一次深重的旅行,种种革命菜,养养落水狗。
  •     这几天又解决掉一本小书——《干校六记》。昨天开始看的,讲实话没什么感觉。到了今天早晨把它看完,突然有一些感动。特别是看到最后的误传记忘,几乎要哭出来。杨绛问默存: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 他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 回答的没有一丝犹豫。钱钟书这一辈从西方环境里生长起来的东方学,照理来说应当对国家的虚妄最多了解,可是还是放不下。并且一旦选择,便泰然处之。
      杨绛这本书是对文革十分不一样的描写。几乎看不到什么罪恶或者丑陋,即使有,也总是用淡淡的同情或者是俏皮话带过。生活是那样平淡,在菜园里看看菜,痒痒狗,想看默存了便不顾一切地去,哪怕要走夜路。杨绛丝毫没有夸大她作为一个受害者的苦难,她笔下的文革生活在单调乏味中还总有一点浪漫,令人实在难以想到此时的她已经是准六十岁的老人了。但一想到她的年老,便顿时觉得这一切的残酷。他们的女婿得一在文革中自杀了,一切的血型与罪恶又涌到眼前来,毕竟这是无法回避与忘却的。
      余杰,所谓的异见作家,现在我的校友,或者说师兄,曾经在《铁屋中的呐喊》中极力批评杨绛,貌似是说杨绛这种精神上逍遥的态度不过是一种逃避,一种精神胜利法,沉浸在自己构造出来的虚假当中,而完全不顾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是极权政治的帮凶。我实在对余杰感到无语了,一个作家,出口闭口也永远都只有那几个不变的观点,时时刻刻都在老调重弹。我不否认文革是苦难的,但生活绝不仅仅是苦难的,这样任何人都活不下去。人性必定要从生活中找到它能依存的地方,这才是真实。真实不是永远都抓着苦难不放,永远盯着政治不放,永远把空洞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挂在口头仿佛知识分子不过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
      钱钟书在小引中说杨绛漏写了一篇《运动记愧》,并说自己是没有出头抗议的怯懦鬼。这里面是多么矛盾的心情啊,一个手无存铁的书生背后是为天地立心的使命,成了,伟大,不成,我想也没有责怪他的理由。在书中,平淡后看的出苦难,可苦难仿佛又是平淡的,这便是此书的一点魅力吧
      
      下放记别:这偏差主要说的是钱钟书和杨绛相继被下放的事情。钱钟书先走,走后他们的女婿王得一就自杀了,他不愿供出“五一六的名单”,伟大!杨绛没有吧这件事告诉钱钟书。这里说道了默存连水都烧不开的传闻。杨绛觉得那是天冷的原因,且锅炉还是露天的
      
      凿井记劳:尽管杨绛感觉劳累,但事实上,她干的活不能算多(跟以前比那是多上天了),因为她年纪大,年轻人都把活负担了,可见任何年代人性都有善的光辉。这一段里论及了一种“我们”和“他们”的感情,这种;类似阶级感情的东西,从里面可以看到一些所谓阶级的可怕之处。“我们感”“集体感”还是不要太多为好。还有一件有趣的东西:当时厨房里的人防人偷酒喝,把瓶子上贴上标签,写上一个毒字,并打三个惊叹号,哈哈
      
      学圃记闲:杨绛虽然干活,但其实还领取者不同等级的工资。杨绛说:“我吃饭少,力气小,干的活儿轻,而工资却又极高。”可说是直言。当时的班长很有意思,知道默存是看守工具的,就经常叫杨绛去借工具,须知借了工具还可以再去还一次~默存又是通信员,拿邮件时便常常与杨绛相见。杨绛说:“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哈哈
      乡下有许多偷菜的,杨绛和他们是斗智斗勇但是她也知道他们是真的需要这些东西,有时也会给一些
      
      小趋记情:这是我顶喜欢的一篇。写的是一只叫小趋的狗(是一个姓区的诗人从外面抱回来的)。原来狗真的是吃屎的,小趋就吃过屎,因为有一段时间吃的东西也不多。小趋到后来越来越可爱,特别喜欢默存,因为默存总是给它带吃的,一见到默存就满地打滚。有一次,小趋偷偷跑出来到老远的默存住的地方等默存回去。迎到了默存之后又乖乖跑回来了。钱杨离开之后,据说小趋就不吃东西了,来来回回地又叫又跑,满处寻找。这里太令人伤感了。小趋!
      
      冒险记幸:这里写的是几次杨绛走夜路的惊险情景,特别是第一次在夜里去见默存,晚上回去迷路。看起来不是很惊险,可是当我们想到那是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时,就很惊险了。所以,那个时代的荒谬又显现了出来。他们当时还要上一种电影课,大概是学习阶级斗争,后来有一个比杨绛小两岁的同时看电影的时候脑溢血死去了,从此,老年人才可以免修电影课
      
      误传记妄:默存有一段时间挺传言说第一批老弱病残回京的名单上有他,可是后来发现没有。默存最为淡然。这里提到了默存之前被人用大字报莫须有地批判他污蔑领导。结果组织查了之后发现没有证据,但是军宣队却认为事出必有因。这真是一种奇怪的逻辑。任何时候都是有罪推定,因此那些无耻的小人,专事告发污蔑的小人便如鱼得水了。杨绛认为正是这个黑材料让钱回不了京,当然默存是没有当一回事的。后来,女儿阿圆时常寄来一些报刊,同伙也暗中流通书籍,生活便有味多了。后来杨绛回京治病,接着,杨绛走后,默存也犯了气喘,发高烧,一个医术很差的医务员,第一次打静脉针,结果竟然把默存治好了,但想来也后怕。不知有多少老年的学人生个病就死在乡下了,无人知晓。荒谬!不过最终,他们还是在第二批回京了。
      最后杨绛说:“改造十多年,再加干校两年且别说人人企求的进步我没有取得,就连自己这份私心,也没有减少些。我还是依然故我”
      
      写到这里,我忽然发觉这本书实在很像《浮生六记》,我又想到钱钟书在小引里面说浮生六记是一本他很不喜欢的书,小引里面也基本没有提到干校六记,只是在说“愧”,这实在是很奇怪的态度。
      
  •     基本上《干校六记》和《我们仨》是同时读的,真的是岁月积淀下来的东西,在上山下乡的那个年代,一对老人相互扶持,相互照料,真的值得我们年轻人好好学习。。
      
      而且我也有点学会了和钱媛小时候一样,看人,不过,现在还有点不明白“精赤人人”的含义,可能是还没见过“精赤人人”的人,所以也意会不出来,呵呵
      
      
  •      说杨绛的文字“平淡如水”,真的是这样,六篇记事毫不掩饰其女性的小心思,为了和丈夫能得空顺路说几句话的差事而偷偷窃喜,为了独自走过几次夜路而自豪,甚至还称之为“冒险”,还有那闲着料理瓜菜的小心情,虽在干校大环境下,却把那些恐怖的东西一笔带过(某连一年轻人自杀,作者只写目睹埋尸,原由我们却多少猜得着)。君子在大动乱下也依旧不会乱了心境,杨绛的心思也大若如此。
       只可惜此时的我心境不同,这几篇“记”读来未觉过瘾,反倒是钱钟书的一篇小引,关于人的惭愧之心和忘记,写得很是对我胃口。
  •     一、下放记别
       主要记叙了下放前的种种风波。
       “一九六九年,学部的知识份子正在接受“工人、解放军宣传队”的再教育。”不过料想我们住在一起的日子不会长久,不日就该下放干校了”。而默存成为先遣队,使得二人无法共度默存六十寿辰。制备行装大费干戈。“这些木箱、铁箱却也不如血肉之躯经得起折磨”。默存走后,一批批人陆续下放。“年逾七旬的老人了,还像学龄儿童那样排着队伍,远赴干校上学,我看着心中不忍,抽身先退;一路回去,发现许多人缺乏欢送的热情,也纷纷回去上班。大家脸上都默无表情”。下放前,“我们挖完了防空洞——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建筑,就把图书搬来搬去。捆、扎、搬运,从这楼搬到那楼,从这处搬到那处;搬完自己单位的图书,又搬别的单位图书“。而向来助人为乐、善良热心的女婿得一也被逼自杀。
      二、凿井记劳
       主要记叙打井的过程。某连表演钻井和《伏尔加船夫曲》的暗讽。
      三、学圃记闲
       恐怕印象最深的就是无论建厕所(以及其中的粪)还是在菜园种菜,农村的”老乡“们无时无刻准备来偷。
       ”社会主义优越性“与自杀的人。”一个老者背负行囊,拄着拐杖,由山坡下一条小路一步步走入自己的坟墓;自己仿佛也是如此“。
      四、”小趋“记情
       讲述一条名为”小趋“的小狗陪伴的故事。
      五、冒险记幸
       讲述了三段”历险“的小故事。雨中看望默存、年夜独自返舍与营房迷失三个故事。
      六、误传记妄
       讲述了误以为要离开干校的失望,以及最终离开干校的喜悦。文革无中生有的大字报对默存的攻击或许是未能第一批离开的最主要原因。离开前,作者说道:”这就使我自己明白:改造十年多,再加干校两年,且别说人人取得的进步我没有取得,就连自己这份私心,也没有减少些。我还是依然故我“。
  •      《干校六记》延续了杨绛一贯沉淀简明的语言风格,仿佛也无风雨也无晴,记几件寻常往事罢了。但阅读过程一点也不乏味,读那些看似平凡质朴的文字就像把一粒粒扁圆的小石子丢入溪涧,读罢通篇方才激起层层涟漪,一个圈纹一个圈纹地缩小或放大久久不能平息。
      
       顾名思义这本书记录了杨绛钱钟书夫妇在文革其间被下放到干校时所作的六篇日记。那个年代的作品大多有一种分明的集体烙印,对阶级情感的申诉或对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申冤似的重现。但《干校六记》却不讲这些。它讲杨绛替钱钟书收拾行装,拆了一张木床寄去,口吻略带些得意;讲和伙伴一起劳动,忽然体会到“我们”这个词的阶级色彩;讲一场泥浑的雨,有些小懊恼;讲一条从小追随他们夫妻的土狗心怀动容;讲钱钟书为她解的梦睿智俏皮……原本是无比沉重的话题,却在杨绛笔下变得轻松随意甚至有些妙趣横生。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记“冒险记幸”。平日学部纪律严明,他们夫妻并不时常得见,即使见了也说不上几句话就匆匆道别,于是只好传些书信。某天大雨,她忽然萌发了要去看钱钟书的念头,于是不顾一切地跑去,历经泥泞艰难到达,推门而入,钱钟书吃了一惊:“你怎么来了?”杨绛答:“我就是来看看你。”接着她便走了,风雨兼程地赶回去。我不知道在那个无法随意相见的年代里这是一种怎样的深情。依稀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关于爱情的段子:我听说,有一种驯鹿,很爱长颈鹿的斑纹和气味,但是太矮,又碍于长颈鹿是哑巴所以没法谈恋爱。于是它们就长起了杉树一样直拔云天的角,然后到处找一个人,在角的顶端造一个房子住着。每天,那个人负责在高树上摘果子,送给长颈鹿吃,以促成驯鹿和长颈鹿的爱情——虽然见不到面,但灵魂相通的爱情。
      
       然而,那绝不是一段轻松的岁月。杨绛写有人自杀,尸体被草率地埋在菜地边连个棺木也没有;写辛勤劳动所得的菜蔬总是被村人偷走,连厕所手编的秸杆门帘也未能幸免;写生病不让请假,被毫无注射经验的赤脚医生冒险打了两针才奇迹般转危……也许《干校六记》之所以让人心生感动,正是由于杨绛从着墨伊始便有意无意地弱化苦难,每一桩看似悲惨的遭遇后,总有她或恬淡或悲悯或内省的体悟,让人不再觉得那是趟苦旅,甚至还有些隐隐的喜悦。
      
       小时候读培根随笔集谈美德篇,是说美德就像宝石唯其背景朴素才更显示其光泽与质地。于是模模糊糊形成一个概念:黑色背景衬托的白点比白纸上的一点墨迹更为灿烂明晰。如果把这个概念印证到杨绛的《干校六记》,就会发现杨先生的难能可贵在于,在那段黑暗岁月中,她依然努力记取着生命里的温暖情节,然后下笔把它们放大,仿佛黑底上那个耀眼夺目的白点,在许多年后依然能带来万千感动,烛照我们的内心。
      
  •   五四之后一段时间,追求男女平等,称呼一些有声望的女性亦用“先生”,譬如宋庆龄先生。
  •   1、我不能理解这几人并列的缘由,钱锺书只写了一本长篇加一本短篇小说,令几本散文,余下的都是些文学研究,而王世襄更奇怪了,他才真是彻头彻尾搞文物鉴赏的,著作全是什么文物研究,寥寥几本散文,从没写过小说,而余华和莫言应该是同一时代的,全部都是彻彻底底的小说家,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把搞文学创作的拿来和搞研究的人相并列。
    2、“苦大仇深惯了,总爱自言自语”,唉,我真是最生气这句话,真要说苦大仇深,那些人在那个时代还没有终结的时候就相继凋零了。而艰难渡过的人,哈,你是看了哪本书,哪篇文章,哪句话读出这样的看法,若这样说,再没有比钱锺书更幽默,更聪明的小说了,而“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你却加个这样的看法,哈,他还真是摸不着头脑的。而余华和莫言基本和前两位渡过的时代不同,前两位都去世了,而余、莫两位还正是好时光呢。而余华我也不觉得他老爱自言自语,从他的小说看,白描的写作手法,他从不刻意花大量篇幅去扩张去讨论主人公的苦难,他从不自言自语,他就是几近冷血的只讲故事,从不明白的表达憎恨、同情。莫言,我是没看过,不了解了啦。当然,我还是觉得,你对于度过那个艰辛的时代,余留下来的人,讲一句,苦大仇深惯了,太过分,太不体恤。杨绛都是时时有温馨,那当然别人也不会过分自言宣泄苦难的。
    3、相较钱、王两位的年龄,余、莫两位真的还不能算是老人家。
    唉,斤斤计较于你的一两句话,说了这么多,真是不好意思。
  •   我不是搞文学鉴赏什么的,所以只是单纯的看法。我觉得作家应该有更超然的态度和更高、宏观、新颖的角度来看待自身和他人的痛苦,所以有些为自己的辩解和讲诉,在我看来有点不好玩。当然我觉得我的理解也有偏颇的地方,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吧。感谢你的斤斤计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